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李隆基唐诗三百首

1.鲁迅为何称唐玄宗的《经鲁祭孔子而叹之》为“恶诗”

其实诗与人都不“恶”,是 鲁迅的误记.看懂下面的,你就清楚了.总之是鲁迅的评价有误. 鲁迅在为徐懋庸的杂文《打杂集》作序的时候,曾引一首唐诗为例,拿来和徐懋庸的杂文作对比,说“这是《唐诗三百首》里的第一首,是‘文学概论’诗歌门里的所谓‘诗’.但和我们不相干,哪里能够及得这些杂文的和现在切贴,而且生动,泼剌,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鲁迅全集》第六卷第301页)他引的诗是李隆基的“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奠,犹与梦时同.” (就是你提到的《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拿《唐诗三百首》来一翻,不对了.第一首是张九龄的《感遇》.可见鲁迅写这篇的时候并没有翻书,而是凭记忆中的印象写下来的.他的印象中为什么会把诗人李隆基的这一首《经鲁祭孔子而叹之》误以为是《唐诗三百首》的一首呢?因为李隆基还有一重身份,就是唐玄宗.以前编辑诗集,都是把本朝的皇帝作品置于卷首.这个印象就使他以为这一首是“《唐诗三百首》里的第一首”了.他没有注意到《唐诗三百首》是按体裁编次,第一卷是五言古诗,五言律诗是第五卷,这一首确实是置于第五卷之首.。

2.古代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

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

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

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早在唐代,流传的唐诗选本就已有了不少品种,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版本的唐诗选本。

清蘅塘退士依照以简去繁的原则,从中选取了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辑录而成《唐诗三百首》。清代康熙年间编订的《全唐诗》,收录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常人难以全读;此后 沈德潜以《全唐诗》为蓝本,编选《唐诗别裁》,收录诗一千九百二十八首,普通人也难以全读。

于是,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以《唐诗别裁》为蓝本,编选《唐诗三百首》收录诗三百一十首,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唐诗普及读本。《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祖籍安徽休宁。

他自幼家贫,性敏好学,寒冬腊月读书时,常握一木,谓木能生火可敌寒。乾隆九年(1745)他考中顺天举人,授景山官学教习,出任上元县教谕。

乾隆十六年(1751)他得中进士,历任卢龙、大城知县。后遭人谗陷罢官,平复后任山东邹平知县。

乾隆二十五年(1761)、二十七年(1763)两次主持乡试,推掖名士。他为官清廉如水,爱民如子,又勤勉好学,书似欧阳询,诗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

乾隆二十八年春,孙洙与他的继室夫人徐兰英相互商榷,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编选这本书是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

他们的选诗标准是“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既好又易诵,以体裁为经,以时间为纬。

《唐诗三百首》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编辑完成,书的题目有的说脱胎于民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有的说取自“诗三百”,说法各不相同。 《唐诗三百首》被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流传最广的诗词选集。

《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1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是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

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其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起源于战国时期,甚至更早。

现在公认最早的、最完整的七古是曹丕的《燕歌行》。南北朝时期,鲍照致力于七古创作,将之衍变成一种充满活力的诗体。

唐代七古显示出大唐宏放的气象,手法多样,深沉开阔,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韩愈。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律诗的一种。

五律源于五言古体,风格峻整,音律雄浑,含蓄深厚,成为唐人应制、应试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诗歌题材。唐代五律名家数不胜数,以王昌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刘长卿成就为大。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与五律相同。七律源于七言古体,在初唐时期渐成规模,至杜甫臻至炉火纯青。

有唐一代,七律圣手有王维、杜甫、李商隐、杜牧、罗隐等,风华绝代,辉映古今。 五七言绝句简称五绝和七绝,都是古典诗体中绝句的一种。

五绝起源于汉,七绝起源于六朝,两者都在齐梁时期成型,初唐阶段成熟。唐代绝句气象高远,率真自然,达到了吟诵自由化的最高峰,名家有李白、王维、王昌龄、韦应物、杜牧、刘禹锡等人。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巅峰时期的那个黄金时代令人神往。诗歌是当时文学的最高代表,成为中国传统文学坚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靓丽的风景线。

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公元7世纪,孙季良开始编纂唐诗选本,至辛亥革命前,一千二百余年间,每二年即有一本唐诗选本问世。

众多选本中以《唐诗三百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风行海内,老幼皆宜,雅俗共赏,成为屡印不止的最经典的选本之一。《唐诗三百首》以成功务实的编法、简易适中的篇幅、通俗大众的观点、入选的精美诗歌打动着读者,成为儿童最成功的启蒙教材、了解中国文化的模范读本,对中国诗歌选编学、中国人的心理构成都有很大的影响。

人们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唐诗三百首》影响之大。

《唐诗三百首》向来有几种注释本流行,如清章燮的《唐诗三百首注疏》,清李盘的《注释唐诗三百首》等,其中以陈婉俊的《唐诗三百首补注》教为简明。在古代的唐诗选本中,清人孙沫的《唐诗三百首》最为流行。

今人喻守真有《唐诗三。

3.唐诗三百首有哪些诗人

《唐诗三百首》诗人:

白居易、岑参、常建、陈陶、陈子昂、崔颢、崔曙、崔涂、戴叔伦、杜甫、杜牧、杜秋娘、杜审言、杜荀鹤、高适、顾况、韩弘、韩偓、韩愈、贺知章、皇甫冉、贾岛、金昌绪、李白、李端、李频、李颀、李商隐、李益、刘长卿、刘方平、刘慎虚、刘禹锡、柳中庸、柳宗元、卢纶、骆宾王、马戴、孟浩然、孟郊、裴迪、綦毋潜、钱起、秦韬玉、邱为、权德舆、僧皎然、沈佺期、司空曙、宋之问、李隆基(唐玄宗)、王勃、王昌龄、王翰、王建、王湾、王维、王之涣、韦应物、韦庄、温庭筠、无名氏、西鄙人、许浑、薛逢、元结、元稹、张祜、张籍、张继、张九龄、张泌、张乔、张旭、郑畋、朱庆余、祖咏。

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0首诗。其中被选诗作最多的为杜甫,选诗36首;其次是李白,28首;再次是王维和李商隐, 各14首。

4.唐诗三百首有几个诗人

《唐诗300首》共选诗人77家、诗作313首。

1 白居易 2 岑参 3 常建 4 陈陶 5陈子昂 6崔颢 7崔曙8 崔涂 9 戴叔伦 10 杜甫 11 杜牧 12 杜秋娘 13 杜审言 14 杜荀鹤15 高适 16 顾况 17 韩弘 18 韩偓 19 韩愈 20 贺知章 21皇甫冉22 贾岛 23 金昌绪24 李白 25 李端 26 李频 27 李颀28 李商隐29 李益 30 刘长卿 31 刘方平 32 刘慎虚 33 刘禹锡 34 柳中庸 35 柳宗元36 卢纶 37 骆宾王 38 马戴 39 孟浩然 40 孟郊 41 裴迪 42 綦毋潜 43 钱起 44 秦韬玉 45 邱为 46 权德舆 47 僧皎然 48 沈佺期 49 司空曙50 宋之问 51 唐玄宗 52 王勃 53 王昌龄 54 王翰 55 王建 56 王湾57 王维 58 王之涣 59 韦应物 60 韦庄 61 温庭筠 62 无名氏 63 西鄙人64 许浑 65 薛逢 66 元结 67 元稹 68 张祜 69 张籍 70 张继71 张九龄 72 张泌 73 张乔 74 张旭 75 郑畋 76 朱庆余 77 祖咏

请采纳

5.唐诗三百首里有念家吗

念家是网友从古诗文中摘出来的句子,恶搞黄海波被抓事件!当然在唐诗三百首中没有这诗!

念家——李白

黄泥直下无青天,

海上云尽月苍苍。

波涛塞川如叠坂,

嫖姚家宴敌吴王。

娼楼两岸临水栅,

被发奔流竟何如,

抓花百树障去路。

很明显不是李白的诗,黄泥直下无青天,【相和歌辞·公无渡河】王建 海上云尽月苍苍。【江上有怀】王适 波涛塞川如叠坂,【公无渡河】王建 嫖姚家宴敌吴王。【子 夜】薛能 娼楼两岸临水栅,【江 南 行】张籍 被发奔流竟何如,【相和歌辞·箜篌引】李贺 抓花百树障去路。【春日出苑游瞩】李隆基

相关内容
下一篇
诗经茵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