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薇是不是宋词《小雅·采薇》是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为先秦时代的华夏族诗歌,不是宋词。 这首诗的主题是严肃的。猃狁的凶悍,周朝军士严阵以待,作者以戍役军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命将帅、遣戍役,守卫中国,军旅的严肃威武,生活的紧张艰辛。作者的爱国情怀是通过对猃狁的仇恨来表现的。更是通过对他们忠于职守的叙述——“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岂不日戒”和他们内心极度思乡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的。全诗再衬以动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刚,棠棣花开,依依杨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军士们“日戒”的生活,心里却是思归的情愫,这里写的都是将士们真真实实的思想,忧伤的情调并不降低本篇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恰恰相反是表现了人们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也正是这种纯正的真实性,赋予了这首诗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2.古代诗词中采薇一词的起源是什么据《史记•伯夷列传》记载,孤竹君二子伯 夷、叔齐均因不肯继承父位,逃出国 前往周,乃至,西伯《周文王卒,武王欲伐纣。 伯夷、叔齐反对武王以武 力讨纣,故武王克殷后,二人不肯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蕨类植 物为食。及饿将死作歌:“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 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终 饿死于首阳山中。 后因以“采薇”作为赞咏隐逸生活的典故。唐•杜牧 《中途寄友人》:“何日一名随事了,与君同采碧溪薇。” 宋•辛弃疾《鹧 鸪天•有感》:“谁知寂寞空山里,却有高人赋《采薇》。”宋•文天祥《南 安军》:“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明•魏时亮《平壤拜箕子墓并访井 田遛迹》:“道无浮海叹,义与采薇同。” 又,唐•张九龄《在郡秋怀二 首》之二:“挂冠东都门,采蕨南山岭。”金•元好问《箕山》:“夷齐采薇 蕨,至今阳城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