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夜晚景色的诗句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再游姑苏玉芝观 【唐】许浑 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 渡吴江 【唐】杜牧 堠馆人稀夜更长,姑苏城远树苍苍。 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草湿萤光。 吴越怀古 【唐】李远 姑苏一败云无色,范蠡长游水自波。 霞拂故城疑转旆,月依荒树想嚬蛾。 送人游吴 【唐】杜荀鹤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春夜喜雨 (杜甫)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韩翃)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2.描写夜晚景色的诗句《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 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时候,从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前两句抓住色彩来描绘日落时江面的瑰丽景色,后两句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栏目:唐诗鉴赏 作者:情诗网 2004-11-12 7:52:15 浏览:83844 相关信息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 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 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 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 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 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 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 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 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 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 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 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 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 “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 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 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 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 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 3.形容“夜晚在湖边散心”的诗句有哪些1、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储光羲《钓鱼湾》 译文:直到日暮等待知心人,系上小船停靠绿杨岸。 2、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译文:到了傍晚,踏青游湖人们已散,笙歌已歇,但西湖却万树流莺,鸣声婉转,春色依旧。把佳节清明的西湖,描绘得确如人间天堂,美不胜收。 3、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译文:两湖江浙紧接壤,河道纵横水为乡。您去正值春江满,烟云弥漫水茫茫。 4、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译文: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 5、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 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登黄鹤楼》 译文: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7、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 译文: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8、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杜甫《日暮》 译文:泉水从石壁上潺潺流过,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 4.河边观景色的诗句有哪些1.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唐代:胡令能《小儿垂钓》 【译文】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2.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代: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译文】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3.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唐代:崔颢《黄鹤楼 / 登黄鹤楼》 【译文】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4.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代·杨万里《小池》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5.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代:孟浩然《宿建德江》 【译文】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6.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先秦:屈原《九歌·湘夫人》 【译文】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 7.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唐代: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译文】寒山转变得格外郁郁苍苍,秋水日日舒缓地流向远方。 8. 描写河流的成语 1. 波澜壮阔[bō lán zhuàng kuò] 原形容水面辽阔。 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2. 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 涛:大波浪;骇:使惊怕。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3. 黄河水清[huáng hé shuǐ qīng] 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4. 气势磅礴[qì shì páng bó] 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 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5. 泾渭分明[jīng wèi fēn míng] 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 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6. 一泻千里[yī xiè qiān lǐ] 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7. 俟河之清[sì hé zhī qīng] 俟:等待。 等待黄河变清。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 8. 波涛汹涌[bō tāo xiōng yǒng] 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 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9. 气吞山河[qì tūn shān hé] 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10. 河山带砺[hé shān dài lì] 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11. 鲤鱼跳龙门[lǐ yú tiào lóng mén] 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12. 不到黄河心不死[bù dào huáng hé xīn bù sǐ]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13. 中流砥柱[zhōng liú dǐ zhù] 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14. 跳进黄河洗不清[tiào jìn huáng hé xǐ bù qīng] 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 同“跳在黄河洗不清”。 15. 海晏河清[hǎi yàn hé qīng] 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16. 跳在黄河洗不清[tiào zài huáng hé xǐ bù qīng] 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 17. 河汾门下[hé fén mén xià] 河:黄河。汾:汾水。用以比喻名师门下,人才济济或人才辈出。 5.描写湖边美景的句子湖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湖 秋 月 宋 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君山 程贺 曾游方外见麻姑,说道君山自古无。 原是昆仑顶上石,海风飘落洞庭湖。 游镜泊湖 ** 泛舟南北两湖头,到处青幽不用求。 水碧山青宜入画,游人欣赏愿勾留。 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梅花 王冕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滴。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欹湖 王维 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 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 旅次岳阳寄京中亲故 曹邺 君山南面浪连天,一客愁心两处悬。 身逐片帆归楚泽,魂随流水向秦川。 月回浦北千寻雪,树出湖东几点烟。 更欲登楼向西望,北风催上洞庭船。 题舒乡 曹邺 功名若及鸱夷子,必拟将舟泛洞庭。 柳色湖光好相待,我心非醉亦非醒。 回乡偶书 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采莲子 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渔父 张志和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 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黄庭坚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送贺宾客归越 李白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湖 心 亭 清 许承祖 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 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与 颜 钱 塘 登 樟 亭 望 潮 作 唐 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通,浮天渤解党。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夜 泛 西 湖 明 董斯张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花 港 观 鱼 清 许承祖 水上新红漾碧虚,卢园景物尽邱墟。 就中只觉游鱼乐,我亦忘机乐似鱼。 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白居易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戏水风凉。 烟波淡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这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小湖,碧绿的【菜畦】、【 轻捷】的小鸟给人以无穷的【趣味】,目前,来这里的人很少,犹如如一位美丽的姑娘,“藏在深闺无人识”。 这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小湖,小湖的东面是一片菜地,碧绿的【菜畦】十分逗人喜爱;小湖的西面是一片小树林,【 轻捷】的小鸟给人以无穷的【趣味】,目前,来这里的人很少,犹如如一位美丽的姑娘,“藏在深闺无人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