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帘唐诗

1.拜新月,古诗的意思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

《拜新月》 (唐)李端 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罗带。 古诗中往往有些短章,言少情多,含蓄不尽。

诗人驾驭文字,举重若轻,而形往神留,艺术造诣极深。李端的《拜新月》即其一例。

唐代拜月的风俗流行,不仅宫廷及贵族间有,民间也有。这首描写拜月的小诗,清新秀美,类乐府民歌。

诗中既未明标人物身份,就诗论诗,也无须非查明所指不可。以诗中情感与细节论,宫廷可,民间也无不可。

开帘一句,揣摩语气,开帘前似未有拜月之意,然开帘一见新月,即便于阶前随地而拜,如此不拘形式,可知其长期以来积有许多心事,许多言语,无可诉说之人,无奈而托之明月。以此无奈之情,正见其拜月之诚,因诚,固也无须兴师动众讲究什么拜月仪式。

“即便”二字,于虚处传神,为语气、神态、感情之转折处,自是欣赏全诗的关键所在:一以见人物的急切神态,二以示人物的微妙心理。“细语”二字,维妙维肖地状出少女娇嫩含羞的神态。

少女内心隐秘,本不欲人闻,故于无人处,以细声细语出之,诗人亦不闻也。其实,少女内心隐秘,非愁怨即祈望,直书反失之浅露。

现只传其含情低诉,只传其心绪悠远,诗情更醇,韵味更浓。庭院无人,临风拜月,其虔诚之心,其真纯之情,其可怜惜之态,令人神往。

即其于凛冽寒风之中,发此内心隐秘之喃喃细语,已置读者于似闻不闻、似解不解之间,而以隐约不清之细语,配以风中飘动之罗带,似纯属客观描写,不涉及人物内心,但人物内心之思绪荡漾,却从罗带中断续飘出,使人情思萦绕,如月下花影,拂之不去。后两句呕心吐血,刻意描绘,而笔锋落处,却又轻如蝶翅。

表面看,似即写作者之所见所闻,又全用素描手法,只以线条勾勒轮廓:隐秘处仍归隐秘,细节处只写细节。通过娴美的动作、轻柔的细语和亭立的倩影,人物一片虔诚纯真的高尚情感跃然纸上,沁人肌髓。

这正是诗人高超艺术功力所在。

2.有关“帘”的古诗

《帘》

——唐·杜牧

徒云逢剪削,岂谓见偏装。凤节轻雕日,鸾花薄饰香。问屏何屈曲,怜帐解周防。下溃金阶露,斜分碧瓦霜。沉沉伴春梦,寂寂侍华堂。谁见昭阳殿,真珠十二行。

《赋帘》

——唐·李世民

参差垂玉阙,舒卷映兰宫。

珠光摇素月,竹影乱清风。

彩散银钩上,文斜桂户中。

惟当杂罗绮,相与媚房栊。

《帘》

——唐·李峤

清风时入燕,紫殿几含秋。

暧暧笼铃阁,纤纤上玉钩。

窗中翡翠动,户外水精浮。

巧作盘龙势,长迎飞燕游。

《咏帘》

——唐·万楚

玳瑁昔称华,玲珑薄绛纱。

钩衔门势曲,节乱水纹斜。

日弄长飞鸟,风摇不卷花。

自当分内外,非是为骄奢。

《帘》

——唐·陆畅

劳将素手卷虾须,琼室流光更缀珠。

玉漏报来过半夜,可怜潘岳立踟蹰。

《帘》

——唐·陆龟蒙

枕映疏容晚向欹,秋烟脉脉雨微微。

逆风障燕寻常事,不学人前当妓衣。

《帘》二首

——唐·罗隐

叠影重纹映画堂,玉钩银烛共荧煌。

会应得见神仙在,休下真珠十二行。

翡翠佳名世共稀,玉堂高下巧相宜。

殷勤为嘱纤纤手,卷上银钩莫放垂。

《败帘六韵》

——唐·吴融

有客编来久,弥年断不收。不堪风作候,岂复燕为雠?尽见三重阁,难迷百尺楼。伴灯微掩梦,兼扇劣遮羞。零落亡珠缀,殷勤谢玉钩。凉宵何必卷,月自入轩流。

《卷帘》

——唐·黄滔

绿鬟侍女手纤纤,新捧嫦娥出素蟾。

卫(缺一字)官高难久立,莫辞双卷水精帘。

《咏帘》

——唐·徐夤

素节轻盈珠影匀,何人巧思间成文。

闲垂别殿风应度,半掩行宫麝欲薰。

绣户远笼寒焰重,玉楼高挂曙光分。

无情几恨黄昏月,才到如钩便堕云。

《咏破帘》

——唐·乔氏

已漏风声罢,绳持也不禁。

一从经落后,无复有贞心。

3.关于“帘与屏”的古代诗词急用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炊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散入珠帘湿罗幕,胡裘不暖锦衾薄。

清风终日自开帘,明月今宵独挂帘。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屏 作者 李峤 洞彻琉璃蔽 威纡屈膝回 锦中云母列 霞上织成开 山上含春动 神仙倒景来 修身兼竭节 谁识作铭才 咏屏风 作者 袁恕己 绮阁云霞满 芳林草树新 鸟惊疑欲曙 花笑不关春 山对弹琴客 溪留垂钓人 请看车马客 行处有风尘 屏风曲 作者 李贺 蝶栖石竹银交关 水凝绿鸭瑠璃钱 团回六曲抱膏兰 将鬟镜上掷金蝉 沈香火暖茱萸烟 酒觥绾带新承懽 月风吹露屏外寒 城上乌啼楚女眠 咏破屏风 作者 姚合 时人嫌古画 倚壁不曾收 露滴胶山断 风吹绢海秋 残云飞屋里 片水落牀头 尚胜凡花鸟 君能补缀不 屏风绝句 作者 杜牧 屏风周昉画纤腰 岁久丹青色半销 斜倚玉窗鸾髪女 拂尘犹自妬娇娆 屏风 作者 李商隐 六曲连环接翠帷 高楼半夜酒醒时 掩灯遮雾密如此 雨落月明俱不知 草书屏风 作者 韩偓 何处一屏风 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 犹见墨痕浓 怪石奔秋涧 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畔 字字恐成龙 浣溪沙 作者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 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秋夕 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银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液液心 韦庄《荷叶杯》 绝代佳人难得, 倾国, 花下见无期。

一双愁黛远山眉, 不忍更思惟。 闲掩翠屏金凤, 残梦, 罗幕画堂空。

碧天无路信难通, 惆怅旧房栊。

4.描写窗帘的诗句

李白

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老来已觉此身闲,近日唐诗亦懒看。半榻白云眠听雨,一窗帘影隔春寒。——宋 黄庚 《听雨》

小窗帘箔护重重,榾柮炉心蜕骨红。——宋 盛烈《朔风》

船窗帘卷萤火闹,沙渚露下苹花开。少年许国忽衰老,心折柁楼长笛哀。——宋 陆游《泊公安县》

绮窗帘幕静,恨生眉。不堪虚度是花时。鸿来速,争解寄相思。——宋 米友仁《小重山》

小窗帘影冷如冰。愁不寐,独自傍阶行。—— 宋 赵令畤 《小重山》

绿窗帘尽卷,吹到眉心,点缀新妆称闲雅。——宋 管鉴《洞仙歌》

轩窗帘幕皆依旧,只是堂前欠一人。——唐 白居易 《重到毓材宅有感》

5.古诗《水帘》的诗意是什么

《水帘》

【唐】罗邺

万点飞泉下白云,似帘悬处望疑真。

若将此水为霖雨,更胜长垂隔路尘。

千万点滴水化成飞流直下的泉水,自白云端处倾泻而下,犹如布帘悬在半空,抬头仰望,恍惚怀疑这是真的。

如果将这水化作连绵大雨,那么它比长长地垂挂隔着来路尘世(的飞泉)更胜一筹。

《山下水》

【唐】周濆

背云冲石出深山,浅碧泠泠一带寒。

不独有声流出此,会归沧海助波澜。

山下的水,背着云团冲过石浪涌出山谷,浅浅一湾碧绿泠泠的生出一片寒凉。

不但有声音从这里流淌而出,这水会归于茫茫的沧海推波助澜。

6.唐诗300首诗句

山 行 杜牧 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以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秋)

+++++++++++++++++++++++++++++++++++++++++++++++++

山亭夏日 唐 高骈(pian)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初夏游张园 宋 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院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夏)

+++++++++++++++++++++++++++++++++++++++++++++++++ 春日 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城东早春 唐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春)

+++++++++++++++++++++++++++++++++++++++++++++++++

苦寒吟 唐 刘驾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夜雪 唐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