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西堤六桥的诗句

1.颐和园的西堤六桥各有怎样的特点

从耶律楚材祠沿环湖路向西,可到昆明湖西堤。

昆明湖西堤是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六桥修 建而成的。其为纵贯昆明湖的一道南北长堤;把昆明湖水分成东西两半。

西堤一带风景绝 佳,且极幽静。清漪园时堤上不仅植桃柳,还广植果树。

乾隆游堤时曾有赠赐大臣水果的记 载。 慈禧也爱游西堤,她有时化装游湖,曾扮过渔婆,李莲英扮渔翁,在豳风桥前合过影; 还有慈禧倒骑驴过玉带桥之传说。

在昆明湖西堤上,亦能体会到“苏堤景致六条桥,一株杨 柳一株桃”的意境。 西堤上建有风格各异的六条桥,像是镶在彩练上的六颗明珠。

桥上置亭,既为造景,又 供休息。 西堤六桥的桥名由南往北是:柳桥、练桥、镜桥、玉带桥、豳风桥、界湖桥。

柳桥为西堤最南之一桥。因河柳得名,同时取意于杜甫“柳桥晴有絮”的诗句。

桥亭是 重檐歇山的元宝顶。 练桥之“练”,是形容水的,由玉泉山来的水流经练桥人昆明湖,桥下水流如漂白的布 帛,古人称“帛”为“练”,故名练桥,也符合南朝诗人谢眺“澄江静如练”的诗意。

镜桥则是李白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境界。乾隆也有诗咏:“若道湖光宛是 镜,阿谁不是镜中人。”

游客现在看到的桥上的八角重檐亭,是解放后根据原柱基础,重新 设计修复的。 豳风桥在清漪园时叫桑芋桥,与西部的耕织图机织房为同一组建筑,即“织女”所在 地,桥旁植种桑树。

与湖东南岸的“牛郎”(铜牛)隔“天河”(昆明湖)相望。慈禧重修 时,因为咸丰名奕伫,“芋”与“亡”音,为避皇帝名讳而改为今名。

“豳风”是《诗经》中 记叙豳地奴隶生产一章的篇名,以此为桥命名,大概也是表白帝王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豳 风桥桥亭为重檐四坡顶。

细看柳桥、练桥、镜桥、豳风桥的桥与亭,一桥一式,互不雷同。桥洞有单孔、三孔; 桥拱有圆拱、瓣拱、方拱;桥亭有八角、四方、长方;亭顶有攒尖、歇山、卷棚各式,表现 出设计者的智巧。

玉带桥是六桥中最负盛名的,它是颐和园内最高的桥,桥体洁白,桥身瘦高,桥面宛如 玉带,拱形倒影落人湖中。 桥上有对联:“螺黛一痕平铺明月,虹光百尺横映水帘”,此联把 桥比作“螺黛”、“虹光”,把昆明湖比作“明月”、“水帘”,既状景又抒情,概括了这桥的奇 观妙景,登桥而望犹如置身“瀛洲”、“蓬岛”。

桥下是昆明湖的入水口,在昆明湖东南端另 有一座造型与它完全相同的绣漪桥,则是昆明湖的出水口。 玉带桥不仅装饰效果最佳,而且 是西堤六桥中唯一具有实用功能的桥。

当年帝后由城里来园,走水路,在西直门外登舟经长 河由绣漪桥入园。若走水路从颐和园去玉泉山则必经玉带桥,高大的拱形桥洞便于舟船通 过。

玉带桥是中国古代石桥中实用性与园林艺术性巧妙结合的杰作。 界湖桥位于西堤最北端的前湖和后湖转折处,为昆明湖进水口。

2.说西堤六桥仿建苏堤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颐和园的昆明湖是以杭州西湖为蓝本设计的,西堤和西堤六 桥效仿的是西湖苏堤的式样。

乾隆皇帝御制诗中有“桥学苏家界 湖堤”,“借得苏堤画意多”等诗句,都表明昆明湖上的西堤和堤 上的六座桥是仿自杭州西湖的苏堤。昆明湖上,不但西堤是仿自 苏堤,而且整个湖的平面,.都与杭州西湖相似。

乾隆在一首写万寿山的诗里有这样四句:“面水背山地,明湖仿浙西,琳琅三竺 宇,花柳六桥堤。”当初乾隆在规划建清漪园时,确是将浙江杭 州的西湖作为蓝本,不但湖面像,而且面水背山的地势也像,不 但西堤仿自苏堤,而且湖边山上众多的庙宇,也是清漪园内所追 求的一种意境。

在清漪园园内,不但万寿山前后山的中轴都是辉 煌壮丽的佛寺,而且全园之中,包括水中的岛上也都建构了大大 小小的神佛寺庙,多达50余处,说是琳琅满目,是不过分的。

3.颐和园有多少桥

颐和园的桥,姿态各异,形象万千,经过了数百年风雨的洗礼,还是风采依旧,更显苍苍伟岸!桥横跨南北西东,架起的是两岸的期待和盼望,架起的是彩虹般灿烂的景色,点亮的是人们幸福和热切的心愿! 西堤六桥----由南向北依次建有:柳桥、(景明楼、无名桥)、练桥、镜桥、玉带桥、豳风桥、界湖桥六座样式各异的桥亭。

在柳桥和练桥之间为“景明楼”(取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之句而命名)。 柳桥 景明楼、无名桥 练桥 镜桥 玉带桥 豳风桥 界湖桥 半壁桥 锣锅桥 石桥 九曲桥 荇桥 长桥 十七孔桥 知鱼桥 绣漪桥。

4.关于桥的诗句古诗

关于桥的诗句大全

1、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李峤

2、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朱自清——《威尼斯的桥》

3、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宗楚客

4、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天子方清暑,宫人重暮妆。——《杂曲歌辞·天长地久词》卢纶

5、桥北雨余春水生,桥南日落暮山横。问君对酒胡不乐?听取菱歌烟外声。——《过杜浦桥二首:其二》陆游

6、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文德皇后挽歌》朱子奢

7、三两渔庄老树边,渔娃补网橛船头。板桥茅屋湖南埭、带雨拕花更可怜。——《鉴湖柳枝词十二首》

8、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游侠篇》陈子良

9、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采桑》刘希夷

10、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题情尽桥》雍陶

11、夜夜愁君辽海外,年年弃妾渭桥西。——《杂曲歌辞·妾薄命》刘元淑

12、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相和歌辞·江南曲》韩翃

13、祓除情景烟波上,放荡胸怀诗酒中。禹会桥边潮落处,夕阳几度系孤篷。——《闲游》其三》陆游

14、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送杨长史赴果州)王维

15、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赋得浦外虹送人》陈润

5.为什么要改西堤六桥中的桑苎桥为豳风桥

西堤六桥的名称都是清漪园时代的旧名,惟由北向南的第二座桥原名“桑苎桥”改名为“豳风桥”。

为什么呢?桑苎桥的苎音与主子的主,特别是咸丰皇帝的名字奕伫(音Zhii,智慧)的伫谐音,再加上“桑”与“丧”同音,读起来很不吉利。重建颐和园时,咸丰皇帝已去世近三十年,所以单独改了这座桥名。

“桑芒”原意是桑麻的意思,苎为苎麻的简称,因为桥畔便为耕织图农业景区,用这个名字是很符合环境的。新改为“豳风”两字,出自《诗经》中十五国风的《豳风》。

《豳风》中著名的篇章《七月》描写农事生产生活景象,用来作为农业的代称。圆明园四十景中有一景就称《豳风图画》,所以豳风和桑苎应该表达的是同一主题内容。

6.关于桥的诗句大全

1、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

——<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李峤2、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朱自清——<威尼斯的桥>3、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

——<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宗楚客4、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关于桥的诗句大全。

天子方清暑,宫人重暮妆。——<杂曲歌辞·天长地久词>卢纶5、桥北雨余春水生,桥南日落暮山横。

问君对酒胡不乐?听取菱歌烟外声。——<过杜浦桥二首:其二>陆游6、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

——<文德皇后挽歌>朱子奢7、三两渔庄老树边,渔娃补网橛船头。板桥茅屋湖南埭、带雨拕花更可怜。

——<鉴湖柳枝词十二首>8、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关于桥的诗句大全。

——<游侠篇>陈子良9、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

——<采桑>刘希夷10、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题情尽桥>雍陶11、夜夜愁君辽海外,年年弃妾渭桥西。——<杂曲歌辞·妾薄命>刘元淑12、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

——<相和歌辞·江南曲>韩翃13、祓除情景烟波上,放荡胸怀诗酒中。禹会桥边潮落处,夕阳几度系孤篷。

——<闲游>其三>陆游14、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送杨长史赴果州)王维15、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赋得浦外虹送人>陈润16、洛阳宫阙照天地,四面山川无毒气。

谁令汉祖都秦关,从此奸雄转相炽。——<天津桥>刘叉17、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

——<玄都观>徐氏18、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19、防拒连山险,长桥压水平。

——<蒲津迎驾>宋璟20、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水调歌头>21、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溪>张旭2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23、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天津桥望春>雍陶24、细水涓涓似泪流,日西惆怅小桥头。衰杨叶尽空枝在,犹被霜风吹不休。

——<小桥柳>白居易25、云气横开八阵形,桥形遥分七星势。——<畴昔篇>骆宾王26、洛桥瞻太室,期子在云烟。

——<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赠杜侯杜四>宋之问27、捩柁柯桥北,维舟草市西,月添霜气峭,天带斗杓低。浦冻无鱼跃,林深有鹤栖。

不嫌村酒恶,也复醉如泥。——<舟中>陆游28、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灵隐寺>宋之问2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30、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蓝桥驿见元九诗>白居易31、禹会桥头江渺然,隔江村店起孤烟。冷云垂野雪方作,断雁叫群人未眠。

万里漂流归故国,一生蹭蹬付苍天。暮年尚欲师周孔,未遽长斋绣佛前。

——<江上>32、山步溪桥又早秋,飘然无处不堪游,僧廊偶为题诗入,鱼市常因施药留。——<秋思>陆游33、青帝万里月轮孤,扫尽浮云一点无。

正是吾庐秋好夜,上桥浑不要人扶。——<柳桥秋夜>陆游34、虹桥分水态,镜石引菱光。

——<安德山池宴集>李百药35、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何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上洛桥>李益36、几处白烟断,一川红树时。坏桥侵辙水,残照背村碑。

——<闲步>司空图37、欲上祝融峰,先登古石桥。凿开巇嶮处,取路到丹霄。

——<登祝融峰>李徵古38、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相和歌辞·常林欢>温庭筠39、九十九冈遥,天寒雪未消。

羸童牵瘦马,不敢过危桥。——<汉东道中>蒋吉40、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板桥晓别>李商隐41、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杂曲歌辞·竹枝>刘禹锡42、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陆游43、穿桥迸竹不依行,恐碍行人被损伤。我去自惭遗爱少,不教君得似甘棠。

——<别桥上竹>白居易44、绿渚传歌榜,红桥度舞旗。——<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张说45、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

——<还京赠别>卢照邻46、汉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桥万里平。——<阙题>杨师道47、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刘禹锡48、桥西暮雨黑,篱外春江碧。

49、雨细穿梅坞,风和上柳桥。山居无历日,今日是何朝?——<戏作绝句,以唐人句终之>陆游50、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

()——<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王勃51、涧险泉声疑度雨,川平桥势若晴虹。——<游石淙山>张昌宗52、驻马西桥上,回车南陌头。

故。

7.有关桥的诗句

最佳答案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

洛桥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州桥

(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

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

几时真有六军来?

题小桥前新竹招客

(白居易)

雁齿小虹桥,垂檐低白屋。

桥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

皮开坼褐锦,节露抽青玉。

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触。

闲吟声未已,幽玩心难足。

管领好风烟,轻欺凡草木。

谁能有月夜,伴我林中宿?

为君倾一杯,狂歌竹枝曲。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古诗:元稹《寄乐天》

天下风光数会稽,

灵汜桥前百里镜,

安得故人生羽翼,

飞来相伴醉如泥。

李绅《灵汜桥>>

灵汜桥边多感伤,分明湖派绕回塘。

岸花前后闻幽鸟,湖月高低怨绿杨。

能促岁阴惟白发,巧乘风马是春光。

何须化鹤归华表,却数凋零忆越乡。

华镇《还珠桥》

溪上还珠太守家,

小桥斜跨碧流沙。

清风不共门墙改,

长与寒泉起浪花。

陆游《五云桥》

若耶北与镜湖通,

缥缈飞桥跨半空。

陵谷双迁谁复识?

我来徙倚暮烟中。

第二句是描绘石桥的千古佳句。

《秋思》

山步溪桥又早秋,

飘然无处不堪游,

僧廊偶为题诗入,

鱼市常因施药留.

8.关于桥的诗句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船到桥头桥头自然直.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见咸阳桥.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回环鸟道接长桥,云影山光入望遥。

缩千里为咫尺,联两地成一家水光遥接汉,虹气上凌虚上下影摇波底月,往来人渡镜中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诗经.大雅.大明》)“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华镇)桥西暮雨黑,篱外春江碧。

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

水底远山云似雪,桥边平岸草如烟。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 枯藤老数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9.昆明湖西堤六桥是哪6座桥

西堤位于昆明湖的西侧,是仿照杭州苏堤而建的。

苏堤上共有6座桥,故而西堤上 也建了6座桥,依次是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和柳桥。 界湖桥位于西堤的最北端,因分界昆明湖内、外湖与后溪河而得名。

此桥呈南北走向, 桥下有3个方形桥洞,桥上原有木构的桥亭,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焚毁。 1886 年修建颐和园时,桥得以整修而桥亭未获重建。

豳风桥在界湖桥南。清漪园时期,此桥名为“桑苎桥”,桥西原有“耕织图”等与农 事有关的景致。

I860年,桑苎桥被英法联军烧毁。1886年颐和园重建时改名为“豳风桥”。

“豳风”是《诗经》中描写百姓农耕生活的诗歌,故引经据典用作桥名。 豳风桥与界湖桥 形制近似,只是桥身尺寸略小,桥洞造型也稍有不同,中间的桥洞为方形,两边为圆形。

玉带桥为单孔高拱形石桥,桥身高高拱起,形似古人佩饰的玉带,因而得名。玉带 桥拱高而薄,弧形线条十分流畅,半圆的桥洞与水中的倒影构成一轮透明的圆月,景象 十分动人。

镜桥在玉带桥南,为一平两坡式,桥下方形桥孔,桥上有八方重檐攒尖式的桥亭。"镜 桥”之名取自唐代诗人李白“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诗句。

练桥为一孔桥,桥上有四方形重檐攒尖顶桥亭。此处视野开阔,是西堤上最佳的观 景点之一,站在桥上,南湖岛、十七孔桥、佛香阁建筑群等景致都能一一收入眼中。

柳桥位于西堤最南端,桥身较高,桥下有一方四圆5个桥洞,桥身上建有一座四方 桥亭。柳桥与西堤一并镶嵌在湖水之中,背景是玉泉山宝塔,非常壮丽,为昆明湖一大 景观。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