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山的诗句 并注明是哪座山诗中山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关山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敬亭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庐山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江西,庐山(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万丈祝融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湖南,衡山(唐,韩愈《游祝融峰》,南岳衡山有72峰,最高峰为祝融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山东,泰山(唐,杜甫《望岳》,东岳泰山) 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海南,五指山(明,丘浚,《咏五指山》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雨馀玉笋空中现,月出明珠掌上悬。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 ) 2.请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3.描写山的诗句有哪些霜叶红于二月花。 古风----李白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高谷为岸,深谷为陵,草盛豆苗稀,一览众山小: 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唐·司空图: 逢人渐觉乡音异. (王维 《汉江临泛》) 晋·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杜甫。 陆游《后赤壁赋》 夕阳山外山: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 元·张养浩: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山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唐·张锡: 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山行--- 唐朝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只缘身在此山中: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韩愈: 江作青罗带,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宋·郭熙,山如碧玉簪:《春望》) 种豆南山下,春水渡边渡,山色有中无。造化钟神秀。(一个对联)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百川沸腾,山冢碎甭,悠然见南山,城春草木深。 (《诗经》) 江流天地外。不识庐山真面目,阴阳割昏晓。 唐·王维。 唐·李白。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望岳》) 国破山河在?齐鲁青未了。(陶渊明:《归园田居》)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远近高低各不同;古风)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却恨莺声似故山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唐·李白。(杜甫 4.形容山峰的诗句有哪些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____杜甫《望岳》 意思: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____苏轼《题西林壁》 意思: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____李白《望庐山瀑布》 意思: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4、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____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意思:但是,现今是人间万事都是本末倒置,毫发常常是重的,而泰山却倒很轻。 5、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____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意思:泰山不能损坏毫发,颜渊无意羡慕老聃和彭祖。 6、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____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意思:庐山到处是秀丽景色,水汽与烟云融为一体,更显出气象万千。 7、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____杜甫《望岳》 意思: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8、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____杜甫《望岳》 意思: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9、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____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 意思:经过了几千里江上扬帆,竟然都没遇到一座名山。 10、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____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意思: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 5.有关山的诗句都有哪些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____杜甫《望岳》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____苏轼《题西林壁》 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____李白《望庐山瀑布》 4、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____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5、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____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五》 6、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____杜甫《望岳》 7、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____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8、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____徐凝《庐山瀑布》 9、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____杜甫《望岳》 10、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____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 11、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____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12、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____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13、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____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14、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____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15、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____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16、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银台。____李白《游泰山六首》 17、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____李白《别东林寺僧》 18、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____陆游《自咏示客》 19、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____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6.山行诗中的山是哪座山山行 [编辑本段]杜牧·山行(1) 【标题】 《山行》 【作者】 杜牧(唐) 【体裁】 七言绝句 【原文】 远上寒山(2)石径(3)斜(6), 白云生处(4)有人家。 停车坐(5)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 5.坐:因为;由于。 6.斜:此字读xiá 【赏析】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 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 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 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简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诗。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 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 “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 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 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 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 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 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 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 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 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第四句是。 7.形容山的诗句有哪些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岑参(唐代)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李白(唐代)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其一 白居易(唐代)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钱塘湖春行 曹操(魏晋)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观沧海 陆游(宋代)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 杜甫(唐代)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岱宗夫如何 李商隐(唐代)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夜雨寄北 苏轼(宋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题西林壁 李白(唐代)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