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太行山的诗句铜墙铁壁太行山(诗歌) 匡天龙 你是一束朴素的山花 开放在我们敬仰的天空 戎妈妈,想起你的名字 我们就热泪双流 跳动的灯花下 一勺一勺喂养 在那血雨腥风的年代 你以甘霖般的滋润 使无数失血的生命 春风吹又生 你一生的轨迹 汇聚成一条至纯的母性河 哺育一代又一代人 多少年以后 在无数明媚的日子里 许多鬓发斑白的老战士 仍以亲子的身份 叩响妈妈你寻常的家门 你虽然轻轻地走了 但你温柔的精神之手 仍深情地抚慰着我们 而你慈祥的身影 已升华成老区的骄傲 于我们无限的怀念中 质朴而崇高 2.关于山雾的诗句《水亭夜坐赋得晓雾》 ——唐·李益 月落寒雾起,沈思浩通川。 宿禽啭木散,山泽一苍然。 漠漠沙上路,沄沄洲外田。 犹当依远树,断续欲穷天。 《远山澄碧雾》 ——唐·李世民 残云收翠岭,夕雾结长空。 带岫凝全碧,障霞隐半红。 仿佛分初月,飘飖度晓风。 还因三里处,冠盖远相通。 《早春寻李校书》 年代: 唐 作者: 元稹 款款春风澹澹云,柳枝低作翠栊裙。梅含鸡舌兼红气, 江弄琼花散绿纹。带雾山莺啼尚小,穿沙芦笋叶才分。 今朝何事偏相觅,撩乱芳情最是君。 3.有关山水雾的诗句您好!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雾》 ——唐·李峤 曹公迷楚泽,汉帝出平城。 涿鹿妖氛静,丹山霁色明。 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 倘入非熊兆,宁思玄豹情。 《咏雾》 ——唐·董思恭 苍山寂已暮,翠观黯将沉。 终南晨豹隐,巫峡夜猿吟。 天寒气不歇,景晦色方深。 待访公超市,将予赴华阴。 《咏雾》 ——唐·苏味道 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 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 拂林随雨密,度径带烟浮。 方谢公超步,终从彦辅游。 《远山澄碧雾》 ——唐·李世民 残云收翠岭,夕雾结长空。 带岫凝全碧,障霞隐半红。 仿佛分初月,飘飖度晓风。 还因三里处,冠盖远相通。 《赋得花庭雾》 ——唐·李世民 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 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 拂树浓舒碧,萦花薄蔽红。 还当杂行雨,仿佛隐遥空。 大雾垂江赋 大哉长江!西接岷、峨,南控三吴,北带九河。汇百川而入海,历万古以扬波。至若龙伯、海若,江妃、水母,长鲸千丈,天蜈九首,鬼怪异类,咸集而有。盖夫鬼神之所凭依,英雄之所战守也。 时也阴阳既乱,昧爽不分。讶长空之一色,忽大雾之四屯。虽舆薪而莫睹,惟金鼓之可闻。初若溟蒙,才隐南山之豹;渐而充塞,欲迷北海之鲲。然后上接高天,下垂厚地;渺乎苍茫,浩乎无际。鲸鲵出水而腾波,蛟龙潜渊而吐气。 又如梅霖收溽,春阴酿寒;溟溟漠漠,洁浩漫漫。东失柴桑之岸,南无夏口之山。战船千艘,俱沉沦于岩壑;渔舟一叶,惊出没于波澜。 甚则穹吴无光,朝阳失色;返白昼为昏黄,变丹山为水碧。虽大禹之智,不能测其浅深;离娄之明,焉能辨乎咫尺?于是冯夷息浪,屏翳收功;鱼鳖遁迹,鸟兽潜踪。隔断蓬莱之岛,暗围阊阖之宫。恍惚奔腾,如骤雨之将至;纷纭杂沓,若寒云之欲同。 乃能中隐毒蛇,因之而为瘴疠;内藏妖魅,凭之而为祸害。降疾厄于人间,起风尘于塞外。小民遇之夭伤,大人观之感慨。盖将返元气于洪荒,混天地为大块 4.关于云雾的诗句1. 凌雾行 (韦应物) 秋城海雾重,职事凌晨出。 才看含鬓白,稍视沾衣密。 道骑全不分,郊树都如失。 霏微误嘘吸,肤腠生寒栗 2. 雾 (李峤) 曹公迷楚泽,汉帝出平城。 涿鹿妖氛静,丹山霁色明。 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 倘入非熊兆,宁思玄豹情。 3. 咏雾 (苏味道) 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 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 拂林随雨密,度径带烟浮。 方谢公超步,终从彦辅游。 4. 水亭夜坐赋得晓雾 (李益) 月落寒雾起,沈思浩通川。 宿禽啭木散,山泽一苍然。 漠漠沙上路,沄沄洲外田。 犹当依远树,断续欲穷天。 5. 咏雾 (董思恭) 苍山寂已暮,翠观黯将沉。 终南晨豹隐,巫峡夜猿吟。 天寒气不歇,景晦色方深。 待访公超市,将予赴华阴。 6. 乐天是月长斋鄙夫此时愁卧里闾非远云雾难披 (刘禹锡) 风光徒满目,云雾未披襟 7. 夏日晚望 (贯休) 陶侃寒溪寺,如今何处边。 汀沙生旱雾,山火照平川。 8. 菩萨蛮 (李晔) 飘飘且在三峰下,秋风往往堪沾洒。 肠断忆仙宫,朦胧烟雾中。 9. 唐享昊天乐•第五 (武则天) 朝坛雾卷,曙岭烟沉。 爰设筐币,式表诚心。 10.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李隆基) 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 11. 早登太行山中言志 (李隆基) 白雾埋阴壑,丹霞助晓光。 12. 菩萨蛮 (李煜)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13. 从驾幸少林寺 (武则天) 铎吟轻吹发,幡摇薄雾霏。 14. 石桥 (李祎) 乱幡雾中见,雁塔云间识。 15. 秋日即目 (李世民) 芳菲夕雾起,暮色满房栊。 16. 赋得花庭雾 (李世民) 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 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 17. 冬日临昆明池 (李世民) 寒野凝朝雾,霜天散夕霞。 欢情犹未极,落景遽西斜。 18. 咏雨 (李世民)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 新流添旧涧,宿雾足朝烟。 19. 相和歌辞•江南弄 (李贺) 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迭山献红嵯峨。 20. 江南弄 (李贺) 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 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21. 兰香神女庙 (李贺) 踏雾乘同归,撼玉山上闻。 22. 拂舞歌辞 (李贺) 丹成作蛇乘白雾,千年重化玉井土。 23. 句 (苏颋) 飞埃结红雾,游盖飘青云。 24. 招谕有怀赠同行人 (李乂) 永夕飞淫雨,崇朝蒸毒雾。 25. 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李乂) 城阙雾中近,关河云外连。 26. 寄胡皓时在南中 (李乂) 有鸟图南去,无人见北来。 闭门沧海曲,云雾待君开。 5.关于雾的诗句有哪些描写雾的诗句 1. 凌雾行 (韦应物) 秋城海雾重,职事凌晨出。才看含鬓白,稍视沾衣密。道骑全不分,郊树都如失。霏微误嘘吸,肤腠生寒栗 2. 雾 (李峤) 曹公迷楚泽,汉帝出平城。涿鹿妖氛静,丹山霁色明。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倘入非熊兆,宁思玄豹情。 3. 咏雾 (苏味道) 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拂林随雨密,度径带烟浮。方谢公超步,终从彦辅游。 4. 水亭夜坐赋得晓雾 (李益) 月落寒雾起,沈思浩通川。宿禽啭木散,山泽一苍然。漠漠沙上路,沄沄洲外田。犹当依远树,断续欲穷天。 5. 咏雾 (董思恭) 苍山寂已暮,翠观黯将沉。终南晨豹隐,巫峡夜猿吟。天寒气不歇,景晦色方深。待访公超市,将予赴华阴。 6. 乐天是月长斋鄙夫此时愁卧里闾非远云雾难披 (刘禹锡) 风光徒满目,云雾未披襟 7. 夏日晚望 (贯休) 陶侃寒溪寺,如今何处边。汀沙生旱雾,山火照平川。 8. 菩萨蛮 (李晔) 飘飘且在三峰下,秋风往往堪沾洒。肠断忆仙宫,朦胧烟雾中。 9. 唐享昊天乐•第五 (武则天) 朝坛雾卷,曙岭烟沉。爰设筐币,式表诚心。 10.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李隆基) 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 11. 早登太行山中言志 (李隆基) 白雾埋阴壑,丹霞助晓光。 12. 菩萨蛮 (李煜)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13. 从驾幸少林寺 (武则天) 铎吟轻吹发,幡摇薄雾霏。 14. 石桥 (李祎) 乱幡雾中见,雁塔云间识。 15. 秋日即目 (李世民) 芳菲夕雾起,暮色满房栊。 16. 赋得花庭雾 (李世民) 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 17. 冬日临昆明池 (李世民) 寒野凝朝雾,霜天散夕霞。欢情犹未极,落景遽西斜。 18. 咏雨 (李世民)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新流添旧涧,宿雾足朝烟。 19. 相和歌辞•江南弄 (李贺) 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迭山献红嵯峨。 20. 江南弄 (李贺) 江中绿雾起凉波,天上叠巘红嵯峨。水风浦云生老竹,渚暝蒲帆如一幅。 21. 兰香神女庙 (李贺) 踏雾乘同归,撼玉山上闻。 22. 拂舞歌辞 (李贺) 丹成作蛇乘白雾,千年重化玉井土。 23. 句 (苏颋) 飞埃结红雾,游盖飘青云。 24. 招谕有怀赠同行人 (李乂) 永夕飞淫雨,崇朝蒸毒雾。 25. 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李乂) 城阙雾中近,关河云外连。 26. 寄胡皓时在南中 (李乂) 有鸟图南去,无人见北来。闭门沧海曲,云雾待君开。 6.描写太行山的诗句1、唐 李白《北上行》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 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 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 白话文释义: 北上之苦,是因为上太行山之故。太行山上的履道盘曲险峻,悬岩峭壁,上凌苍天。马足为侧石所蹶,车轮为高冈所催,真是行路难啊。 2、元 刘因《人月圆·茫茫大块洪炉里》 太行如砺,黄河如带,等是尘埃。 不须更叹,花开花落,春去春来。 白话文释义: 放目远眺,太行山脉就像长长的磨刀石,黄河也缩成了带子一般,它们都混迹于尘埃之间。用不着更生悲叹,说那花儿开了又落,春天去了又返。 3、唐 李白《行路难·其一》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白话文释义: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4、汉 曹操《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白话文释义: 北征登上太行山,山高岭峻多艰难!羊肠坂路真崎岖,一路颠簸车轮断。风吹树木声萧萧,北风呼啸发悲号。熊罴当路面对我蹲坐,虎豹夹道发威狂嚎叫。 扩展资料: 1、《北上行》文学赏析: 此诗以巧妙的设问开篇:“北上何所苦?”为找到答案,诗人以沉痛的心情审视难民们绕行的太行山:“北上缘太行”,找到这因自然环境而致的第一个原因:“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山高路陡,车马难行。 随即又放眼广阔的政治背景:“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 诗人找到了迫使人们迁徙的战乱这一社会问题,是为另一个原因。虽然明了“何所苦”的原因,诗人却无力为他们排解,只能以更加沉痛的笔触描绘那悲惨的情景。 从“前行无归日”到“饥饮零露浆”十二句,诗人描述了“北上行”人们的惨状。接着“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诗人发出了长叹,停下马车,不忍再看,仰天狂呼:“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这首诗笔触极为细致,追本溯源,刨根究底,描绘灾民图时由环境而哭声,由哭声而身体,由身体而行动,莫不穷形尽相,给人以极深的印象。此时诗人对月挥杯的飘逸、抽刀断水的豪迈,统统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两眼含泪的悲哀与深切的同情。 2、《行路难》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 可是入京后,他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唐宋诗醇》以为《行路难三首》皆天宝三载(744年)离开长安时所作,詹锳《李白诗文系年》、裴斐《太白乐府举隅》从之。郁贤皓《李白集》以为前两首作于开元十九年(731年)前后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无成而归之时,第三首作年不详。 3、《苦寒行》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建安十一年(206年)春,曹操亲征高干途中于鞍马间作成的。高干本是袁绍的外甥,又系其下属任并州牧。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时,因慑于曹操的武力而归降,次年又趁曹操北征乌桓之机,举兵反叛盘踞壶关口。为了平定北方,彻底铲除袁绍势力,曹操带着连年征战的疲劳,冒着北方冬春凛冽的寒风,翻越巍峨险峻的太行山,又率师北上作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上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行路难三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苦寒行 7.关于山雾的古诗【浪淘沙】刘禹锡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送刘十五之郡】王昌龄 平明江雾寒,客马江上发。 【元次山居武昌之樊山,新春大雪,以诗问之】孟彦深 江山十日雪,雪深江雾浓。 【十二月一日三首】之二 杜甫 寒轻市上山烟碧,日满楼前江雾黄。 【送崔校书赴梓幕】司空曙 栈霜朝似雪,江雾晚成云。 【江楼夜话 全宋诗】-白玉蟾 江雾秋楼白,灯花夜雨青。 【次韵冯弋同年 全宋诗】-苏辙 细雨蒙蒙江雾昏,坐曹聊且免泥奔。 【戏赠李朝散 全宋诗】-苏辙 江雾霏霏作雪天,樽前醉倒不知寒。 【晓经八盘岭赴东宫讲堂 全宋诗】-杨万里 海波贯日红千丈,江雾萦楼玉万层。 老年花似雾中看 (唐•杜甫) 花非花,雾非雾 (唐•白居易) 花明月黯飞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五代•李煜)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宋•秦观)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下面的是关于雾的诗 《雾》 ——唐•李峤 涿鹿妖氛静,丹山霁色明。 《咏雾》 ——唐•董思恭 天寒气不歇,景晦色方深。 《咏雾》 ——唐•苏味道 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 《远山澄碧雾》 ——唐•李世民 残云收翠岭,夕雾结长空。 《赋得花庭雾》 ——唐•李世民 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 《水亭夜坐赋得晓雾》 ——唐•李益 月落寒雾起,沈思浩通川。 《凌雾行》 ——唐•韦应物 秋城海雾重,职事凌晨出. 8.和雾有关的诗句花非花作者:【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描写雾的古诗句: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秦观 《踏莎行》)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秋城海雾重,职事凌晨出. (韦应物 《凌雾行》)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 (李世民 《赋得花庭雾》) 月落寒雾起,沈思浩通川. (李益 《水亭夜坐赋得晓雾》)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