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宋词举要彭玉平

1.高步瀛《唐宋诗举要》评论苏轼《赠刘景文.》

同意.唐人咏春多取明媚之晚春,韩退之却独取早春咏叹,以早春比晚春景色更胜,实在别出新意.前两句体察景物之精细已经令人称赞,后两句如骑兵骤至更在人意料之外.可见韩氏出奇入怪之文学理念. 而东坡则由景入情,以物入议.以景色揭示赠诗之目的:初冬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风韵动人的一面,乃其他季节无法相比也.以此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由此可见,高步瀛所言有理.韩愈以文为诗,其文诡谲佶屈,此诗也是别出心裁,可窥见其文风格.而宋人写诗重在理趣,所言“橙黄橘绿”,多有他指,此乃宋诗之异于唐诗也.。

2.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评价《岁暮归南山》说:“结句意境深妙

不相同。《岁暮归南山》是万念俱灰又无可奈何。(1分)“休上书”“归敝庐”表明自 己对求仕的心灰意冷,“明主弃”“故人疏”“白发”“年老”表明仕途阻断,报国无门, 最后抒发自己求仕而不得之后的无可奈何的情感。(2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不甘寂 寞,渴望被举荐。(1分) “端居耻圣明”表明他不甘寂寞;“欲济”“观垂钓”“羡鱼 情”表明他积极求仕,渴望被举荐。(2分)

2.寒冷的冬夜,一轮冷月透过松树,将清冷的光辉照进窗内,给诗人以清虚空寂之感。(紧 扣“意境”,描述意境,2分)这句诗以景结情,语意双关,(指出手法,1分)既是对眼前清冷、寂寥的实景客观描写,也是诗人求仕不得后内心愁苦与无望的真实写照,含蓄委婉, 极有韵致。(紧扣“深妙”,分析意境的含意与作用,2分)

3.《唐宋诗举要》评论苏轼《赠刘景文》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佑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初冬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参考:/q/1373932572064975

4.古代诗词中孟光一词有何典故

“举案齐眉”就是东汉贤士梁鸿的妻子孟光(四大丑女之一)的故事。相传孟光随梁鸿至吴地为人佣工。梁鸿归家,孟光每为具食,举案齐眉,以表示对丈夫的敬重。但这位贤妇的模样却“粗陋无比”,“肥丑而黑”,能“力举石臼”。据说梁鸿未婚前,就名气很大,许多人家都要把女儿嫁他,他都不答应。孟光未嫁时,有人给她做媒,她都不肯嫁,说是“必嫁梁鸿”。

夫妇婚后第七天,孟光就脱去新娘绮罗之服,换上粗布衣衫,操持家务。后随梁鸿抛弃孟家的富裕生活,隐居霸陵山中,男耕女织,吟诗弹琴,夫妇唱和,过着清贫而和谐的生活。

希望能帮助到你

5.古代诗词中季子一词有何典故

季札还曾于鲁国论周乐,其事见“季札听”条。

因 季札封于延陵,故后世诗文亦时以 其名代指延陵之地唐•窦常《故秘监丹阳郡公延陵包公挽歌词:“郤 诜为胃子,季札是乡人。”唐•司空曙《哭苗员外呈张参军》:“季子生前 别,羊昙醉后悲。”

唐•李频《送延陵韦少府》:“延陵称贵邑,季子有高 踪。”唐•刘长卿《送李挚赴延陵令》:“清风季子邑,想见下车时。”

宋 •黄庭坚《李濠州挽词:“挂剑自知吾已许,脱骖不为涕无从,元•卢 挚《吴门怀古•平江“倚夕阳麋鹿荒台,对平楚江空,老树苍崖•。季子 风高,闾门陈迹,抚事兴怀。”

元•萨都拉《季子庙》:“李家兄弟一朝暮, 莫过延陵季子祠。”明•陈瑚《赠吴兴公》:“我非陈孟公,君乃吴季子, 千金重一诺,结交有终始。”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