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古诗句说明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呵呵,你参考一下吧。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人生代代无穷尽,江月年年只相似”这两句诗中包含了生物具有“生长、繁殖”的现象。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以说明“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的稳定性”。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中,“锄禾”的作用有二:一是疏松土壤,增强农作物的根细胞的呼吸作用,促进根对矿质离子的吸收;二是为了除去杂草,减少农作物与杂草的竞争,使能量流向农作物。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说明了“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这里,影响该生态系统的因素是温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说明了生物具有繁殖的特点。 同时,还说明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中的“过度繁殖”问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说的实际上是蚕的“变态发育”,这里所谓的蚕死实际上是经历着“幼虫→蛹”这个阶段。 “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说明了黄蝶的体色与环境极其相似,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保护色”,它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万绿丛中一点红”,既说明了生物的“警戒色”,也说明了生物的“基因突变”问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透彻的说明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反复出现,循环利用。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片”,形象说明保护蛙类对于作物丰收的关系。 保护蛙类就是保护害虫的天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叶红于二月”是因为温度的影响,细胞中的叶绿素合成减少,花青素的含量增加,从而使其颜色变红。 “煮豆燃豆箕,豆在壶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则形象的说明了生物生存斗争中的种内斗争问题。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则说明了植物的向光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了遗传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不同”,则说明了变异现象。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以及“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巴”,都说明了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关系,也可以说明食物链中生物彼此之间是“捕食”关系。 “穷山恶水出刁民”到“青山绿水春常在”,说明了影响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是森林。 “鹬蚌相争”生动了说明了神经调节的方式之一“条件反射”。 “一山容不下二虎”用生态学观点解释就是“虎处于最高营养级,所获得能量少,因而个体数量应很少”。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柳树等植物可通过扦插等无性生殖的方式繁殖后代,而大多数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属于有性生殖中的卵式生殖。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1、说明温度影响植物的生理;(2)环境条件的变化能引起生物产生变异;(3)随纬度升高,温度会逐渐降低,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 “等到重阳日,再来就菊花”。 菊花属于短日照植物,在秋季开花,这是受秋季短日照的影响。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农作物与田间杂草一般属种间竞争的关系,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才能使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多流向农作物。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凫:野鸭 胫:小腿。各种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但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赞美大自然的名句,体现了生物的价值多样性中的美学价值,优美的意境,不仅使学生感受自然美,而且使他们增加了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的意识。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对处于生态平衡状态草原生态系统的生动描绘,草原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人类只有保护好草原,维持其生态平衡,才能实现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正其行,通其风”。 “正其行”是指栽种农作物要合理密植并且要使农作物直立,从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该做法可以扩大植物接受光照的面积和提高所受光照的强度。 “通其风”则能提高植物周围空气中的CO2浓度,从而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 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发悯蚕饥。 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 燕子来时新杜,梨花落后清明。光是影响动植物生长开花繁殖的一个因素,鸟类的迁徙,植物的花开都和光照时间有光,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总结出了时节及动植物的生长与生活与时令节气的对应关系。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植物开花有明显的季节性,属于植物的光周期,黄花即菊花,属短日照植物,秋天开放,以昆虫传粉,属虫媒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回时,绿水人家绕。”(宋·苏轼《蝶恋花》)被子植物先开花后结果。 “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唐·杜甫《漫兴》)种子的传播方式多种,柳的种子轻,靠风力传播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元·王实甫《西厢记》)作者用喝酒后人脸红来喻枫树的红叶。由于人体内天生缺少一种酶。 2.描写“生物指示”现象的诗句1、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新月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月初蛾眉月 3、月落乌啼霜满天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上弦月 4、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玉盘。 ……………满月 5、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下弦月 6、今宵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月末蛾眉月 7、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满月 8、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赤道线速度和公转 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山地垂直气候 10、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 11、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散射 1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冷锋 1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暖锋 1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暖锋 1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华南准静止锋 16、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 风力搬运 17、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 ……………昆明准静止锋、喀斯特地貌 18、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对流雨 19、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山谷风与地形雨 2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21、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船棹风。 …………伏旱 22、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样春风有两般。 …………地形坡向与气候 2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温带大陆性气候 24、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橘杨梅次第新。 …………南亚热带气候 25、日照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青藏高寒气候 26、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高山气候 27、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潮汐与月相 2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山地 29、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内蒙古高原 30、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平原 31、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喀期特地貌 32、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 …………地上河 33、一山不容二虎。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34、落江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生物循环 35、枣发芽,种棉花。 …………生物指示作用 36、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 37、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农业生产的地域性 38、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农业生产因地制宜 39,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植被与河流 40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水循环 4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外力作用与地貌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比较高。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温度对植物生理的影响。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说明黄梅季节的气候特征,及蛙的繁殖季节。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体现了鸟类在繁殖过程中占区、筑巢等行为。 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体现了植物的繁殖能力。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7、“一泊浪来一泊去,一重浪来一重生。 相搅相淘无歇日,会教山海一时平”体现了侵蚀作用。 8、“一场秋雨一场寒”说明暖锋、冷锋过程的天气变化。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你能对这句诗描述的自然现象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故答案为:这首诗描述的是环境温度对植物影响的自然现象.。 4.与水有关的诗句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郦道元《三峡》)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吴均《与朱元思书》) 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8、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1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1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1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1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17、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1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愁(李白) 2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21、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22、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唐·李白) 23、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唐·李白) 2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吴均《与朱元思书》) 25、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唐·白居易) 26、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唐·王维) 27、天壤之间,水居其多 (宋·苏轼) 28、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29、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唐·李白) 30、初惊银河落,半洒云天里 (唐·李白) 31、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32、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 (宋·楼钥) 33、青山不老,绿水长存 (明·罗贯中) 34、水万物之本源也 (春秋齐国·管仲) 35、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战国赵国·荀子) 36、源清流洁,本盛木荣 (汉·班固) 37、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 (清·查慎行) 38、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唐·李白) 39、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唐·白居易) 4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41、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 42、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唐·王维) 43、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44、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 (唐·李白) 45、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 (宋·楼钥) 4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47、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唐·李白) 48、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唐·李白) 49、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 (唐·白居易) 50、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唐·王维) 5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52、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宋·汪元量) 53、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 (宋·楼钥) 5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55、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 56、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呤》 57、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陆游《后赤壁赋》 58、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59、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6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中无。 王维 《汉江临泛》 6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 64、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6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6、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6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6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69、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7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71、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 5.关于生物的诗句有哪些关于生物的诗句有: 1.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3.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4. 忽如一日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6.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7.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游园不值》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 小扣柴扉久不开 。 春色满园关不住 , 一枝红杏出墙来 。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悯农》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6.生活中我们通常会用到一些描述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1)遗传现象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现象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体现了生物亲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因此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2)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的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蝉吸取树汁,螳螂以蝉为食,黄雀以螳螂为食.因此食物链是:树(或植物)→蝉→螳螂→黄雀.如果黄雀被大量捕杀,螳螂因天敌减少,数量增加,捕食的蝉增多,导致蝉的数量减少,因此,在一定时间内蝉的数量将减少.(3)黄鼠狼和鸡,黄鼠狼吃鸡,黄鼠狼偷吃鸡是为了获取食物来生存的,因此黄鼠狼和鸡之间是捕食关系.故“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黄鼠狼没安好心的原因是黄鼠狼和鸡之间是捕食关系.(4)沧海桑田: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因此,“沧海桑田”是指 海洋生态系统与农田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转变,其寓意是世事变化很大.(5)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在强调水分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一个重要非生物因素.故答案为:(1)遗传 ( 2)减少 (3)捕食 (4)海洋 (5)水分(答水、雨水也给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