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知道下面诗句中的山在什么地方吗1、泰山古称岱山,又名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绵延在济南、长清、泰安三市之间;主峰海拔一千五百四十五米,在泰安境内.2、敬亭山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南临黄山,北近长江,在宣城县城北郊5公里处.原名昭亭山、查山,属黄山、九华山支脉,海拔286米.唐宋以来即是名胜之地.3、钟山为江南茅山余脉,横亘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华门外,古名金陵山、圣游山,三国时东吴曾称它为蒋山.东西长7.4公里,南北宽3公里,周长约20多公里,蜿蜒起伏,抛若游龙,故古人称“钟阜龙蟠”.山上有紫色页岩层,在阳光照映下,远看紫金生耀,故人们又称它为紫金山.。 2.唐诗“山山黄叶飞”前后句是什么山 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这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 诗的前半首是一联对句。诗人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以“将归”对“已滞”,是从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状况。 两句中的“悲”和“念”二字,则是用来点出因上述境况而产生的感慨和意愿。诗的后半首,即景点染,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出这个“悲”和“念”的心情。 首句“长江悲已滞”,在字面上也许应解释为因长期滞留在长江边而悲叹。 可以参证的有他的《羁游饯别》诗中的“游子倦江干”及《别人四首》之四中的“雾色笼江际”、“何为久留滞”诸句。 但如果与下面“万里”句合看,可能诗人还想到长江万里、路途遥远而引起羁旅之悲。这首诗的题目是《山中》,也可能是诗人在山上望到长江而起兴,是以日夜滚滚东流的江水来对照自己长期滞留的旅况而产生悲思。 与这句诗相似的有杜甫《成都府》诗中的“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以及谢?I的名句“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这里,“长江”与“已滞”以及“大江”与“游子”、“客心”的关系,诗人自己可以有各种联想,也任读者作各种联想。 在一定范围内,理解可以因人而异,即所谓“诗无达诂”。 次句“万里念将归”,似出自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句,而《九辩》的“送将归”,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为送别将归之人;一为送别将尽之岁。 至于这句诗里的“将归”,如果从前面提到的《羁游饯别》、《别人四首》以及《王子安文集》中另外一些客中送别的诗看,可以采前一解释;如果从本诗后半首的内容看,也可以取后一解释。 但联系本句中的“念”字,则以解释为思归之念较好,也就是说,这句的“将归”和上句的“已滞”一样,都指望远怀乡之人,即诗人自己。 但另有一说,把上句的“已滞”看作在异乡的客子之“悲”,把这句的“将归”看作万里外的家人之“念”,似也可通。这又是一个“诗无达诂”的例子。 三四两句“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写诗人在山中望见的实景,也含有从《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遥落而变衰”两句化出的意境。就整首诗来说,这两句所写之景是对一二两句所写之情起衬映作用的,而又有以景喻情的成分。 这里,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既用来衬映旅思乡愁,也可以说是用来比拟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 当然,这个比拟是若即若离的。 同时,把“山山黄叶飞”这样一个纯景色描写的句子安排在篇末,在写法上又是以景结情。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 这首诗的结句就有宕出远神、耐人寻味之妙。 。 3.唐诗中的敬亭山指的是哪座山敬亭山,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称敬亭山,又名査 山。 位于安徽宣城县城北5公里。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百余里,大小山峰60 座,主峰叫一峰。 敬亭山万壑千岩,风景秀丽,有翠云庵、广教寺、十贤祠、穿云亭、丹 梯亭、额珠楼、太白楼、勒诗石、双塔等古迹。 随着日月流逝,诸胜景仅存双 塔与古昭亭石坊。 敬亭山美景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前来游历陚诗,如南齐诗人谢眺《游敬 亭山》诗有“兹山亘百里,合杳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的描绘。 李白曾先后七次登临敬亭山,留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盛赞。 随 着谢李诗篇的传颂,敬亭山声名鹊起,直追五岳。《宣城县志》称:“敬亭 (山)自谢(跳)李(白)相继陚诗,遂有名天下。” 自唐以来,敬亭山的人文景观日益增多,历代修建的亭台楼阁主要有一 峰庵,因建在主峰一峰故而得名。明代梅守德作有“冬日喜初晴,篱边尚菊 英。 岩云沉梵影,林蔼落钟声”的诗句。拥翠亭,曾是李白独坐题诗处。 其碧 山千层,敬亭风光,青翠欲滴,拥落身前,故名拥翠亭。清人王可第曾作诗: “探奇曾不厌,一榻拥昭亭,坐爱双溪碧……”云齐阁,取谢跳诗“含沓与云 齐”而命名。 翠云庵,位于敬亭山腰,原名卜静室,在元代末期时被毁,后来于明朝时重建。 明人贡安国曾赋诗曰:“小阁虚岩畔,回蹊古桧端。 朝晕开锦眺,秋色在雕阑……” 继谢眺、李白之后,白居易、杜牧、韩愈、刘禹锡、梅尧臣、汤显祖、施闰章、梅清、梅庚等慕名登临,吟诗作陚,绘画写记,历代吟诵敬亭山的 诗、文、画达千数,敬亭山遂被称为“江南诗山”,饮誉海内外。 4.你知道下面诗句中的山在什么地方吗岱宗山即泰山.又称岱山、岱岳、东岳、泰岳等.位于山东省中部,为中国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之一.因地处东部,故称东岳.泰山总面积 426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8米,山势雄伟壮丽,气势磅礴,名胜古迹众多,有“五岳独尊”之誉.孔子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语;唐大诗人杜甫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佳句.泰山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成为伟大、崇高的象征.敬亭山位于城北5公里的水阳江畔.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敬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百余里,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一峰,海拔317米.南齐诗人谢眺《游敬亭山》诗有“兹山亘百里,合杳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的描绘;唐代李白先后7次登临,留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盛赞.钟山,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北郊,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它以中山陵为中心,包括紫金山、玄武湖两大区域,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 5.写出下列诗句中的山在什么地方.1.(岱宗)夫如何1、山东泰山:泰山地处山东中部,泰山南麓,北依省会济南,南临“圣城”曲阜,东连“齐都”淄博,西滨黄河(北纬36°15.3′,东经117°6.0.2、安徽宣城: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宣州城北5公里的水阳江畔.敬亭山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敬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百余里,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一峰,海拔317米.南齐诗人谢眺《游敬亭山》诗有“兹山亘百里,合杳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的描绘;唐代李白先后7次登临此地,且留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3、江苏南京钟山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北郊,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它以中山陵为中心,包括紫金山、玄武湖两大区域,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这里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古迹文物,有着“金陵毓秀”的称誉.钟山为江南茅山余脉,横亘于南京中华门外,古名金陵山、圣游山,三国时东吴曾称它为蒋山.东西长7.4公里,南北宽3公里,周长约20多公里,蜿蜒起伏,抛若游龙,故古人称“钟阜龙蟠”.山上有紫色页岩层,在阳光照映下,远看紫金生耀,故人们又称它为紫金山.山有三峰:主峰北高峰,海拔468米,是金陵最高峰;第二峰偏于东南,名小茅山,海拔360米,中山陵在其南麓;第三峰偏于西南,由于太平天国曾在山上筑天堡城,故称天堡山,海拔250米,著名的紫金山天文台即建此山顶上.玄武湖在钟山以西,南京城北,古名桑泊,又称后湖.湖光山色,景色佳丽.现建有玄武湖公园,占地面积4.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约占3.7平方公里,绕湖一周长约10公里,湖中有岛,称为洲,有桥相连.湖水碧波荡漾,岛上绿树葱茏,周围青山如黛,美景如画,亦是金陵风光旅游“宝地”.附近还有古台城遗址、鸡鸣寺、北极阁等古迹名胜.。 6.唐诗三百首中描写山水风光的诗有哪些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