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请你在下面横线上填写与"春"有关的事物_补全诗句.不会填的

1.八年级语文报(人教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13分) 1、请将下面成语,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下面的方格内,并根据材料中的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正 jīn 危 坐 冥 思 xiá 想2、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如恰当的语句.(只填序号) (2分)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 ,流出了 ,流出了 .A、黄皮肤人的群落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3、阅读下面的一则消息,拟定一条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5字) (2分)10月18日,有关部门公布了北航广西招生事件处理结果.主要当事人庞宏冰受到留党察看2年、行政开除、留用察看1年的处分,另两名主要当事人也受到处分.学校相关责任人受到行政处分.处理结果中称:广西招生事件是一起严重的违规收费事件,庞宏冰等人自作主张,擅自收取增招生和定向生的赞助费,严重违背了国家有关规定和学校要求.4、研究探索:仔细观察下面三幅图片,结合图后的【说明】和你所了解的知识,写出你思考的结果. 【说明】图一是泰国皇宫洗手间的一句中文告示:请便后冲水!图二是珍珠港景区美国人特意在垃圾桶前写下中文告示:垃圾桶在此!图三是巴黎圣母院的一则中文告示:请保持安静!据说,这是他们专门写给中国人看的,而其他国家的游客没有这种“礼遇”.我的思考结果:(2分) 5、情景对话:张明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扔在地上,同学王晓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哩!”张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随手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1)王晓敏的话言外之意是:(2分) (2)张明该怎样说才得体? (2分) 二、古诗文阅读能力考查(25分) (一)课内文言文实词考查(2分)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B.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策之不以其道 不以千里称也D.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二)课内文言文阅读考查(8分)阅读《五柳先生传》中一段文字,完成下面三题.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⑴每有会意 ( ) ⑵亲旧知其如此 ( )⑶衔觞赋诗 ( ) ⑷晏如也 ( )4、翻译下列文言句子(4分). ⑴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⒌对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 (三)古诗文默写考查(10分)6.填写下面诗文的上句或下旬,并填写相应的作家或作品.(1) _____________ 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2)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两个晋代人典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此事古难全”一句,其中“此事”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赤壁》(四)课外文言文阅读考查(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楚有祠(1)者,赐其舍人(2)卮(3)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注:(1)祠(cí):祭祀;(2)舍人:达官贵族家里的门客;(3)卮(zhī):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1分).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8.翻译: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2分)9.用一句话写出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2分)三、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 (一)课内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A.①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②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B.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

2.我想问的是初一上册的问题

1.春江

2.春风

3.春城

1.雷声大雨点小 比喻:比喻言语上夸大其词,但是实际的作为却无如言语说得那样多

2.穿新鞋,走老路 比喻:旧办法、老套路去应对面临的新事物、新情况

3.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比喻用适当的方法处理相应的问题

4.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比喻:比喻胳膊肘往外拐

5.太岁头上动土——不知死活

太岁头上动土——好大的胆子 比喻:触犯凶恶的人,以致於遭到祸殃

6.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比喻:人要不断进取,要有远大的理想

7.挂年画 吃团圆饭 逛花市 放炮 放烟花 贴对联 吃饺子 串门 拜年

1.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2.人旺财旺家家旺,日新月新岁岁新

3.人在春风和气中 身在琼楼玉宇中

4.春满书香门第 福系金粉世家

1.重庆

2.第二节(解释:第,宅第,故谜面中的“家”扣“第”,两个“家”当然是“第 二”;元宵为节日,故扣“节”,因此,家家迎元宵猜学校用语是“第二节”。)

3.异口同声

4.一朝一夕 或 一日之长

1.丁是丁卯是卯

2.浪子回头,金不换

3.死猪不怕开水烫

4.初生牛犊不怕虎

5.若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1.设原来的六位数的后五位是x

则原六位数是100000+x 新的六位数是1+10x

依题意得 3(100000+x)=1+10x

X=42857

1*100000+42857=142857

所以原六位数是142857

1.矩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也就是长方形。

矩形有以下性质:

1.矩形的四个叫都是直角

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3.对边相等且平行

3.济南稼轩中学小升初考试以往是上午卷难还是下午卷难

七年级(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你拿到试卷后,请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写在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然后答卷。

一、积累与运用(18分)1、给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在对应的田字格内写汉字。(4分)()()()()称职栖息玷污枯涸zhùníngqìmì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读音及字义都正确的是()(1分)A、明察秋豪“豪”读háo意思是: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B、怡然自得“怡”读yì意思是:安适、愉快C、可望不可及“及”读jì意思是:靠近、接触D、苦心孤诣“诣”读yì意思是:(学业、技术)所达到的程度3、下面语句都有语病,请在原文上修改。(4分)①、在老师的帮助下,使他很快有了进步。

②、新课程改革后,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外读书活动。③、新学期,老师采纳并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

④、能否推进读书活动是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之一。4、请根据同学的文学常识卡片,把下列作家和作品序号对应填在表格内。

(3分)作家:①朱自清②鲁迅③郭沫若④老舍⑤安徒生⑥泰戈尔作品:①《金色花》②《济南的冬天》③《皇帝的新装》④《风筝》⑤《春》⑥《天上的街市》5、请根据语言环境或提示,填写出相应的课文原句。(6分)①、晏殊《浣溪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②、问渠哪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

(朱熹《观书有感》)③、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④、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静沙·秋思》)⑤、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⑥、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17分)(一)古诗词鉴赏。

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4题。(6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胜至哉,歌以咏志。

1、“以观沧海”的“观”字在全诗中起到了_______________的作用。(1分)2、诗人东临碣石,观看到了哪些景物?(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以大海自比,托物言志。

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四句最能表达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4、下面A、B诗句都是写秋景,然而写出的景物特点、语言风格和诵读时的情感基调却截然不同,请你说明它们的不同之处。

(3分)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景物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言风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诵读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10题。(11分)《论语》十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

(《为政》)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里仁》)⑦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5、下列各句朗读停顿划分不恰当的一句是()(1分)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2分)(1)学而时习之。()(2)人不知而不愠。

()(3)学而不思则罔。()(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7、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及其意义。

(2分)(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通“”,意思是:_______。(2)诲女知之乎!“”通“”,意思是:_______。

(3)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通“”,意思是:_______。

(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通“”,意思是:_______。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之”、“以”、“其”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2分)①、学而不思则罔。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③、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④、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翻译第③则划横线的句子。(2分)________。

4.

(1)本题是对学生诗词积累的考查.准确写出与春天有关的诗句即可.注意书写正确,内容准确.几处早莺争暖树;飞入寻常百姓家(2)内容概括的考查,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与语句,摘取关键词,逐条总结即可,在总结的时候寻找每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中心句.或者找到重点词语,用自己的语言将词语整理组合也可.根据要求在第5段找到中心句“你们就像那深情的怀念故土的漂泊的游子一样时时刻刻惦恋着自己的家,自己的故土;你们相亲相爱,哺雏育子,不辞劳累;你们热爱生活,热爱春天,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带来无限的欢乐和幸福”,从中分条概括即可.(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句子赏析.考查点包括词语的妙用、修辞手法的赏析、作者情感的把握.可以从修辞手法和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词语的妙用结合语境来赏析词语的表现力和表达效果即可.解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表现了…感情.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燕子双翼,多像一首快乐的抒情诗、像狂草”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将燕子的“双翼”比作“一首快乐的抒情诗”“书法家们任意抒情的狂草”“灵动的船桨在江面上划行”,既生动形象写出了在空中飞翔的如诗如画的优美意境,又句式整齐,朗朗上口,读起来有唇齿生香的美感.(4)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理解(作用).思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语言组织:这句话写出了…(内容),结构上起到了…(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为下文写什么作铺垫.总结上文突出中心的作用.有利于突出某种感情.注意本题回答结构上的作用,“除了,还会”的句式是很明显的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5)本题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考查.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含义以及蕴含的感情.结合上文燕子“热爱生活,热爱春天,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带来无限的欢乐和幸福”,作者想像燕子一样自由飞翔,就是作者想像燕子一样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尽情享受生活所赋予的美好.(6)本题是对学生诗词积累的考查.准确回忆出李商隐的诗歌,并且与鸟类有关即可.注意书写正确,内容准确.例如《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答案(1)几处早莺争暖树;飞入寻常百姓家(2)①像深情怀念故土的漂泊的游子时时刻刻惦恋着自己的家,自己的故土;②你们相亲相爱,哺雏育子,不辞劳累;③你们热爱生活,热爱春天,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带来无限的欢乐和幸福.(3)该句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将燕子的“双翼”比作“一首快乐的抒情诗”“书法家们任意抒情的狂草”“灵动的船桨在江面上划行”,既生动形象写出了在空中飞翔的如诗如画的优美意境,又句式整齐,朗朗上口,读起来有唇齿生香的美感.(4)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5)表达了作者想像燕子一样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尽情享受生活所赋予的美好.(6)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