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原文注解

1.20首古诗加注释

古诗太多了,列举20首,以供参考: 1:早春 (唐朝)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词语注释) 天街――京城(长安)的街道。

酥――用牛羊奶制成的油。 最是――正是。

处――时候,只在诗词里才这样用。 绝胜――远远胜过。

译文 皇城下着小雨,把大地浸润得酥软,小草钻出地面,远看一片浅绿近看却无。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它远远胜过了满城烟柳的京晚春景。

2:春日(宋朝)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词语注释) 胜日:天气晴朗的日子。 寻芳:游春,踏青。

游赏美景。 泗水:河名,在今山东省泗水县。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面:以“东风”代表春天,指春天的面貌。 滨:水边。

译文 我选择了一个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观花赏草来到泗水边,只见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时间都换了新颜。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风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3:晚春 (唐朝)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词语注释】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指柳絮 榆荚:亦称榆钱。

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才思:才华和能力。

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4:山亭夏日 (唐)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词语注释】 浓:指树丛的阴影很深。 水晶帘:形容质地精细而色泽莹澈的帘。

蔷薇:花名。夏季开花,有红、白、黄等色,美艳而香。

一种观赏性植物,它的茎长似蔓,须建架供其攀援生长。 译文 绿叶茂盛,树荫下显得格外清凉,白昼比其它季节要长,楼台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池水里。

微风轻轻拂动色泽莹澈的珠帘,而满架的蔷薇散发出一股清香,整个庭院弥漫着沁人心脾的香气。 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词语注释) 晓出:太阳刚升起。

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

毕竟: 到底。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别样:不一样 接天:与天空接在一起 无穷碧:无边无际的碧绿色 译文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春夏秋冬四季相比确实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在阳光的照映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6:有约 (南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词语注释) ①约客:约请客人来相会。 ②黄梅时节: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阴雨连连的时候,所以称“黄梅时节”为江南雨季。

③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雨水多,到处都有。

④处处蛙:到处是蛙跳蛙鸣。 ⑤有约:即邀约友人。

⑥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 译文 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

远远近近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

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灯花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朵…… 7: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朝)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词语解释】 江城:水边的城,即指宣城。唐是江南地区口语,无论大水小水都称之为“江”。

两水:指绕宣城而流的句溪和宛溪两条河流。 明镜:指桥洞和它的倒影合成的圆形,犹如圆的镜子。

双桥:指宛溪上的上、下两桥,上桥叫做凤凰桥,下桥叫做济川桥,隋文帝开皇年间所建。 彩虹:指水中桥影。

人烟:人家里的炊烟。 译文 宣城,这座被江水环护的城市,就好像是坐落在一幅美妙的画里。

山色欲晚,登楼远望,晴空高旷,景色是如此的清爽宜人。 两条河水分外澄清,明净如镜,夹城而流。

两座桥横卧溪上,好似彩虹飞落。 晚炊袅袅,橘柚深碧,像笼上了深秋的寒意。

秋色渐深,那泛黄的梧桐,老的苍劲遒俊。 谁能想到就在这时候,我在北楼上,迎风怀念着当年谢朓的一杯幽情? 8:秋风引 (中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词语注释】 ⑴至:到。

⑵萧萧: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3)雁群:大雁的群体。

(4)孤客:孤独的异乡人。 (5)闻:听到。

译文 不知从哪里吹来了秋风,在萧萧的风中送走了雁群。凌晨,秋风吹动着庭园的树木,树叶瑟瑟。

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无形的秋风却分明已经尽在庭园。来到耳边了,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了秋风的声音。

9:渔家傲 秋思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语注释) ①衡阳雁去:“雁去衡阳”的倒语。相传北雁南飞,到湖。

2.二十首古诗带大意和注释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注解1、次:停留。

2、残夜:天快亮时。3、江春句:还没到新年江南就有了春天的音讯。

4、归雁句:古时传说雁能带信,这句的意思是希望北归的大雁能将家信带到故乡洛阳。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注解1、城阙:指唐代都城长安。

2、辅:护卫。3、三秦:现在陕西省一带;辅三秦即以三秦为辅。

4、五津:四川境内长江的五个渡口。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注解1、破山寺:即兴福寺,今江苏省常熟市北。

2、万籁:一切声响。3、磬:和尚念经时敲的一种乐器。

送友人 作者:李白 【原文赏析】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解1、郭:城墙外的墙,指城外。2、蓬:草名,枯后随风飘荡,这里喻友人。

3、兹:现在。4、班:分别。

春望 作者:杜甫 【原文赏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解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

3、浑:简直。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

渡荆门送别 作者:李白 【原文赏析】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解1、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2。

海楼:海市蜃楼。3、故乡水:指长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

终南别业 作者:王维 【原文赏析】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解1、胜事:快意的事。2、值:遇见;3、林叟:乡村的老人。

4、无还期:无一定时间。登岳阳楼 作者:杜甫 【原文赏析】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注解1、吴楚句:吴楚两地在我国东南;坼:分裂。

2、乾坤:指日、月。3、戎马:指战争。

4、关山北:北方边境。5、凭轩:靠着窗户。

临洞庭上张丞相 作者:孟浩然 【原文赏析】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解1、张丞相:指张九龄。2、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3、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4、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

5、济:渡。6、端居:安居。

早寒江上有怀 作者:孟浩然 【原文赏析】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解1、我家句:孟浩然家在襄阳,襄阳则当襄水之曲,故云。襄水:也叫襄河,汉水在 襄樊市以下一段,水流曲折,故云襄水曲。

2、遥隔句:指乡思遥隔云端。楚:襄阳古属楚国。

3、迷津句:《论语·微子》有记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却为两人讥讽事。这里是慨叹自己彷徨失意,如同迷津的意思。

津:渡口。4、平海:指水面平阔。

古时间亦称江为海。过故人庄 作者:孟浩然 【原文赏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注解1、过:拜访。

2、具:准备。3、场圃:农家的小院。

4、就:赴。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送别 作者:王维 【原文赏析】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注解1、柴扉:柴门。2、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江雪 作者:柳宗元 【原文赏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解1、踪:脚迹。2、蓑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

春晓 作者:孟浩然 【原文赏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解1、春晓:春天的旱晨。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原文赏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注解1、鹳雀楼:在今山西省蒲县西南,传说鹳雀经常栖息于此。

送上人 作者:刘长卿 【原文赏析】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注解1、沃洲山:在今浙江新昌县东,相传僧支遁曾于此放鹤养马,道家以为第十二福 地。竹里馆 作者:王维 【原文赏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注解1、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2、长啸:长声呼啸。

3.带注释的5首古诗,带注释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唐)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 (1)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找花欣赏。

(2)黄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 (3)蹊(xī):小路。

(4)娇:可爱的。 (5)恰恰: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

(6)留连:同“流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该诗句用来形容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

“留连”是个“联绵词”。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作词的意义仍然一样。

(7)江畔:江边。 点评: 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

小路上花团锦簇,花下的枝条被压得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鸣的黄莺,它们活泼自在的神态,能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诗人用“时时”、“它们围绕着花枝翩翩起舞。

从这里,人们嗅到了浓郁的花香。花旁的小路上,有清脆啼恰恰”这种极富韵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更流利的节奏。

全诗语言充满了口语化色彩。读起来令人感到非常亲切,而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乐跃然纸上。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蹊”是小路。

“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

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

“压枝低”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

“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艳。

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连”起来。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

其实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但他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续前行,因为风光无限,美景尚多。

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

“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赏花时,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是特意为自己歌唱。

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

这类题材,盛唐绝句中屡见不鲜。但象此诗这样刻画十分细微,色彩异常秾丽的,则不多见。

杜甫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景色就秾丽了。这种写法,可谓前无古人。

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释] (1)秋风引:即秋风曲。 (2)萧萧:风声。

(3)孤客:独自在外客居的人,此作者自指。 [译文] 秋风从何处吹来?萧萧之声送走雁群。

清晨吹入庭前树木,羁旅他乡的我最先敏感地听闻。 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个长时期的贬谪生活;这首诗可能作于贬所,因秋风起、雁南飞而触动了孤客之心。

诗的内容,其实就是江淹《休上人怨别》诗开头两句所说的“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但诗人没有在客心上多费笔墨,而在秋风上驰骋诗思。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解】 1、乌衣巷:南京,晋朝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名。

2、朱雀桥:今江苏省江宁县,横跨淮河。 这是一首怀古诗。

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

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

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春词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注解】 1、宜面:脂粉和脸色很匀称。

2、蜻蜓句:暗指头上之香。 这首宫怨诗,是写宫女新妆虽好,却无人见赏。

首句写粉脂宜面,新妆初成,艳丽妩媚,希冀宠幸;二句写柳绿花红,良辰美景,却独锁深院,满目生愁;三句写无端烦恼,凝聚心头,只好数花解闷;四句写凝神伫立,人花相映,蜻蜓作伴,倍显冷落。层层叠叠,婉曲新颖。

写宫女形象,丰韵多姿,妩媚动人;写孤凄幽怨,委婉含情,得之于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

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

4.古诗原文和翻译

望江南(温庭筠)

梳流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州.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古诗译文和注释5首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之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译文】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你与我两人相距千万里远,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那知道是什麽时候

北马南来仍然依恋著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荡的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再次返回.

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青青河畔草》之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译文】

河畔萋萋的芳草啊,,园中葱葱的高柳.

在楼上那位仪态优美的女子站在窗前,

洁白的肌肤可比明月. 打扮得漂漂亮亮,

伸出纤细的手指.从前她曾是歌舞女(*汉时倡家女和后世所谓青楼女子是不一样的),

而今成了喜欢在外游荡的游侠妻子.

在外游荡的丈夫还没回来,在这空荡荡的屋子里,实在是难以独自忍受一个人的寂寞,怎堪独守!

《青青陵上柏》之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译文】

陵墓上长得青翠的柏树,溪流里堆聚成堆的石头.

人生长存活在天地之间,就好比远行匆匆的过客.

区区斗酒足以娱乐心意,虽少却胜过豪华的宴席.

驾起破马车驱赶著劣马,照样在宛洛之间游戏著.

洛阳城里是多麽的热闹,达官贵人彼此相互探访.

大路边列夹杂著小巷子,随处可见王侯贵族宅第.

南北两个宫殿遥遥相望,两宫的望楼高达百余尺.

达官贵人们虽尽情享乐,却忧愁满面不知何所迫

《今日良宴会》之四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

【译文】

今天这么好的宴会真是美极了,这种欢乐的场面简直说不完.

这场弹筝的声调多麽的飘逸,这是最时髦的乐曲出神又妙化.

有美德的人通过乐曲发表高论,懂得音乐者便能听出其真意.

音乐的真意是大家的共同心愿,只是谁都不愿意真诚说出来.

人生像寄旅一样只有一世犹如尘土,刹那间便被那疾风吹散.

为什麽不想办法捷足先登,先高踞要位而安乐享富贵荣华呢

不要因贫贱而常忧愁失意,不要因不得志而辛苦的煎熬自己 赞同0| 评论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昨日如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如果这还需要翻译,那还不要度古诗了、

6.古诗大全李白带译文带注释

望庐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

远远望见瀑布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

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7.古诗+注释+赏析

秋天的古诗并赏析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赏析: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胜春潮”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冬天的古诗并赏析

江 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的作品,历来为人们所称诵。这首小诗,是托景言志的。作者用极其洗炼的文笔,勾勒出一位渔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独钓的情景,艺术地概括了当时他所处的政治环境的险恶,表现了他毫无畏惧、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诗中所写的景物是:座座山峰,看不见飞鸟的形影,条条小路,也都没有人们的足迹。整个大地覆盖着茫茫白雪,一个穿着蓑衣、戴着笠帽的老渔翁,乘着一叶孤舟,在寒江上独自垂钓。看,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寒江独钓图啊!这幅画面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大家知道,在艺术作品中,绝不会有“纯粹”的风景诗或风景画。在它们里面总是要或多或少地反映作者的感情和现实内容的。事实上,风景诗中的极品,尽管通篇花鸟,满纸烟霞,但必然是字字看来皆是景,声声细味总是情。这首诗,也不例外。只要我们了解柳宗元的一生经历,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夜雪》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的这首小诗,避熟就新,完全从感觉、从推理入手,虽然根本就没有看见雪,但他却别具特色,准确无误地写出了他对夜雪的感受。四句诗读下来,每一句都是写的“夜雪”,所以这个题目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别董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