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道德有关的诗句有哪些1. 《献华阴罗丞别》 (唐)储光羲 华山薄游者,玄发当青春。道德同仙吏,尊卑即丈人。 县城俯京路,获见官舍里。淹留琼树枝,谑浪春泉水。 昔余在天目,总角奉游从。寒暑递来往,今复莲花峰。 别情无远近,道别方愁予。孰想古人言,乃知悲风雨。 2. 《列女操》唐. 孟郊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3. 《赠孟浩然》 (唐)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4. 题剑门 (唐) 李衍 缓辔逾双剑,行行蹑石棱。作千寻壁垒,为万祀依凭。道德虽无取,江山粗可矜。回看城阙路,云叠树层层。 5. 《奉和幸白鹿观应制》 (唐)赵彦昭 云骖驱半景,星跸坐中天。国诞玄宗圣,家寻碧落仙。玉杯鸾荐寿,宝算鹤知年。一睹光华旦,欣承道德篇。 二、关于品德的诗句短歌行》曹操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咏蝉》唐.虞世南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史记.李将军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论语.里仁》 德不孤,必有邻.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求通亲亲友》曹植 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 《淮南子.修务训》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三、关于品德修养古诗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蹊(xī):小路.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四、与道德有关的诗词1.《列女操》唐. 孟郊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这是一首颂扬贞妇烈女的诗。以梧桐偕老,鸳鸯双死,比喻贞妇殉夫。表达诗人坚守节操,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之品行。不过它是维护封建礼教道德的,是属于封建,应予批判。 2.《赠孟浩然》唐. 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全诗推崇孟浩然风雅潇洒的品格。描绘了孟浩然摒弃官职,白首归隐,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贵品行;尾联直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抑止。 五、关于品德修养的诗句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六、有关道德修养的诗句求大神帮助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 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 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 蹊(xī):小路。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 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相互切磋,那么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8、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朝杜荀鹤《泾溪》) 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 沉沦:指沉船、溺人。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对待自己,每天都要自省,有错即改,无错自勉。对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也应采取这种态度。 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辛勤操劳,艰苦奋斗,足以成就大业;贪图安逸,放纵享乐,则必遭亡身之祸。 1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断彻底,这是做人的准则和美德。 1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秦李斯《谏逐客书》) 让:拒绝,舍弃。 就:成就。原喻指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 也可喻指博学多闻,才有更深的造诣。 1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 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则不如梅花香。现可用以形容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1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以:与,交付。 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岂能因为有祸患而逃避,有幸福就争抢呢?诗句表现了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怀。 16、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汉乐府古辞《君子行》) 在瓜田里不要弯身提鞋(免得别人误认为是摘瓜)。 在李树下不要举手正帽(免得别人误认为偷李子)。比喻在容易被人怀疑的地方要谨慎,注意检点规范自己的行为。 1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君子,指有道德的人。 小人,指道德低劣的人。这两句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1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 景行(háng):大路。 止:语助词,无义。两句的原意是:遇到高山就尽情仰望,遇到大路就顺利通行。 后以“高山”比喻道德高尚,以“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 句意为:品德像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就会有人效法他。 1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擎(qíng):往上托,举。 擎雨盖,指荷叶,因它像撑开的雨伞。两句的意思是:荷花衰败,那高擎如伞的荷叶也随之枯萎;可菊花凋谢,却还留下了在严霜中傲然挺立的枝桠。 诗句以荷衬菊,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操的仰慕钦佩之情。 20、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郑思肖《画菊》) 宁愿在枝头含着芳香死去,也不为凛冽的北风所吹落。诗人借菊咏怀,抒发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论语》) 做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意为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君子帮助别人成就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 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24、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资治通鉴》) 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来对照自己的言行,就会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25、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毛诗序》) 提意见的人没有罪过,听意见的人,可引以为戒。 26、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 正确地批评我的错误的人,是我的老师;恰当肯定我的优点的人,是我的朋友;一味奉承阿谀我的人,是存心要害我的贼寇。 这是荀子处世。 七、有关道德修养的诗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 丹青,朱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 这两句说,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宋•程颢) 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 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 蹊(xī):小路。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 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相互切磋,那么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8、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朝•杜荀鹤《泾溪》) 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 沉沦:指沉船、溺人。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对待自己,每天都要自省,有错即改,无错自勉。对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也应采取这种态度。 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辛勤操劳,艰苦奋斗,足以成就大业;贪图安逸,放纵享乐,则必遭亡身之祸。 1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说话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断彻底,这是做人的准则和美德。 1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秦•李斯《谏逐客书》) 让:拒绝,舍弃。 就:成就。原喻指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 也可喻指博学多闻,才有更深的造诣。 1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 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则不如梅花香。现可用以形容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1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以:与,交付。 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岂能因为有祸患而逃避,有幸福就争抢呢?诗句表现了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怀。 16、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汉乐府古辞《君子行》) 在瓜田里不要弯身提鞋(免得别人误认为是摘瓜)。 在李树下不要举手正帽(免得别人误认为偷李子)。比喻在容易被人怀疑的地方要谨慎,注意检点规范自己的行为。 1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君子,指有道德的人。 小人,指道德低劣的人。这两句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1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 景行(háng):大路。 止:语助词,无义。两句的原意是:遇到高山就尽情仰望,遇到大路就顺利通行。 后以“高山”比喻道德高尚,以“景行”比喻行为光明正大。句意为:品德像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就会有人效法他。 1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擎(qíng):往上托,举。 擎雨盖,指荷叶,因它像撑开的雨伞。两句的意思是:荷花衰败,那高擎如伞的荷叶也随之枯萎;可菊花凋谢,却还留下了在严霜中傲然挺立的枝桠。 诗句以荷衬菊,表达了对友人高尚情操的仰慕钦佩之情。 20、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郑思肖《画菊》) 宁愿在枝头含着芳香死去,也不为凛冽的北风所吹落。诗人借菊咏怀,抒发坚守节操,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 2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论语》) 做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意为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2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君子帮助别人成就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 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24、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资治通鉴》) 善于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来对照自己的言行,就会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25、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毛诗•序》) 提意见的人没有罪过,听意见的人,可引以为戒。 26、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 正确地批评我的错误的人,是我的老师;恰当肯定我的优点的人,是我的朋友;一味奉承阿谀我的人,是存心。 八、关于“品德修养”的诗句有哪些1.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释义: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 2.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释义: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 3.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释义: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4.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朝•杜荀鹤《泾溪》 释义: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 5.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释义: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则不如梅花香。现可用以形容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1.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释义: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岂能因为有祸患而逃避,有幸福就争抢呢? 2.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释义:虽一时被诬陷,但历尽千辛万苦,其崇高品德终究会被人们认识的。 3. 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 释义:日落时,其余光留于桑榆之上,故桑榆指晚暮,也借指人的晚年。 4.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何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秦•李斯《谏逐客书》 释义:原喻指要广纳人才,才能成就大业。也可喻指博学多闻,才有更深的造诣。 5.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释义:辛勤操劳,艰苦奋斗,足以成就大业;贪图安逸,放纵享乐,则必遭亡身之祸。 九、关于人的品德的诗句1、《扬子江》 宋代: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译文: 前几日伴狂风自去北海漂游,费尽千辛万苦回到扬子江头。 我的心就像那一根磁针,不永远指向南方誓不罢休。 2、《塞上曲二首·其二》 唐代: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译文: 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 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宋代:陆游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译文: 迢迢万里的银河朝西南方向下坠,喔喔的鸡叫之声在邻家不断长鸣。 疾病折磨我几乎把救亡壮志消尽,出门四望不禁手搔白发抱憾平生。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4、《夏日绝句》 宋代: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5、《竹石》 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