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赵州桥有关的诗句

1.有关赵州桥的诗句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

安济桥

[清]王基宏

安济石桥日月留,蟠龙踞虎汶河洲。

无楹自夺天工巧,有窍能分地景幽。

岂是长虹吞皓月,故教半魄隐清流。

不言果老多神异,况剩白驴嵌石头。

安济桥二首

[清]张士俊

(一)

谁掷瑶环不记年,半沉河底半高悬。

从来兴废如河水,只有长虹上碧天。

(二)

青龙谪下化长桥,日驾川流谁可摇。

果老坠驴应有意,仙家游戏上云霄。

安济桥

[清]傅振商

石桥碧影驾长虹,流水无心夕照中。

千载乘驴人不见,徘徊学步愧青聪。

安济桥

[清]安汝功

天桥苍虬卷,横披百步长。

匪心坚不转,万古作津梁。

安济桥有感

[清]杜英

龙卧苍江势欲飞,马冲寒雨净无泥。

影沉云掩半边月,路险天横千丈霓。

人世变更仙迹在,水神畏避浪头低。

凭栏洒尽伤时泪,落日太行山色西。

安济桥

[清]饶梦铝

谁到桥头问李春,仙驴仙迹幻成真。

长虹应卷涛声急,似向残碑说故人。

[当代]刘顺承赵州桥题旋读诗

流童八仙争合影

碧花含露旁万幽

卧雨染赵州树信

虹好色十流滚哼

飞沾春分车雪小

照游驾自队球放

梦夙圆桥古访牛

这是2007年春刘顺承参加赵县梨花节归来写的一首旋读诗。从诗图看,横读竖读都不成诗。应当如何读呢?这要有一种特殊的读法:从图中央的“十”字读起,按顺时针方向由里向外逐圈地读。犹如旋转的螺,所以称之为“旋读诗”。又叫它“发自内心体”。这诗还有奇特的地方,每句诗末尾一字的一部分,是下一句诗开头的第一个字。全诗第一字又包含在最后一字中。此诗可读作一首七言诗:

十分春色染赵州,川流车队自驾游。

方沾好雨花含露,路旁万树滚雪球

求访古桥圆夙梦,夕照飞虹卧碧流。

儿童八仙争合影,景幽信哼小放牛。

2.【收起有关放生桥,赵州桥的诗歌、对联、谜语、俗语、谚语、成语等

放生桥:有诗云;“长桥驾彩虹,往来便是井.日中交易过,斜阳乱人影”. 桥壁柱石上刻有清晰的楹联:“帆影逐归鸿锁住玉山云一片,潮声喧走马平溪珠浦浪千重.”赵州桥联 上联:水从碧玉环中去;下联:人在苍龙背上行. 水龙吟 萧公弼生朝 李庭,元 喜逢天上天人,一尊共醉梅花底.朝元已了,读书未遍,复来人世.憩鹤台边,景龙门外,十年游戏.自归来,却过赵州桥上,阅桥下,东流水.尽道翱翔物外,解牛刀、刃游余地.谁知别有,香山远韵、谪仙豪气.应笑蹉跎,半生书剑,今犹如此.待西风,拂口貂裘尘土,进黄公履. 京剧《小放牛》里所歌唱的就是这一段生动的传说. 民间有“沧州狮景州塔,赵州石桥大菩萨”的民谚 宋代赵州刺史杜德源观桥后,挥毫题写了“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天动地蛰背磨空.” “休夸世俗遗仙迹,自古神丁役此工.”第一次提出了“古桥仙迹”话题,为赵州桥凭添了神奇色彩. 元代刘百熙在七律《安济桥》中,提出“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清代饶梦铭的《安济桥》曰:“准到桥头问李春,仙驴仙迹幻成真.长虹应卷涛声急,似向残碑说故人.”。

3.关于赵州桥的诗词

描写赵州桥的诗句

1.上有天堂,下有赵州桥。

2.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3.天下风光数会稽, 灵汜桥前百里镜, 安得故人生羽翼,飞来相伴醉如泥。

4.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

5.溪上还珠太守家, 小桥斜跨碧流沙。

6.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李峤

7.雁齿小虹桥,垂檐低白屋。 桥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

8.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惨日映峰沉,愁云随盖转。(感怀)董思恭

9.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桃花溪)张旭

10.遇圣人知幸,承恩物自欢。洛桥将举烛,醉舞拂归鞍。(东都酺宴四首)张说

11.州桥南北是天街, 父老年年等驾回。

12.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

13.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玄都观)徐氏

14.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横吹曲辞·后出塞其二)杜甫

4.有关赵州桥的诗

宋代赵州刺史杜德源有诗赞曰:“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

元代刘百熙有诗赞曰:“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关于赵州桥 赵州桥正名安济桥,俗称大石桥。

建于公元595年~605年的隋代,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 赵州桥建筑结构独特,“奇巧固护,甲于天下”(唐中书令张嘉贞语),被誉为“天下第一桥”。

在建筑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世界后代的桥梁建筑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拱肩加拱的敞肩拱的运用,更为世界桥梁史上之首创。

在欧洲,最早的敞肩拱桥为18世纪法国在亚哥河上修造的安顿尼特铁路石拱桥和在卢森堡修造的大石桥,但它们比中国的赵州桥已晚了近1100年。? 1961年3月4日,**公布赵州桥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认定为世界第十二处“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并赠送铜牌立碑纪念。这标志着赵州桥已与埃及金字塔、巴拿马运河、巴黎埃菲尔塔等世界著名历史古迹并称而齐名。

赵州桥全长64.4米,拱顶宽9米,拱脚宽9.6米,跨径37.02米,拱矢7.23米。从整体看,它是一座单孔弧形石桥,由28道石拱券纵向并列砌筑而成。

比实肩拱桥显得分外空灵秀丽,使造型特别美观,不仅有高度的科学性,而且具有我国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伟大作品。? 赵州桥不仅科学水平很高,而且造型艺术十分优美。

它的弧形平拱和敞肩小拱的造型,巨身空灵,线条柔和,雄伟秀逸,稳重轻盈;远眺犹如苍龙飞架、初月出云,又宛若长虹饮涧、玉环半沉。在桥的主拱顶上雕有龙头形龙门石一块,八瓣莲花的仰天石点缀于桥侧。

以造型逼真的石雕群像,运用浪漫手法,塑造出想像中的吸水兽,寄托人们期望大桥永不遭受水灾、长存永安的愿望。桥两边的栏板和望柱上,雕刻有各种蛟龙、兽面、竹节、花饰等。

蟠龙汪洋戏水,苍龙意欲腾空,龙兽之状,若腾若飞。石雕的刀法苍劲古朴,艺术风格豪放而新颖,刻工精细,意境深远,显示了隋代浑厚、严整、矫健、俊逸的石雕风貌。

整个大桥堪称是精湛的艺术珍品,隋唐艺术的精华。宋代赵州刺史杜德源有诗赞曰:“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

元代刘百熙有诗赞曰:“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赵州桥建筑巧夺天工,所以自 元以来,广泛流传着鲁班修桥,上帝派“天工”、“神丁”暗中相助,一夜成桥的神话故事。

脍炙人口的戏剧《小放牛》,把匠师李春喻为“圣人”,更增添了赵州桥的神奇色彩。? 赵州桥的存在,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赵县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

赵县,古为赵郡、赵州。历史悠久,见于文献记载,已有2500多年历史。

赵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距离省会石家庄市40千米,地处太行山山前冲积平原,地势开阔平坦,总面积675平方千米,总人口53万。? 几千年来,勤劳朴实的赵州人在这块土地上开垦耕作、生息繁衍,和整个中华民族一道,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

在这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土地上,独具特色、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触目可及。有举世闻名的天下第一桥赵州桥以及与之并称姊妹桥的永通桥;有享有“华夏第一塔”之盛誉的赵州陀罗尼经幢;有名播海内外的千年古刹赵州柏林禅寺等一大批珍贵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

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古城赵县在拥有繁荣发达的现代文明的同时依然闪烁着古老幽深的中华文明之光。? 赵县历史上数度辖县而为州治,所以古称赵州。

其历史沿革最早可推至商代。据考古发现证明,商代赵县为方国:圉之地。

春秋战国时始称棘蒲,西汉封为棘蒲侯国。东晋十六国时,公元529年赵郡(县)设殷州,公元551年(北齐天宝二年)因避太子殷之名讳,改殷州为赵州。

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改赵州为赵郡。唐代于州郡之间数次反复,最终恢复为州治。

宋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升赵州为庆源军节度。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升为庆源府,1129年庆源府改为赵州,1151年更名沃州。

1234年废赵州置永安州,1235年废永安州改称赵州。清初,1725年升赵州为直隶州。

民国2年,改赵州为赵县。? 综观赵县历史,其名称、治所、辖地虽经历代多次变更,但由于其地理、人文、民俗、宗教等多方面原因,一直保持了较大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位置,同时保持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民风。

并且相对保持了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为其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广博的基础。? 正是有这样一种文化背景,赵州桥诞生于赵县这块土地上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于赵州桥的设计建造者李春的生平,史料中缺乏详细的资料记载,其中一种说法认为李春为赵州人。虽然这种说法目前还没有充分的依据,但是从赵州陀罗尼经幢为本州人何兴、李玉等人设计建造以及后来建造的柏林寺塔,从这两座建筑高超的建筑艺术来看,从隋朝起,赵州就已经形成了一个拥有高超技艺的建筑工艺群体,只是随着时光的变迁,这一群体逐渐才出现了衰落和位移。

? 走近赵州桥公园,您首先看到的是古色古香的仿唐山门,山门大殿前后的匾额“中国赵州桥”、“瞻奇仰异”均出自名家之手。赵州桥公园占地8?7万平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