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初唐诗宇文所安

1.被闻一多称为“诗中之诗,顶峰之项峰”的一首初唐诗哪个

被闻一多称为“诗中之诗,顶峰之项峰”的一首初唐诗是《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2.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这话什么意思

意思是:但愿此后长远过着欢乐的日子,生生世世携手共度此生。

【出处节选】《凛凛岁云暮》——两汉·佚名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

【白话译文】梦中的夫君还是殷殷眷恋着往日的欢爱,梦中见到他依稀还是初来迎娶的样子。但愿此后长远过着欢乐的日子,生生世世携手共度此生。梦中良人归来没有停留多久,更未在深闺同自己亲热一番,一刹那便失其所在。只恨自己没有鸷鸟一样的双翼,因此不能凌风飞去,飞到良人的身边。

扩展资料

1、《凛凛岁云暮》创作背景

这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有多种说法。宇文所安认为中国早期诗歌是一个复制系统,找不到“古诗”早于建安时期的确凿证据。一般认为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其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至于《凛凛岁云暮》的具体创作时间,则难以考证。

2、《凛凛岁云暮》鉴赏

此诗凡二十句,支、微韵通押,一韵到底。诗分五节,每节四句,层次分明。前人对最末一节的前两句略有争议。据胡克家《文选考异》云:“六臣本校云:‘善(指李善注本)无此二句。’此或尤本校添。但依文义,恐不当有。”这两句不惟应当有,而且有承上启下之妙用,正自缺少不得。

最终乃点出结局,只有“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了,而全诗至此亦摇曳而止,情韵不匮。这后四句实际是从眼神作文章,始而“眄睐”,继而“遥睎”,终于“垂涕”,短短四句,主人公感情的变化便跃然纸上,却又写得质朴自然,毫无矫饰。

3.田晓菲老公的名字叫什么

宇文所安(1946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美国著名汉学家。

他从小就对诗歌感兴趣,在巴尔的摩市立图书馆,宇文所安第一次接触到中国诗歌,并迅速与其相恋,至今犹然。1972年,宇文所安获得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随即执教耶鲁大学。

他的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有:《初唐诗》、《盛唐诗》、《中国“中世纪”的终结 中唐文学文化论集》《晚唐诗 827-860》《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迷楼 诗与欲望的迷宫》,以及最近的《中国文论》和《他山的石头记》等。

4.课文中的人物我最喜欢王勃,它使我懂得了,什么

“唐诗是特别美的东西,特别有意境。”是宇文所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眼中最美的文学作品。在《初唐诗》中,他挣脱了传统学者靠引经据典来显示自己学识渊博的解说模式,用散文的形式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为我们解说了唐诗,分析了诗歌作者的个性和思想感情。

一、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其文学主张崇尚实用,对转变初唐诗歌风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

宇文所安在《初唐诗》中,从王勃诗的风格和格式肯定了他的进步。王勃在创作上脱离了宫廷风格,在中国传统学者看来是与他自己经历上颇具戏剧性的离开宫廷有关,但宇文所安并不这么认为。引诗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宇文所安认为这是王勃最脱离宫廷风格的一首诗,但却写于他还在长安时,故而王勃诗风的转变与他是否在宫廷无关,以此肯定了他的成就。但宇文所安认为这也是王勃最不具个性的一部作品,因为王勃才能的真正方向是描写对句,与这首诗所表现的儒家尊严并不一致。诗人一开始就设立从宫廷到蜀州这一段现实中的距离,但为了消除这一段距离,王勃设置了一系列的一致性——感情的一致,处境的一致,最后引出儒家“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念。

王勃擅长五言律绝,他以单独的意象或描写句结束全诗,使得诗歌结尾呈开放性和暗示性,是八九世纪诗歌结尾的主要形式之一。“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面上用依依不舍的在岔路口与友人分别这一简单意象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但如果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品相联系,会发现更深层次的暗含意义,即一无所为的原因在于政治上的歧路,而有志之士共同为这种黑暗的现实伤心落泪,反映了他抨击时政,哭诉仕途艰难的思想。

三、

另一方面,宇文所安对王勃的评价亦存在一定的偏颇,仅凭部分句词就对王勃的诗歌进行评论与定义。宇文所安否定了王勃末句肯定一致的句式,认为是王勃惯用的模式,经常重复使用,无甚新颖之处。他认为“俱是梦中人”②、“同是宦游人”、“俱是越乡人”③、“俱是倦游人”④,就是其体现。诚然,王勃有重复使用同一句式的诗歌,但这一格式却是其诗风转变的体现,而非普通的宫廷诗的惯例。相反,还可以看成是王勃诗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其独有的写作手法。另一方面,宇文所安认为王勃的诗歌有过度矫饰的成分。引诗篇《春日宴乐游园》部分:

梅郊落晚英,柳甸惊初叶。

流水抽奇弄,崩云洒芳牒。

宇文所安把诗中描写树叶生长的“惊”,描绘波浪各种奇异

形状的“萌生”,以及表现诗人想象的“抽”,看作是过度矫饰夸张。仅从一系列抽象动词就认为王勃的诗写得矫饰而缺乏个性,并简单的将此诗定义为宴会诗,属于最顽固、最严格程式化的宫廷题材,从而忽略了王勃在诗歌题材之外所展现的独树一帜的表现手法。

四、

宇文所安在对王勃进行评价时亦有矛盾之处。他认为在缺乏个人情绪的情况下,王勃善于用宫廷风格写精巧矫饰的绝句,与所有宫廷诗人一样,无法将众多要素结合成有力的整体,主题最一致的诗大多为宫廷应景诗,如《春日宴乐游园》、《秋江送别》。同时,他又认为王勃已走出宫廷诗人的园林游览,被大自然那些更为壮丽的方面迷住,如“电策驱龙光”、“鱼床侵岸水,鸟道入山烟”。这便是其矛盾之处,既认为王勃诗歌脱离了宫廷诗的模式,又认为他并未脱离。

由此可知,王勃的诗歌主题是多样的,不应该将其局限在某一个固定的题材领域里。

五、

综上可知,在宇文所安眼中王勃的诗歌总体来讲是“新的典雅”,正如陆时雍所评“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当然,宇文所安对王勃的评价有可取之处也存在一定的偏颇。宇文所安对王勃诗歌的评价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人对中国诗歌的看法。

5.王志清:唐诗是怎样炼成的 之三 横制颓波的陈子昂

“横制颓波”的陈子昂

韩愈诗赞曰:“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荐士》),子昂的那些对策、奏疏,采用比较朴实畅达的古代散文写法,在唐代开风气之先,唐代古文大家如萧颖士、梁肃等,也给予他崇高评价。

陈子昂的诗颇有争议。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云:“沈宋横驰翰墨扬,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这是比较权威性的崇高评价。宇文所安《初唐诗》一书中用了整整一章将近60页的篇幅来论子昂。而胡适的《白话文学史》竟然对他只字未提。古人也有说其诗复多变少、质木枯槁的。关于陈子昂的政治评价,自古争议很大。陈子昂为人所诟病的是他“附武”“谄武”的问题。

。。。。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