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儿女情长的词浣溪沙·闺情 作者: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生查子·元夕 作者: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作者: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辛弃疾有没有写过关于抒发儿女情长的诗词一络索羞见监鸾孤却。倩人梳掠。一春长是为花愁,甚夜夜,东风恶。行绕翠帘珠箔。锦牋谁托。玉觞泪满却停觞,怕酒似、郎情薄。一落索锦帐如云处。高不知重数。夜深银烛泪成行,算都把、心期付。莫待燕飞泥污。问花花诉。不知花定有情无,似却怕、新词妒。一剪梅尘洒衣裾客路长。霜林已晚,秋蕊犹香。别离触处是悲凉。梦里青楼,不忍思量。天宇沈沈落日黄。云遮望眼,山割愁肠。满怀珠玉泪浪浪。欲倩西风,吹到兰房。 江城子 苏轼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注释】 3.批评儿女情长的诗句有哪些1.《双调•蟾宫曲》春情 徐再思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以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2.子夜四时歌 《南朝乐府民歌》 秋风入窗里,罗账起飘扬。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3.华山畿 《南朝乐府民歌》 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 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4.折杨柳歌辞 《北朝乐府民歌》 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 出入擐郎臂,蹀坐郎膝边。 5.竹枝词(一)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6.竹枝词(二)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4.辛弃疾有没有写过关于抒发儿女情长的诗词辛弃疾虽然有限的爱情词,其质量也是非常高的,偶尔为之,既是佳作,如《清平乐·闺思》,其缠绵温柔,绝不亚于周柳。 有些作品更甚其二人之上,如《祝英台令·晚春》晚春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鬓边觑。试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数。 罗帐灯昏,呜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将愁归去!这首诗写的是一名思妇在晚春时节的伤春归怨。词中透射出了“温柔缠绵,一往情深”的情趣和韵味。 “断肠”三句,伤春而又伤别,委曲含蓄,情意凄婉;觑花卜归,反反复复,动态可喜,痴情可爱;梦中呓语,缠绵悱恻,耐人寻味。作者对思妇的痴情、凄清、怨情做了细腻而又真切的描写,使其忧愁和烦恼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可谓“黯然消魂”。 虽然是偶尔为之,但其词的细腻生动,婉转缠绵堪称婉约之正宗。辛弃疾的不少爱情词也是对自己壮志未酬,却又不愿流于世俗,从而洁身自好,坚持自我的表现。 如《青玉案 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词写的细腻生动,辞藻华丽,意境优美,寄托遥深。词中那位厌恶繁华,不随流俗,自甘寂寞的美人正是词人的写照,反映出词人宁固其穷,不改其节的高尚品质。 摸鱼儿 辛弃疾 --------------------------------------------------------------------------------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克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