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秋雨有关的诗句 带有出处的——白居易《长恨歌》 春风桃李花开日, 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 落叶满阶红不扫。 【应天长】唐五代-冯延巳 当时心事偷相许, 宴罢兰堂肠断处。 挑银灯,扃珠户, 绣被微寒值秋雨。 枕前各泪语, 惊觉玉笼鹦鹉。 一夜万般情绪, 朦胧天欲曙。 【李凭箜篌引】唐五代-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叫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栾家濑】唐五代-王维 飒飒秋雨中, 浅浅石榴泻。 跳波自相渐, 白鹭惊复下。 【减字木兰花】清-纳兰性德 相逢不语, 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 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 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怀, 转过回栏叩玉钗。 【齐天乐】近代-王国维 天涯已自愁秋极,和须更闻虫语。 乍响瑶阶,旋穿绣闼。更入画屏深处。 喁喁似诉。 有几许哀丝,佐伊机杼。 一夜东堂,暗抽离恨万千绪。 空庭相和秋雨。 又南城罢柝,西院停杵。 试问王孙,苍茫岁晚,那有闲愁无数。 宵深谩与。 怕梦稳春酣,万家儿女。 不识孤吟,劳人床下苦。_ 2.有关秋雨的诗句1.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2.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王维《栾家濑》 3.却忆往年秋雨夕,画舫冲烟度空碧。——刘基《玉涧和尚西湖图歌》 4.满庭秋雨过,连夜绿苔生。——朱庆馀《闲居即事》 5.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曾几《寓居吴兴》 6.秋阳不能骄,秋雨不能淫。——仇远《和张仲实见寄·古交色不变》 7.秋风嚎衰林,秋雨阻归客。——梅尧臣《合流值雨与曹光道饮》 8.竹色净飞涛,松声乱秋雨。——苏辙《南康阻风游东寺》 9.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方岳《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10.寒竹秋雨重,凌霄晚花落。——元稹《解秋十首》 11.破梦晓钟闻竹寺,沁心秋雨浸莎庭。——谭用之《闲居寄陈山人》 12.却把穷愁比秋雨,犹应秋雨少於愁。——杨万里《秋雨叹十解·霖霖滴滴未休休》 13.柳色渐经秋雨暗,荷香时与好风来。——张耒《同周楚望饮华园》 14.种棠经岁便成科,秋雨调匀气渐和。——苏辙《次韵毛君感事书怀》 15.广陵别后春涛隔,湓浦书来秋雨翻。——李商隐《哭刘蕡》 16.旧曲不弹瑶瑟怨,秋风秋雨梦潇湘。——唐寅《枯木竹石图·绿云飞兴风翎长》 17.钓矶自别经秋雨,长得莓苔更几重。——韩偓《归紫阁下》 18.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苏轼《南乡子·送述古》 19.遥想老丰秋雨夜,跏趺刎坐听鸣蛙。——张嵲《赠南回了丰上人三首·连阶澹澹方江水》 20.几多恩爱付涕泪,洒作秋雨随风吹。——梅尧臣《开封古城阻浅闻永叔丧女》 21.留滞招提未是归,卧闻秋雨响疏篱。——张耒《夜间风雨有感》 22.九月湖上别,北风秋雨寒。——常建《送陆擢》 23.草色净经秋雨绿,烧痕寒入晓窗斑。——徐夤《醉题邑宰南塘屋壁》 24.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杨万里《秋雨叹十解·湿侵团扇不能轻》 25.城郭是非秋雨外,江山形胜暮潮来。——方岳《凤凰台》 26.秋雨歇复下,西风微自凉。——陈造《泊上虞驿来日行四首·秋雨歇复下》 27.凉风新过雁,秋雨欲生鱼。——杜甫《得家书》 28.半篷秋雨烟笼水,数点寒星月满潭。——杨基《樟树镇舟中作》 29.雅淡浅深黄,顾影欹秋雨。——张炎《卜算子·雅淡浅深黄》 30.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31.秋雨叠苔衣,春风舞萝带。——贺铸《望夫石》 32.秋雨生陂水,高风落庙梧。——梅尧臣《张子野赴官郑州》 33.夜来秋雨如决渠,不寐忧君玉川屋。——张耒《雨夜怀陈永源山庄》 34.萧条已入寒空静,飒沓仍随秋雨飞。——李颀《宿莹公禅房闻梵》 35.一与清风上芸阁,再期秋雨过龙津。——鲍溶《寄张十七校书李仁行秀才》 36.秋雨亦嫌秋热在,打荷飘竹为人来。——杨万里《还家秋夕饮中喜雨》 37.云间甲子三秋雨,日射淮南一带山。——项安世《访东坡题高风堂屏间》 38.一叶托秋雨,沧江百尺船。——黄庭坚《发白沙口次长芦》 39.谩道春风须得意,那知秋雨不成珠。——范成大《林元复挽诗》 40.两家合奏洞房夜,八月连阴秋雨时。——白居易《与牛家妓乐雨后合宴》 3.请写出一组与秋雨相关的古诗句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断虹:残余的彩虹。 霁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 宋•黄庭坚《念奴娇》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 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战国楚•宋玉《九辩》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芙蓉:荷花。 4.有关秋雨的诗句20句(紧急)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断虹:残余的彩虹。 霁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 宋•黄庭坚《念奴娇》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 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 眺:远望。平楚:平野。 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 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 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 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 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 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 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 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 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 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 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 5.推荐几句含有“秋雨”的诗,好吗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 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 宋·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断虹:残余的彩虹。 霁雨:雨停了。 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 宋·黄庭坚《念奴娇》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 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败荷:残荷。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 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 那堪风雨助凄凉! 泪烛摇摇爇短檠, 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 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 残漏声催秋雨急。 不知风雨几时休, 已教泪洒窗纱湿。 6.关于秋雨愁的诗句古诗长恨歌】唐代—白居易 春风桃李花开日, 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 落叶满阶红不扫。 【应天长】唐代-冯延巳 当时心事偷相许, 宴罢兰堂肠断处。 挑银灯,扃珠户, 绣被微寒值秋雨。 枕前各泪语,经典诗句 惊觉玉笼鹦鹉。 一夜万般情绪, 朦胧天欲曙。 【李凭箜篌引】唐代-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叫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7.谁给我一些关于秋雨和冬雨的诗句都是关于秋雨的寄令狐郎中.李商隐.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长恨歌】白居易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应天长】唐五代-冯延巳当时心事偷相许、宴罢兰堂肠断处.挑银灯,扃珠户绣被微寒值秋雨.枕前各泪语,惊觉玉笼鹦鹉.一夜万般情绪,朦胧天欲曙.【李凭箜篌引】唐五代-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叫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栾家濑】唐五代-王维F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渐,;白鹭惊复下.【减字木兰花】清-纳兰性德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栏叩玉钗.天涯已自愁秋极,和须更闻虫语.乍响瑶阶,旋穿绣闼.更入画屏深处.喁喁似诉.有几许哀丝,佐伊机杼.一夜东堂,暗抽离恨万千绪.空庭相和秋雨.又南城罢柝,西院停杵.试问王孙,苍茫岁晚,那有闲愁无数.宵深谩与.怕梦稳春酣,万家儿女.不识孤吟,劳人床下苦.。 8.有关秋雨的诗句20句(紧急)秋雨夜眠 唐代: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译文 秋天的夜晚带着阵阵寒意,只有我一个老头安宁自在的在家。 熄灯之后迟迟才躺下睡觉,在秋雨声中渐渐进入梦乡。 烘瓶里的燃料经夜已化为灰烬,不得不起床加点火烘烤被子。 早上天空晴朗,但寒气未消不想起床,只看到秋雨把霜叶打落得到处都是。 注释 三秋:指秋季。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合称三秋。 安闲:安宁清闲,安宁自在的样子。 宿(xiǔ):夜。瓶:烤火用的烘瓶。 晓:拂晓,天刚亮的时候。 阶:台阶。 河传·秋雨 五代: 阎选 秋雨,秋雨,无昼无夜,滴滴霏霏。 暗灯凉簟怨分离,妖姬,不胜悲。 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 几回邀约雁来时,违期,雁归,人不归。 秋雨叹三首 唐代: 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禂,相许宁论两相值?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