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新月派的诗歌主张

1.新月派的诗歌主张是什么

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

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词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扩展资料:

新月派诗歌以闻一多与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试图为新诗的“规范化”确立美学原则。新月派明确地提出以“和谐”与“均齐”作为新诗最重要的审美特征。

闻一多的诗作《口供》、《罪过》、《天安门》,徐志摩的《大帅》、《雪花的快乐》,朱湘的《采莲曲》、《催妆曲》、《摇篮曲》正是贯彻了以上审美原则的诗歌作品。作为现代白话诗歌运动自身的一次反动,“作诗如作文”的理论命题受到“纯诗”的挑战。

“纯诗”力求发掘生活中属诗的情致,表现个人的内心世界,重视感觉与意象,并寻求与内容相衬的诗的形式。后期新月派的代表人物徐志摩、陈梦家、方玮德以及“汉园三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都是纯诗的倡导者与力行者。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新月派诗歌

2.新月派的代表人物、诗歌主张、名字由来

代表人物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等。名字由来受泰戈尔《新月集》的影响

诗歌主张:

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新月派诗人在诗歌艺术上做了有益的尝试,首先是客观抒情诗的创作,即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为主观情愫的客观对象化。

然后再用想象来装成那模糊影像的轮廓,把主观情绪化为具体形象。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严谨",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扩展资料:

新月派的“三美”原则:

新月派的新诗主张,闻一多提出了“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运动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具体而言:

(1)“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

(2)“绘画美”强调词藻的选择要秾丽、鲜明,有色彩感;每一句诗都可以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画面。

(3)“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其主要目的是在诗的内容和诗的格式上都拥有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月派

3.新月派的诗歌主张是什么

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

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词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扩展资料:新月派诗歌以闻一多与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试图为新诗的“规范化”确立美学原则。

新月派明确地提出以“和谐”与“均齐”作为新诗最重要的审美特征。 闻一多的诗作《口供》、《罪过》、《天安门》,徐志摩的《大帅》、《雪花的快乐》,朱湘的《采莲曲》、《催妆曲》、《摇篮曲》正是贯彻了以上审美原则的诗歌作品。

作为现代白话诗歌运动自身的一次反动,“作诗如作文”的理论命题受到“纯诗”的挑战。 “纯诗”力求发掘生活中属诗的情致,表现个人的内心世界,重视感觉与意象,并寻求与内容相衬的诗的形式。

后期新月派的代表人物徐志摩、陈梦家、方玮德以及“汉园三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都是纯诗的倡导者与力行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月派诗歌。

4.以徐志摩为代表,说明其如何实践新月派的诗歌主张

1、新月派艺术主张: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徐志摩

例如:“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你会发现诗句是押韵的,这就是朗朗上口的音乐美;建筑美,你会发现诗歌句式很整齐;

绘画美,诗歌中有很多意象,青荇、水草、金柳等等,有许多景物,诗歌的画面性是很强的。

扩展资料

新月派诗歌特点

1、前期理论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词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2、后期理论

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3、三美

“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建筑美是指诗歌的格式好像建筑一样。绘画美指的是新月派诗歌的每节都是一个可画出的情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月派诗歌

5.《再别康桥》如何体现“新月派”的“三美”主张

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 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 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 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