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练习用古琴和演奏用古琴有什么分练习用古琴与演奏用古琴的分别 二者主要是工艺和音色上的分别。 一张琴能否用于练习,其实只要斫琴师能认真把关各道工序,稍懂点弹琴常识就可以做到。但可惜的是目前市场上多数所谓的练习琴还达不到基本的练习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没有煞音的同时又能做到不抗指。这需要面板角度、琴面低头、岳山和龙龈高度的把握。很多所谓的练习琴为了没有杂音,只能抬高琴弦,这对初学者极为不利,往往练到小曲中有四五徽处“跪指”指法的《酒狂》,这张琴就无法再用了。这就需要会弹琴的人仔细上手挑,方可选出可以用于练习的。 一张练习琴的工期短则一个月,长则三个月,多数为化学漆、就算是用传统大漆,漆胎也较薄,遍数不够,所以便宜。价位在六千以下。 而国内能做出演奏级古琴的,不到十人,通常从选料就有讲究,起决定因素是琴内槽腹结构的声学处理,需要有预见性听音的功夫,也就是说要求斫琴师有丰富的经验和一定的悟性,然后是漆胎的配比、大漆与鹿角霜漆胎的干燥和打磨技术。以漆胎包裹抑制木胎使其不过分振动。整个传统工艺制琴的工期包括木胎和干燥、开料、成形、听音挖槽、合板、漆胎分层表干、漆胎完成后自然干燥,面漆,需要两年以上。能达到演奏级的古琴,价位在八千以上。当然得分人,有人做的一万和一万以上的琴,也还不能用于演奏。 通常这样比较二者的音色:将练习琴和演奏琴放到一张琴桌上,调到同样音高,由同一人弹同样一段旋律,要包含低音和高音。这时二者会有明显的区别,演奏级琴音色优美、集中、圆润,共振好。而练习琴音色散、飘、或发闷无余韵。即使从未学过琴的人,也能当场听出来明显的不同。 2.和古琴有关的诗词1、《竹里馆》 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2、《琴诗》 宋代: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译文:如果说琴声发自琴,那把它放进盒子里为什么不响呢? 如果说琴声发自手,为何你的手上听不到声音? 3、《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 宋代: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译文: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鸣,梦回故乡,千里燃战火,被惊醒,已是三更时分。站起身,独绕台阶踽踽行。四周静悄悄,帘外,一轮淡月正朦胧。 为国建功留青史,未老满头霜星星。家山松竹苍然老,无奈议和声起、阻断了归程。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知音稀少,纵然弦弹断,又有谁来听? 4、《燕歌行二首·其一》 魏晋: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译文:秋风萧瑟,天气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燕群辞归,天鹅南飞。思念出外远游的良人啊,我肝肠寸断。思虑冲冲,怀念故乡。君为何故,淹留他方。贱妾孤零零的空守闺房,忧愁的时候思念君子啊,我不能忘怀。 不知不觉中珠泪下落,打湿了我的衣裳。拿过古琴,拨弄琴弦却发出丝丝哀怨。短歌轻吟,似续还断。那皎洁的月光啊照着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忧心不寐夜漫长。牵牛织女啊远远的互相观望,你们究竟有什么罪过,被天河阻挡。 5、《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唐代:李白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译文:大地一片雪白,风色寒厉,纷纷的雪花片片如大手。笑死了陶渊明,就因为你不饮杯中酒。你真是浪抚了一张素琴,虚栽了五株翠柳。辜负了戴的头巾,我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