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与鹤有关的宋词

1.关于“鹤”的诗词有哪些

1、《感鹤》唐 白居易

碧云行止躁,白鹭性灵粗。

终日无群伴,溪边吊影孤。

2、《秋词》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鹤鸣》先秦 佚名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4、《池鹤二首》唐代 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池中此鹤鹤中稀,恐是辽东老令威。

带雪松枝翘膝胫,放花菱片缀毛衣。

低回且向林间宿,奋迅终须天外飞。

若问故巢知处在,主人相恋未能归。

5、《放鹤亭记》宋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bēi)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 《放鹤亭记》。

“鹤”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一、情义,中国古籍文学里常用成鹤对幼仔的精心哺育象征父母对子女的爱,维护子女,甘愿牺牲.

二、离别,在南北朝的诗文中,诗人常常以别鹤来比喻夫妇离另的悲哀,其中大部分是写深闺女子对客居它方的爱人的思念.

三、隐逸鹤喜欢栖息在涤尽繁器的郊野,如深谷、小渚等,所以有隐逸的象征。

四、报恩,中国文学里常有对鹤知恩图报的描述。

五、鹤被认为是可存活千年的动物,象征长寿。

2.有关鹤的诗词

【诗词·唐风宋韵】潇湘夜雨·丹顶鹤

绰绰神姿,婷婷仙骨,头镶一点朱砂。

清霜素羽洁无瑕。

居浅泽,闲庭信步;出深谷,展翼齐霞。

堪可谓,当今儒雅,绝代风华。

天涯,曾化令威归去①,何处桑麻?

苦身不由己,命却由他。

武昌府②,昔年旧址;扎龙地③,今日新家。

无奈处,南迁北徙,不比腊梅花!

[注]①晋·陶潜《搜神后记》说,辽东人丁令威外出学道,千年后化鹤归来。②武昌黄鹤楼,有仙人乘鹤远去的传说。③扎龙: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丹顶鹤栖息地。

七律 题丹顶鹤

雪羽朱冠芦荡间,百禽谁享寿千年?

临池顾影翩翩舞,迎日腾云款款翻。

清唳一声传广宇,昂身独立待群仙。

寒林寻觅丹砂顶,惊露凌风万里天。

浪淘沙 丹顶鹤

晚照落汀间,

鹤舞金滩。

冰姿傲骨醉翩然。

丹顶女娲轻一点,

可鉴青天。

啼唳向桑田,

心臆无铅。

知音三两伴余年。

踏月衔云飞去也,

天外飞仙。

年代:宋

作者:柳永

作品:鹤冲天

内容:

闲窗漏永,月冷霜华堕。悄悄下廉幕,残灯火。再三追往

事,离魂乱,愁肠锁。无

语沈吟坐。好天好景,未省展眉则个。

从前早是多成破。何况经岁月,相抛〔身单〕。假使重相

见,还得似、旧时麽。悔

恨无计那。迢迢良夜,自家只恁摧挫。

年代:宋

作者:柳永

作品:鹤冲天

内容: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

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

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翠,

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

3.【速查关于竹子和鹤的优美诗词】

竹子:咏竹 (齐.谢眺) 窗前一丛竹,清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声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独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相离.竹 (梁.刘孝先) 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 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赋得阶前嫩竹 (陈 . 张正见) 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 欲知抱节成龙处,当于山路葛陂中. 咏竹 (唐.李峤)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气. 白花摇风影,青节动龙文. 叶扫东南日,枝捎西北云. 谁知湘水上,流泪独思君. 郡斋左偏栽竹百余诗 (唐 . 令狐楚) 斋居栽竹北窗边,素壁新开映碧鲜. 青蔼近当行药处,绿阴深到卧帷前. 风惊晓叶如闻雨,月过春枝似带烟. 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 秋日白沙馆对竹 (唐 . 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初食笋呈座中 (唐 . 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金. 咏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净见前峰. 侵阶藓拆春芽迸,绕径莎微夏荫浓. 诬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风 (唐.唐彦谦) 竹映风窗数阵斜,---人愁坐思无涯. 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春日山中竹 (唐.裴说) 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咏竹 (唐.张必) 树色连云万叶开,王孙不厌满庭载. 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 谁许风流添兴咏,自怜潇洒出尘埃. 朱门处处多闲地,正好移云抚翠苔. 霜筠亭 (宋.苏轼)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要看凛凛霜前意,须待秋风粉落时. 赋园中所有 (宋.苏辙) 寒地竹不生,虽生常若病. 斸根种幽砌,开叶何已猛. 婵娟冰雪姿,散乱风日影. 繁华见孤深,一个敌千顷. 令人忆江上,森耸缘崖劲. 无风箨自飘,策策鸣荒径. 新竹 (宋.杨万里)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半脱锦衣犹半著,箨龙未信怯春寒. 咏东湖新竹 (宋.陆游)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野竹 (元.吴镇) 野竹野竹绝可爱,枝叶扶疏有真态. 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 虚心抱节山之河,清风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新笋歌 (明.岳岱) 满林黄鸟不胜啼,林下新笋与人齐. 春风闭门走山兔,白昼露滴惊竹鸡. 雨中三日春已过,又近石床添几个. 竞将头角向青云,不管阶前绿苔破.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 (清.郑燮)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鹤:潇湘夜雨·丹顶鹤 绰绰神姿,婷婷仙骨,头镶一点朱砂. 清霜素羽洁无瑕. 居浅泽,闲庭信步;出深谷,展翼齐霞. 堪可谓,当今儒雅,绝代风华. 天涯,曾化令威归去①,何处桑麻? 苦身不由己,命却由他. 武昌府②,昔年旧址;扎龙地③,今日新家. 无奈处,南迁北徙,不比腊梅花! 七律 题丹顶鹤 雪羽朱冠芦荡间,百禽谁享寿千年? 临池顾影翩翩舞,迎日腾云款款翻. 清唳一声传广宇,昂身独立待群仙. 寒林寻觅丹砂顶,惊露凌风万里天. 浪淘沙 丹顶鹤 晚照落汀间, 鹤舞金滩. 冰姿傲骨醉翩然. 丹顶女娲轻一点, 可鉴青天. 啼唳向桑田, 心臆无铅. 知音三两伴余年. 踏月衔云飞去也, 天外飞仙.。

4.关于仙鹤的诗词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代鹤 白居易

我本海上鹤,偶逢江南客。

感君一顾恩,同来洛阳陌。

洛阳寡族类,皎皎唯两翼。

貌是天与高,色非日浴白。

主人诚可恋,其奈轩庭窄。

饮啄杂鸡群,年深损标格。

故乡缈何处,云水重重隔。

谁念深笼中,七换摩天翮。

郡中见群鹤 张九龄

晓日东田去,烟霞北诸归。

欢呼良自适,罗列好相反。

远集长江静,高翔众鸟稀。

届烦仙子驭,何谓野人机。

5.带有鹤的诗词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回答者:紫藤仙子的水晶 - 试用期 一级 8-4 14:05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绡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好 100% (1) 不好 0% (0) 其他回答 共 5 条 《代鹤》 (唐)白居易 我本海上鹤,偶逢江南客。

感君一顾恩同来洛阳陌。洛阳寡族类,皎皎唯两翼。

貌是天与高,色非日浴白。主人诚可恋,其奈轩庭窄。

饮啄杂鸡群,年深损标格。故乡缈何处,云水重重隔。

谁念深笼中,七换摩天翮。 《郡中见群鹤》 (唐)张九龄 晓日东田去,烟霞北诸归。

欢呼良自适,罗列好相反。远集长江静,高翔众鸟稀。

届烦仙子驭,何谓野人机。 《题笼鹤》 (唐)白居易 经旬不饮酒,逾月未闻歌。

岂是风情少,其如尘事多。虎丘渐客问,娃馆逅人过。

莫笑笼中鹤,相看去几何。 《池鹤》 (唐)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转觉鸬鹚毛色下,若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望鸣皋山白云,寄洛阳卢主簿》 (唐)李欣 远映村更失,孤高鹤来傍。

胜气欣有逢,仙游且难仿。 《感鹤》 (唐)白居易 碧云行止躁,白鹭性灵粗,终日无群伴,溪边吊影孤。

《黄楼鹤》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鹤》 (唐)白居易 人各有其所好,物固无常宜。

谁谓尔能舞,不如闻立时。 2. 周庆进 灵山客,灵山客, 独自去游天上月。

本欲带上花一朵, 无奈山上百花谢。 灵山客,灵山客, 群仙为谁来鼓瑟? 遥闻天上鼓瑟声, 声声悲愤声声切。

灵山客,灵山客, 舍身忘情情益烈。 不闻雄舟从君走, 唯见潮起潮又落。

灵山客,灵山客, 从此相伴唯黄鹤。 昔日良弓和骏马, 至今无人能骑射。

灵山客,灵山客, 悠悠长恨何时灭? 李波欲掬灵海水, 泪水和流到长夜。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回答者:简可 - 护国法师 十四级 8-4 12:40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回答者:骑着乌龟追夕阳 - 助理 三级 8-4 12:41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代鹤》 (唐)白居易 我本海上鹤,偶逢江南客。

感君一顾恩同来洛阳陌。洛阳寡族类,皎皎唯两翼。

貌是天与高,色非日浴白。主人诚可恋,其奈轩庭窄。

饮啄杂鸡群,年深损标格。故乡缈何处,云水重重隔。

谁念深笼中,七换摩天翮。 《郡中见群鹤》 (唐)张九龄 晓日东田去,烟霞北诸归。

欢呼良自适,罗列好相反。远集长江静,高翔众鸟稀。

届烦仙子驭,何谓野人机。 《题笼鹤》 (唐)白居易 经旬不饮酒,逾月未闻歌。

岂是风情少,其如尘事多。虎丘渐客问,娃馆逅人过。

莫笑笼中鹤,相看去几何。 《池鹤》 (唐)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转觉鸬鹚毛色下,若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望鸣皋山白云,寄洛阳卢主簿》 (唐)李欣 远映村更失,孤高鹤来傍。

胜气欣有逢,仙游且难仿。 《感鹤》 (唐)白居易 碧云行止躁,白鹭性灵粗,终日无群伴,溪边吊影孤。

《黄楼鹤》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6.与鹤有关的古诗词

唐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丹顶宜承日,霜翎不染泥”(刘禹锡《鹤叹》)、“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白居易《池鹤二首》)、“丹顶西施颊,霜毛四皓须”(杜牧《鹤》)、“精含丹而星曜,顶凝紫而烟华”(鲍照《鹤舞赋》)、“羽翼光明欺积雪,风神洒落占高秋”(郑谷《鹤》)、“丹砂结顶煜有辉,咳吐璀错生珠玑”(刘伯温《云鹤篇赠詹冈》)、“丹砂作顶耀朝日,白玉为羽明衣裳”(谢缙《题松竹白鹤图》)。

鹤行走时,细腿高抬,挺胸昂首,迈着“矩步”,从不萎萎缩缩,徐缓而高雅,有一种“绅士”风度,透着阳刚之气。诗人们写道:“徘徊幽树月,嘹唳小亭风”(张籍《和裴司空以诗请刑部白侍郎双鹤》)、“徐引竹间步,远含云外情”(刘禹锡《鹤叹》)、“夕阳滩上立徘徊,红蓼风前雪翅开”(韦庄《失鹤》)。

诗人们写鹤的飞,凌霄直上,翱翔万里。“欢呼良自适,罗列好相依”、“远集长江静,高翔众鸟稀”(张九龄《羡鹤》)、“翱翔一万里,来去几千年”(李峤《鹤》)、“匝日域以回鹜,穷天步而高寻”(鲍照《鹤舞赋》)、“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东游扶桑略西极,上下九天仅咫尺”(谢缙《题松竹鹤图》)、“分飞共所从,六翮势摧风”(杜牧《别鹤》)、“苍波万里茫茫去,驾风鞭霆卷云路”、“四海明月五湖风,飞冲直上凌虚空”(友鹤仙《友鹤吟》)。

“应吹天上律,不使尘中寻”(孟郊《晓鹤》)、“闲整素仪三岛近,回飘清唳九霄闻”(李绅《忆放鹤》)、“秋霄一滴露,声闻林外天”(元稹《和乐天感鹤》)、“清音迎晓日,秋思立寒蒲”(杜牧《鹤》)、“清响彻云霄,万籁悉以屏”(于谦《夜闻鹤唳有感》)。 :“双舞庭中花落处,数声池上月明时”(刘禹锡《和乐天送鹤上裴相公别鹤之作》)、“叠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临霞”、“始连轩以凤跄,终宛转而龙跃”、“惊身蓬集,矫翅雪飞”(鲍照《舞鹤赋》)、“羽毛似雪无瑕点,顾影秋池舞白云”(李绅《忆放鹤》)。

7.关于鹤的诗文

曹植集校注》 双鹤俱远游,相失东海傍。

雄飞窜北朔,雌惊赴南湘。 弃我交颈欢,离别各异方。

不惜万里道,但恐天网张。 琴鹤二诗送贾治安同知 猗猗绿绮琴,中秘云和音。

一弹动鸣玉,再弹锵南金。 翩翩玄鹤舞,幽幽孤凤鸣。

嗟哉尘俗耳,折扬听哇淫。 淳源日凋谢,谁识雅与南?愿更南风奏,以慰斯民心。

曹植的《白鹤赋》 “嗟皓白之素鸟,含奇气之淑祥” 白居易《池上篇并序》“灵鹤怪石,紫菱白莲,皆吾所好,尽在我前” 李白《江上答崔宣城》“貂裘非季子,鹤氅似王恭” 《游泰山》“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厉,缅彼鹤上 仙,去无云中道。” 《题嵩山逸人元母乓山居》“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

唐朝皇帝李世民《喜雪》“蕊间飞禁苑,鹤舞忆伊川。 《东京篇十首》“彩凤肃来仪,玄鹤纷成列。

杜牧《别鹤》““声断碧云外,影孤明月中'' 薛能《失鹤》“谁家白日云间见,何处沧州雪里飞” 魏朴《和皮日休悼鹤》“风林月动疑为魄,沙岛香愁似蕴情” 朱敦儒《千秋岁》“鹏万里,鹤千岁。” 大词家晏殊《木兰花》“红衫侍女频倾酒,龟鹤仙人来献寿。

欢声喜气逐时新,青鬓玉颜长似旧。” 向子《西江月》“白鹤云间翔舞,绿龟叶上游戏。

齐眉偕志更何疑。个里自非尘世。”

李弥逊《醉花阴学士生日》“瘦鹤与长松,且伴月翟仙,久住人间世。” 刘得仁《忆鹤》“白云寻不得,紫府去无因。

此地空明月,何山伴羽人” 皮日休《悼鹤并寄友请和》“阴苔尚有前朝迹,皎月新无昨夜声,不知此恨何时尽,遇着云泉即怆情” 张贲《悼鹤和袭美》“无端日暮东风起,飘散春空一片云'' 魏朴《和皮日休悼鹤》“风林月动疑为魄,沙岛香愁似蕴情” 鹤 鸣 九 皋 自古以来,鹤一直是中国人心目中的最爱。人们视它为长生不老的仙禽,骑着它可上天与神仙相会。

在中国民俗中,鹤始终与长寿永生、羽化升仙、平安详和等寓意相伴随。《淮南子·说林训》:“鹤寿千年,以极其游。”

王建《闲话》诗:“桃花百叶不成春,鹤寿千年也未神”。传统吉祥图案,常以鹤、松组成“鹤寿松龄”纹样,用于祝寿装饰。

成语中的“鹤发童颜”,比喻老年人的健康长寿,返老还童。 鹤在中国之所以受到珍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鹤有着华丽秀美的外表。它体态轻盈,举止有节,踱步潇洒。

这有史为证。《拾遗记》云:“周昭王时,涂修国献青鸾修丹鹤各一雄一雌,以潭皋之粟食委之,以溶溪之水饮之。”

这说明,鹤在先秦已被饲养,当时即是王侯贵族的宠物。又《史记·滑稽列传》云:“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

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讲的“鹄”就是所谓的鹤。

“鹄”在《艺文类聚》卷九O作“鹤”。《尔雅翼》云:“古书又言鹄,鹄是鹤音之转。

后人以鹄。”据这些记载可知,鹤作为宠物也用于国家之间馈赠的珍贵礼物。

在古代,鹤还经常用于买卖。淳于髡云:“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

这话证明当时已存在购买宠物的现象。 一般来说,大部分宠物不具有家畜性,鹤也不例外。

李商隐《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三引《西清诗话》云:“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下晒裈,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这说明将鹤当家畜而杀掉来吃是“杀风景”的,不能为之。

当然,古人也有杀鹤的时候,不过并不用于食用。据《汉书·郊祀志下》记载,人们杀鹤是为了将肉用于“黄帝谷仙之术”而入药。

这是古人神仙思想作崇。除此之外,人们杀鹤也有取其羽毛的目的。

在罗贯中《三国演义》的空城计中,作者描述诸葛孔明在城上楼前观敌,戴纶巾,披“鹤 ”。鹤 ,就是鹤的羽毛。

古人爱鹤,不仅因为鹤有着漂亮的外表,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鹤独特的个体品质。鹤是一种长寿的禽鸟,每当睛日便展翅起舞;古人养鹤,这在文献中屡有记载。

《左传》中曾提到一位名叫卫懿公的国王,他异常爱鹤,整天与鹤为伍,结果导致了亡国,可谓玩物丧志。春秋时期,五霸之一的吴王阖闾也钟迷养鹤,(《吴越·春秋》卷四)。

到了六朝时期,国人养鹤的爱好开始从君主扩大到一般士大夫,由此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那个时期有名的养鹤者是羊祜,史书上专有一笔。

《舆地纪胜·江陵府上》云:“晋羊祜镇荆州,江陵泽中多有鹤。常取之,教舞以娱宾客”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对羊祜其人亦有所述:“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向客称之。”

羊祜的鹤以“善舞”闻名,表明古人养鹤是为了娱乐之用。关于训鹤跳舞的方法,在古书上亦有记载。

宋林洪《山家清事·相鹤诀》云:“欲教以舞,俟其馅而置食于阔远处,拊掌诱之,则奋翼而唳,若舞状。久之则闻拊而必起,此食化也。”

明屠隆《考盘余事·鱼鹤笺·鹤品》云:“欲教以舞,俟其饥馁,置食于空野,使童子拟掌欢颠摇首起足以诱之,彼则奋翼而唳,逸足而舞矣,习之熟,一闻拊掌,即便起舞,谓之食化。”到了唐代,士大夫养鹤的热情依然不减。

如唐代冯贽《云仙杂记·金城记》云:“卫济川养天鹤,日以粥饭啖之,三年识字。济川检书,皆使鹤衔取之无差。”

而腾飞跃雪,引颈长鸣而达于九宵。古人对之早有所知,古。

8.关于“鹤”的诗词有哪些

1、《感鹤》唐 白居易 碧云行止躁,白鹭性灵粗。

终日无群伴,溪边吊影孤。 2、《秋词》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鹤鸣》先秦 佚名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

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4、《池鹤二首》唐代 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池中此鹤鹤中稀,恐是辽东老令威。

带雪松枝翘膝胫,放花菱片缀毛衣。低回且向林间宿,奋迅终须天外飞。

若问故巢知处在,主人相恋未能归。 5、《放鹤亭记》宋 苏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

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bēi)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

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

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

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 《放鹤亭记》。 “鹤”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是什么?一、情义,中国古籍文学里常用成鹤对幼仔的精心哺育象征父母对子女的爱,维护子女,甘愿牺牲. 二、离别,在南北朝的诗文中,诗人常常以别鹤来比喻夫妇离另的悲哀,其中大部分是写深闺女子对客居它方的爱人的思念. 三、隐逸鹤喜欢栖息在涤尽繁器的郊野,如深谷、小渚等,所以有隐逸的象征。

四、报恩,中国文学里常有对鹤知恩图报的描述。五、鹤被认为是可存活千年的动物,象征长寿。

9.关于丹顶鹤的诗词有哪些

1. 《秋词》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2. 《送上人》

唐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3. 《失鹤》

唐 韩偓

正怜标格出华亭,况是昂藏入相经。

碧落顺风初得志,故巢因雨却闻腥。

几时翔集来华表,每日沈吟看画屏。

为报鸡群虚嫉妒,红尘向上有青冥。

4. 《代鹤》

唐 白居易

我本海上鹤,偶逢江南客。

感君一顾恩,同来洛阳陌。

洛阳寡族类,皎皎唯两翼。

貌是天与高,色非日浴白。

主人诚可恋,其奈轩庭窄。

饮啄杂鸡群,年深损标格。

故乡缈何处,云水重重隔。

谁念深笼中,七换摩天翮。

5. 《郡中见群鹤》

唐 张九龄

晓日东田去,烟霞北诸归。

欢呼良自适,罗列好相反。

远集长江静,高翔众鸟稀。

届烦仙子驭,何谓野人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