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白字的古诗月夜怀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夜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2.带白字的诗句1、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出自:唐代·李白《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释义: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2、诗句: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出自:唐代·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释义: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3、诗句: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出自:唐代·李白《登太白峰》 释义:向西攀登太白峰,在日落时分才登上峰巅。 4、诗句: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出自:唐代·李白《登太白峰》 释义:太白星向我问候,要为我打开天关。 5、诗句: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出自:唐代·王维《白石滩》 释义:清澈见底的白石浅滩,嫩绿的蒲草可以满把采摘。 3.【关于红黄绿黑白的诗歌含红字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相思 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含黄字的古诗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含绿字的古诗江南春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含黑字的古诗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含白字的古诗月夜怀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夜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够详细了,而且都是常见的,给分吧。 4.带白字的诗句1、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出自:唐代·李白《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释义: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2、诗句: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出自:唐代·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释义: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3、诗句: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出自:唐代·李白《登太白峰》 释义:向西攀登太白峰,在日落时分才登上峰巅。 4、诗句: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出自:唐代·李白《登太白峰》 释义:太白星向我问候,要为我打开天关。 5、诗句: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出自:唐代·王维《白石滩》 释义:清澈见底的白石浅滩,嫩绿的蒲草可以满把采摘。 5.带有白字的诗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宋 · 岳飞《满江红·写怀》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唐 · 韩愈《春雪》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唐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宋 · 卢梅坡《雪梅·其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 唐 · 杜牧《山行》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 明 ·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唐 · 颜真卿《劝学诗》 白 bái 〈形〉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说文》 含义有纯洁,代表清流贤正。如于谦《石灰吟》“粉身碎骨浑可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带有白字的诗句,还有很多很多,只能举例说。 例如:唐 · 颜真卿《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注释 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方:才。 《劝学》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第一句用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第二句学习要勤奋,要早起。第二句为第一句作补充,表达了年少学习时应该不分昼夜学习,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报家报国,建功立业。 第三、四句写的是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了年纪大了,在想要学习也晚了。句子中“黑发”,“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读书学习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学习。从结构上看,三、四句为对偶句,“黑发”与“白首”前后呼应,互相映衬。 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作为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诗人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习,以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6.征集古诗词中带“白”字的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早发白帝城》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重过圣女祠》李商隐 旧时逆旅黄粱饭,今日田家白板扉。《鹧鸪天》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论诗三十首》——这个你查一下,我记不清了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莲花》温庭筠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古诗十九首》——查一下最好,呵呵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李白 好了,知道的只有这些了,希望你用的上,你自己在查查吧~ 7.找一些带"白"字的诗词最好是经典优美的情景~越多越好~月夜怀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夜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古从军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塞下曲·其二》 作者: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送陈章甫》 作者: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沽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作者:李颀 南山截竹为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飚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遛,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8.带有白字的诗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宋 · 岳飞《满江红·写怀》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唐 · 韩愈《春雪》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唐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宋 · 卢梅坡《雪梅·其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 唐 · 杜牧《山行》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 明 ·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唐 · 颜真卿《劝学诗》 白 bái 〈形〉象形。 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白,西方色也。 殷用事物色白。”《说文》 含义有纯洁,代表清流贤正。 如于谦《石灰吟》“粉身碎骨浑可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带有白字的诗句,还有很多很多,只能举例说。 例如:唐 · 颜真卿《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注释 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方:才。 《劝学》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 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 第一句用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第二句学习要勤奋,要早起。第二句为第一句作补充,表达了年少学习时应该不分昼夜学习,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报家报国,建功立业。 第三、四句写的是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了年纪大了,在想要学习也晚了。句子中“黑发”,“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 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读书学习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学习。从结构上看,三、四句为对偶句,“黑发”与“白首”前后呼应,互相映衬。 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 作为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 诗人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习,以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9.带有白字和离字的古诗古诗十九首之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己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或作: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