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百家讲坛唐诗的故事之李白

1.百家讲坛李白唐诗的故事观后感500

幼年的李白,深深折服于司马相如的文采,加以初唐的文风正在从南北朝的骈俪的文风中走出,师汉之古风渐成共识。

李白习司马相如之文,每日读一篇,仿写一篇,浸淫日久,文章风格渐渐定型。遗憾的是,这时流行的文体已非汉之所谓赋,而是唐之所谓诗。

且其时律诗尚未形成绝对优势,携带汉风的自由体长短句风头正健,如陈子昂之《登幽州台歌》,于是李白找到了他大展豪情的通道。后人读李白之诗,感觉其律诗不工,长短句之随意自然,意境之奔放浪漫,简直就不是在读诗,而是在欣赏汉之丽文美赋。

如《将进酒》,《蜀道难》等。独不知李白与司马相如的这段渊源相继及期间所下之苦功。

至于李白之情场得意,相比于远师司马相如,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唐诗的故事之李白 观后感

幼年的李白,深深折服于 司马相如 的文采,加以初唐的文风正在从南北朝的骈俪的文风中走出,师汉之古风渐成共识。

李白习 司马相如 之文,每日读一篇,仿写一篇,浸淫日久,文章风格渐渐定型。遗憾的是,这时流行的文体已非汉之所谓赋,而是唐之所谓诗。

且其时律诗尚未形成绝对优势,携带汉风的自由体长短句风头正健,如 陈子昂 之 《登幽州台歌》 ,于是李白找到了他大展豪情的通道。后人读李白之诗,感觉其律诗不工,长短句之随意自然,意境之奔放浪漫,简直就不是在读诗,而是在欣赏汉之丽文美赋。

如 《将进酒》 , 《蜀道难》 等。独不知李白与 司马相如 的这段渊源相继及期间所下之苦功。

至于李白之情场得意,相比于远师 司马相如 ,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3.百家讲坛之李白

李白出道之谜

唐朝长安元年,也就是武则天执政后期的公元701年,李白出生于安西都护府的碎叶城,也就是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五岁那年,他随家人迁居到四川省江油县定居。从此,一位冠绝中国诗坛的千古奇才从这里走出,逐渐被世人了解与熟悉。李白的诗飘逸隽永,气势豪迈,堪称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诗坛奇才,在政治上却失意重重。人们不禁要问:如此出色的天才诗人,有着极高的政治抱负,又生活在政治相对比较开明的唐朝初年,大诗人李白怎么会在政治上没有任何收获呢?李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家境富裕、接受了良好教育的李白自幼便显示出了在诗文创作上的超凡才华,在当时,李白的诗才就受到人们的普遍赞誉与追捧。而时至今日,李白流传至今的九百多首诗文中,有很多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李白也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被称为“诗圣”的杜甫并称唐代文学的“双子星座”。当然,后世的人喜爱李白,也不仅仅是因为他奇绝无双的诗才与奔放张扬的性格,而在很大程度上则是因为他的政治失意带给后人的反思与遐想。那么,名满天下的诗坛奇才为什么在政治上失意重重?李白在政治上难道真的是一个悲剧吗?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选拔与录用人才的最重要制度,它诞生于隋朝,规范于唐朝,鼎盛于明朝,终结于清朝。而李白生活的唐朝初年,正是科举制度蓬勃发展的上升期。社会上大批出身于寒门的知识分子,正是通过科举考试而“鲤鱼跳龙门”,走向仕途。可是才华横溢的李白却偏偏不走科举,他为什么这样与众不同?李白的所谓跨越式的发展道路到底会给他的命运带来什么改变呢?

李白就是李白,他总是显得那样与众不同、挥洒自如。这当然与他桀骜不驯的性格有关,也与他远大的志向有关,还与他无人可比的文学才华有关。但是,更重要的是,与他心中的政治神话有关。这个政治神话是,李白认为,自己不仅是一个超一流的天才诗人,而且是一位超一流的大政治家。所以,李白他的一切行为举止,都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神话。公元742年,游历多年的李白终于迎来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实现政治神话的机会,他的梦想似乎就要变成现实了。那么,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机会呢?

李白翰林之谜

唐玄宗天宝元年,也就是公元742年,充满政治渴望的李白迎来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机会。这一年,四十二岁的李白接到了唐玄宗的诏书,来到了他日思暮想的都城长安。自以为是超一流政治家的李白认为,这回真的是要大展宏图了,唐玄宗这位明君,就要把他留在身边,请教他如何治理天下,如何使天下太平。事实真的会像李白想像的那样吗?唐玄宗会如何对待这位不同一般的大诗人呢?

以诗人的身份昂首挺胸走进皇宫,成为皇帝的嘉宾,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是惟一的一个。他能受到这样的礼遇,也算是皇恩浩荡了。李白与唐玄宗,一个是名满天下、个性张扬的诗坛奇才,一个是九五之尊、开创盛世的当今皇帝,他们会有怎样不同寻常的会面?李白会受到唐玄宗的特别招待吗?而在长安,生性喜欢交友、擅长交友的李白又会与哪些人交好呢?

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李白走进长安,受到了唐玄宗超乎规格的特殊接待,而李白也把这次会面当做实现自己治国安邦理想的机会,当做一次大展宏图的机会。随后,李白被唐玄宗任命为翰林待诏,在宫廷中的翰林院供职,展现在李白面前的似乎是一条通往政治辉煌的光明大道。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李白究竟在翰林院做了些什么?翰林待诏这个职位是否能让李白一试身手呢?

4.百家讲坛《李白第一集李白是胡人

李白究竟出生在什么地方,学术界历来的说法都不一致。

有人说他生于中亚碎叶,有人说他生于四川,有人说他生于今新疆库尔勒焉耆自治县一带,还有人说他生于长安。在这些观点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两种,即四川江油和中亚碎叶。

支持李白出生在四川的一方主要有李阳冰和魏颢,他们分别在《唐李翰林草堂集序》和《李翰林集序》中声称李白于唐中宗神龙初年(公元705年左右)出生于四川。 这二人都与李白打过交道。

李阳冰是李白的族叔,并在李白去世前接受嘱托整理遗作,他所记述之事也许就是李白口授之语。而魏颢一直是李白的崇拜者,李白对他也非常信任。

按理说他们提供的应该是第一手资料,值得信赖,但这个说法却与李白本人的说法存在矛盾。李白在《为宋中丞自荐表》中说:“臣伏见前翰林供奉李白,年五十有七。

”这个自荐表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也就是公元757年,据此推算,李白出生于武则天武周时期的大足元年,也就是公元701年,到神龙年间李白已经五岁了,这就与李阳冰、魏颢的说法出现了矛盾。可见,李白出生于四川的观点并不是那么靠得住。

至于李白出生碎叶一说,主要证据来自中唐文人范传正,他非常崇拜李白,给李白重新整修墓碑,撰写《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碑文中提到:“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 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

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值得一提的是,范传正的碑文是在见到了李白儿子伯禽的亲笔记录之后而作,而作为李白最亲的人,伯禽不太可能随意编造自己父亲的出生地,李白出生于碎叶这种说法更可靠一些。

学术界现在一般都比较认同,李白出生在唐代安西都护府所管辖的碎叶城,这个碎叶城现在已经不在中国境内了,而是在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现在那地方还有一个碎叶城遗址。 那么,为什么他的名字称为白,字太白呢?李阳冰在《唐李翰林草堂集序》中说:“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大意是说,李白的母亲生他时,梦见太白金星,所以给他起名白,取字太白。

李阳冰的这段记录很可能就出自李白之口。 我们从这段文字中还可以看到,李白的出生与老子的出生情景极为相似:“老子,……其母感大星而有娠,……母到李树下生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树曰:以此为我姓。”

(《艺文类聚》卷78《灵异部》上)都是梦见大星而受孕,都是指李树而生产。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来,唐朝皇帝为了神化政权,声称是老子李耳的后裔。

李白自许为李唐皇室宗亲,附会老子李耳的所谓“神迹”,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 李白是太白金星的化身,这个说法现在看起来很是荒谬,但却得到了时人的认可,连一些名人也不例外。

李白第一次去长安,见到了贺知章,贺知章看到他所写的《蜀道难》,惊呼他不是凡世之人,而是天上的太白星精。 李白有一首诗《胡无人》:“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他毫不客气地自我炫耀,认为自己能够像太白星侵蚀月亮一样,在“安史之乱”中痛击乱军,李白自己也似乎认为自己是太白金星转世哪。

5.有木有百家讲坛20060106

百家讲坛20060106_唐诗的故事05_李白入狱之谜-康震种子下载地址:

thunder://QUFodHRwOi8vYWlrYW5keS5vcmcv55m+5a626K6y5Z2bMjAwNjAxMDZf5ZSQ6K+X55qE5pWF5LqLMDVf5p2O55m95YWl54ux5LmL6LCc77yN5bq36ZyHLnJtdmI/ZmlkPWExOGM5SmlsN3pPcjFHTk9BbExyNU1PZTc3OEFBQUFBQUFBQUFBQUFBQUFBQUFBQUFBQUFBQUFBQUFBQUFBQUEmbWlkPTY2NiZ0aHJlc2hvbGQ9MTUwJnRpZD1FNTFERDdCQzAxQTkyODJCQTc3RUMxQzNCRUIzQ0JGNyZzcmNpZD0xMjAmdmVybm89MVpa

种子链接在此,有问题追问

6.百家讲坛讲过哪些有关唐朝的系列

百家讲坛_《唐诗的故事》第1部分(李白、杜甫)

百家讲坛_《唐史系列01:玄武门之变》

百家讲坛_《唐史系列02:贞观之治》

百家讲坛_《玄奘西游记》(第一部)

百家讲坛_《玄奘西游记》(第二部)

百家讲坛_《玄奘西游记》(第三部)、特别节目:玄奘精神

百家讲坛_《武则天》

百家讲坛_《诗歌唐朝》第1部分

百家讲坛_《诗歌唐朝》第2部分

百家讲坛_《唐史系列03:唐高宗真相》

百家讲坛_《太平公主》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