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俄罗斯白银时代的代表诗人和代表作安娜·阿赫玛托娃(А́нна Ахма́това,1889年6月23日-1966年3月5日),俄罗斯“白银时代”的代表性诗人。在百姓心中,她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普希金曾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在苏联政府的嘴里,她却被污蔑为“**兼修女”。1912年在俄罗斯出版第一本诗集《黄昏》,1914年3月,出版第二本诗集《念珠》,1917年9月,出版第三本诗集《白色的群鸟》。三本诗集的出版使阿赫玛托娃跻身于俄罗斯一流诗人行列。1935年至1941年期间,儿子被捕、无尽的迫害与磨难下,诗人写出了重要的代表作《安魂曲》(又名《挽歌》)。 谢尔盖·叶赛宁,1915年发表了第一本诗集:《亡灵节》(Радуница),开始闻名于文坛。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对叶赛宁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使他的创作发生了根本转变——他开始歌颂革命,赞扬工人阶级(但从根本上他并不理解革命和苏维埃制度),以至于形成了所谓以“放荡不羁、玩世不恭”为形态的“叶赛宁气质”(但此说法并不普遍)。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马雅科夫斯基,早期诗作带有未来主义色彩。十月革命后的《我们的进行曲》、《革命颂》等诗作歌颂了十月革命,呼吁艺术家同革命结合。1919年后参加《罗斯塔之窗》工作,写诗作画同反对派进行斗争。1924年列宁逝世后,发表长诗《列宁》,深切悼念这位伟大的领袖。曾出访过法国、西班牙、墨西哥、美国等国家,写了《我发现美洲》、《百老汇》等国际题材的诗篇。还写有《臭虫》、《澡堂》等讽刺喜剧等作品。他与叶赛宁不和。 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出生在一个犹太“艺术家庭”,以小说《日瓦戈医生》闻名于世,但此书因批判了苏联体制,长期被列为禁书。后来以意大利以及其它二十多国译文,在欧洲广为流行。195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诗集《雾霭中的双子星座》(Близнец в тучах, 1914年) 诗集《我和妹妹的人生》(Сестра моя — жизнь, 1922年) 诗集《1905年》(Девятьсот пятый год, 1926年) 韵文小说《安全证》(Спекторский, 1931年) 诗集《在早班车上》(На ранних поездах, 1943年) 翻译《浮士德》(Faust,1953年) 翻译《莎士比亚作品集》(1953年) 小说《日瓦戈医生》(Doctor Zhivago,Доктор Живаго, 1958年/1987年) 安德烈·别雷的代表作是小说《彼得堡》。对俄国该向哪边行作出了探讨并创作三部曲,由《银鸽》、《彼得堡》和《无形的城堡》构成,《银鸽》和《彼得堡》相继写成并出版,而第三部却未最终完成,《无形的城堡》 后更名为《我的一生》《我的一生》也未写完,具有自传意味的《科吉克·列达耶夫》等被视为《我的一生》的组成部分。 2.在俄罗斯诗歌白银时代,梅列日科夫斯基占据什么地位梅列日科夫斯基是俄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有影响作家、诗人、剧作家、宗教哲学家、文学评论家之一。他的超前意识,在他人意识的界限之外,于社会生活中见人所不见,感人所未感,使他无论在挨骂、不受欢迎的俄国,还是在大受称赞和欢迎的西方都遭到不被理解的厄运。 在一定程度上,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诗歌可以称得上是存在论思想在诗歌领域内的凸现。从已有的情况看,如果说在20世纪还能找到一个真正称得起对整个世界文化产生影响,并且以集团式的出击在人类的各个精神领域,诸如诗歌、小说、音乐、戏剧、绘画、舞蹈、宗教、哲学、伦理学等,使得世界文化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化的思想运动,恐怕只有俄罗斯的“白银时代”, 在其它国家,恐怕很难再找得到能和它全面抗衡,产生如此深广影响的思想文化运动。 在某种程度上,它确实有点类似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和法国的启蒙主义运动。 1893年,诗人、小说家和文艺评论家梅列日柯夫斯基出版了一本小册子《论当代文学的衰落原因及其新潮》,他归纳出了新艺术的三个要素,就是“神秘主义的内容,象征的手法和艺术感染力的扩大”,呼吁要以这种典范的作品来对抗当时弥漫于俄罗斯文坛的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创作。他认为,“象征”可以“表现思想无限的一面”,象征主义可以“使诗的风格、诗的艺术实质变得崇高、晶莹、剔透”,这篇文章在当时起着俄罗斯象征主义的宣言作用。 俄国象征主义诗歌发展,有过三个浪潮。像梅列日柯夫斯基、吉皮乌斯和明斯基是第一浪潮的主要代表。这个浪潮是俄罗斯象征主义从无意识的自发状态进入有意识的自觉状态的过渡阶段,其特点是并不具有组织上的严密性和理论上的系统性,一些共同的思想和创作原则常常是被偶然地和零散地表述出来。第二浪潮则以1894—1895年由勃柳索夫编辑出版的三卷本诗集《象征主义》为标志,其中坚人物有勃柳索夫、巴尔蒙特、索洛古勃等,他们与梅列日科夫斯基、吉皮乌斯和明斯基等汇拢在一起,被称为“老一代象征主义者”。 3.求,俄罗斯白银时代的代表诗人和代表作安娜·阿赫玛托娃(А́нна Ахма́това,1889年6月23日-1966年3月5日),俄罗斯“白银时代”的代表性诗人。 在百姓心中,她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普希金曾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在苏联政府的嘴里,她却被污蔑为“**兼修女”。1912年在俄罗斯出版第一本诗集《黄昏》,1914年3月,出版第二本诗集《念珠》,1917年9月,出版第三本诗集《白色的群鸟》。 三本诗集的出版使阿赫玛托娃跻身于俄罗斯一流诗人行列。1935年至1941年期间,儿子被捕、无尽的迫害与磨难下,诗人写出了重要的代表作《安魂曲》(又名《挽歌》)。 谢尔盖·叶赛宁,1915年发表了第一本诗集:《亡灵节》(Радуница),开始闻名于文坛。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对叶赛宁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使他的创作发生了根本转变——他开始歌颂革命,赞扬工人阶级(但从根本上他并不理解革命和苏维埃制度),以至于形成了所谓以“放荡不羁、玩世不恭”为形态的“叶赛宁气质”(但此说法并不普遍)。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马雅科夫斯基,早期诗作带有未来主义色彩。十月革命后的《我们的进行曲》、《革命颂》等诗作歌颂了十月革命,呼吁艺术家同革命结合。 1919年后参加《罗斯塔之窗》工作,写诗作画同反对派进行斗争。1924年列宁逝世后,发表长诗《列宁》,深切悼念这位伟大的领袖。 曾出访过法国、西班牙、墨西哥、美国等国家,写了《我发现美洲》、《百老汇》等国际题材的诗篇。还写有《臭虫》、《澡堂》等讽刺喜剧等作品。 他与叶赛宁不和。 鲍里斯·列昂尼多维奇·帕斯捷尔纳克,出生在一个犹太“艺术家庭”,以小说《日瓦戈医生》闻名于世,但此书因批判了苏联体制,长期被列为禁书。 后来以意大利以及其它二十多国译文,在欧洲广为流行。195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诗集《雾霭中的双子星座》(Близнец в тучах, 1914年) 诗集《我和妹妹的人生》(Сестра моя — жизнь, 1922年) 诗集《1905年》(Девятьсот пятый год, 1926年) 韵文小说《安全证》(Спекторский, 1931年) 诗集《在早班车上》(На ранних поездах, 1943年) 翻译《浮士德》(Faust,1953年) 翻译《莎士比亚作品集》(1953年) 小说《日瓦戈医生》(Doctor Zhivago,Доктор Живаго, 1958年/1987年) 安德烈·别雷的代表作是小说《彼得堡》。 对俄国该向哪边行作出了探讨并创作三部曲,由《银鸽》、《彼得堡》和《无形的城堡》构成,《银鸽》和《彼得堡》相继写成并出版,而第三部却未最终完成,《无形的城堡》 后更名为《我的一生》《我的一生》也未写完,具有自传意味的《科吉克·列达耶夫》等被视为《我的一生》的组成部分。 4.俄罗斯白银时代的文学体裁白银时代(17年-130年) 屋大维死后的一百年间,史称罗马文学的“白银时代”。这一时期罗马在政治上不断衰弱,内部矛盾日趋激烈,其文学发展的特点是宫廷趣味日趋浓厚,崇尚文风的花哨和滥用修辞,使得文体显得逼挤、臃肿。这一特点在2世纪前半叶达到高潮。贵族青年以公开朗诵空洞无物的诗歌为时髦,文学更成为少数人的消遣。白银时代成就最高的文学样式是反映奴隶主下层思想的讽刺文学和反映旧共和派不满情绪的作品。 诗歌 卢肯(39年-65年)是白银时代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创作了继《埃涅阿斯纪》之后最优秀的史诗《法萨利亚》。马提阿利(40-104)则是这一时代最优秀的碑铭体诗人,主要诗作是《碑铭体诗集》(一译《警句诗集》)12卷,1500余首。其风格短小精悍,含蓄突兀,富于机智和幽默。朱文纳尔(60-127)则以讽刺诗著称。他长于借古喻今,诗风严峻而尖锐,其诗句“即使没有天才,愤怒出诗句”已经成为名言。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涨的年代,朱文纳尔的作品受到人们极大的重视,席勒、雨果和别林斯基都曾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在抒情诗方面,斯泰提乌斯(45-95)几乎是唯一有成就的诗人,擅长描写有闲阶层生活情趣。 戏剧 塞内卡(4年-65年)是古罗马最重要的悲剧作家,他受斯多葛哲学影响,精于修辞和哲学,并曾担任过著名暴君尼禄的老师。他主张人们用内心的宁静来克服生活中的痛苦,宣传同情、仁爱。他一生共写过9部悲剧和1部讽刺剧,多半取材自希腊悲剧。其作品风格崇高严肃,夹杂大量的道德说教,使得其笔下的对话和人物都缺乏真实感。其代表作是悲剧《特洛伊妇女》。塞内卡晚年因参加元老院贵族反对尼禄暴政而被尼禄赐死。 散文 这里的“散文”并非现代文学上所讲的狭义上的散文,而是泛指拉丁语文学中的“散文体”,和诗体相对,包括散文、小说、传记文学和编年史等。 5.白银时代具有哪些代表性作家白银时代古罗马文学已经处于颓废的时期,但是仍然有几个对文学发展影响巨大的作家,他们分别是:小说家阿普列尤斯(124年一 175年 )的 《金驴记》 (又称 《变形记》),作者出身北非,有广泛漫游经历。 小说以自叙形式写成,叙述一个青年因巫术而变成一头驴子后的苦难经历,通过他的见闻,忠实而广泛地描写了罗马帝国外省的生活。 作为驴子,人们对他没有戒心,使他耳闻目睹了人们最卑鄙的思想和行为。 小说也写了不少巫术、怪异,贯穿着埃及宗教的神秘精神。 《金驴记》对后世的薄伽丘、塞万提斯等有较深影响。 普鲁塔克(46年一 120年 )生于希腊,著述甚丰,保存至今者100余种。 最著名的是传记文学《希腊罗马名人传》50篇,记载从半神话人物一直到一世纪的罗马皇帝的水平。 作品择希腊与罗马品行和事业相似者并列记述,这些成对的人物大多数附 有 “合论”,加以对比和折衷,宣扬节制、人道以及对神的恐惧来反对罪恶和暴政。整部作品按希腊传记程式从传主的身世、出身、青少年时期、性格、事迹一直写到去世,但着重细节与轶事,说教明显。 另外,作者拉丁文水平不高,因而罗马部分逊色于希腊部分;史实也有不少失真之处,年代时亦混乱。该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6.白银时代是什么意思白银时代 希腊神话中历史时期名称 希腊神话还不会以生产方式划分社会形态,它的历史分期就和元素周期表或金属材料的报价单一样,分成金、银、铜、铁四个时代,赫西俄德认为在铜与铁之间还有个短暂的英雄时代,可以算3.5代。 神创造了四代或五代人类,然后又不满意,像对待假冒伪劣产品一样销毁。这里面有个不幸的规律,即人的品质与冶金技术的发展成反比。 不过最后一代人类并没有被销毁,他们反而销毁了众神。 第一代人类(只有男人)生活在黄金时代。 那时候克洛诺斯(宙斯的父亲)在天上统治着世界,春天长在,粮食与果实自然生长里流淌着牛奶和蜂蜜。人类无忧无虑没有疾病,没有衰老,无需劳作,没有纷争,与神仙一样。 与神仙不同的是,他们会死亡,死亡只是沉浸在温暖柔和的睡眠中。最后,他们全睡着了,但高尚的灵魂还在大地上游荡。 第二个时代是白银时代。四季已经分明,人类(仍然只有男人)却变得糊涂。 在家里生活一百年也不明事理,好不容易长大成人,却已经来日无多。他们感情发达但理智不足,互相之间已有纷争,也不敬神,于是宙斯就把他们打发到黑暗的地下王国。 第三个时代是青铜时代。人类(似乎也没有女人)强壮而粗鲁,不爱农业,喜欢肉食;更兼有了青铜武器,同类相残,战争连绵。 最后他们也只好离开光明的世界,去黑暗的地府永久居留。 这之后,宙斯又创造了第四代(或3.5代)人类,称为英雄时代或半神时代。 宙斯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使用"转基因"优生技术,即让人身上有神的血统,他和同事们为此在床上床下忙得不亦乐乎。希腊神话中的英雄都产生在这一时期。 这一代人比较公正和高尚,但仍然喜欢战争。有的人为了争夺王权而死在有七座城门的忒拜城下,更有无数人为了争夺美女海伦征战十年血流漂杵。 最后,宙斯将他们中的幸存者移送到世界边缘大洋河中的福岛上,那里一年三茬盛产甜蜜的水果,生活无忧无虑。 最后一代人生活在黑铁时代。 也许诸神在制造人类的过程中耗尽了耐心和材料,黑铁时代的人类是最糟糕的产品。他们彻底堕落,贪婪狂妄,崇尚暴力,上不敬天,下欺众生,子不孝,父不慈,兄弟相残,朋友无义,骗子得势,良善蒙冤。 人类的生活充满罪恶,神又源源不断送来新的祸患。正义(纯洁)女神阿斯特赖亚(羞怯女神的姊妹)悲哀地用白袍蒙住脸颊,永远地逃离了这个世界,变成了遥远的室女星座。 大地上只有痛苦和绝望,这种生活一直延续到今天。俄罗斯文学时期名称 白银时代这个术语最初是由俄国学者尼·阿·奥楚普与1933年在巴黎出版的俄文杂志《数目》上发表的题为《白银时代》的文章提出的,后被学界普遍接受。 白银时代是指俄罗斯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时间区间的界定不同学者的观点也略有不同,比较公认的时间段是1890年--1921年。白银时代是相对于以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等为代表的俄罗斯19世纪文学而言的,18、19世纪随着俄罗斯国力的强盛以及社会文化领域的觉醒,俄罗斯文学产生了空前绝后的繁荣景象,在世界文学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时期被学界称作”黄金时代“。 19世纪后期,随着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学巨匠逝世,托尔斯泰、契诃夫创作式微,以及各种实证主义、本土派、西欧派、民粹派文学流派的纷繁芜杂,俄罗斯文坛呈现混乱与衰落的趋势。19世纪末,随着西欧现代主义的传入,俄国文坛尤其是诗坛重新兴盛,以有别于以往文学风格的姿态再次将俄国文学推向新的高潮。 这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流派有象征主义,阿克梅主义和未来主义,其中以象征主义影响最为重大,代表诗人有布洛克、别雷、伊万诺夫、勃留索夫、巴尔蒙特、阿赫玛托娃、吉皮乌斯、曼德尔施塔姆、马雅可夫斯基等。 最初白银时代和黄金时代都是指诗歌领域的两个繁荣期,后此属于用语概括整个时代的文学。 白银时代总体的文学成就要逊于黄金时代,同时这个时代又晚于普希金时期,故而称作白银时代。长篇小说名称 《白银时代》是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之二。 这是由一组虚拟时空的作品构成的长篇。这组作品写的是本世纪长大而活到下世纪的知识分子,在跨世纪的生存过程中,回忆他们的上辈、描述他们的上辈、描述他们自己的人生。 与其说这是对未来世界的预测,不如说是现代生活的寓言,是反乌托邦故事。主人公生活的未来世界不仅不比现在更好,反而变本加厉地发展了现代生活中的荒谬。 知识分子作为个体的人,被抛入日益滑稽的境地里。作者用两套叙述,在一套叙述中,他描写蹲派出所、挨鞭刑的画家、小说家,以及他们不同寻常的爱情;另一套叙述,则描写他自己作为未来的史学家,因为处世要遵循治史原则 而犯下种种“错误”,最后他回到原来的生活、身分,成了没有任何欲望的“正常人”。 这两套叙述时时交叉、重合。在所谓的写实与虚构的冲突里,作者创造出任由他穿插、反讽、调侃和游戏性分析的情境来。 7.苏联白银时代的著名女诗人阿赫玛托娃的生平事迹和作品【阿赫玛托娃(Ahmatova,A.A. 1889 - 1960)】 阿赫玛托娃·安娜·安德烈耶夫娜,苏联俄罗斯女诗人。生于敖德萨一个海军工程师的家庭。曾在彼得堡女子大学学习法律,但她酷爱文学,尤其是诗歌。1910年与诗人古米廖夫结婚,游历许多国家。曾加入阿克梅派。1912年出版诗集《黄昏》。1914年发表诗集《念珠》,曾引起轰动。二十年代初期出版诗集《车前草》(19211921)和《Anno Domini MCMX XI》(拉丁文,意为耶稣纪元,1922)。她的诗多以短小精致的形式,袒露复杂的内心矛盾。二十年代中期开始研究普希金的创作技巧。卫国战争时期创作过爱国主义诗篇,如《起誓》(1941)、《胜利》(1942-1945)等。战后继续写作抒情诗,1946年受到批判。五十年代后期恢复名誉。晚期的诗歌有《没有主角的长诗》(1940-1962)和《光阴的飞逝》。她和前夫古米廖夫同是阿克梅派的杰出代表。出版的作品有长诗《没有主人公的长诗》、组诗《安魂曲》等。1964年获意大利国际诗歌奖,1965年获英国牛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诗人喜爱中国古典诗歌,曾译过《离骚》和李商隐的无题诗。 1966年3月这位饱经风霜的女诗人因心肌梗塞病逝,结束了她77年的坎坷历程。 更加详细: 8.王小波的<<;未来世界>>;和《白银时代》是几乎王小波的书我都看过了,他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作家~~《白银时代》与《未来世界》是两本小说,而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应该指的是他的小说合集。 “青铜时代”包括《万寿寺》,《红拂夜奔》和《寻找无双》。 “黄金时代”包括《黄金时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革命时期的爱情》,《我的阴阳两界》。 “白银时代”包括《白银时代》,《未来世界》,《2015》。 因此“时代三部曲”可以说是王小波小说的精华部分,《白银时代》与《未来世界》是属于“白银时代”这个系列中的小说。 另外那个黑铁时代并不属于这三个系列里面,《理想国与哲人王》是他的杂文。 那个五卷本的应该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我手头上就有这么一套,小说收集的比较全,杂文不全,五卷中的黑铁时代是他的早期小说合集。 恩,希望我说明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