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词词头有那些有水调歌头、念奴娇、蝶恋花、百步洪、鱼蛮子、定风波、西江月、沁园春、菩萨蛮、鹧鸪天、好事近、放歌行、浪淘沙、渔家傲、天仙子、相见欢、朝中措、采桑子、浣溪沙、鹊桥仙、踏莎行、六丑、醉花阴、清商怨、水龙吟、摸鱼儿、扬州慢、解连环、江城子、更漏子、雨霖铃、望海潮、夜半乐、忆帝京、桂枝香、长相思 、谒金门、苏幕遮、生查子、临江仙、南乡子。 贺新郎、木兰花、卜算子、清平乐、虞美人、声声慢、武陵春、永遇乐、卖花声、青玉案、兰陵王、玉楼春、石州慢、满江红、汉宫春、破阵子、高阳台、八声甘州等。 2.宋词词牌名【一画】一七令 一寸金 一井金 一片子 一叶舟 一叶落 一丛花 一丝风 一枝花 一枝春 一络索 一捻红 一斛珠 一痕沙 一剪梅 一萼红 一落索 一箩金 一丛花令 一江春水 一斛夜明珠【二画】二色莲 二郎神 二色宫桃 二郎神慢 十二时 二郎 十八香 十月桃 十月梅 十六贤 十报恩 十拍子 十样花 十爱词 十二时慢 十六字令 丁香结 卜算子 卜算子令 卜算子慢 入塞 人月圆 人南渡 人月圆令 人在楼上 八归 八六子 八拍蛮 八宝妆 八宝装 八音谐 八节长欢 八声甘州 八犯玉交枝 七娘子 七骑子 七宝玲珑 九回肠 九张机【三画】三台 三台令 三台春 三字令 三段子 三姝媚 三株媚 三部乐 三奠子 三登乐 三光会合 三犯渡江云 三犯锦园春 干荷叶 于飞乐 中好 于飞乐令 下手迟 下水船 下兵词 大犯 大有 大椿 大酺 大圣乐 大江东 大江词 大江乘 大官乐 大圣乐令 大江东去 大江西上曲 兀令 万片欢 万年枝 万年春 万里春 万斯年 万年欢慢 与团圆 上升花 上丹霄 上平西 上平南 上西平 上行杯 上江虹 上阳春 上林春 上楼春 上林春令 上林春慢 山花子 山鬼谣 山亭柳 山亭宴 山渐青 山庄劝酒 山亭宴慢 千叶莲 千年调 千金意 千春词 千秋引 千秋节 千秋岁 千秋万岁 千秋岁引 千秋岁令 川拨棹 个侬 广寒枝 广寒秋 广谪仙怨 女冠子 女冠子慢 小圣乐 小冲山 小重山 小庭花 小秦王 小桃红 小阑干 小梅花 小镇西 小木兰花 小重山令 小楼连苑 小镇西犯 小抛球乐令 飞龙宴 飞雪满堆山 飞雪满群山 马家春慢 子夜歌【四画】丰乐楼 丰年瑞 王孙信 开元乐 天香 天下乐 天门谣 天仙子 天宁乐 天香引 天香慢 天下乐令 天道无亲 元会曲 无闷 无一事 无俗念 无梦令 无漏子 无愁可解 无月不登楼 云仙引 云雾敛 云淡秋空 云鬓松令 木笪 木兰花 木兰香 木兰花令 木兰花慢 木兰花减字 厅前柳 不见 不怕醉 仄韵过秦楼 太平令 太平乐 太平年 太平欢 太平时 太常引 太清引 太平年慢 太清歌词 五拍 五更令 五灵妙仙 五更出舍郎 五彩结同心 五福降中天 五福降中天慢 长春 长生乐 长寿仙 长寿乐 长命女 长相思 长思仙 长桥月 长相思令 长相思慢 长亭怨慢 长寿仙促拍 瓦盆歌 少年心 少年游 少年游令 少年游慢 中兴乐 内家娇 升平乐 化生儿 爪茉莉 月下笛 月中仙 月中行 月中桂 月边娇 月当厅 月当窗 月先圆 月华清 月城春 月宫春 月上瓜洲 月上海棠 月华清慢 月照梨花 月上海棠慢 月底修箫谱 丹凤吟 风入松 风马儿 风马令 风中柳 风光子 风光好 风流子 风敲竹 风蝶令 风瀑竹 风入松慢 风中柳令 比梅 心月照云溪 乌夜啼 乌啼月 凤台 凤归云 凤池吟 凤来朝 凤求凰 凤时春 凤孤飞 凤将雏 凤栖梧 凤衔杯 凤凰阁 凤楼吟 凤楼春 凤箫吟 凤凰枝令 凤鸾双舞 凤凰台上忆吹箫 六丑 六州 六幺令 六花飞 六国朝 六桥行 六州歌头 六幺花十八 忆人人 忆王孙 忆长安 忆少年 忆东坡 忆旧游 忆仙姿 忆汉月 忆多娇 忆江南 忆闷令 忆吹箫 忆君王 忆故人 忆柳曲 忆帝京 忆秦娥 忆桃源 忆真妃 忆馀杭 忆黄梅 忆萝月 忆章台 忆瑶姬 忆少年令 忆旧游慢 忆吹箫慢 斗百花 斗百草 斗鸡回 斗修行 斗婵娟 斗鹌鹑 张驾行 巴渝辞 丑奴儿 丑奴儿令 丑奴儿近 丑奴儿慢 劝金船 双双燕 双头莲 双红豆 双声子 双带子 双荷叶 双雁儿 双瑞莲 双锦瑟 双韵子 双翠羽 双蕖怨 双燕儿 双燕子 双鸂鶒 双头莲令 水云游 水龙吟 水仙子 水调歌 水晶帘 水龙吟令 水龙吟慢 水调歌头 心香【五画】玉人歌 玉山枕 玉井莲 玉团儿 玉交枝 玉交梭 玉关遥 玉花洞 玉连环 玉抱肚 玉京山 玉京秋 玉京谣 玉珑璁 玉壶冰 玉莲花 裰蛐?玉梅令 玉堂春 玉笼璁 玉液泉 玉阑干 玉楼人 玉楼春 玉楼宴 玉漏迟 玉碾萼 玉蝴蝶 玉蹀躞 玉簟秋 玉簟凉 玉水明沙 玉叶重黄 玉梅香慢 玉楼春令 玉蜡梅枝 玉蝴蝶慢 玉女迎春慢 玉女摇仙佩 玉女摇仙辈 玉炉三涧雪 玉树后庭花 玉珥坠金环 击梧桐 甘州 甘州子 甘州令 甘州曲 甘州遍 甘草子 甘露歌 甘露滴乔松 古记 古阳关 古香慢 古倾杯 古调笑 古调歌 古梅曲 古乌夜啼 古祝英台 古调笑令 古四北洞仙歌 石州引 石州词 石州慢 石州影 石湖仙 龙门令 龙山会 龙州词 龙吟曲 平阳兴 平等会 平调发引 平韵满江红 扑蝴蝶 扑蝴蝶近 东仙 东风寒 东阳叹 东吴乐 东邻妙 东坡引 东风齐着力 东风吹酒面 东风第一枝 占春芳 归风便 归去曲 归去来 归去难 归平遥 归田乐 归田欢 归自谣 归来曲 归国遥 归朝歌 归田引 归朝欢令 归去来兮引 且坐令 冉冉云 四代好 四仙韵 四犯令 四字令 四块玉 四园竹 四和香 四换头 四槛花 四犯剪梅花 四笑江梅引 生查子 付金钗 白苎 白雪 白苎歌 白雪词 白苹香 氐州第一 尔汝歌 乐世词 乐游曲 乐府乌衣怨 市桥柳 兰陵王 半死桐 头盏曲 汉宫春 汉宫春慢 冯夷曲 永同欢 永遇乐 出塞 圣无忧 圣葫芦 台城游 台城路【六画】吉了犯 老君吟 再团圆 西河 西施 西湖 西子妆 西平乐 西平曲 西地锦 西江月 西吴曲 西园竹 西河慢 西笑吟 西湖月 西湖曲 西湖春 西湖路 西窗烛 西楼子 西楼月 西溪子 西子妆慢 西平乐慢 西江月慢 西湖明月引 厌金杯 厌世忆朝元 百尽楼 百岁令 百字令 百字谣 百字歌 百宝妆 百宜娇 百媚娘 百字折桂令 有有令 夺锦标 迈陂塘 成功了 夹竹桃花 扫市舞 扫地花 扫地游 扫地舞 扫花游 扬州慢 夷则商国香慢 过龙门 过秦楼 过涧歇 过涧歇近 师师令 问歌颦 早春怨 早梅芳 早梅香 早梅芳近 早梅芳慢 曲入冥 曲玉管 曲江秋 曲游春 吊严陵 回波乐 回波词 竹枝 竹马儿 竹马子 竹。 3.宋词怎么押韵的说宋词格律之前,先说什么是词牌。 最初的词是用来歌唱的曲调的歌词,曲调的名称称为“词牌”,也许来源于最早的作曲者取的名字。后人用的词牌名跟词的内容已经没什么关系,故又另取了词标题。 比如陆游的《水调歌头·咏梅》,“水调歌头”就是词牌名,“咏梅”是词标题。 下面是部分词牌的格律。 大家最好找来相应的宋词,结合起来一起学,效果比较好。有的词牌格律没列出来,如果想写这些词牌的话,找来两首同样词牌的词,自己分解一下,就可以得出来了。 附:常见词牌格律 说明:- 表平声,| 表仄声,+ 表可平可仄。摘自《唐宋词格律》。 十六字令 又名《苍梧谣》、《归字谣》。十六字,三平韵。 定格: -(韵) + | - - | | -(韵) - - |(句) + | | - -(韵) 渔歌子 又名《渔父》,二十七字,四平韵。中间三言两句,以对偶为宜。 定格: + | - - | | -(韵) + - - | | - -(韵) - | |(句) | - -(韵) - - | | | - -(韵) 忆江南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二十七字,三平韵。 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宋人多用双调。 定格: - + |(句) + | | - -(韵) + | + - - | |(句) + - + | |- -(韵) + | | - -(韵) 长相思 又名《双红豆》,三十六字,前后片各三平韵,一叠韵。 定格: + + -(韵) + + -(叠) + | - - + | -(韵) + - + | -(韵) + + -(韵) + + -(叠) + | - - + | -(韵) + - + | -(韵) 浣溪沙 四十二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平韵,过片二句多用对偶。 格一: + | + - + | -(韵) + - + | | - -(韵) + - + | | - -(韵) + | + - - | |(句) + - + | | - -(韵) + - + | | - -(韵) 格二(摊破浣溪沙): | | - - | | -(韵) - - - | | - -(韵) - | - - | - |(句)| - -(韵) + | + - - | |(句) + - - | | - -(韵) - | | - - | |(句)| - -(韵) 采桑子 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 添字格两平韵,一叠韵。 格一: + - + | - - |(句) + | - -(韵) + | - -(韵) + | - - +| -(韵) + - + | - - |(句) + | - -(韵) + | - -(韵) + | - - +| -(韵) 格二(添字): + - + | - - |(句) + | - -(韵) + | - -(叠) + | - -(句)+ | | - -(韵) + - + | - - |(句) + | - -(韵) + | - -(叠) + | - -(句)+ | | - -(韵) 眼儿媚 又名《秋波媚》。 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 定格: - | - - | - -(韵) + | | - -(韵) + - + |(句) + - + |(句) + | - -(韵) + - + | - - |(句) + | | - -(韵) + - + |(句) + - + |(句) + | - -(韵) 太常引 四十九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三平韵。 两结句倒数第二字定要去声。 定格: + - + | | - -(韵) + | | - -(韵) + | | - -(韵) | + |(豆) - - | -(韵) + - + |(句) + - + |(句) + | | - -(韵) + | | - -(韵)| + |(豆) - - | -(韵) 鹧鸪天 又名《思佳客》,五十五字,前后片各三平韵,前片第三、四句与过片三言两句多作对偶。 定格: + | - - + | -(韵) + - + | | - -(韵) + - + | - - |(句)+ | - - + | -(韵) - | |(句) | - -(韵) + - + | | - -(韵) + - + | - - |(句) + | - - + | -(韵) 小重山 又名《小重山令》,调悲。五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定格: + | - - + | -(韵) + - - | |(豆) | - -(韵) + - + | |- -(韵) - + |(句) + | | - -(韵) + | | - -(韵) + - - | |(豆) | - -(韵) + - + | | - -(韵) - + |(句) + | | - -(韵) 一剪梅 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三平韵。每句并用平收,声情低抑。 亦有句句叶韵者。 定格: + | - - + | -(韵) + | - -(句) + | - -(韵) + - + | |- -(句) + | - -(句) + | - -(韵) + | - - + | -(韵) + | - -(句) + | - -(韵) + - + | |- -(句) + | - -(句) + | - -(韵) 破阵子 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定格: | | - - + |(句) + - + | - -(韵) + | + - - | |(句) +| - - + | -(韵) + - + | -(韵) | | - - + |(句) + - + | - -(韵) + | + - - | |(句) +| - - + | -(韵) + - + | -(韵) 满庭芳 又名《锁阳台》,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 定格: + | - -(句) + - + |(句) | + - | - -(韵) | - - |(句)- | | - -(韵) + | - - | |(句) + + |(豆) + | - -(韵) - -|(句) + - + |(句) + | | - -(韵) - -(韵) - | |(句) - - | |(句) + | - -(韵) | - | - -(句) + | - -(韵) + | + - | |(句) + + |(豆) + | - -(韵) -- |(句) + - + |(句) + | | - -(韵) 水调歌头 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定格: + | | - |(句) + | | - -(韵) + - + | - +(句) + | | - -(韵) + | - - + |(句) + | - - + |(句) + | | - -(韵) + | | - |(句) + | | - -(韵) + + +(句) + + |(句) | - -(韵) + - + |(句) - + - | | - -(韵) + | - - + |(句) + | - - + |(句) + | | - -(韵) + | + - |(句) + | | - -(韵) 凤凰台上忆吹箫 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 定格: - | - -(句) | - - |(句) | - - | - -(韵) | | - - |(句) | | - -(韵) - | - - | |(句) - | |(豆) | | - -(韵) - - | (句) - - | |(句) | | - -(韵) - -(韵) | - | |(句) - | | - -(句) | | - -(韵) | | - - |(句) - | - -(韵) - | - - - |(句) - | |(豆) - | - -(韵) - - |(句) - - | -(句) | | - -(韵) 汉宫春 九十六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定格: + | - -(句) | + - + |(句) + | - -(韵) + - + |(句) | + + | - -(韵) - - | |(句) | - -(豆) + | - -(韵) - | |(豆) - - + |(句) + - + | - -(韵) + | + - - |(句) | - - | |(句) + | - -(韵) - - | - | |(句) + | - -(韵) - - | |(句) | - -(豆) + | - -(韵) - | |(豆) - - + |(句) + - + | - -(韵) 。 4.10首宋词苏幕遮·碧云天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水龙吟·小楼连苑横空 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甃。 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名缰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钗头凤·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望采纳! 5.十大经典宋词10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此词也许是这十首中最缺乏文采,最朴实无华的。但确是感情最真挚的,千百年里,不知有多少人为此感动得流泪。的确,作者把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成为了千年悼亡词之首,堪称千古绝唱。 9青玉案 元夕(辛弃疾) 此词是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名作,上片都是场景烘托,最后一句才是关键,手法上颇象《破阵子》。此词表面写的是作者寻意中人,写出了她的忧愁,孤独。实际上此人就暗指作者自己,表达了自己孤独,壮志难酬的苦闷心理。全词含而不露,极富哲理,读来令人深思,是不可多得的好词。 8一剪梅(李清照) 此词是宋词婉约派的名作,写的细腻深情,在写作手法上颇为人称道。该词表达了作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尤其是最后一句,既是对偶句,又浅白易懂,读之琅琅上口,声韵和谐。极尽了相思之苦。历来为人所称道。词中所表现的爱情是旖旎的、纯洁的、心心相印的;它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大异其趣。将其排到第八应该没有争议。 7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 这是辛弃疾豪放词的代表作,全词写的慷慨激昂,最后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跌千丈,吐尽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抒发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愤,使全词笼上了浓郁的悲凉色彩。写出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 6虞美人(李煜) 这是作者的绝命词,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尤其是最后一句历来为人所称道,恰当运用比喻,极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的国破家忘的愁苦之情,遂成为了千古名句。 5雨霖铃(柳永)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末尾二句画龙点睛,为全词生色,为脍灸人口的千古名句。但是此词在当代流传并不广泛,应不及同为婉约名作的《鹊桥仙》。 4鹊桥仙(秦观) 其实此词在历史上的地位应低于《雨霖铃》,也许是该词写于《雨霖铃》之后的原因,不如其有开创性。但是该词在历史和当代的耳熟能详程度应远超过《雨霖铃》,全词明白如话,表达了高尚的爱情观。是千古传诵的爱情词和婉约词,其经典性毋庸置疑。 3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 该词是苏轼的代表作,豪放派的代表作,乃至是宋词的代表作。该词最大的贡献是突破了当时婉约的词风,彻底开启了豪放派,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全词也写的豪放异常,尤其是首句,已成为了名句中的名句。但是全词并不完美,末尾有消极思想呈现,同为豪放词名作,在思想性上我觉得不如《满江红》。 2满江红(岳飞) 虽然陆游,辛弃疾和陈亮等都写过不少抗战词,但是他们都远不如该词。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这首词写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不屈的精神,它早已成为了伟大民族精神的代名词。其在宋词中的地位我认为至少应进入前3。 1水调歌头 中秋(苏轼) 堪称是宋词中经典中的经典,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经典篇章。全词无论文采,思想和哲理等都堪称完美。更重要的是这首词的知名度绝对在这10首词中名列第一,人们也许不会背其它词中的句子,但对于这首词中的名句就一点就通,可见其耳熟能详程度高到了什么程度。象这么一首在词采,词境和知名度到那么高的词,名列第一应该实质名归。 6.很短的宋词25首你这后面俩首都不全好吧 其实也不是很短。 1、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2、望江南 李煜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3、望江南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4、江南春 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5、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6、如梦令 苏轼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 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7、如梦令 秦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8、如梦令 秦观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9、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10.《鹊桥仙》 宋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1.《凤栖梧》 宋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12.《青玉案 元夕》 宋 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13.《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14.《生查子 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满春衫袖。 15.《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宋 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6.《鹧鸪天·别情》 聂胜琼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17.《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18.西江月 柳 永 凤额绣帘高卷,兽钚朱户频摇。两竿红日上花梢。 春睡厌厌难觉。 好梦狂随飞絮,闲愁浓胜香醪。 不成雨暮与云朝。又是韶光过了。 19.谒金门 晏 殊 秋露坠。滴尽楚兰红泪。 往事旧欢何限意。思量如梦寐。 人貌老于前岁。风月宛然无异。 座有嘉宾尊有桂。莫辞终夕醉。 20.浣溪沙 晏 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21.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 惊起沙禽掠岸飞。 22.长相思 欧阳修 花似伊。 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 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 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 相逢知几时。 23长相思 欧阳修 深花枝。 浅花枝。深浅花枝相并时。 花枝难似伊。 玉如肌。 柳如眉。爱著鹅黄金缕衣。 啼妆更为谁。 24.生查子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25.阳关曲(军中) 苏轼 受降城下紫髯郎。 戏马台南旧战场。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请采纳 谢谢。 7.宋词分那几种类型宋词格律简要 (1) 宋词的格律 宋词的种类要比唐诗的种类复杂得多,在此,必须先搞清一些与宋词的种类相关的概念。 a. 词调和词牌 词是配乐歌唱的,因此每首词都有一个乐谱。而每个乐谱必定属于当时的某种宫调,就好比今天的歌谱都有一个音调一样,或者A调,或者C调等等。这种有一定音律,节奏属于某种宫调的乐谱就是词调。 每一词调都有一个名称,这个词调的名称就是词牌。如《如梦令》、《水调歌头》,等等。这些词牌的来源本应根据乐调内容而定,但实际情况比较复杂。有的是舍弃原曲名而以填写较早影响较大的一首词的题目而袭用的,如《谢秋娘》。有的是以这个词调创制的相关人物命名的,如《何满子》是因歌者而得名的;《虞美人》因项羽诀别虞姬故事而得名;《雨霖铃》因唐明皇夜闻雨淋铃思念杨贵妃命乐工创制而得名。但必须指出后人写的词内容已大多数与词牌没什么关系。 b. 小令、中调、长调 根据字数的多少,词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但一调数体的情况又很难说明这种以字数多少进行上述三分是唯一标准,因此有人也提出这种三分法可能与乐曲相关。 c. 单调、双调 词有的分段,有的不分段。不分段的叫单调,分两段的叫双调(分三段、四段的叫三叠、四叠)。双调的第一段称为上阕或上片,第二段称为下阕或下片。 (2) 宋词的平仄 宋词的平仄安排与句子字数多少有关。宋词的句子最短的只有一个字,最长的有十一个字。 (3) 宋词的押韵 词的压韵与诗的押韵方式有几点不同之处: 第一, 唐诗的韵脚一般都在句末,但是词的韵脚有可能却在句中。因为词的格律需要,一句话可能被分成数句,韵脚就有可能出现在意思上并未成句的地方 第二, 词有的与近体诗一样,限定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而且平仄有限定,有的却平仄两可。 第三, 词的押韵间隔,很难以奇偶来论定,只能讲一般短调较密,长调较疏,密的甚至句句入韵。唐、五代有的词调较密,宋以后新创的较疏些。宋代的语音与诗韵已有很大不同,因此宋代的词人往往将诗韵根据当时的实际语音加以变通。词韵比诗韵宽了很多,只要主要元音相近就可以押韵,从整个音系来看与近代的北方音系更加接近了。 (4) 宋词的对仗 宋词的对仗要求也比唐代近体诗宽的多。首先,近体诗对仗要求平仄相对,但宋词对仗平仄不限。其次,近体诗对仗要求避免相同的字,但宋词没有这条限制。如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上下句平对平、仄对仄,且用了“有”这个相同的字。宋词对仗的位置虽然不象近体诗那样固定,但大体上也有个规律,一般都是在相连的并且字数相同的词句用对仗。然而,即使可以用对仗的地方,如果内容和表达不需要用,也可以不用,因此常有同一词牌、同一位置,有的用对仗,有的却不用对仗。总之,宋词的对仗要求远没有唐代的今体诗那么严格。 以上将唐诗宋词的格律作了一个简要的介绍。这些格律我们不能仅看作是对写诗填词的要求,应该明白这些格律在诗词的吟诵时音律上带来的变化和美感。可以这样说,这些格律不是为写作为阅读,而是为吟诵而制定的,否则这些格律将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因此,我们认为要吟诵好唐诗宋词,除了要对其文学上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还必须知哓其一些简要的格律。 8.十大经典宋词先列出篇目和评论,内容可以到下面联接搜索 10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此词也许是这十首中最缺乏文采,最朴实无华的。 但确是感情最真挚的,千百年里,不知有多少人为此感动得流泪。的确,作者把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成为了千年悼亡词之首,堪称千古绝唱。 9青玉案 元夕(辛弃疾) 此词是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名作,上片都是场景烘托,最后一句才是关键,手法上颇象《破阵子》。此词表面写的是作者寻意中人,写出了她的忧愁,孤独。 实际上此人就暗指作者自己,表达了自己孤独,壮志难酬的苦闷心理。全词含而不露,极富哲理,读来令人深思,是不可多得的好词。 8一剪梅(李清照) 此词是宋词婉约派的名作,写的细腻深情,在写作手法上颇为人称道。该词表达了作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尤其是最后一句,既是对偶句,又浅白易懂,读之琅琅上口,声韵和谐。 极尽了相思之苦。历来为人所称道。 词中所表现的爱情是旖旎的、纯洁的、心心相印的;它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大异其趣。将其排到第八应该没有争议。 7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 这是辛弃疾豪放词的代表作,全词写的慷慨激昂,最后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跌千丈,吐尽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抒发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愤,使全词笼上了浓郁的悲凉色彩。写出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 6虞美人(李煜) 这是作者的绝命词,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尤其是最后一句历来为人所称道,恰当运用比喻,极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的国破家忘的愁苦之情,遂成为了千古名句。 5雨霖铃(柳永)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 末尾二句画龙点睛,为全词生色,为脍灸人口的千古名句。但是此词在当代流传并不广泛,应不及同为婉约名作的《鹊桥仙》。 4鹊桥仙(秦观) 其实此词在历史上的地位应低于《雨霖铃》,也许是该词写于《雨霖铃》之后的原因,不如其有开创性。但是该词在历史和当代的耳熟能详程度应远超过《雨霖铃》,全词明白如话,表达了高尚的爱情观。 是千古传诵的爱情词和婉约词,其经典性毋庸置疑。 3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 该词是苏轼的代表作,豪放派的代表作,乃至是宋词的代表作。 该词最大的贡献是突破了当时婉约的词风,彻底开启了豪放派,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全词也写的豪放异常,尤其是首句,已成为了名句中的名句。 但是全词并不完美,末尾有消极思想呈现,同为豪放词名作,在思想性上我觉得不如《满江红》。 2满江红(岳飞) 虽然陆游,辛弃疾和陈亮等都写过不少抗战词,但是他们都远不如该词。 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这首词写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不屈的精神,它早已成为了伟大民族精神的代名词。 其在宋词中的地位我认为至少应进入前3。 1水调歌头 中秋(苏轼) 对这首词我也不想再介绍,堪称是宋词中经典中的经典,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经典篇章。 全词无论文采,思想和哲理等都堪称完美。更重要的是这首词的知名度绝对在这10首词中名列第一,人们也许不会背其它词中的句子,但对于这首词中的名句就一点就通,可见其耳熟能详程度高到了什么程度。 象这么一首在词采,词境和知名度到那么高的词,名列第一应该实质名归。参考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