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杜甫诗中有关仁爱的诗句

1.关于“仁爱”的诗句有哪些

1、推诚结仁爱 。唐-李白 《赠从弟宣州长史昭》

2、仁爱终始被江堧。宋-杨无咎 《水调歌头·帝里记当日》

3、仁爱浃生民。宋-郑达可 《满庭芳·肥绽梅红》

4、仁爱久悬溪上月。唐-贯休 《送郑使君》

5、仁爱郑公孙。宋-苏辙 《利路提刑亡伯郎中挽词二首》

6、上天仁爱见真情。宋-陈淳 《权长泰簿喜雨呈郑宰》

7、县官仁爱吏慈祥。宋-陈造 《读师文和郡侯喜雨诗次其韵》

8、斯人纪仁爱。宋-陈造 《饯寄定海交代》

9、仁爱之心。宋-程公许 《明禋进戒诗》

10、天心仁爱子勿忧。宋-仇远 《州厅设醮即事》

11、实为仁爱敦。宋-黄叔美 《宝善堂为薛玄卿题》

12、仁爱佛慈悲。宋-楼钥 《约同社往来无事形迹次韵》

13、仁爱方知真宰心。宋-司马光 《昌言谪官符离有病鹤折翼舟载以行及还修注始》

14、仁爱郑公孙。宋-苏辙 《利路提刑亡伯郎中挽词二首》

15、乃知仁爱与山俱。宋-孙抗 《岘山》

2.有关仁爱的诗句

学莫大于博,行莫于约。唐.马总《意林.附编.袁准正书》

学不博则不能守约,志不笃则不能力行。宋.程颢《二程全书》

多识由博学。宋欧阳修《和圣俞》

博取广收,取精用弘。郑振铎《赞歌朝霞般的舞蹈》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实,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病者也。(汉.王龙)

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唯他独尊。(胡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博览多闻,学问决熟。(汉.王龙)

1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晋.葛洪)

读书破万卷,下毛如有神。(唐.杜甫)

3.《论语》中关于仁爱的名句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子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以约失之者鲜矣.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德不孤,必有邻.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4.杜甫诗中的名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望岳》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石壕吏》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月夜忆舍弟》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蜀相》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登岳阳楼》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二首》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八阵图》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绝句二首·其二》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赠花卿》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旅夜书怀》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月夜》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登楼》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兵车行》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赠卫八处士》

5.杜甫诗中的名句有哪些

1. 白日纵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2.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唐:杜甫

3.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唐:杜甫

4.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赠花卿》唐:杜甫

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唐:杜甫

6.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唐:杜甫

7.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唐:杜甫

8.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唐:杜甫

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唐:杜甫

10.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唐:杜甫

6.杜甫诗中含有“天下”的诗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度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床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黄河

杜甫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壮游

杜甫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

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王谢风流远,阖庐丘墓荒。

剑池石壁仄,长洲荷芰香。嵯峨阊门北,清庙映回塘。

每趋吴太伯,抚事泪浪浪。枕戈忆勾践,渡浙想秦皇。

蒸鱼闻匕首,除道哂要章。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

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

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

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鶬。

苏侯据鞍喜,忽如携葛强。快意八九年,西归到咸阳。

许与必词伯,赏游实贤王。曳裾置醴地,奏赋入明光。

天子废食召,群公会轩裳。脱身无所爱,痛饮信行藏。

黑貂不免敝,斑鬓兀称觞。杜曲晚耆旧,四郊多白杨。

坐深乡党敬,日觉死生忙。朱门任倾夺,赤族迭罹殃。

国马竭粟豆,官鸡输稻粱。举隅见烦费,引古惜兴亡。

河朔风尘起,岷山行幸长。两宫各警跸,万里遥相望。

崆峒杀气黑,少海旌旗黄。禹功亦命子,涿鹿亲戎行。

翠华拥英岳,螭虎啖豺狼。爪牙一不中,胡兵更陆梁。

大军载草草,凋瘵满膏肓。备员窃补衮,忧愤心飞扬。

上感九庙焚,下悯万民疮。斯时伏青蒲,廷争守御床。

君辱敢爱死,赫怒幸无伤。圣哲体仁恕,宇县复小康。

哭庙灰烬中,鼻酸朝未央。小臣议论绝,老病客殊方。

郁郁苦不展,羽翮困低昂。秋风动哀壑,碧蕙捐微芳。

之推避赏从,渔父濯沧浪。荣华敌勋业,岁暮有严霜。

吾观鸱夷子,才格出寻常。群凶逆未定,侧伫英俊翔。

7.杜甫诗中你最喜欢的一首诗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不是吗?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你看它多么“好”!

第二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雨之所以“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由雨变成雪。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这样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 字才落实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很不彻底。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第三联。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呢?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象云一样黑。好呀!看起来,准会下到天亮。

尾联写的是想象中的情景。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那么,田里的禾苗呢?山上的树林呢?一切的一切呢?

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也是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样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第二联所写,显然是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分明是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又表现得多么生动!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