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鄘风柏舟注音《国风·鄘风·柏舟》全诗注音如下: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fàn bǐ bǎi zhōu ,zài bǐ zhōng hé 。dàn bǐ liǎng máo ,shí wéi wǒ yí 。 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zhī sǐ shǐ mí tā 。mǔ yě tiān zhī !bú liàng rén zhī !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fàn bǐ bǎi zhōu ,zài bǐ hé cè 。dàn bǐ liǎng máo ,shí wéi wǒ tè 。 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zhī sǐ shǐ mí tè 。mǔ yě tiān zhī !bú liàng rén zhī ! 白话文释义: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中央。垂发齐眉少年郎,是我心中好对象。至死不会变心肠。我的天啊我的娘,为何对我不体谅?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岸旁。垂发齐眉少年郎,是我倾慕的对象。至死不会变主张。我的天啊我的娘,为何对我不体谅? 扩展资料 《国风·鄘风·柏舟》这首诗反映了先秦时代汉族民间婚恋的现实状况,人们在政令许可的范围内仍享有一定的**自由,原始婚俗亦有传承;另一方面普遍的情况是礼教已通过婚俗和舆论干预生活。所以诗中女子既自行择欢,却又受到母亲的制约。 全诗五章,每章六句。为先秦时代鄘地汉族民歌。开篇以柏舟泛流起兴,写女主人公为自己的婚姻恋爱受阻而苦恼,就好比那在河中飘荡的柏木小舟一样。她早已自己相中了一个翩翩少年,他的发型很好看,透出活泼灵动的精神劲儿。这就是女主人公的心上人,她非他不嫁,至死不渝。 可是她的母亲千般阻挠万般阻拦,死活不同意这门亲事。母女的意见不统一,爱情就发生了危机。女儿要么放弃己见,要么作坚决的抗争。诗中女主人公是持后一种态度的:至死誓靡它!坚决到这种程度,母亲也就难办了。但要为娘的改变主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所以女主人公一面誓死维护爱情,一面从内心发出沉重的叹息:娘呀天啊,为什么就不相信我是有眼力的呢!这一声叹息,使得诗的内容变得沉甸甸的。 和《国风》、《小雅》中的多数篇章一样,这也是一首歌词。在形式上属于典型的两章叠咏:中心意思在第一章中已经说完,但只唱一遍不够味;所以第二章变易韵脚上的字,将同样的意思再唱一遍。实际上也就一支曲子,两段歌词,结尾处以咏叹作副歌。 2.诗经·国风·墉风·鹑之奔奔是魏国人称赞国君的诗吗wdadadd0197 :你好。 《诗经 鄘风 鹑之奔奔》: 全诗两章,每章四句,均以“鹑之奔奔”与“鹊之强强”起兴,极言禽兽尚有固定的配偶,而卫宣公纳媳杀子、荒淫无耻,其行为可谓腐朽堕落、禽兽不如,枉为人兄、人君。元刘玉汝《诗缵绪》云:“取二物为兴,二章皆用而互言之,又是一体。”全诗两章只有“兄”、“君”两字不重复,虽然诗人不敢不以之为兄、以之为君,貌似温柔敦厚,实则拈出“兄”、“君”两字,无异于对卫宣公进行口诛笔伐,畅快直切、鞭辟入里。清陈震《读诗识小录》评曰:“用意用笔,深婉无迹。” 根据《史记·卫康叔世家》等书记载,卫宣公纳太子伋聘妻为妇,又听信谗言杀害了伋与伋的庶弟寿,所以此篇为讽刺卫宣公说可从。 作者:推测为卫宣公的庶弟左公子泄、右公子职。 3.《诗经》四篇鄘风·载驰的翻译车马疾驰快奔走,回国慰问我卫侯。马行归途路悠悠,行旅匆匆到漕邑。 大夫跋涉来追赶,我心哀伤又忧愁。 没人赞成我赴卫,要我返回万不能。你们想法都不好,不是我思不深远。 没人赞成我回卫,想要阻止也不能。你们想法都不好,不是我思不谨慎。 登上高高的山冈,采集贝母解愁肠。女子多愁又善感,各人心里有主张。 许国大夫责怪我,实在幼稚且张狂。 我在郊野忙行驶,麦子繁盛又茂密。前往大国去求援,依靠谁来帮我忙。 许国大夫君子们,不要再把我责备。你们纵有百般计,也不如我亲自去。 4.诗经国风160篇共是哪几篇国风包括《周南》、《召南》和《邶风》、《墉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也称为"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 《诗经》国风中《周南》总计十一篇:关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苡、汉广、汝坟、麟之趾。 国风·召南共有十四首诗:鹊巢、采蘩、草虫、采苹、甘棠、行露、羔羊、殷其雷、摽有梅、小星、江有汜、野有死麕、何彼襛矣、驺虞。 《邶风》作品包括:柏舟、绿衣、燕燕、日月、终风、击鼓、凯风、雄雉、匏有苦叶、谷风、式微、旄丘、简兮、泉水、北门、北风、静女、新台、二子乘舟。 鄘风所含诗:柏舟,墙有茨,君子偕老,桑中,鹑之奔奔,定之方中,蝃蝀,相鼠,干旄,载驰 《卫风》有《考槃》,氓,木瓜,淇奥,伯兮 《王风》有十首。包括: 黍离 君子于役 君子阳阳 扬之水 中谷有蓷 兔爰 葛藟 采葛 大车 丘中有麻 "郑风"共有二十一首诗。缁衣,将仲子,叔于田,大叔于田,清人,羔裘,遵大路,女曰鸡鸣,有女同车,山有扶苏,萚兮,狡童,褰裳,丰,东门之墠,风雨,子衿,扬之水,出其东门,野有蔓草,溱洧 "齐风"共有十一首诗。包括:鸡鸣 还 著 东方之日 东方未明 南山 甫田 卢令 敝笱 《魏风》包括《葛屦》、《汾沮洳》、《园有桃》、《陟岵》、《十亩之间》、《伐檀》、《硕鼠》等七篇诗歌。 唐风,有绸缪,葛生,鸨羽,杕杜,无衣,蟋蟀,扬之水,羔裘,杕之杜,椒聊。有枢,采苓 《秦风》共10首,包括《车邻》、《驷》、《小戎》、《蒹葭》、《终南》、《黄鸟》、《晨风》、《无衣》、《渭阳》、《权舆》。 《陈风》共有10首,宛丘,东门之枌,衡门,东门之池,东门之杨,墓门,防有鹊巢,月出,株林,泽陂 《桧风》共有四首诗。1 素冠2 隰有苌楚3 羔裘4 匪风 曹风共有四首诗。 包括:蜉蝣 候人 鸤鸠 下泉 豳风1七月2鸱鸮3东山4破斧5伐柯6九罭7狼跋 5.诗经·国风·墉风·鹑之奔奔是魏国人称赞国君的诗吗wdadadd0197 :你好。 《诗经 鄘风 鹑之奔奔》:全诗两章,每章四句,均以“鹑之奔奔”与“鹊之强强”起兴,极言禽兽尚有固定的配偶,而卫宣公纳媳杀子、荒淫无耻,其行为可谓腐朽堕落、禽兽不如,枉为人兄、人君。元刘玉汝《诗缵绪》云:“取二物为兴,二章皆用而互言之,又是一体。” 全诗两章只有“兄”、“君”两字不重复,虽然诗人不敢不以之为兄、以之为君,貌似温柔敦厚,实则拈出“兄”、“君”两字,无异于对卫宣公进行口诛笔伐,畅快直切、鞭辟入里。清陈震《读诗识小录》评曰:“用意用笔,深婉无迹。” 根据《史记·卫康叔世家》等书记载,卫宣公纳太子伋聘妻为妇,又听信谗言杀害了伋与伋的庶弟寿,所以此篇为讽刺卫宣公说可从。作者:推测为卫宣公的庶弟左公子泄、右公子职。 6.诗经·邶风·击鼓 解释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提问者: 侠中侠 - 助理 二级最佳答案诗经·邶风·击鼓》赏析 《诗经·邶风·击鼓》译注 『咀华庐』整理 题解: 卫国兵士,远戍陈宋,久役不得归,怀念妻子,回忆临行与妻子诀别之词。原 文 译 文 注 释击鼓其镗1,踊跃用兵2。 土国城漕3,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4,平陈与宋5。 不我以归6,忧心有忡7。 爰居爰处8?爰丧其马?于以求之9?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10,与子成说11。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12,不我活兮13。于嗟洵兮14,不我信兮15。 敲鼓声音响镗镗,鼓舞士兵上战场。人留国内筑漕城,唯独我却奔南方。 跟从将军孙子仲,要去调停陈和宋。长期不许我回家,使人愁苦心忡忡。 安营扎寨有了家,系马不牢走失马。叫我何处去寻找?原来马在树林下。 “无论聚散与死活”,我曾发誓对你说。拉着你手紧紧握,“白头到老与你过”。 叹息与你久离别,再难与你来会面。叹息相隔太遥远,不能实现那誓约。 1.镗(tánɡ堂):鼓声。其镗,即"镗镗"。 2.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 3.土国:或役土功于国。漕:地名。 4.孙子仲:卫国大夫。5.平:和也,和二国之好。 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6.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7.有忡:忡忡。 8.爰(yuán元):本发声词,犹言"于是"。丧:丧失,此处言跑失。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9.于以:于何。 10.契阔:聚散。契,合;阔,离。 11.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12.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13.活:借为"佸",相会。14.洵:远。 15.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说誓约有信。 【赏析】《毛诗序》云:“《击鼓》,怨州吁也。卫州吁用兵暴乱,使公孙文仲将而平陈与宋。 国人怨其勇而无礼也。”郑笺以《左传·隐公四年》州吁伐郑之事实之。 姚际恒《诗经通论》以为“与经不合者六”,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之事,在卫穆公时。今以为姚说较《毛序》为合理,姑从姚氏。 第一章总言卫人救陈,平陈宋之难,叙卫人之怨。结云“我独南行”者,诗本以抒写个人愤懑为主,这是全诗的线索。 诗的第三句言“土国城漕”者,《墉风·定之方中》毛诗序云:“卫为狄所灭,东徙渡河,野居漕邑,齐桓公攘夷狄而封之。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 文公营楚丘,这就是诗所谓“土国”,到了穆公,又为漕邑筑城,故诗又曰“城漕”。“土国城漕”虽然也是劳役,犹在国境以内,现在南行救陈,其艰苦就更甚了。 第二章“从孙子仲,平陈与宋”,承“我独南行”为说。假使南行不久即返,犹之可也。 诗之末两句云“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叙事更向前推进,如芭蕉剥心,使人酸鼻。 第三章写安家失马,似乎是题外插曲,其实文心最细。 《庄子》说:“犹系马而驰也。”好马是不受羁束、爱驰骋的;征人是不愿久役、想归家的。 这个细节,真写得映带人情。毛传解释一二句为:“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把“爰”解释为“或”,作为代词,则两句通叙营中他人。其实全诗皆抒诗人一己之情,所以四、五两章文情哀苦,更为动人。 第四章“死生契阔”,毛传以“契阀”为“勤苦”是错误的。黄生《义府》以为“契,合也;阔,离也;与死生对言”是正确的。 至于如何解释全章诗义。四句为了把叶韵变成从AABB式,次序有颠倒,前人却未尝言及。 今按本章的原意,次序应该是:执子之手,与子成说;“死生契阔,与子偕老。”这样诗的韵脚,就成为ABBA式了。 本来“死生契阔,与子偕老”,是“成说”的内容,是分手时的信誓。诗为了以“阔”与“说”叶韵,“手”与“老”叶韵,韵脚更为紧凑,诗情更为激烈,所以作者把语句改为现在的次序。 第五章“于嗟阔兮”的“阔”,就是上章“契阔”的“阔”。“不我活兮”的“活”,应该是上章“契阔”的“契”。 所以“活”是“佸”的假借,“佸,会也。”“于嗟洵兮”的“洵”,应该是“远”的假借,所以指的是“契阔”的“阔”。 “不我信兮”的“信”,应该是“信誓旦旦”的“信誓”,承上章“成说”而言的。两章互相紧扣,一丝不漏。 诗凡五章,前三章征人自叙出征情景,承接绵密,已经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后两章转到夫妻别时信誓,谁料到归期难望,信誓无凭,上下紧扣,词情激烈,更是哭声干霄了。 写士卒长期征战之悲,无以复加。 7.谁能将诗经中的谷风拼音全标下,谢谢了○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颓。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 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 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兔罝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免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芣苡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礻颉之。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 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汝坟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 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 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 ○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采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草虫 喓々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未见君子,忧心惙々。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采苹 于以采苹?南涧之滨。 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 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 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甘棠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茏。 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 ○行露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羔羊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 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 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殷其雷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