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赞美仙鹤的诗句1、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出自:唐代崔颢《黄鹤楼》 解析:意思是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悠悠。此句是诗中颔联,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是人非、鹤去楼空。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出自:唐代李白《蜀道难》 解析:这首诗是李白于公元742年至744年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测之手。也有学者认为此诗是开元年间李白初入长安无成而归时,送友人寄意之作。 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出自:唐代刘禹锡《秋词》 解析:意思是秋日晴空万里,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诗情飞上云霄。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 4、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出自:唐代贾岛《宿山寺》 解析:意思是高山绝顶之上来人稀少,松树像孤独的野鹤一样在高处站立着。“高松鹤不群”,写独鹤单栖高松之上。鹤为仙禽,青霄遗举,不于鸡鸳为伍,本即离尘脱俗,益以古刹旁之高松,巢在其上,倍显其了无俗气,卓尔不群。 5、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出自:唐代刘长卿《送方外上人》 解析:意思是孤云陪伴着野鹤,怎么能在人间居住。“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以凌云的野鹤形容僧人,贴切有味。“云”与“鹤”本来已不是俗世凡物,何况还是“孤云”与“野鹤”,这样超尘脱俗之物在人世是留不住的。因此诗人诙谐地说岂向人间住。 2.描写丹顶鹤的诗句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代鹤 白居易 我本海上鹤,偶逢江南客。 感君一顾恩,同来洛阳陌。 洛阳寡族类,皎皎唯两翼。 貌是天与高,色非日浴白。 主人诚可恋,其奈轩庭窄。 饮啄杂鸡群,年深损标格。 故乡缈何处,云水重重隔。 谁念深笼中,七换摩天翮。 郡中见群鹤 张九龄 晓日东田去,烟霞北诸归。 欢呼良自适,罗列好相反。 远集长江静,高翔众鸟稀。 届烦仙子驭,何谓野人机。 3.描写仙鹤的古诗词《仙鹤篇》 年代: 唐 作者: 武三思 白鹤乘空何处飞,青田紫盖本相依。 缑山七月虽长去,辽水千年会忆归。 缑山杳杳翔寥廓,辽水累累叹城郭。 经随羽客步丹丘,曾逐仙人游碧落。 迢迢碧落断氛埃,霞堂云阁几重开。 欲寻东海黄金灶,仍向西山白玉台。 九皋独唳方清切,五里惊群俄断绝。 月下分行似度云,风前飏影疑回雪。 风前月下路漫漫,水宿云翔去几般。 宛转能倾吴国市,裴回巧拂汉皇坛。 琴中作曲从来易,鼓里传声有甚难。 夜夜恒飞银汉曲,朝朝常饮玉池澜。 别有闻箫出紫烟,还如化履上青天。 霜毛忽控三神下,玉羽俄看二客旋。 燕雀终迷横海志,蜉蝣岂识在阴年。 莫言一举轻千里,为与三山送九仙。 4.赞美“仙鹤”的诗句有哪些1.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刘禹锡《秋词》 2.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刘禹锡《送上人》 3. 我本海上鹤,偶逢江南客。——白居易《代鹤》 4. 远集长江静,高翔众鸟稀。——张九龄《郡中见群鹤》 5. 丹顶宜承日,霜翎不染泥。爱池能久立,看月未成栖。——刘禹锡《鹤叹二首》 6. 寂寞一双鹤,主人在西京。故巢吴苑树,深院洛阳城。——刘禹锡《鹤叹二首》 作者简介: 7.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后因王叔文事贬为朗州(今属湖南)司马。元和十年(815)召还,又贬连州刺史。晚为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禹锡在朗州,曾仿民歌为新词。有《刘宾客集》。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中唐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8.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太原(今属山西)人。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后贬江州(今属江西)司马,移忠州(今属四川)刺史。后为杭州刺史,又为苏州、同州(今属陕西)刺史,以刑部尚书致仕。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其诗早年与元稹齐名,称“元白”;晚年又与刘禹锡齐名,称“刘白”。[1]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词不多,但影响后世甚大。有《白氏长庆集》。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9. 张九龄(678—740),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唐中宗初年进士,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唐代有名的贤相。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每宰相荐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 参考资料 搜狗问问:/z/q769998729.htm 5.形容仙鹤的句子1、湖中心有一只丹顶鹤站立在荷花上。它张开翅膀,伸长脖子,昂起头喷水,喷出一条条水柱,水花落在平静的湖面上,出现了一个个小圆晕,还可以看见丹顶鹤的倒影呢,真漂亮! 2、提到丹顶鹤,在人们的脑海中往往会出现一群亭亭玉立的仙鹤在夕阳西下的黄昏中,挺胸昂首,回步转颈,或引颈高鸣,或展翅作舞,俨然一副绅士风度,似在夕阳的伴奏下,跳着欢快的芭蕾。 3、一只只雪白的丹顶鹤,黄色的脚爪,长长的尖嘴。头上还有一块红色,像一顶红帽子。这些白鹤有的在喝水,有的在吃小鱼,有的在小池塘里洗澡,还有的互相追逐、嬉戏……真是有趣极了。 6.描写鹤的诗句唐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代鹤》 (唐)白居易 我本海上鹤,偶逢江南客。感君一顾恩同来洛阳陌。洛阳寡族类,皎皎唯两翼。貌是天与高,色非日浴白。主人诚可恋,其奈轩庭窄。饮啄杂鸡群,年深损标格。故乡缈何处,云水重重隔。谁念深笼中,七换摩天翮。 《郡中见群鹤》 (唐)张九龄 晓日东田去,烟霞北诸归。欢呼良自适,罗列好相反。远集长江静,高翔众鸟稀。届烦仙子驭,何谓野人机。 《题笼鹤》 (唐)白居易 经旬不饮酒,逾月未闻歌。岂是风情少,其如尘事多。虎丘渐客问,娃馆逅人过。莫笑笼中鹤,相看去几何。 《池鹤》 (唐)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转觉鸬鹚毛色下,若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望鸣皋山白云,寄洛阳卢主簿》 (唐)李欣 远映村更失,孤高鹤来傍。胜气欣有逢,仙游且难仿。 《感鹤》 (唐)白居易 碧云行止躁,白鹭性灵粗,终日无群伴,溪边吊影孤。 《黄楼鹤》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鹤》 (唐)白居易 人各有其所好,物固无常宜。谁谓尔能舞,不如闻立时 “丹顶宜承日,霜翎不染泥”(刘禹锡《鹤叹》)、“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白居易《池鹤二首》)、“丹顶西施颊,霜毛四皓须”(杜牧《鹤》)、“精含丹而星曜,顶凝紫而烟华”(鲍照《鹤舞赋》)、“羽翼光明欺积雪,风神洒落占高秋”(郑谷《鹤》)、“丹砂结顶煜有辉,咳吐璀错生珠玑”(刘伯温《云鹤篇赠詹冈》)、“丹砂作顶耀朝日,白玉为羽明衣裳”(谢缙《题松竹白鹤图》)。 鹤行走时,细腿高抬,挺胸昂首,迈着“矩步”,从不萎萎缩缩,徐缓而高雅,有一种“绅士”风度,透着阳刚之气。诗人们写道:“徘徊幽树月,嘹唳小亭风”(张籍《和裴司空以诗请刑部白侍郎双鹤》)、“徐引竹间步,远含云外情”(刘禹锡《鹤叹》)、“夕阳滩上立徘徊,红蓼风前雪翅开”(韦庄《失鹤》)。 诗人们写鹤的飞,凌霄直上,翱翔万里。“欢呼良自适,罗列好相依”、“远集长江静,高翔众鸟稀”(张九龄《羡鹤》)、“翱翔一万里,来去几千年”(李峤《鹤》)、“匝日域以回鹜,穷天步而高寻”(鲍照《鹤舞赋》)、“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东游扶桑略西极,上下九天仅咫尺”(谢缙《题松竹鹤图》)、“分飞共所从,六翮势摧风”(杜牧《别鹤》)、“苍波万里茫茫去,驾风鞭霆卷云路”、“四海明月五湖风,飞冲直上凌虚空”(友鹤仙《友鹤吟》)。 “应吹天上律,不使尘中寻”(孟郊《晓鹤》)、“闲整素仪三岛近,回飘清唳九霄闻”(李绅《忆放鹤》)、“秋霄一滴露,声闻林外天”(元稹《和乐天感鹤》)、“清音迎晓日,秋思立寒蒲”(杜牧《鹤》)、“清响彻云霄,万籁悉以屏”(于谦《夜闻鹤唳有感》)。 :“双舞庭中花落处,数声池上月明时”(刘禹锡《和乐天送鹤上裴相公别鹤之作》)、“叠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临霞”、“始连轩以凤跄,终宛转而龙跃”、“惊身蓬集,矫翅雪飞”(鲍照《舞鹤赋》)、“羽毛似雪无瑕点,顾影秋池舞白云”(李绅《忆放鹤》)。 7.描写梅花仙鹤的诗句《正朝摘梅》唐 张说 蜀地寒犹暖,正朝发早梅。 偏惊万里客,已复一年来。 《江滨梅》唐 王适 忽见寒梅树,开花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梅湾》唐 顾况 白石盘盘磴,清香树树梅。 山深不吟赏,辜负委苍苔。 《忆梅》唐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黄鹤楼》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鹤叹二首》唐 刘禹锡 其一: 寂寞一双鹤,主人在西京。 故巢吴苑树,深院洛阳城。 徐引竹间步,远含云外情。 谁怜好风月,邻舍夜吹笙。 其二: 丹顶宜承日,霜翎不染泥。 爱池能久立,看月未成栖。 一院春草长,三山归路迷。 主人朝谒早,贪养汝南鸡。 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