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孝德雅行有关的诗句1、 《跋临川梁译居士孝德记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雪里星奔避乱兵,母先子后赴寒冰。 秪知判得身俱死,不料还同母再生。 2、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词三首》 年代: 唐 作者: 权德舆 覆露雍熙运,澄清教化源。赓歌凝庶绩,羽舞被深恩。 纂业光文祖,贻谋属孝孙。恭闻留末命,犹是爱元元。 梯航来万国,玉帛庆三朝。湛露恩方浃,薰风曲正调。 晏车悲卤簿,广乐遏箫韶。最怆号弓处,龙髯上紫霄。 常时柏梁宴,今日谷林归。玉斝恩波遍,灵輼烟雨霏。 乔山森羽骑,渭水拥旌旗。仙驭何由见,耘田鸟自飞。 3、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褚德逸》 年代: 宋 作者: 林同 至老能无倦,真为善事亲。 叔褒非佞者,何事拜邻人。 4、 《临川梁译投冰溪救母谢昌国作孝德记杨廷秀有》 年代: 宋 作者: 周必大 王祥名冠晋公卿,大节亭非为剖冰。 救母如梁真笃孝,奈何不贵不长生。 5、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出震清多难,乘时播大钧。操弦调六气,挥翰动三辰。 运偶升天日,哀深率土人。瑶池无辙迹,谁见属车尘。 凤翣拥铭旌,威迟异吉行。汉仪陈秘器,楚挽咽繁声。 驻綍辞清庙,凝笳背直城。唯应留内传,知是向蓬瀛。 2.有关“孝”的诗句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唐·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 翩翩雄与雌。 衔坭两椽间。 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 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 黄口饱难期。 咀爪虽欲弊。 心力不知疲。: 须臾千往来。 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 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 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 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 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 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裹。 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 尔当反自思。 思尔为雏日。 高飞背母时。 当年父母念。 今日尔应知 训世孝弟诗十首 宋·邵雍 子孝亲兮弟敬哥,休残骨肉起风波。 劬劳恩重须当报,手足情深要取和。 公艺同居今古罕,田真共处子孙多。 如斯遐迩皆称美,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怡声下气与谦和。 难兄难弟名偏重,孝子贤孙贵自多。 负米尚难为薄养,读书宁不擢高科。 仲由陈纪皆如此,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训贤妯娌事翁婆。 好遵孟母三迁教,须读张公百忍歌。 孝友睦姻兼任恤,智仁圣义与中和。 当时曾子同杨博,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光阴掷过疾如梭, 庭闱乐处儿孙乐,兄弟和时妯娌和。 孝弟传家名不朽,金银满柜富如何。 要知美誉传今古,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天时地利与人和。 莫言世事常如此,堪叹人生有几何。 满眼繁华何足贵,一家安乐值钱多。 奇哉让梨并怀橘,子孝亲兮弟敬哥。 子孝亲兮弟敬哥,晨昏定省莫蹉跎。 一门孝友真难得,百岁光阴最易过。 和乐且耽宜自翕,彝伦攸叙在谦和, 班衣舞罢埙篪奏,子孝亲兮弟敬哥。 3.与孝道有关的诗词与孝道有关的诗词有: 1、《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古诗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2、《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古诗译文: 即将去往河梁,掀起门帘依依不舍的与母亲告别,愁容满面,凄切悲凉,欲哭无泪。 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感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3、《十五》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古诗译文: 将母亲带到商洛邗沟,但是家还是留在了太平州白紵。 但是就在十五月圆那天晚上,母亲听到外面杜鹃枝头上在啼叫的声音,就想起远在异乡的儿子,虽然母子二人一人在北,一人在南,相隔数千里,但是母亲依旧深深挂念关心着自己心爱的儿子。 扩展资料: 弘扬孝道的必要性: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孔子弘扬华夏先民的优良传统,第一次将孝道文化提高到人文关怀的理论高度,给予了全方位、多角度的阐述,并不遗余力、身体力行地进行倡导。 孝道文化的内涵,在伴随着中国文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内容和特定的外延,渐次积淀和内化为中华民族的心理情感。 成为一种永恒的人文精神、普遍的伦理道德,熔铸于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及传统文化之中,以至于对后来中国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称为古老的“东方文明”。 参考资料:人民网-大力弘扬中华孝道文化 百度百科-孝道文化 4.关于孝心的诗句1、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译文::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 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2、墨萱图·其一 元代:王冕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译文: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 3、慈乌夜啼 唐白居易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译文:以前有位名叫吴起的人,母亲去世竟不奔丧。哀叹这类的人,他们的心真是禽兽不如啊! 4、元夕二首 明·王守仁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译文:此时余姚家里的厅堂上灯火通明兄第们都来了,父母也一定思念我独自一人在遥远的地方。 5、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宋·文天祥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 译文:做儿子的能死节于孝,做臣子的能死节于忠,那就是死得其所。 5.与孝有关的古诗句如下,望采纳: 《游子吟》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椿萱图》 【作者:唐寅】 漆园椿树千年色,堂北萱根三月花。 巧画斑衣相向舞,双亲从此寿无涯。 《母子吟》 【作者:释文珦】 游子行远方,慈母在高堂。 砌有忘忧草,对之还断肠。 母心乃如斯,子心其可忘。 子心苟如母,足以感苍苍。 君不见汉蔡邕,晋王祥。 《岁末到家》 【作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墨萱图 其一》 【作者: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墨萱图 其二》 【作者:王冕】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 对之有余饮,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 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王母祝语·萱草花诗》 【作者:王义山】 当年树背入诗章,绿叶丹花有晖光。 为道宜男仍永世,福齐太姒炽而昌。 犹记夏侯曾与赋,灼灼朱华凝瑞露。 紫微右极是慈闱,岁岁丹霞天近处。 《题杨解元寿萱堂其一》 【作者:王炎】 冬夏勤温情,晨昏洁膳羞。 堂中人不老,庭下草忘忧。 《题杨解元寿萱堂其二》 【作者:王炎】 济济斑衣子,怡怡白发亲。 紫萱偏得地,玉树解留春。 《用黄侍郎韵题宇文发运瑞萱亭其一》 【作者:魏了翁】 花长鄂鄂自相亲,枝叶根心一气春。 认得个中真血脉,孝慈天分匪由人。 《用黄侍郎韵题宇文发运瑞萱亭其二》 【作者:魏了翁】 春风拍拍寿觞前,人有何忧树尔萱。 老眼未忘儿女爱,花随人意瑞家园。 《送母回乡》 【作者: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6.孝有关的古代诗句《游子吟》 慈 母 手 中 线, 游 子 身 上 衣。 临 行 密 密 缝, 意 恐 迟 迟 归。 谁 言 寸 草 心, 报 得 三 春 晖。 劝孝歌 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 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 胎婴未成人,十月怀母腹。 渴饮母之血,饥食母之肉。 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 惟恐生产时,身为鬼眷属。 一旦儿见面,母命喜再续。 爱之若珍宝,日夜勤抚鞠。 母卧湿簟席,儿眠干被褥。 儿睡正安稳,母不敢伸缩。 儿秽不嫌臭,儿病身甘赎。 儿要能步履,举止虑颠状。 哺乳经三年,汗血耗千斛。 儿要能饮食,省口姿所欲。 劬劳辛苦尽,儿年十五六。 慧敏恐疲劳,愚怠忧碌碌。 有善先表扬,有过则教育。 儿出未归来,倚门继以烛。 儿行千里路,亲心千里逐。 孝顺理当然,不孝不如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