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植物的唐诗

1.关于植物的古诗

1、苔清代: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也学 一作:亦)2、菩萨蛮·芭蕉宋代:张鎡风流不把花为主。

多情管定烟和雨。潇洒绿衣长。

满身无限凉。文笺舒卷处。

似索题诗句。莫凭小阑干。

月明生夜寒。3、落叶唐代:修睦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4、咏草宋代:俞紫芝满目芊芊野渡头,不知若个解忘忧?细随绿水侵离馆,远带斜阳过别洲。

金谷园中荒映月,石头城下碧连秋。行人怅望王孙去,买断金钗十二愁。

5、草唐代: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2.描写植物的古诗

1、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唐王维《山居即事》 2、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唐王维《临湖亭》 3、竹色溪不绿,荷花镜里香。

李白《别储至剡中》 4、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唐杜甫《为农》 5、沙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 唐杜甫《暮春》 6、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

唐刘长卿《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 7、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唐高蟾《上商侍郎》 8、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

宋欧阳修《和圣俞百花洲》 9、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 宋米友仁《临江山》 10、接天莲叶无究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出净兹寺送林子方》 11、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12、五月万枝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唐韩愈《榴花》 13、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荫长。 唐李欣《送陈章甫》 14、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宋司马光《客中初夏》 15、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宋之问《灵隐寺》 16、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唐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17、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18、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19、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唐杜甫《宿赞公房》 20、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21、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唐赵《长安晚秋》 22、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黄巢《题菊花》 2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宋李清照《醉花阴》 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落北风中。宋郑思肖《寒菊》 25、清霜醉枫叶,淡月隐芦花。

元许有《获港早行》 26、梅柳夹门植,一条有佳花。晋陶渊明《蜡月》 27、一树寒梅白玉条,临村路傍溪桥。

唐张谓《早梅》 28、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29、梅衰未减态,春嫩不禁寒。

唐杜牧《初春有感寄歙邢员外》 30、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唐齐已《早梅》 31、折得蔬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

宋晏几道《清平乐》 32、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宋王安石《临江仙》 3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王安石《梅花》 34、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宋苏轼 35、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宋黄庭坚《虞美人》 36、小春何处有梅花,想见水边篱落,数枝斜。宋,吴则礼《虞美人》 37、雪似梅花,梅似花雪,似和不似都奇绝。

宋吕本中《踏莎行》 38、不与群芳争绝艳,化工自许寒梅,宋叶梦得《临江仙》 39、雪后蔬梅,时见两三花。宋辛弃疾《江神子》 40、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杜未《寒夜》。

3.谁有描写植物的唐诗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红豆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雨过山村

作者: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合昏者,落叶乔木,羽状叶白天展开,黄昏时闭合,因此名为”合昏”.”其青叶对生,昼开夜合,**如一.”亦称为"合欢".其分布于华北,华南,华北,西南等地区之山谷及平原,常栽为行道树.云:”欲忘人之忧,则赠以丹棘;欲捐人之忿,则赠以青赏.”青裳即合欢,意谓若要忘掉烦忧可赠以丹棘, 丹棘即忘忧草,若要防他人之怨忿则相送之合欢.

杜甫曾云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足收骨肉.世情恶衰竭,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桑者,落叶乔木或灌木,有果曰椹,味甜美.原产华北与华中,现布生世界各地.古时栽桑养蚕是重要的农业活动,说:”王者所以亲耕,后亲蚕,所以率天下农蚕也”.另桑木可做弓,桑弧可做箭,朱熹也曾诗云:”岂知男子桑蓬志,万里东西不作难.”

李白诗云:”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萝者,由名松萝,长松萝.全株呈灰绿色,长丝状,全长10-14厘米或50-100厘米.常自树梢悬垂或生长于沟谷岩壁上.其分布与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及唐诗皆可见萝,青萝,翠萝,松萝等语.

孟浩然亦云:”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薇者,今名野豌豆,小巢菜.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柔有荚果.产与西北西南省区之山坡或林缘草丛处.说伯夷忠于商朝,不愿接受周朝俸禄,因而”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更云,伯夷,叔齐只吃野豌豆,不食其他五谷,居然”三年颜色不异”.

王维诗云:”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既至君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置酒临长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麦者,小麦也.一年或越年生草本,秆直立,丛生,高60-100厘米.叶长披针形.育果俗称麦粒.全球广泛栽培,已是人类主要食物.周代之前,麦都指大麦.后小麦引进中国后,方有大麦,小麦之分.据所载:”小麦之名始见与.”另外,麦秆可编织草帽或制纸,其草帽色泽黄且素美.

王维又诗云:”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豆蔻者,曰红豆蔻,白豆蔻,草豆蔻.多年生草本,茎丛生,高可达3米.密生多花,蒴果长圆形,长1-1.5厘米,成熟时为棕红色或枣红色.产与两广及云南等地森林之中.需提一句,供作香料用的肉豆蔻仅产于印尼的班达岛,非中国文学作品中所提之豆蔻.

杜牧之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合昏,桑,萝,薇,麦,豆蔻皆植物也.在旧时的农耕时代,人与它们应常见常相伴吧.如今,农耕依然在,却非昔日之山水.不去感慨,不去责谴,更非复古,只是你看,它们竟是如此拥有着岁月,甚至永恒的美丽.或万物同种,或皆从自然.这一切,俱往矣,就学一点点吧,我怎么就能忘记了呢?小小的台灯,丢失与遗忘的钢笔,匆忙或缓慢的脚印.它们也是植物,一如我们的生命,不管别人在不在乎,它们都在的.

(另注:本文大多文字皆摘选自一书,作者:潘富俊)

4.600首描写植物的古诗词有哪些

1、咏柳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就是二月的春风,如同神奇的剪刀。

2、新柳

宋代: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译文

百尺长的柳条轻拂过清澈明净的池塘,柳色尚且还不是深青的,只是浅浅的黄。 柳条未必垂到了水中,是因为水中的柳影将它拉长了。

3、梅花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5、寒菊 / 画菊

宋代: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译文

菊花盛开在秋天,从不与百花为伍,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5.描写植物的诗句有哪些

1、唐代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译文: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

2、宋代蒋捷《虞美人·梳楼》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

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

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译文:垂下一丝丝杨柳,飘下一丝丝细雨。春天就在迷迷潆漾之处。我觉得梳妆楼太小了,藏不下我的许多忧愁。闲愁好几回同云飞去寻觅一只送我回乡的轻舟。

上天怜我客中游子故乡遥远,借一株海棠花给我消遣。海棠花淋雨后更红艳,好像有意靠近绿栏杆。可我刚刚卷起红帘子,偏偏又碰上晚来风寒。

3、宋代张鎡《菩萨蛮·芭蕉》

风流不把花为主。多情管定烟和雨。潇洒绿衣长。满身无限凉。

文笺舒卷处。似索题诗句。莫凭小阑干。月明生夜寒。

译文:芭蕉并不以绚丽多姿的花朵来展露风流,只在烟雨空濛的时刻撩拨人们的情思。一身绿衣伸展特有的潇洒风韵,浑身上下透出的是无限清凉。

那一片片开张伸展的硕大绿叶,就象是在我面前铺开的文笺,要请我在上面题写生动的诗句呢!唉,别再倚着阑干痴看了,明月已升到中天,寒气袭人,还是回屋去吧!

4、清代郑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5、宋代陆游《东湖新竹》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译文:竹初种时,用棘条编成篱笆,小心谨慎保护好新竹,新竹长成,碧绿浓荫,倒映在水之涟漪中。夏日的清风吹过地面,好像秋天提前而至,赤日当空,也不感到正午的炎热。

笋壳脱落时,听到簌簌悉悉的声音,竹子拔节时,初现疏疏落落的倩影。退归闲暇的时候,我经常来这里,来的时候仍然随身带着枕头和竹席,好随地安眠

范文涉及成语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