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日绝句》的诗句和意思,最好是字数少点的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 1.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今译]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解说]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2.夏日绝句的诗句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苏轼曾经说过∶“少陵翰墨无形画”。杜甫的这首绝句,的确是一幅美妙的山水条幅。这画面的中心,是几棵葱翠的垂柳,黄莺儿在枝头婉转歌唱。面的上半部是青湛湛的天,一队白鹭直指碧空。远处高山明灭可睹,遥望峰巅犹是经年不化的积雪。近处露出半边茅屋,门前一条大河,水面停泊着远方来的船只。从颜色和线条看,作者把两笔鹅黄点染在一片翠绿之中,在青淡的空间斜勾出一条白线。点线面有机结合,色彩鲜明而又和谐。这种构思正体现了诗人杜甫善于象画家一样“随类敷彩”、“经营位置”。 虽是一首描写自然风景的小诗,其中却蕴含著丰富的思想感情。细柳新绿,这不是春天的色彩么?黄莺唱和,这不是春天的声音么?白鹭从南方飞回,正是带着春意的来客。趁着春江水满,江东的船舶不远万里而至,说明人们已经开始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活动。这一切构成一个鲜明的主题━━春天来了。作者饱蘸喜悦的笔墨,描写这些清新活泼、生气蓬勃的事物,以敏锐的观察,摄下一幅万类春天竞自由的景象。诗人从山上的积雪联想到人间悠久的岁月,从江中的船只望遥见祖国辽阔的疆域。“千秋”、“万里”,这是何等开阔的胸怀。此诗作于公元764年,杜甫正“漂泊西南天地间”,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可是他的意志依旧坚强,情绪仍然开朗、乐观。 这首小诗,语言平易,并无僻字险语,似乎没有经过多少推敲;其实不然。首先看对仗。绝句并不要求句句相对,而杜甫却让这首诗四句构成两联,一联之间每一个词都成双作对,非常工整。再看用词,后联中的“含”字和“泊”字用得极其考究。“含”字尤妙,妙在它把诗人的位置点出来了∶原来诗人是在室内通过窗户向外看的。这个“含”字不仅含住了西岭千秋雪,而且把上述全部景物都收入诗人眼底。这样,就不是平板地摹写自然,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把握和欣赏。再说“泊”字,也可以换成“旁”或“过”,那就未免失之空泛。“泊”字能够说明,那些长江下游来的远航船只,不只是在这里寻常经过而已,而是停泊聚集在门前,足见附近是个不小的水陆码头。另外,此刻杜甫正在“三年望东吴”,颇有离蜀去吴之意。一个“泊”字,似乎隐伏着见鞍思马之感∶去不去东吴呢?有顺路的船只在门外停着哩。诗人的踌躇心曲,在这里不是也多少透露了一点消息吗? 3.夏日绝句的诗句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4.夏日绝句 古诗和意思是什么夏日绝句 作者:李清照 (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注释 1.人杰:人中的豪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 3.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4.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5.《夏日绝句》这首诗是什么言诗五言律诗。 宋朝李清照的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指李清照对人生的感叹,体现出李清照非凡的气质,更表达出了李清照对项羽的敬佩之情。意思:生在世上当要做人中的精英,人才中的人才,死时要做鬼中的精英。 至今还在想念着项羽的不畏艰险的气质啊!一直不肯回江东。后面这句就是以前项羽破吴时,带三千精兵来灭一个国家(吴),你想,一个国家有多少人,而项羽只有3000人。 但他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坚持,不破吴,终不回江东。最后大破吴兵…注意,不是三国时的吴。 有句诗为证:三千越甲可吞吴。 6.夏日绝句 古诗和意思是什么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今译]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 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解说]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