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流”开头的古诗流泪空沾裳.流涕忽沾裳.流涕向窗纱.流星白羽腰间插.流子一十八.流出洞中花.流年催素发.流水声中一两家.流水随弦滑.流水涓涓芹努芽.流年但物华.流落半生涯.流落向天涯.流涕向烟霞.流水在屋下.流年俱老大.流水复檐下.流水前波让后波.流年劫逝波.流年一掷梭.流漂八维蹉.流入深宫怅更多.流景同迅波.流荡此心难共说.流光等逝波.流下陇头呜咽多.流涎露顶置不说.流叶入宫多.流岁暗蹉跎.流望来南国.流光欺人忽蹉跎.流光畏蹉跎.流化自滂沱.流铃威百魔.流落复蹉跎.流水鸣活活.流水去绝国.流年惝怳不饶我.流年等头过.流殍不大作.流水带花穿巷陌.流光迅速如飞过.流放蛮陬阔.流膏润沙漠.流尘集虚坐.流尘既寂寞.流尘清远陌.流莺应见落.流光易去欢难得.流水送香车.。 2.有过字开头的唐诗吗太多太多,仅在唐诗宋词中各举十例:唐诗:郑澣 【和李德裕房公旧竹亭闻琴】 石室寒飙骛,孙枝雅器裁。 坐来山水操,弦断吊遗埃。 李群玉 【役从叔】 可惜出群蹄,毛焦久卧泥。 孙阳如不顾,骐骥向谁嘶。 李澣 【房公旧竹亭闻琴】 石室寒飙警,孙枝雅器裁。 坐来山水操,弦断吊尘埃。欧阳詹 【许州送张中丞出临颍镇】 心诵阴符口不言,风驱千骑出辕门。 孙吴去后无长策,谁敌留侯直下孙。 吕温 【晋王龙骧墓】 虎旗龙舰顺长风,坐引全吴入掌中。 孙皓小儿何足取,便令千载笑争功。 杜牧 【题横江馆】 孙家兄弟晋龙骧,驰骋功名业帝王。 至竟江山谁是主,苔矶空属钓鱼郎。 谢勮 【游烂柯山】 仙弈示樵夫,能言忘归路。 因看斧柯烂,孙子发已素。孰云遗迹久,举意如旦暮。 李璟 【游后湖赏莲花】 蓼花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满目荷花千万顷,红碧相杂敷清流。 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 李峤 【布】 御绩创羲黄,缁冠表素王。 瀑飞临碧海,火浣擅炎方。孙被登三相,刘衣阐四方。 伫因舂斗粟,来晓棣华芳。 杜审言 【岁夜安乐公主满月侍宴应制】 戚里生昌胤,天杯宴重臣。 画楼初满月,香殿早迎春。睿作尧君宝,孙谋梁国珍。 明朝元会日,万寿乐章陈。 宋词:程大昌·感皇恩 七十在前头,难言未老。 只是中间有些好。鬒云虽瘦,未有一根华皓。 都缘心地静,无忧恼。此际生朝,梅花献笑。 似向天边得新报。孙枝秀雅,已挂恩袍春草。 定从欢喜处,添年考。 程大昌·韵令 是男是女,都有官称。 孙儿仕也登。时新衣著,不待经营。 寒时火柜,春里花亭。星辰上履,我只唤卿卿。 寿开八秩,两鬓全青。颜红步武轻。 定知前面,大有年龄。芝兰玉树,更愿充庭。 为询王母,桃颗几时赬。 崔敦礼·鹧鸪天 本是瑶台月里仙。 笑麾鸾鹤住人间。蟠桃一熟三千岁,剩对春风日月闲。 缡绶结,彩衣斑。孙枝相应傍门阑。 年年同上长生酒,得见沧溟几度乾。 黄庭坚·念奴娇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遍照醽醁。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晁补之·满庭芳 闲说秋来,乘槎心懒,梦回三岛波间。 便思黄帽,同我老山颜。上界仙人官府,何似我、萧散尘寰。 云无止,流泉自急,此意本来闲。寂寥,松桂圃,陪君好语,亦可望飡。 况琼枝玉蕊,秀满春山。若问幽栖何意,莫道是、飞鸟知还。 无言处,孙登半岭,高韵更难攀。 惠洪·浪淘沙 山径晚樵远。 深壑孱颜。孙山背后泊船看。 手把遗编披白帔,剩却清闲。篱落竹丛寒。 渔业凋残。水痕无底照秋宽。 好在夕阳凝睇处,数笔秋山。 叶梦得·念奴娇 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 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黏天无壁。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 追寻如梦,满馀诗句犹杰。闻道尊酒登临,孙郎终古恨,长歌时发。 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灭。鼓吹风高,画船遥想,一笑吞穷发。 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 朱敦儒·水龙吟 放船千里凌波去。 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 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 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求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王以宁·水调歌头 岁晚橘洲上,老叶舞愁红。西山光翠,依旧影落酒杯中。 人在子亭高处,下望长沙城郭,猎猎酒帘风。远水湛寒碧,独钓绿蓑翁。 怀往事,追昨梦,转头空。孙郎前日,豪健颐指五都雄。 起拥奇才剑客,十万银戈赤帻,歌鼓壮军容。何似裴相国,谈道老圭峰。 吕渭老·望海潮 侧寒斜雨,微灯薄雾,匆匆过了元宵。帘影护风,盆池见日,青青柳叶柔条。 碧草皱裙腰。正昼长烟暖,蜂困莺娇。 望处凄迷,半篙绿水浸斜桥。孙郎病酒无聊。 记乌丝醉语,碧玉风标。新燕又双,兰心渐吐,嘉期趁取花朝。 心事转迢迢。但梦随人远,心与山遥。 误了芳音,小窗斜日对芭蕉。 3.是字开头的古诗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杜甫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犹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开元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南熏殿。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 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 褒公鄂公毛发动,英姿飒爽来酣战。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仆皆惆怅。 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穷殊相。 干惟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 将军画善盖有神,必逢佳士亦写真。 即今飘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 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壈缠其身。 4.以和字开头的古诗陆游《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李世民《咏雨·其二》: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 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王翰《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筵字》:和乐薰风解,湛恩时雨连。 刘镇《绛都春(清明)》:和风乍扇,又还是去年,清明重到。喜见燕子,巧说千般如人道。 卓英英《锦城春望》:和风装点锦城春,细雨如丝压玉尘。 苏轼《行香子(与泗守过南山晚归作)》:和风弄袖,香雾萦鬟。正酒酣时,人语笑,白云间。 温庭筠《送李亿东归》:和风澹荡归客,落月殷勤早莺。 苏轼《临江仙(疾愈登望湖楼赠项长官)》:和风春弄袖,明月夜闻箫。 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和风引行乐,叶叶隼旟斜。 白居易《春早秋初,因时即事,兼寄浙东李侍郎》:和风细动帘帷暖,清露微凝枕簟凉。 陈叔达《初年》:和风起天路,严气消冰井。 储光羲《送丘健至州敕放作时任下邽县》:和风开阴雪,大耀中天流。 韦应物《送令狐岫宰恩阳》:和风被草木,江水日夜清。 杜甫《过津口》:和风引桂楫,春日涨云岑。 独孤及《三月三日,自京到华阴,于水亭独酌,寄裴六、薛八》:和风不吾欺,桃杏满四邻。 耿湋《同李端春望》:和风醉里承恩客,芳草归时失意人。 邬载《送萧颖士赴东府,得君字》:和风媚东郊,时物滋南薰。 张说《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和风偏应律,细雨不沾衣。 岑羲《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和风助律应韶年,清跸乘高入望仙。 李洞《龙池春草》:和风轻动色,湛露静流津。 沈瀛《野庵曲》:和风骀荡,两岸细柳捻金丝。清明时候,景物尤韵媚。 5.以“全”字开头的诗句有哪些唐柳宗元《小石潭记》: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清黄景仁《都门秋思》: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五剧车声隐若雷,北邙惟见冢千堆。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唐李贺《舞曲歌辞》:全胜汉武锦楼上, 晓望晴寒饮花露。吴娥声绝天,空云闲裴回。门外满车马,亦须生绿苔。 尊有乌程酒,劝君千万寿。 唐李白《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二首》:全胜若耶好,莫道此行难。潮水还归海,流人却到吴。相逢问愁苦,泪尽日南珠。闻说金华渡,东连五百滩。猿啸千溪合,松风五月寒他年一携手,摇艇入新安。 唐张籍《旧宫人》:全家没蕃地,无处问乡程。歌舞梁州女,归时白发生。 宫锦不传样,御香空记名。一身难自说,愁逐路人行。 1.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2.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3.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4.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6.看字打头的古诗以下每首都有一句为晚字开头: 《首春》李世民 寒随穷律变,春逐鸟声开。 初风飘带柳,晚雪间花梅。 碧林青旧竹,绿沼翠新苔。 芝田初雁去,绮树巧莺来。 《初晴落景》李世民 晚霞聊自怡,初晴弥可喜。 日晃百花色,风动千林翠。 池鱼跃不同,园鸟声还异。 寄言博通者,知予物外志。 《赋得白日半西山》李世民 红轮不暂驻,乌飞岂复停。 岑霞渐渐落,溪阴寸寸生。 藿叶随光转,葵心逐照倾。 晚烟含树色,栖鸟杂流声。 《九月十日偶书》李煜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 黄花冷落不成艳,红叶飕飗竞鼓声。 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 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捣练子》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云鬓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攒。 斜托香腮春笋懒,为谁和泪倚阑干。 《相见欢》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阮郎归》李煜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 落花狼藉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春睡觉,晚妆残,无人整翠鬟。 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浪淘沙》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暮凭阑,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桁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沈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一斛珠》李煜 晚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 向人微露丁香颗。 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绣床斜凭娇无那。 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蔷薇诗一首十八韵,呈东海侍郎徐铉》李从善 绿影复幽池,芳菲四月时。 管弦朝夕兴,组绣百千枝。 盛引墙看遍,高烦架屡移。 露轻濡彩笔,蜂误拂吟髭。 日照玲珑慢,风摇翡翠帷。 早红飘藓地,狂蔓挂蛛丝。 嫩刺牵衣细,新条窣草垂。 晚香难暂舍,娇自态相窥。 深浅分前后,荣华互盛衰。 尊前留客久,月下欲归迟。 何处繁临砌,谁家密映篱。 绛罗房灿烂,碧玉叶参差。 分得殷勤种,开来远近知。 晶荧歌袖袂,柔弱舞腰支。 膏麝谁将比,庭萱自合嗤。 匀妆低水鉴,泣泪滴烟雨斯。 画拟凭梁广,名宜亚楚姬。 寄君十八韵,思拙愧新奇。 《题彭州阳平化》徐氏 云浮翠辇届阳平,真似骖鸾到上清。 风起半厓闻虎啸,雨来当面见龙行。 晚寻水涧听松韵,夜上星坛看月明。 长恐前身居此境,玉皇教向锦城生。 《发襄阳后却寄公安人》包佶 挥泪送回人,将书报所亲。 晚年多疾病,中路有风尘。 王粲频征楚,君恩许入秦。 还同星火去,马上别江春。 《春池泛舟联句》裴度 凤池新雨后,池上好风光。 取酒愁春尽,留宾喜日长。 柳丝迎画舸,水镜写雕梁,潭洞迷仙府,烟霞认醉乡。 莺声随笑语,竹色入壶觞。 晚景含澄澈,时芳得艳阳。 飞凫拂轻浪,绿柳暗回塘。 逸韵追安石,高居胜辟强。 杯停新令举,诗动彩笺忙。 顾谓同来客,欢游不可忘。 《宴兴化池亭送白二十二东归联句》裴度 东洛言归去,西园告别来。 白头青眼客,池上手中杯。 离瑟殷勤奏,仙舟委曲回。 征轮今欲动,宾阁为谁开。 坐弄琉璃水,行登绿缛堆。 花低妆照影,萍散酒吹醅。 岸荫新抽竹,亭香欲变梅。 随游多笑傲,遇胜且裴回。 澄澈连天境,潺湲出地雷。 林塘难共赏,鞍马莫相催。 信及鱼还乐,机忘鸟不猜。 晚晴槐起露,新雨石添苔。 拟作云泥别,尤思顷刻陪。 歌停珠贯断,饮罢玉峰颓。 虽有逍遥志,其如磊落才。 会当重入用,此去肯悠哉。 《古苑杏花》张籍 废苑杏花在,行人愁到时。 独开新堑底,半露旧烧枝。 晚色连荒辙,低阴覆折碑。 茫茫古陵下,春尽又谁知。 《留别江陵王少府》张籍 迢迢山上路,病客独行迟。 况此分手处,当君失意时。 寒林远路驿,晚烧过荒陂。 别后空回首,相逢未有期。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张籍 选得闲坊住,秋来草树肥。 风前卷筒簟,雨里脱荷衣。 野客留方去,山童取药归。 非因入朝省,过此出门稀。 有地唯栽竹,无池亦养鹅。 学书求墨迹,酿酒爱朝和。 古镜铭文浅,神方谜语多。 居贫闲自乐,豪客莫相过。 闲来松菊地,未省有埃尘。 直去多将药,朝回不访人。 见僧收酒器,迎客换纱巾。 更恐登清要,难成自在身。 自知清静好,不要问时豪。 就石安琴枕,穿松压酒槽。 山晴因月甚,诗语入秋高。 身外无馀事,唯应笔砚劳。 闲堂新扫洒,称是早秋天。 书客多呈帖,琴僧与合弦。 莎台乘晚上,竹院就凉眠。 终日无忙事,还应似得仙。 醉倚斑藤杖,闲眠瘿木床。 案头行气诀,炉里降真香。 尚俭经营少,居闲意思长。 秋茶莫夜饮,新自作松浆。 每忆旧山居,新教上墨图。 晚花回地种,好酒问人沽。 夜后开朝簿,申前发省符。 为郎凡几岁,已见白髭须。 菊地才通履,茶房不垒阶。 凭医看蜀药,寄信觅吴鞋。 尽得仙家法,多随道客斋。 本无荣辱意,不是学安排。 林下无拘束,闲行放性灵。 好时开药灶,高处置琴亭。 更撰居山记,唯寻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