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柴扉的诗句1、尘榻为子下,柴扉为子开。——王灼 2、沙路萦纡处,柴扉荡析馀。—— 俞德邻【桐庐县作】 3、落叶积莓苔,柴扉半不开。——释子淳 【冬日寄住庵僧】 4、花径呼童扫,柴扉为客开。—— 区元晋【饮郭都谏别墅 其二】 5、我屋云山下,柴扉也不扃。——【山居】 6、柴扉堪泄泄,诗酒静相供。——郭之奇 【题驿舍画屏二首 其二】 7、积雪断山路,柴扉昼不开。——顾清 【题张性夫小景四绝句 其四】 8、柴扉闲永日,稚子汲寒泉。—— 谢榛【北园夏日】 9、野浦冻云深,柴扉晚烟薄。——敦敏 【访曹雪芹不值】 【关于柴扉的古诗】: 《游园不值》 宋代诗人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意】: 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此诗先写诗人游园看花而进不了园门,感情上是从有所期待到失望遗憾;后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进而领略到园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惊喜,写得十分曲折而有层次。尤其第三、四两句,既渲染了浓郁的春色,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全诗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体现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点,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作者】: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建阳。原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南宋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叶绍翁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诗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 2.关于物候的诗词,十首春夜喜雨 (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小池 (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鸟啼 (宋)欧阳修穷山候到阳气生,百物如与时节争.花深叶暗耀明日,日暖众鸟皆嘤鸣.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词浣溪沙 (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玉楼春 (宋)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蝶恋花 (宋)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醉花阴 (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关于愁思的诗句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愁思名言 唐·李益《春夜闻笛》。这两句大意是:(由于笛声唤来了春天)洞庭湖的大雁捱不到天明,一夜之间都飞回了北方。这当是作者贬谪到南方时的思归之作。相传大雁冬天由北方飞到南方.在衡阳回雁峰栖息过冬,春天一到又从南方飞回北方。所以诗人说:“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春暖大地却没有给诗人带来暖意,雁尽北归诗人却仍滞留洞庭。因此,呼唤春天的笛声虽给人间增添了春色,却给迁客平添了一段愁情。可化用此名句来表现乡愁。 4.有关安夏的诗句这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田园组诗《四时田园杂兴》中的一首“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一、全文注释: 白天到田里锄草,晚上归来后在灯下把麻搓成线(搓麻绳);村里的青年男女都在各自为家庭承担责任。小孩子还不懂得耕田织布的事,但也在靠近桑树荫的地方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玩耍。 二、注释 : ①昼:白天。 耘 (yún)田:除去田间杂草。 绩麻:把麻搓成细绳。 这里泛指纺线织布之类的活儿。 ②儿女:指男男女女,指所有参加劳动的人。 各当家:各人承担起家 庭中一定的生产任务。 ③童孙:幼小的孙儿。 未解:不懂得。 供:从事,参加。 ④傍:靠近,依傍。 三、解析: 这首诗写初夏时节农村人们紧张劳动的生活情景。诗的大意说:白天人 们忙着到田里去锄草,回家后夜晚忙着纺线织布。农村里男男女女,老老少 少,各自都担当起家庭中一定的工作。幼小的孩童虽然还不懂得干耕田织布 的活儿,可是也在桑树阴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菜种瓜。 诗人善于从侧面着笔,通过童孙也学种瓜的描写,突出了农村男女老幼 都热爱劳动的主题,富有农家生活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