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首黄埔军校的诗满江红—黄埔军校1 (魏启赞) 长洲风烟,飘落处,虎帐威严。 同携手,国共精英,重任在肩。 热血澎湃泣鬼神,壮志豪情冲云天。 雕弓硬,愤同仇敌忾,赴前线。 克惠州,平商团2;北伐旗,军阀歼3。 平型关首捷,倭寇丧胆4; 台儿英雄扬正气5,昆仑好汉破敌顽6。 盼统一,兄弟泯恩仇,社稷延7。 注:1、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在第一次合作时期,孙中山先生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创办的军事学校,正式名称是“陆军军官学校”,世称“黄埔军校”。1924年5月成立,孙中山任校总理,**任校长,廖仲恺任校国民党党代表,**任校政治部主任。**人恽代英、肖楚女、**、熊雄、聂荣臻等均在军校中担任军事和政治教官或其他重要职务。军校设教授、教练、政治、军需、军医、管理等部(处)和入伍生总队。分步兵、炮兵、工兵、辎重、政治等科,学制六个月。1924年11月建立军校教导团。1925年起,先后在潮州、南宁、武汉、长沙等地设立分校。1926年3月改组为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黄埔军校共有四期毕业生近5000人。培养了许多出类拔萃的国共二党军事家,如国民党的张治中、关麟征、杜聿明、陈诚、卫立煌、薛岳、谢晋元、孙元良、戴笠等;**的李之龙、**、陈赓、徐向前、聂荣臻、左权、黄公略、罗瑞卿、周士第、**、赵一曼等众多将领。这些著名将领多出自黄埔军校第一期到第六期。 2、克惠州,平商团:黄埔军校建校之初,1925年2月和10月,黄埔军校学生军两次东征惠州,讨伐军阀陈炯明的叛乱(陈赓就是在这次东征战斗中救了**的命);以及镇压广州商团和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的叛乱。初试锋芒即建奇功。 3、1926年7月1日,广东国民政府发表《北伐宣言》,国民革命军八个军约十万人,从广东分三路出发,向盘踞在湖南、湖北一带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和盘踞在江西、福建、安徽、浙江、江苏一带的军阀孙传芳发动进攻。以**员为骨干的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为第一路北伐军先锋,所向披靡。在湖北咸宁的汀泗桥、贺胜桥两次战役中,击溃军阀吴佩孚的主力,于10月10日攻下武昌。其他二、三路北伐军也消灭了孙传芳等军阀的主力,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4、平型关大捷:平型关位于山西省繁峙县东北部,临接灵丘县,是万里长城的九大古关口之一。古称瓶形寨,金时称瓶形镇,清时称平型岭关,向为晋西北交通和军事要冲。1937年9月23日,八路军115师在师长**,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以一个团和骑兵营向灵丘、涞源、广灵之间前进,牵制敌人。以三个团于24日夜冒雨设伏于平型关东北的公路两侧山地,待机歼敌。25日7时许,日寇坂垣(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主力和大批辎重车辆全部进入伏击区,八路军设伏部队突然开火,给日寇大量杀伤。尔后迅速发动全线攻击,将日寇分割,包围,展开白刃战。经一天激烈战斗,歼灭日军一千余人,击毁战车百余辆,缴获了大量武器和装备。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出师以后的首战告捷,也是中国军队首次大规模歼灭日军的战例。平型关大捷极大的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日战争必胜的信心。 5、台儿庄会战:1938年4月4日到4月7日,中国40万军队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的统一指挥下,与进犯台儿庄地区的日军矶谷(第十)师团和增援的坂垣师团激战数日,以巨大的牺牲为代价,歼灭日寇二万余人。这次会战极大的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6、昆仑关战役:1939年11月15日,日寇为了切断中国从南宁到越南海防港的唯一海上运输补给线,集中十余万兵力五十余艘舰艇,在日寇华南派遣军司令官安藤利吉的指挥下,从广西钦州湾登陆,11月24日攻占南宁和南宁以北的昆仑关。中国军队十五万余人在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将军的指挥下,于11月28日发起攻击昆仑关的战役,战斗激烈残酷,达到白热化,中日交战双方人员死伤惨重。经多次争夺,昆仑关得而复生。到1940年2月下旬,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代替白崇禧任指挥,率领援军再一次发动大规模反击,终于在2月24日夺回昆仑关。 7、社稷:古代君主祭祀的土神和谷神。一般多用作国家和民族的代称。 2.谁有关于黄埔的诗词(三) 临江仙 赞黄埔军校 创建著名军校,孙公图国中兴。 长州岛上集群英。习文韬武略,拯救众苍生。 捍卫神州疆土,同心打败东瀛。沙场驰骋任纵横。 战争奇伟绩,中外显威名。 彭德怀: 跃上井冈旗帜新一九二八年二月求知心切去黄埔,夜梦依依我不然。 "马日事变"教训大,革命必须有武装。秋收起义在农村,失败教训是盲动。 惟有润之工农军,跃上井冈旗帜新。我欲以之为榜样,或依湖泊或山区。 利用周磐办随校,谨慎争取两年时。自长沙至广州游黄埔军校有感岭外高楼云外水,犹闻号角起苍茫。 三湘雪落千山晓,百粤车鸣万户霜。壮士从戎头可断,书生报国气高昂。 斜阳旧影珠江上,黄埔精神日月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