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粉墙黛瓦徽州行青山碧水古村旅徽州古村落主要有三个地方,徽南的歙县、黟县,以及江西的婺源县.这几个县集中在安徽和江西交界的地方,是过去古徽州所属的范围.这里的徽派古建筑、田园风光、自然风光、风土民情都极具特色,而且景点集中,附近又有黄山、庐山、齐云山等名山,是一条非常好的背包线路.在旅游淡季,没有熙熙攘攘的游人,没有四处传来的叫卖声,一切都是安静而平和的.背上背包,在深秋的浓烈色彩中,走入一个个古老村落,那里,随便一样东西背后都有厚重的历史,说不完的故事.徜徉于明清老屋中,体验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画境,绝对是绝佳的感受.。 2.描写江南的古诗要带有“小桥流水粉墙黛瓦”中任意一个词我知道《送(1)小桥: 小桥柳 【唐】白居易 细水涓涓似泪流,日西惆怅小桥头. 衰杨叶尽空枝在,犹被霜风吹不休. 题大安池亭 【唐】雍陶 幽岛曲池相隐映,小桥虚阁半高低. 好风好月无人宿,夜夜水禽船上栖. (2)流水: 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 【唐】李白 西江天柱远,东越海门深.去割慈亲恋,行忧报国心. 好风吹落日,流水引长吟.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 洞庭入澧江寄巴丘故人 【唐】李群玉 四月桑半枝,吴蚕初弄丝.江行好风日,燕舞轻波时. 去事旋成梦,来欢难预期.唯凭东流水,日夜寄相思. (3)粉墙: 新月 【唐】方干 入夜天西见,蛾眉冷素光.潭鱼惊钓落,云雁怯弓张. 隐隐临珠箔,微微上粉墙.更怜三五夕,仙桂满轮芳. 题东林十八贤真堂 【唐】齐己 白藕花前旧影堂,刘雷风骨画龙章. 共轻天子诸侯贵,同爱吾师一法长. 陶令醉多招不得,谢公心乱入无方. 何人到此思高躅,岚点苔痕满粉墙. (4)碧瓦(黛瓦,无) 越王楼歌 【唐】杜甫 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 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 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 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碧瓦 【唐】李商隐 碧瓦衔珠树,红轮结绮寮.无双汉殿鬓,第一楚宫腰. 雾唾香难尽,珠啼冷易销.歌从雍门学,酒是蜀城烧. 柳暗将翻巷,荷欹正抱桥.钿辕开道入,金管隔邻调. 梦到飞魂急,书成即席遥.河流冲柱转,海沫近槎飘. 吴市蠀蛦甲,巴賨翡翠翘.他时未知意,重叠赠娇饶.。 3.有关徽州的诗词、文化徽州——历史地名,简称“徽”,古称歙州。 徽州文化即徽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指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徽州文化和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形成了安徽四大文化圈,四大文化圈合而为一,总称安徽文化、皖文化。这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徽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历史名人、徽州教育、徽州科技、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州刻、徽州文献、徽州文书、徽派建筑、徽州村落、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菜、徽州宗教、徽州地理、徽州动植物资源等。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属徽州文化范畴,通常我们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来加以概括。 有关徽州的诗词摘选如下: 《赠总上人兼简无求居士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刘子翚 多谢徽州吴使君,新诗问劳意何勤。 无求已得心空乐,更作无心出岫云。 《江东报英烈拟封二字侯喜成三绝》 年代: 宋 作者: 钱时 焕章飞报下徽州,英烈将褒二字侯。 千古沉沉黄壤骨,一朝提上碧云头。 《张安国约同赋仇氏{匡去王加赣}瓮酒》 年代: 宋 作者: 张栻 人间炎热不可耐,君家瓮头春未央。 想当醉倒卧永日,梦绕清淮归故乡。 后生那得识此酒,从君乞方还肯否。 徽州作赋为欷歔,荆州诗来端起予。 《张提学寄先师文正公新集至代简为答》 年代: 明 作者: 邵宝 遗书新刻自徽州,千里缄来百拜收。 自信叔孙知不朽,未应巢父得长留。 秘藏不作山中计,重购还供海外求。 青眼独看张侍御,瓣香今有古风流。 《有友人怜予乏劝为黄山白岳之游》 年代: 明 作者: 汤显祖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徽州简介: 徽州是浙江省早期雏形浙江西道的一部分,也是江南省分治后安徽之“徽”的来源。徽州地处黄山与天目山脉间,东临吴越故都杭州,与浙西的金、衢、严三州唇齿相依,风光秀美,山水人文系之,粉墙黛瓦的江南徽派建筑与之相得益彰。徽文化也成为中外学者重点研究的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古徽州钟灵毓秀,文化积淀非常深厚,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有人把这里比作诞生了孔子孟子的山东曲阜和邹城,称徽州为“东南邹鲁”。 4.①抑扬顿挫:指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多用以形容悦耳的声音;此处用来比喻徽州的老房子像一首歌的曲调一样高低曲折,此处用“抑扬顿挫”符合语境;②如手如足:比喻兄弟的感情,此处用来形容“俞洪敏在大学生活中和同学们结下的深厚情谊像兄弟的感情一样”处符合语境;③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此处用来形容“教师上课如行云流水”,用错了对象;④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多用作褒义词;此处用来形容“日本右翼分子煞费苦心、苦心专研策划的闹剧”,语义通顺,但是褒义词贬用了造成褒贬不当;⑤不三不四:指不正派,也指不象样子;此处用来指“揶揄对人的伤害”符合语境;⑥猝不及防:猝:突然,出其不意,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这里拿来形容惊喜就变成“突然发生或来不及防备的惊喜,明显的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成语运用正确的是:①②⑤;故选A.。 5.描写徽州版画韵味的诗句越多越好<;忆莲>> 江南风景秀 最忆在碧莲 娥娜似仙子 清风送香远 <<;访莲>> 友人致电来, 邀我游苑址。 斜风雨数点, 新月柳几枝。 行到近春园, 立观荷花池。 莲花迎我至, 婀娜我自痴。 <<;种莲>> 清塘引水下藕根 春风带露沾侬身 待到花开如满月 览胜谁记种莲人 <<;对莲>> 古柳垂堤风淡淡, 新荷漫沼叶田田。 白羽频挥闲士坐, 乌纱半坠醉翁眠。 游梦挥戈能断日, 觉来持管莫窥天。 堪笑荣华枕中客, 对莲余做世外仙。 <<;采莲>> 燕园不可采莲 莲叶空自田田 无鱼戏在莲中 我亦难入莲间 <<;画莲>> 朱颜碧墨放池畔 舞袖挥毫对玉莲 尽态极妍宛若生 一脉幽香把君难 <<;赏莲>> 炎夏雨后月, 春归花寂寞; 满塘素红碧, 风起玉珠落。 <<;咏莲>> 池塘一夜风雨, 开起万朵红玉; 怜君自来高格, 爱莲谁若敦颐。 <<;问莲>> 花中君子来哪方 婷婷玉立展娇容 暖日和风香不尽 伸枝展叶碧无穷 纵使清凉遮炎夏 为甚委靡躲寒冬 既然不愿纤尘染 何必立身淤泥中 <<;赞莲>> 陆上百花竞芬芳 碧水潭泮默默香 不与桃李争春风 七月流火送清凉 <<;梦莲>> 京北秋来风景异, 天高云淡雁迷离; 踏破铁岭无觅处, 寻遍荷塘空水遗; 无可奈何秋睡去, 仙衣胜雪倾心起; 何故幽叹无缘见, 夏风十里一潭碧。 <<;残莲>> 萧瑟秋风百花亡 枯枝落叶随波荡 暂谢铅华养生机 一朝春雨碧满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有一个富家公子喜欢上了姐姐 于是千方百计讨她欢心~ 姐姐提了一个要求 那就是想在明年春天的时候看到 十里的红莲没有任何杂色的红莲~ 公子答应了于是他买下了京城最繁华的地段 建了一个十里的荷塘 为的就是能让自己喜欢的女孩看到美丽的莲海~ 他以为自己能成功 他却不知道他们两个姐妹是不会分开的 这样春天来的时候在十里的红莲中 却恰恰有了一朵白莲。。. 6.描写江南的古诗 要带有 “小桥 流水 粉墙 黛瓦” 中任意一个词(1)小桥: 小桥柳 【唐】白居易 细水涓涓似泪流,日西惆怅小桥头。 衰杨叶尽空枝在,犹被霜风吹不休。 题大安池亭 【唐】雍陶 幽岛曲池相隐映,小桥虚阁半高低。 好风好月无人宿,夜夜水禽船上栖。 (2)流水: 杭州送裴大泽赴庐州长史 【唐】李白 西江天柱远,东越海门深。 去割慈亲恋,行忧报国心。 好风吹落日,流水引长吟。 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 洞庭入澧江寄巴丘故人 【唐】李群玉 四月桑半枝,吴蚕初弄丝。 江行好风日,燕舞轻波时。 去事旋成梦,来欢难预期。 唯凭东流水,日夜寄相思。 (3)粉墙: 新月 【唐】方干 入夜天西见,蛾眉冷素光。 潭鱼惊钓落,云雁怯弓张。 隐隐临珠箔,微微上粉墙。 更怜三五夕,仙桂满轮芳。 题东林十八贤真堂 【唐】齐己 白藕花前旧影堂,刘雷风骨画龙章。 共轻天子诸侯贵,同爱吾师一法长。 陶令醉多招不得,谢公心乱入无方。 何人到此思高躅,岚点苔痕满粉墙。 (4)碧瓦(黛瓦,无) 越王楼歌 【唐】杜甫 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 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 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 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碧瓦 【唐】李商隐 碧瓦衔珠树,红轮结绮寮。 无双汉殿鬓,第一楚宫腰。 雾唾香难尽,珠啼冷易销。 歌从雍门学,酒是蜀城烧。 柳暗将翻巷,荷欹正抱桥。 钿辕开道入,金管隔邻调。 梦到飞魂急,书成即席遥。 河流冲柱转,海沫近槎飘。 吴市蠀蛦甲,巴賨翡翠翘。 他时未知意,重叠赠娇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