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避暑山庄的诗句承德避暑山庄72景色诗歌14首 1、 北枕双峰晚辉笑,南山积雪夕映照. 巅顶依稀几闲亭,看罢秋风看春晓. 2、 金莲澄波映日红,双湖叠翠夹镜中. 清风起落拂碧面,蝶舞扁舟渡云空. 3、 长虹横空饮碧练,青翠石壁吐泉源. 水流无声云犹在,烟波致爽莺歌啭. 4、 芝径云堤万壑风,水芳岩秀千泉澄. 仙家应悔灵霄殿,不似凡尘一山城. 5、 金莲映日别样晴,曲水荷香远益清. 塘鱼无心戏碧叶,觅寻芬芳逐不停. 6、 西岭晨霞浴喧波,四面云山隐清佛. 远闻近触泉声处,宛似菩提花数朵 2.关于“避暑”的诗句1、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辛弃疾 释义:在松岗中躲避寒暑,在茅檐下躲避风雨,如此来来去去的日子不知道有多少次了。 2、晴云轻漾,熏风无浪,开樽避暑争相向。——《西湖杂咏·夏》薛昂夫 释义:西湖的夏日天空白云万里,微风轻轻的吹拂,是人们喝酒避暑争着去的好地方 3、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消暑诗》白居易 释义:独坐院中,平心静气,凉意顿生,迎着临窗的习习清风而怡然自得。 4、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夏日山中》李白 释义:酷暑逼人,我懒得摇扇,干脆脱了衣服和帽子,一丝不挂地在山林中。 5、槿花开畏日长,时摇轻扇倚绳床。 ——《避暑纳凉》钱起 释义:夏日的园中,花香袭人,躺在绳床上一边闭目遐思,一边轻轻摇着蒲扇,日子因悠闲而变得清凉自在。 6、避暑临溪坐,何妨直钓鱼。 ——《避暑二首》徐凝 释义:坐在溪边,溪水潺潺,一边避暑一边钓鱼真舒服。 7、避暑长林下,寒蝉又有声。 ——《避暑二首》徐凝 释义:坐在茂密的树木下避暑,惬意地听着知了的叫声。 8、幽旷无烦暑,恬和不可量。 ——《僧房避暑》严维 释义:幽静的野旷没有让人心烦的暑气,带给人的安静平和是没有办法估量的。 9、寺凉高树合,卧石绿阴中。 ——《同崔峒补阙慈恩寺避暑》卢纶 释义:慈恩寺隐藏在群林高树之下,在炎热的夏天,散发出诱人的清凉,我在此正舒适的躺在绿荫覆盖的石条上,逍遥自在。 10、愿寻五百仙人去,一世清凉住雪山。 ——《文殊院避暑》李群玉 释义:我愿意去找五百年前的仙人,跟着他们住在世代清凉的雪山里。 3.描写避暑山庄的诗句有哪些描写避暑山庄的诗句: 1、北枕双峰晚辉笑,南山积雪夕映照。 巅顶依稀几闲亭,看罢秋风看春晓。2、金莲澄波映日红,双湖叠翠夹镜中。 清风起落拂碧面,蝶舞扁舟渡云空。3、长虹横空饮碧练,青翠石壁吐泉源。 水流无声云犹在,烟波致爽莺歌啭。4、芝径云堤万壑风,水芳岩秀千泉澄。 仙家应悔灵霄殿,不似凡尘一山城。5、金莲映日别样晴,曲水荷香远益清。 塘鱼无心戏碧叶,觅寻芬芳逐不停。6、西岭晨霞浴喧波,四面云山隐清佛。 远闻近触泉声处,宛似菩提花数朵。7、云山胜地敛峰岭,风泉清所奏琴筝。 濠濮间想天宇畅,芳渚临流冷香亭。 8、梨花伴月倚望楼,莺啭乔木如意洲。 晓风涌翠含霜泪,云容水态神仙眸。9、驯鹿坡上群鹿居。 试马棣中数马驱。石矾澄泉晚观鱼,晴霄虹亘凌太虚。 10、甫田丛樾青雀舫,松鹤斋前墨画窗。鹊点枝头吟半语,飞身转入颐志堂。 11、万树园里万花开,万花香丛万蜂来。万蜂忙与花香采,又酿万蜜素尚斋。 12、观莲所,静好堂,一片云开般若相。无暑清凉诵禅语,阿弥陀佛法三藏。 13、松鹤丛樾萍香泮,延薰山馆涌翠岩。宿云檐头宿云团,坐听琴声玉琴轩。 14、烟雨楼前烟雨流,万缕千丝剪不休。应是仙子珠帘散,一湖清泪满沾愁。 15、层楼殿宇热河滨,天然雅姿夺天工。一柱擎天承仙露,百里围场沐雄风。 爽气岚色消夏暑,行宫郎苑助诗情。试看碑廊留翰处,多少妙笔超凡尘。 避暑山庄的由来: 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园林,原名热河行宫,占地面积是北京颐和园的两倍,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为我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康熙皇帝在北巡途中,发现承德这片地方地势良好,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又直达清王朝的发祥地--北方,是满清皇帝家乡的门户,还可俯视关内,外控蒙古各部,于是选定在这里建行宫。 据说嘉庆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木兰秋狩时遇疾,卧床调养,并无甚大碍,精神尚佳,照常处理政事。一日,热河上空骤变,雷鸣电闪,顿时寝宫即遭雷击,致使嘉庆帝“触电”身亡。 还有一种说法,但极为似乎浮躁,说嘉庆帝到达承德避暑山庄后,稍事歇息,即全副武装,率领满汉大臣和八旗劲旅,大队人马直奔木兰围场。他们追踪围猎多日,虎熊全无,只猎获一些野兔,连平常遍地觅食的麋鹿也甚少见。 嘉庆帝非常扫兴,决定提前结束秋狩。回来路上恰遇变天,雷电交加,大地震撼,忽然平地一声雷,那么多人中,惟独皇帝被击中落马。 凯旋回营变成护丧返京,满朝惊恐呆然。这些都是通过之前学习的教材了解的。 4.形容避暑山庄的诗句1、《夏至避暑北池》 唐代: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译文: 夏至这天,昼晷所测白天的时间已经到了极限,从此以后,夜晚漏壶所计的时间渐渐加长。 还没来得及实施自己的计划,就已经忧虑气候的变化冷暖的交替了。 衙门每日空闲的时候居多,而这个月的农事却是比较忙活些的。 老百姓在地里耕作,酷热也不知怎么抵挡的。 正午时分那些人和物都在歇息,静悄悄的,惟独我自己在池塘里游来游去好不惬意。 城墙高耸,城门紧闭,树木葱翠,绿荫静寂。 翠绿的鲜竹尚且含粉,池塘里的荷花已经开始散发阵阵的清香了。 在这里可以抛却烦恼忘掉忧愁,终日对影举着华丽的酒杯畅饮。 2、《隔浦莲近拍·中山县圃姑射亭避暑作》 宋代:周邦彦 新篁摇动翠葆,曲径通深窈。 夏果收新脆,金丸落,惊飞鸟。浓霭迷岸草。 蛙声闹,骤雨鸣池沼。 水亭小。 浮萍破处,帘花檐影颠倒。纶巾羽扇,困卧北窗清晓。 屏里吴山梦自到。惊觉,依然身在江表。 译文: 新竹摇动着它是枝叶,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园林的深幽处。去收取果香四溢的新鲜脆嫩的果实了,金黄色的果实下落,惊起飞鸟。 浓厚的雾气,岸边的青草,池中的青蛙。池塘蛙声的喧闹,和夏季常见的骤雨连在一起,令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 水亭很小,浮萍破损的地方,门前帘花,屋檐檐影颠倒了过来。他也和古代许多士大夫文人一样,在仕途不得意时,总是想归故乡。 他因屏上所画吴山而联想到故乡山水,不觉在“困卧”中梦游故乡。只有在梦游中才“梦里不知身是客。” 可以获得梦幻中的暂时慰藉。但梦是虚幻的,一觉来,依然面对令人厌倦的现实。 3、《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宋代:辛弃疾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怪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 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译文: 在松岗中躲避寒暑,在茅檐下躲避风雨,如此来来去去的日子不知道有多少次了。 停下醉酒摇晃的脚步,手扶嶙峋的怪石,注目眼前飞流直下溅珠跃玉的瀑布,醉眼朦胧,辨认许久,看啊看啊,原来以前多次酒醒就在这里! 东边有人娶妻,而西边已经出嫁的女儿也回娘家省亲,两家门前都灯火通明,亲友云集,一片欢声笑语。村外田野里柔风轻露漫天飘洒,它们是在酝酿制造着稻香千顷,丰收就在眼前了!感谢夜里风露对于稻谷的滋润。 扩展资料: 七十二景 避暑山庄是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大小建筑有120多组,其中康熙以四字组成36景,乾隆以三字组成36景,这就是山庄著名的72景。康熙朝定名的36景是: 烟波致爽、芝径云堤、无暑清凉、延薰山馆、水芳岩秀、万壑松风、松鹤清樾、云山胜地、四面云山、北枕双峰、西岭晨霞、锤峰落照、南山积雪、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风泉清听、濠濮间想、天宇咸畅、暖流暄波、泉源石壁、青枫绿屿、莺啭乔木、香远益清、金莲映日、远近泉声、云帆月舫、芳渚临流、云容水态、澄泉绕石、澄波叠翠、石矶观鱼、镜水云岑、双湖夹镜、长虹饮练、甫田丛樾、水流云在。 乾隆朝定名的36景是: 丽正门、勤政殿、松鹤斋、如意湖、青雀舫、绮望楼、驯鹿坡、水心榭、颐志堂、畅远台、静好堂、冷香亭、采菱渡、观莲所、清晖亭、般若相、沧浪屿、一片云、萍香泮、万树园、试马埭、嘉树轩、乐成阁、宿云檐、澄观斋、翠云岩、罨画窗、凌太虚、千尺雪、宁静斋、玉琴轩、临芳墅、知鱼矾、涌翠岩、素尚斋、永恬居。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避暑山庄。 5.关于夏天热的诗句1、暑旱苦热 宋代: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译文 清风没有力量驱赶暑天的炎热,那西坠的太阳仿佛生了翅膀,飞旋在山头,不肯下降。人们个个担心这样干旱江湖大海都要枯竭,难道老天就不怕耿耿银河被晒干?高高的昆仑山有常年不化的积雪,遥远的蓬莱岛有永不消失的清凉。 我不能够携带天下人一起去避暑,又怎能忍心独自一个,到那儿去逍遥徜徉? 2、夏夜苦热登西楼 唐代:柳宗元 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 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 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 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 凭阑久彷徨,流汗不可挥。 莫辩亭毒意,仰诉璿与玑。 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 译文 译文 酷热难熬半夜起床,披上衣服到西楼乘凉。山泽凝聚着炎炎的暑气,银河闪耀着湛卢似的亮光。 骄阳早已晒干了滋润万物的露水,旷野宁静却没有凉风送爽。热浪滚滚汲取井水洗澡,火烧般的燥热打开门扉纳凉。靠着栏杆久久地徘徊傍徨,热汗淋漓在全身四处流淌。 这么热难道还谈得上什么保养吗?抬头见北斗,将疑问诉上苍。我知道自己不是姑射山上肌肤如冰雪的处子,想要以静胜热实在是毫无希望。 3、观刈麦 唐代:白居易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译文 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4、夏夜追凉 宋代: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译文 夏天的中午,天气炎热,想不到夜晚还是那么热。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吧。这时,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可是,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 5、夏日叹 唐代:杜甫 夏日出东北,陵天经中街。 朱光彻厚地,郁蒸何由开。 上苍久无雷,无乃号令乖。 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黄埃。 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 译文 夏季太阳从东北方升起,中午时太阳正当头顶,火辣辣的。太阳晒透厚厚的土地,酷热难熬,能有什么法子释放这难忍的闷热?上天久不打雷降雨,莫不是号令反常了?即使降雨也无法滋润万物,因为田地都已经干得尘土飞扬了。飞鸟、池鱼皆因干旱和酷热而死了。 6.关于夏季的古诗词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弇《孟夏》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 唐·高骈《山亭夏日》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麦气:麦收时的气息。花时:花开之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嘉树:树的美称。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困人天气日初长 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清风破暑连三日 元·王挥《过沙沟店》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红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