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蔬菜的诗句荠菜: 辛弃疾《鹧鸪天》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蓬蒿菜、韭菜:宋代 苏东坡《送范德孺》: 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 遥想庆州千嶂里,暮云衰草雪漫漫。 黄瓜: 《浣溪沙》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2.芥菜的外观句子荠菜是一种一年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路边,田边,它的身影随处可见。它不像鲜花那样需要人们那样的呵护,也不像那些大棚蔬菜需要除草、施肥。它从来都是那样寂寞地长在路边,经历着风雨的洗礼。春天,它为人们献上美味,当它渐渐老去,开出白花,结出种子,落入土中。待到来年,又是绿阴一片。 周末,妈妈带我去挖荠菜。郊区塑料大棚外面的小路上长满青草,妈妈说,这里就长有荠菜。 妈妈从塑料袋里掏出铲子,挖了几棵。她对我说:“荠菜就是这个样子,它特别会伪装自己,如果和青草长在一起,它的颜色就会变得嫩绿,边缘的锯齿减少,而且叶片全都竖起来。如果它单独长在一个地方,就会匍匐在地,而且颜色泛紫。 3.鹧鸪天芥菜这首词的赏析宋词《鹧鸪天》讲练(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宋词《鹧鸪天》讲练(网友来稿) 2005-05-10 湖南双峰六中 龚勇军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阅读鉴赏】 此词约写于淳熙十五年(1182年)前后,当时作者罢职闲居江西上饶带湖已数年,写了一些富有农村生活气息的作品,这是其中一首。 词题“代人赋”,实际写的是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上片以细腻之笔,描绘了一幅富有农村生活气息的景物图:桑树冒出嫩芽,蚕种已孵化出幼蚕,小黄犊在草坡上鸣叫,点点暮鸦飞归山林。 作者写柔桑、嫩芽、幼蚕、细草、黄犊、寒林、暮鸦等农村常见的景物,一句就像一个镜头,组合成一幅江南农村的春景图。虽然也用了“斜”、“寒”、“暮”等修饰太阳、山林和鸟鸦,却没有一点萧索之气,而点明是初春傍晚之景,说明初春的江南农村就已经是美如画,充满着勃勃向荣的一片生机了。 整个画面的描绘细腻,表现出作者喜悦的感情。 下片用粗线条勾勒山和路。 远的、近的山峰连绵不断,路是纵的、横的、斜的互相交错。“青旗”说明这里的生活也是美好的,有卖酒的,也有买酒的,可以让人一醉。 最后宕开一笔写景,用城中的桃李花和农村的荠菜花相比,说明春光不在城里,而在农村。城里的桃李花不是愁风就是愁雨,可农村的荠菜花却不愁,而且开得十分茂盛,占有了美好的春光。 同时也象征地表达了那些深居朝廷之内的高官,尽管荣华富贵,却娇弱得怕这怕那,全无一点生气;而在野的却是不怕这不怕那,充满着活力。国家的生机倒是在野者的身上,而不在朝廷。 既表现了对农村生活的爱好,又表达了作者对昏庸腐败朝廷的失望和抨击,见出作者虽罢官在野,仍时刻不忘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此词寓议论、抒情于写景之中。 作者以细腻之笔描绘农村的景色,清新疏淡,以粗线条勾勒山、路,其中也描绘了农村美好和充满生机的生活。通过这些描写,寄寓了自己对农村生活的赞美。 末尾两句则以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深寓了自己的议论,虽婉转而极为辛辣,真是一石数鸟。 4.有关野草的诗句《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者:白居易 (唐代)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乌衣巷》 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金陵怀古》 年代: 唐 作者: 司空曙 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 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 《漫兴 其一》 年代: 元 作者: 王冕 白雾黄烟惨百蛮,长年不见鹤书还。 江河万里归沧海,山岭千重走剑关。 白首词臣空堕泪,青春才子强回颜。 旧愁新恨知多少?都在闲花【野草】间。 5.关于昌化石的诗句青田石属叶蜡石类,产于浙江北部青田县,石质结实、细密,刀感软硬适中,适于雕刻。青田石中尤以山口镇的封门清、灯光冻、黄金耀等更为名贵。与寿山石色彩艳丽华贵不同,青田石主调尚清、尚淡,退尽火气,娴静恬淡,回味无穷。 青田石种类繁多,有一百余种。名贵品种首推灯光冻,其次为蓝花青田、封门青、竹叶青、芥菜绿、金玉冻、黄金耀,奇石者有龙蛋、封门三彩、夹板冻、紫檀花冻等。 灯光冻,又名灯明石。微黄纯净细腻,温润柔和,色泽鲜明,半透明,光照下灿若灯辉,故名。灯光冻质雅易刻,明初已用于刻印,名扬四海,为青田石之极品,“高出寿山诸石之上”,价胜黄金。产山口封门,旦洪和方山白垟。近年时有产出,数量极少,难得大方。 封门青,色淡青,如春天萌发的嫩叶,有的偏黄、白。质如灯光冻,微透。缘刻印章,最宜走刀,尽得笔意,为难得之珍品。产山口封门。此石极纯,了无杂质,故曰“清”,以产地加特征为名。 质纯,细腻,不冻、色泽鲜明,是制作印章和精雕品的上等石材。 蓝青田,又名封门蓝,宝蓝色,质细腻,有些石内常隐现白色冻点,比重大,硬度小于4.5,宜制印章。罕见价高,产山口。蓝青田如呈点状或片状分布于浅色石料中,则称蓝星青田、蓝带青田。 白果:乳白或灰白色,如白果。质细、结实、不透,有柔嫩感,刀感好,是上等印材。 塘古黄白冻,质纯洁无暇,黄似田黄,白如封门,黄、白冻石常伴生,色间过渡自然,难得大块。产塘古。 黑青田,色为正黑,色泽明亮,质纯而细润,常夹生其他颜色冻石,界线分明,是制印、雕件的优质石料。艺人常巧用俏色,作品别具情趣。产山口、塘古。 麦青,青灰、绿灰或黑灰色,质稍粗,近似黑青田,两者极易区别。 红木冻,红木色,质细润,光泽好,常夹生青白、淡黄色冻石,甚为珍贵。产季山。蜜蜡黄,色似蜂蜡,深浅不一,质细腻。通体明净、无杂色者为上品。产山口。 冰花灯光冻,浅豆青色,半透明状,内多含片状、絮状纹,石质细腻柔和,石性与巴林石相近,纯净无瑕者为珍品。此石呈层状夹生于其他雕刻石中,难得大的块体。产方山白垟,近年发现。 绿青田,色为绿和墨绿,质细,晶莹,性脆。石中常隐黄、遏色似云状、梅桩状斑和黄、白色点。产山炮村,俗称山炮绿。露天开采,料多方大。质纯净、色泽鲜明、无杂质斑点者为佳品。 金玉冻,颜色多为中黄、淡青两色相间,色间过度自然。质细腻、柔和、少裂,是青田佳石之一。产山口。 紫檀冻,习惯称呼,约定俗成,其实不是紫檀冻的冻石。此石的地一般为紫檀色,细腻,不透,受刀。料中夹生淡青或浅黄色囊状、层状冻石。形多方大,是雕刻花卉的理想石材。产山口。同一产地的紫檀花和紫檀冻外观相似,但夹生的浅色石料非冻石,石质一般,两者极易区别。 6.鹧鸪天芥菜这首词的赏析宋词《鹧鸪天》讲练(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宋词《鹧鸪天》讲练(网友来稿) 2005-05-10 湖南双峰六中 龚勇军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阅读鉴赏】 此词约写于淳熙十五年(1182年)前后,当时作者罢职闲居江西上饶带湖已数年,写了一些富有农村生活气息的作品,这是其中一首。 词题“代人赋”,实际写的是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上片以细腻之笔,描绘了一幅富有农村生活气息的景物图:桑树冒出嫩芽,蚕种已孵化出幼蚕,小黄犊在草坡上鸣叫,点点暮鸦飞归山林。 作者写柔桑、嫩芽、幼蚕、细草、黄犊、寒林、暮鸦等农村常见的景物,一句就像一个镜头,组合成一幅江南农村的春景图。虽然也用了“斜”、“寒”、“暮”等修饰太阳、山林和鸟鸦,却没有一点萧索之气,而点明是初春傍晚之景,说明初春的江南农村就已经是美如画,充满着勃勃向荣的一片生机了。 整个画面的描绘细腻,表现出作者喜悦的感情。 下片用粗线条勾勒山和路。 远的、近的山峰连绵不断,路是纵的、横的、斜的互相交错。“青旗”说明这里的生活也是美好的,有卖酒的,也有买酒的,可以让人一醉。 最后宕开一笔写景,用城中的桃李花和农村的荠菜花相比,说明春光不在城里,而在农村。城里的桃李花不是愁风就是愁雨,可农村的荠菜花却不愁,而且开得十分茂盛,占有了美好的春光。 同时也象征地表达了那些深居朝廷之内的高官,尽管荣华富贵,却娇弱得怕这怕那,全无一点生气;而在野的却是不怕这不怕那,充满着活力。国家的生机倒是在野者的身上,而不在朝廷。 既表现了对农村生活的爱好,又表达了作者对昏庸腐败朝廷的失望和抨击,见出作者虽罢官在野,仍时刻不忘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此词寓议论、抒情于写景之中。 作者以细腻之笔描绘农村的景色,清新疏淡,以粗线条勾勒山、路,其中也描绘了农村美好和充满生机的生活。通过这些描写,寄寓了自己对农村生活的赞美。 末尾两句则以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深寓了自己的议论,虽婉转而极为辛辣,真是一石数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