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宋词的立意差别

1.唐诗宋词的区别或相同之处谁知道

诗体与词体文学特征的不同

1、和音乐的关系的差异 诗体和词体的文学特征有着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们就以格律诗和词的对比来说明诗体和词体文学特征的差异。首先,诗词和音乐的关系是不同的。中国古典诗歌从一开始就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但是诗最终与音乐分离,并且在与音乐分离之后,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荣。而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萌芽产生的,音乐性是词体文学的最基本特征, 即使在南宋词不再完全入乐歌唱,而成为一种新的韵律诗歌后,它仍是要按照词谱所规定的韵律乐调填写,音乐的烙印依然是不可抹煞的。 2、外部形式的差异: 句式、句法、韵律、对仗 外部形式的差异表现在句式、句法、韵律、对仗等方面。首先从句式上看, 格律诗句式整齐划一,词的句式则参差不齐;其次,诗词的句法也有很大不同,格律诗句法相对固定,词的句法却灵活多样;再次,诗词的押韵规则也不一样,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最后,诗词的对仗规定也不很不相同,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没有统一的要求。 3、题材内容的差异:诗:以社会性的群体情感为主; 词:以作者个体的自我情感为主 诗词的题材内容也有很大差异。诗在题材上比较偏重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为主要内容,抒发的主要是社会性的群体所共有的情感;而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以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抒发的大多是作者个人的自我情感。 4、语言特色的差异:诗是典型的语言艺术 词是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 诗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而词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缪越先生曾经形象地把诗词语言特色比喻为士大夫延客和名姝淑女的雅集园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相对于诗来说,词的语言更加轻灵细巧、纤柔香艳。 5、风格的差异:诗庄词媚 诗词风格上的差异被精练地概括为诗庄词媚,即使题材内容相同的作品,所呈现出的风格也大相径庭;而同一位作家的诗词作品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这与诗词题材内容和语言特色的不同有很大关系。

2.唐诗宋词的区别

诗词的分别:时间上讲,一般认为诗开张在战国,词发于残唐五代。对于古代大多数的士大夫来讲,诗关乎功名利禄,文人作诗都是在作文章的另一体,是主业,词是副业,诗主而词辅,有写诗不作词的,而作词不写诗的就很少,所以词还有一个名称:“诗余”——到清代有一点不同,词格外获得妇孺的热爱,“清词“中有好几位有名的姐姐就没有什么诗作流传。诗和词的区别,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意思很明显,好像有位先生是这样皆是的:“用对比来讲:给人的感触印象上,诗刚,词柔;表达的手法上,诗直,词曲;情意的表露程度上,诗显,词隐;性别上(来由和归属),诗男,词女。”

诗体与词体文学特征的不同还表现在这样五个方面:

1、和音乐的关系的差异

诗体和词体的文学特征有着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们就以格律诗和词的对比来说明诗体和词体文学特征的差异。首先,诗词和音乐的关系是不同的。中国古典诗歌从一开始就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但是诗最终与音乐分离,并且在与音乐分离之后,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荣。而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萌芽产生的,音乐性是词体文学的最基本特征, 即使在南宋词不再完全入乐歌唱,而成为一种新的韵律诗歌后,它仍是要按照词谱所规定的韵律乐调填写,音乐的烙印依然是不可抹煞的。

2、外部形式的差异

外部形式的差异表现在句式、句法、韵律、对仗等方面。

首先从句式上看,格律诗句式整齐划一,古诗长短随意;词的句式则参差不齐,但是词的唱段不齐也是由格律规定的;其次,诗词的句法也有很大不同,格律诗句法相对固定,二三、二二三节奏;词的句法却灵活多样,一字逗念去去千里烟波;再次,诗词的押韵规则也不一样,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规定;最后,诗词的对仗规定也很不相同,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没有统一的要求。如鼎足对,可对可不对。《眼儿媚》

3、题材内容的差异

诗词的题材内容也有很大差异。诗在题材上比较偏重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为主要内容,抒发的主要是社会性的群体所共有的情感;而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以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抒发的大多是作者个人的自我情感。

4、语言特色的差异

诗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而词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缪越先生曾经形象地把诗词语言特色比喻为士大夫延客和名姝淑女的雅集园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词因为题材多关乎女性,故而词的语言也带有女性化的色彩,更加轻灵细巧、纤柔香艳。

5、风格的差异

诗词风格上的差异被精练地概括为诗庄词媚(清李东琪语),即使题材内容相同的作品,所呈现出的风格也大相径庭;而同一位作家的诗词作品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这与诗词题材内容和语言特色的不同有很大关系。

3.诗词中立意的要求有哪些

诗词中立意的要求有:(1) 立意要正确、鲜明之所以将“正确”作为立意的第一要求,在于现在的社会世界观、价值观多元化。

立意正确,就是指所确立的主体反映了自然的本质和规律,反映 了生活的本质和主流,符合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正确,就是作者要有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立意正确是创作诗词的根本要求,“意”主要是指诗词的思想性。“意”是否能“立”得住,就看它是否正确,是否带有社会普遍性,是否符合人们 的审美要求与习惯,是否能积极地、健康地反映生活本质的内容。

也就是说, 正确的立意应是大多数人能够认可或是积极倡导的。 只有正确的意才能立得住、立得稳。

所谓鲜明,是指所确立的主题能旗帜鲜明地表示爱什么,憎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2) 立意要集中、单纯一首诗词多意必意杂,意杂必主旨不明。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一诗止于一时一事,自十九首至陶谢皆然。既以命意成章,则求尽一物、一景、一情、一事之旨,得尽而毕。

”其又云:“一篇载一意,一意则自一气, 首尾顺成,谓之成章。”如果有数意,就分成几首来写。

例如李白《清平调》 (三首):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第一首着意从空间来写,把读者引入蟾宫阆苑,把贵妃比作嫦娥;第二首着意从时间来写,把读者引入楚襄王的阳台、汉成帝的宫廷,把贵妃比作 神女和赵飞燕;第三首从眼前的现实写,点明唐宫中的“沉香亭北”,把贵妃 比作国色天香的牡丹。 三首诗各写一意,各自成章,又相互钩带,其一、其 三均写到“春风”,前后呼应,表明为一组。

(3) 立意要深刻、新颖所谓深刻是指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及内部规律,能揭示事物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意义。而新颖是指所确立的主题是作者的新认识、新感受,能给人以 新的启示。

诗词贵有新意。苕溪渔隐云:“学诗若循习陈言,规摹旧作而不能自出新意,亦何以名家。”

黄鲁直亦云:“文章忌随人后,随人作计终依人。”宋子京 亦云:“文章必自成一家,然后可以传之不朽,若体规画圆,准方作矩,终为 人臣仆,古人讥为屋下架屋也。”

例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自古以来吸引了许多读者,人们大都会因为夕阳西下黯然神伤;朱自清反弹琵琶, 写出了“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这样的佳句,变换了立意角度,改变了原诗中消极的情绪,令人耳目一新。 正所谓“语淡而情浓,事浅而言深”。

(4) 立意要志趣高远所谓志趣高远,是指立意不能有任何不健康的因素存在,应做到符合文章主题,顺应文章中心。“若要意境高,且于胸怀远。”

诗词立意高远,作品 才有气魄、风骨,读来才不俗。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说》中讲:“意格欲高, 句法欲响。

只求工于字句,亦末矣!”他认为,如果只是让字句工整,是雕虫 小技。何为高远?王安石赞陶渊明《饮酒》诗前四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说:“诗人以来,无此四句!”宋代李公焕说: 此诗“脱尽古今尘俗气”,可谓志趣高洁、寓意深远之范例。 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认为学诗要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

这就要求作者要以博大的胸怀、高尚 的情操、健康积极的心态审视题材,不能被眼前的现象阻挡,要在想象中赋 予双眼透视功能,望远再望远,望至肉眼所不能及。

4.唐诗宋词的比较唐诗和宋词相比,有何异同

同:都属于古代诗歌范畴,唐诗中的律诗和词都有严格的格律。

异:一是朝代不同,分别是唐和宋;一是题材不同,分别是诗和词。对于第二点,大致说一下:诗分律诗和古风两类。

律诗大约开始出现于南北朝,盛行于唐,有严格的格律,字数和句数都有严格的规定。例如七律、五律、七绝、五绝等,分别是八句每句七字、八句每句五字、四句每句七字、四句每句五字等。

古风没有严格的格律,字数和句数也不规定。如白居易的新乐府就属于古风类,名作有我们熟悉的〈卖碳翁〉等。

词又叫长短句,句子长短不齐,但并不是自由诗,在每一个词牌下,对于字数、句数、压韵等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故作词又叫“填词”,即根据词牌的规定填出词。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