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典音乐和唐诗宋词 阅读答案18.答案:“热闹”这里指其他音乐的空前繁盛与活跃;“静静”指中国古典音乐发展中的不随流俗。 评分:答对1个词义得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9.答案示例:中国古典音乐是流动着的诗词,而唐诗宋词则是永久固定下来的圣音。这句话形象地阐明了中国古典音乐和唐诗宋词水**融的关系。 评分:写出句子得2分,写出理解得3分,共5分。 20. 答案:江南初春细密的雨丝,笛声,轻柔和婉约,形象生动表现了皇甫松《梦江南》这首诗词的灵动和朦胧,给人极大的审美愉悦。 评分:答对一处得1分,作用答对得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21. 答案示例:岳飞的《满江红》,配琵琶曲《十面埋伏》;因为《十面埋伏》生动地展现了古代战场上的壮阔画面,和《满江红》气冲斗牛、壮怀激烈的感情是一致的,能起到烘托作用。(4分) 评分:选出诗词、配乐恰当各1分、理由正确4分,共6分。 2.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热闹”这里指其他音乐的空前繁盛与活跃;“静静”指中国古典音乐发展中的不随流俗。 2.答案示例:中国古典音乐是流动着的诗词,而唐诗宋词则是永久固定下来的圣音。这句话形象地阐明了中国古典音乐和唐诗宋词水**融的关系。 3.江南初春细密的雨丝,笛声,轻柔和婉约,形象生动表现了皇甫松《梦江南》这首诗词的灵动和朦胧,给人极大的审美愉悦。 4.答案示例:岳飞的《满江红》,配琵琶曲《十面埋伏》;因为《十面埋伏》生动地展现了古代战场上的壮阔画面,和《满江红》气冲斗牛、壮怀激烈的感情是一致的,能起到烘托作用。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孤舟微月对枫林”的作用。 通过写“孤舟”“微月”“枫林”,交代了听筝的环境,为全诗定下了清冷凄凉的基调,烘托了人物寂寞惆怅的心情。“岭色千重万重雨”的作用。 想象,通感手法,以视觉写听觉,展现了“鸣筝”的艺术效果。或说双关,不仅写岭色,也兼形筝声;不仅是视觉形象,也是音乐形象。 无论是那种境况,对迁客(或流人和作者)的孤寂悲愤或者说复杂的思想情感都起到陪衬烘托的作用。(2)①反映了筝曲的激越,表现了弹筝人的激愤情感。 前句“岭色千重万重雨”是筝曲创造出来的音乐形象,想象瑰丽,表现乐音的繁促酣畅,“断弦”则表明激越的音乐达到了琴弦的极限。②揭示了“泪痕深”的原因。 正因为筝曲激越,乐人倾情演奏,乃至“断弦”,才深深打动了“客心”。 (1)3分,任选一句分析即可。 (2)4分。 4.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小题1】(2分)自然景色 市井景况 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2分。 语意相近即可。【小题2】2分)最后一句通过问句,写邮了夜宿处所的难以选择。 照应了上句的“多酒家”,侧面写出了市井的繁华,表达了对成都太平生活的喜爱。评分标准:答出“问句”具体内容,0.5分;答出结构作用,0.5分;答出侧面作用,0.5分;答出作者情感中,0.5分。 共2分,语意相近即可。【小题1】试题分析:把握诗歌内容,就是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要求学生把握诗意以及基本表情达意的方式等,是诗鉴赏的重要考点之一。 这里学生理解诗歌描写意境内容,从自然景色和市井景况来进行描绘。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试题分析:主要考查把握诗歌感情基调、品析具体语言,学生能初步把握,激发联想,抓住关键,涵咏品析。 教学时对所选诗歌进行自主感受、品味,注重整体把握;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想感受诗歌所提供的意境;抓住一些明显的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做一些品析和表述。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5.现代文(文学类)阅读(17分)木 笛试题答案:小题1:①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令,渲染了一种肃穆,悲壮的气氛。 ②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少年儿童、朱丹)作铺垫。③表现人物性格。 烘托主人公朱丹纯洁高尚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凸现了少年儿童心灵的洁白无瑕。 (写对两条得满分)小题2:(第一次写他小心谨慎地取出木笛是说明他很重视这次考试,与后来选择放弃形成对比,更能突出他的民族精神;第二次是突出朱丹面对死难者纪念碑很庄重,体现他的悲伤之情。 (每点2分)小题3:(1)朱丹是一位具有出色音乐才华的人。 (1分)这主要表现在:他是两位参加决赛的选手之一;纪念碑前的吹奏表现出他出色的音乐才华,大师的高度称赞和最终被乐团录取也证明了这一点。 (1分)(2)朱丹是一位具有崇高的民族精神的人。(1分)这主要表现在:宁可落选也不愿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吹奏欢乐曲;到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凭吊死难同胞,并吹奏起悲壮的木笛曲。 (1分)小题4:①这种精神指爱国、不忘国耻、坚持操守等。(2分)②不多余(1分)。 孩子是希望,是未来,孩子哀悼亡灵的方阵又是自发出现的,这体现了民族精神的传承;孩子们在雪地里哀悼亡灵、聆听笛声的行为也体现了一种坚忍的精神,这些都深化丰富了这一民族精神的内涵;同时孩子们静静倾听朱丹的演奏,也烘托了朱丹演奏水平的高超。 (答出2点就可得2分)。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小题1:“悠悠”二字“听得见的音乐”是指既写出江水连绵不尽之形,又刻画出江水悠闲自在之神;(2分)“听不见的音乐”是暗喻望夫女的忧思之无穷,忧思之急切。有融情于景之美。(2分) 小题2:结句用的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抒发了诗人对望夫女的坚贞的爱情的赞美和敬佩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夫妻美好的祝愿!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炼字题,根据题干的提示“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来看,“悠悠”二字之所以用得巧妙,不仅绘声绘色——“听得见的音乐”,更绘情——“听不见的音乐”。 小题2: 试题分析:对于结尾句的赏析,可以先把这结尾句大意描述一下,然后,抓住关键词语,发挥联想和想象能力,进行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