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宋词扬州慢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题1:(1)“萧萧”和“淅淅”使用了拟声手法,“萧萧”摹秋雨声,“淅淅”摹溪风声。(2分)凄风苦雨,表现了作者旅途的艰辛,衬托了作者的孤凄悲凉之情。(2分)

小题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2分)因无人可问,所以问新雁,表现了旅途的孤独,孤独使思乡之情倍增。至于“来时还下杜陵无”,则把作者对故乡、对亲人的怀念,把他宦途的感触、羁旅的愁思,委婉深致地表现了出来。(2分)

小题1:

试题分析:炼字题型答题模式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有表现手法时点出

或描绘了…的景象(姿态、﹕ 神态、氛围、意境)

第四步:作用 或增强了感染力

或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本题中“萧萧”和“淅淅”都营造出一种凄楚萧瑟的氛围,表现了作者旅途的艰辛,衬托了作者的孤凄悲凉之情。

小题2:

试题分析:三、四两句以虚间实,故设一问,陡然地翻起波澜,可谓笔力奇横,妙到毫颠。从构思方面说,它意味着:第一,沿着飞鸿的来路,人们的思想从眼前的实景延伸到遥远的天边,扩展了诗的画面;第二,问及禽鸟,痴作一喻,显见出旅程的孤独与岑寂来;第三,寄情归雁,反衬出诗人有家归不得的流离之苦。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飞”字写出诸多竞渡的船只在比赛开始的瞬间从柳阴深处飞驶而出,冲破浩渺烟波,向前竞发的实况。

(2)此词主要通过描绘色彩、声音来刻画竞渡夺标的热烈紧张气氛。 (1)“飞”字写出诸多竞渡的船只在比赛开始的瞬间从柳阴深处飞驶而出,冲破浩渺烟波,向前竞发的实况。

“破”字形象写出了竞渡船只的凌厉前进的气势。(各2分,意思对即可)(2)此词主要通过描绘色彩、声音来刻画竞渡夺标的热烈紧张气氛。

红的旗帜,绿的杨柳,白茫茫的烟波,金碧的楼台,是色彩的热烈;击鼓声如雷炸响,欢呼声震动天地,是声音的热烈;龙舟飞驶,鼓击春雷,是写参与竞渡者的紧张行动和英雄气概;欢声震地,是写群众的热烈情绪;衔标而归,是写胜利健儿充满喜悦的形象与心情。所有这些都真实地再现了当日龙舟竞渡、观者如云的情景。

(共4分,能从色彩、声音两方面作具体分析,各给2分)。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小题1:交代了早行的典型环境,渲染了一种荒寒的氛围;暗示行旅的艰辛;烘托旅人黯淡的心情和羁旅的厌倦之情。

(3分)秋风萧萧,白霜满地,天气寒冷;宿雁惊飞,残月当空,天刚破晓,旅人就踏上征程,突出早行之早,衬托出行旅艰辛,心境的悲凉。(2分)(共5分)小题2:“转觉归心生羽翼”写词人恨不能插翅飞回故乡,写出归乡之情迫切;“愁云恨雨两牵萦”思念引发的愁云恨雨,写出词人乡愁的浓重;“新春残腊相催逼”写出时序代谢,日月催人老之感;“岁华都瞬息”表现年华流逝之悲慨;“浪萍风梗”表现对漂泊生活的厌倦;“归去采,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表现对爱人的思念,抒发渴望归乡之情。

(6分)(1点一分,要结合诗句具体解析。总括而言,为三个层面:有思乡念亲之情、有年华流逝的感慨、有对漂泊生活的厌倦。)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