搜索
首页 其他

余秀华的诗歌赏析

1.解析余秀华的诗歌源

余秀华的诗歌和近年来出现的打工诗歌也不同。

打工诗歌多是以“我们”的代言人身份发言的,传达的是“我们”一类人共同的心声,而余秀华的诗歌发出的却是作为个体生命的“我”的独特声音。她是自觉地这样做的。

她说:“写诗是很个人的事情。”“我很自我,不会太在意他们(别人)的看法。”

“诗歌是什么呢……不过是情绪在跳跃,或沉潜……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这种诗歌观念的形成和她的独特生命状态包括独特的病痛以及由此带来的婚姻痛苦有关,即所谓“不幸出诗人”、“痛苦出诗人”吧。

不仅她的那些抒写爱情的诗篇是自我的,就是她对父亲的抒写,对白雪、对月光的抒写,也是自我的、独特的。“渴望一场没有预谋,比死亡更厚的大雪/它要突如其来,要如倾如注,把所有的仇恨都往下砸/……哦,雪,这预言家,这伪君子,这助纣为虐的叛徒/我要它为我堆出无法长出野草的坟。”

对白雪的这种感受是能够复制、能够模仿的吗?。

2.赏析余秀华诗歌[蓝色的牵牛花]

第一层次:语言层次。以多个比喻来形容牵牛花的形状,牵牛花的姿色——蓝。“这么多空酒杯”,把牵牛花喻为酒杯,且是空的,似乎在暗示会装入某种东西,比如:作者余的人生、余的生命体验等。

第二层次:形象层次。酒杯、云,来比喻牵牛花,以“一滴露水溢在杯口”“一束夕光聚在杯底”来喻这种存在状态的危险。

第三层次:深层的生命体验。一方面需要怀疑,别一方面又需要省略。这是一种矛盾的生命体验。

这首诗的作者大家比较熟悉,主要是他的身体(半瘫痪)和生存状况(基本在她的家庭、所处的环境,余是孤立的),她个人这些独特而深刻的生命体验,在这里完全融入这牵牛花中,而且是蓝色的牵牛花。蓝色——是一种生命的色彩,精神至上的色彩,透着死亡的形而上的意味。

诗人余或许抱怨过这样的生命“这么多伸进秋天的诅咒”,“这么多被举起就已经坍塌的力”这简直就是在直白的写她自己(脑瘫)。

第二节是诗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处在危险之中,但她又着迷于这种危险。

余的平常生活有着深刻的痛苦,而她又视为平常“我不习以为常,又能怎样”,诗的结尾似透着无奈,又有几分洒脱。

3.余秀华的诗怎样理解

《爱我,在天亮以后》

吻我,如果你的唇和窗外的那棵树

一样安静

你一定不会责怪我有些冷凉的额头

和我

婉若秋天的内心

请看着风里的落叶拥抱我

不要探究我身体某处的夜色

不要计算

我留给你的余温

秋天正好,风正好,温度正好

我们约好这一次相恋

并在下雪之前

老去,不动声色

二.

掸一掸你眉间尘埃

把你的过往埋进一场花开

而我没有退尽的痛楚

是一首无词的小令

供你来猜

为你沏一壶茶,然后

我们的日子在两颗盐里打开

浅浅的咸

抵消我们下一次险滩上的

泪滴

你不说话的时候

我们更接近一场白露

我翻阅你心事时

就可以漫不经心

三.

我们挽手踏进生命的清浅

果实诉说,言语纤细

我给你的

不企及夜晚

但靠近月色

我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我们把手伸进一棵草的内心

只听取

她在黄昏里的声音

而你在做这些的时候

递给我一个眼神

就好

我养的狗,叫小巫

作者/余秀华

我跛出院子的时候,它跟着

我们走过菜园,走过田埂,向北,去外婆家

我跌倒在田沟里,它摇着尾巴

我伸手过去,它把我手上的血舔干净

他喝醉了酒,他说在北京有一个女人

比我好看。没有活路的时候,他们就去跳舞

他喜欢跳舞的女人

喜欢看她们的屁股摇来摇去

他说,她们会叫床,声音好听。不像我一声不吭

还总是蒙着脸

我一声不吭地吃饭

喊“小巫,小巫”把一些肉块丢给它

它摇着尾巴,快乐地叫着

他揪着我的头发,把我往墙上磕的时候

小巫不停地摇着尾巴

对于一个不怕疼的人,他无能为力

我们走到了外婆屋后

才想起,她已经死去多年

4.如何评价余秀华的诗

余秀华及其诗歌在2015年年初的诗坛乃至社会范围内掀起了一阵不小的风波,评论声音众多,却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余秀华"脑瘫"患者的身份,而部分诗人、学者对余诗所做的批评各执一词,在缺乏对余诗整体把握的情况下得出了偏激的结论。事实上,余诗源于日常经验,是对其个人体验的坦率书写。面对这些批评,余秀华希望人们更多地去关注其诗歌本身,她对自己所经历的人生有着严肃的认知和体察,在当今这个"风"一样的社会流行中,余秀华呈现着一种定力,而这定力的核心就是写诗。余秀华的诗歌创作,不仅是书写权力的一次彰显,还暴露出了目前诗歌观念存在的矛盾和局限。当然余秀华的诗歌创作也存在局限,有待成熟,但其创作的意义却在指向自身的同时,折射到了整个诗坛。

余秀华,女,1976年生,湖北钟祥石牌镇横店村人,网络诗人。

代表作《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作品被《诗刊》微信号发布后,余秀华的诗被热烈转发,人们惊艳于余秀华的天才和诗歌的质朴滚烫、直击人心。

2015年1月,余秀华的两本书开售,分别是湖南文艺出版社的《摇摇晃晃的人间》,以及广西师大出版社的《月光落在左手上》。

2015年1月28日,余秀华当选湖北省钟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5.余秀华的诗歌美学,你是怎么理解的

余秀华,她的诗跟梵高一样,可以折射出生命向日葵的绚烂,也像莫奈笔下的荒原草垛,在四季不同晨昏发出耀眼的光芒。窥探其诗歌的特征,痛苦的凝视仿佛是诗歌产生的来源。也许对她来说,生命不需要回归,因为她的诗就代表生命本真。

一、痛楚特质幻化美的力变

余秀华是左手压着右手写字,诗行里每一个字渗着疼痛。她站不稳自己的身子,总是摇摇晃晃,偏偏倚倚,她的声音挤出的不是绚烂,但是比绚烂还美的痛楚,甚至像哭泣似的悲悯。正是这样的痛楚带给她诗歌美的力变。她的目光既有对内心世界的挖掘,也有对外部世界的观望。希望通过诗的远游来结束心灵的磨难和无休无止的孤独无援。她的诗是在内心苦闷矛盾的状态下写出的。带有象征美学的特征。诗人运用各种物象来暗示内心微妙的世界。物质感的形象在她用暗示、烘托、对比、渲染和联想的渠道表现出来。在诗句的描述中,她时刻处在冬天,虽然诗歌却常把她往春天的路上带。她如云朵一样的年华随时可以倾塌,像露水一样的心只能在清风下发呆。她是一棵在若有若无的风里怔了很久的草,偶然扭动一下身躯,也是一艘漏底的船在荒芜的岸,同时拥有木性和水性。她的痛被遮盖、掩埋却又赤裸裸地暴露,像大地一样的辽阔忧伤,她在以疼痛取悦这个人世。爱在她心里就像一场雪,因为过于洁白而接近春天,所以她一次次按住心里的雪,又渴望下一场大雪。爱对她来说,不是诗歌,更像一颗提心吊胆的心,又抑或爱只是经过,像秋风在院子转了一圈,过去了.

二、荒野村落填构筑诗意背景

余秀华诗歌有其特有的布景,江边、庭院、打谷场、果园、麦田等成了她追逐痛苦和喜悦的风景。在诗歌里爱着,她隐匿自己,又暴露自己。她生活轨迹单调贫乏,环境简陋闭塞,但是却用自然的背景创作出宏大而丰富的诗歌背景,她把思想安放在这个背景之中,潜心铸就诗歌的艺术。在有限的空间,获得心灵的自由,构筑起属于自己的天堂。

三、饱满而匮乏的诗心对立

余秀华的创作热情和灵感丰沛,她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余秀华最可贵的一点,是她对诗歌感悟和表达是直白的,她的诗观:一切关于诗歌的表白都是多余的,它是我最深切的需要。诗人刘年曾这样评价:别人都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字,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字与字之间,还有明显的血迹。她的诗不粉饰、不雕琢,不是充满华丽装饰的客厅,质朴得像子夜的村庄那照着想象的微弱的灯火,她的诗代表了新诗的发展,也是一个时代稀缺的物品。

6.余秀华的诗怎样理解

《爱我,在天亮以后》 吻我,如果你的唇和窗外的那棵树一样安静你一定不会责怪我有些冷凉的额头和我婉若秋天的内心请看着风里的落叶拥抱我不要探究我身体某处的夜色不要计算我留给你的余温秋天正好,风正好,温度正好我们约好这一次相恋并在下雪之前老去,不动声色 二.掸一掸你眉间尘埃把你的过往埋进一场花开而我没有退尽的痛楚是一首无词的小令供你来猜为你沏一壶茶,然后我们的日子在两颗盐里打开浅浅的咸抵消我们下一次险滩上的泪滴你不说话的时候我们更接近一场白露我翻阅你心事时就可以漫不经心三.我们挽手踏进生命的清浅果实诉说,言语纤细我给你的不企及夜晚但靠近月色我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我们把手伸进一棵草的内心只听取她在黄昏里的声音而你在做这些的时候递给我一个眼神就好我养的狗,叫小巫 作者/余秀华我跛出院子的时候,它跟着我们走过菜园,走过田埂,向北,去外婆家我跌倒在田沟里,它摇着尾巴我伸手过去,它把我手上的血舔干净他喝醉了酒,他说在北京有一个女人比我好看。

没有活路的时候,他们就去跳舞他喜欢跳舞的女人喜欢看她们的屁股摇来摇去他说,她们会叫床,声音好听。不像我一声不吭还总是蒙着脸我一声不吭地吃饭喊“小巫,小巫”把一些肉块丢给它它摇着尾巴,快乐地叫着他揪着我的头发,把我往墙上磕的时候小巫不停地摇着尾巴对于一个不怕疼的人,他无能为力我们走到了外婆屋后才想起,她已经死去多年。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