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有壮志难酬的宋词年代:【宋】 作者:【陆游】 体裁:【七律】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小重山 岳飞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2.问一句宋词“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首先,断句的问题你就不要怀疑了,宋词每个词牌都有固定的格式。 其次,该词题目为:水龙吟-为韩南涧尚书甲辰岁寿,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时作者家居上饶带湖。韩南涧,即韩元吉,字无咎,号南涧,南渡后,流寓信州。孝宗初年官至吏部尚书。 “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戎”,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泛称之一。这里指金人。辛弃疾此时在带湖闲居,提出“平戎万里”这样严肃的政治问题,既是对韩南涧的期望,更表现出他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对国事的关怀。 3.宋词三百首功名梦不成1.赠卫八处士 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2.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4.离思五首(其四)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从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5.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5.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6.扬州慢 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7.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8.虞美人·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9.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辑轻舟,梦入芙蓉浦 10.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1.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姜夔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 人间别久不成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12.半死桐 思越人,又名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 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收起。 4.看破功名利禄诗词红楼梦》第一回中,一个疯狂落拓、麻鞋鹑衣的跛足道人吟念的《好了歌》,就是对世俗人生求功名钱财、恋姣妻儿孙思想的讽嘲与批判。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庄子说“物物而不为物所物”,要控制功名利禄,不要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把自己的本性都失去了,把良心都弄丢了。 作为另外思想家荀子,说:“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君子虽然追求功名,但是不被功名所束缚。 5.“功名身外物”出自哪一首诗词《喜得孙》 年代: 宋 作者: 徐侨 我五十有四,才今见其孙。 汝父亦三十,得子为之昆。 人生百年间,欻如驹隙奔。 其间欣与戚,短长未暇论。 长长与幼幼,一家团春温。 岂惟情爱足,是有礼义存。 嗟我生苦晚,陟岵悲蚤吞。 有怀当世忧,拙迂不自轩。 老矣绝他念,先志惟所□。 诗书茂花实,忠厚丰本根。 要令汝悲长,续续熟予言。 功名身外物,孝悌德之源。 莫先家人正,所贵椒聊蕃。 今朝情陪喜,添汝壮吾门。 相与绍清白,无惭故丘园。 6.表达千里寻功名的诗句有哪些1、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注释:吴钩,一种形似剑而弯的刀。春秋时吴人善铸钩,故称。这里泛指武器。凌烟阁,古代朝廷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像的高阁。 这是李贺所写《南园》诗十三首的第五首,表达弃文就武,为国家统一事业建功立业的的愿望。 诗的首句“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势急切,气魄豪迈,既是泛问,也是自问,在鼓动别人的同时,也在鼓励自己,抒发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爱国情。接下来的次句承前启后,气势磅礴,喊出挥刀杀敌、驰骋战场、收复失地的心声,字里行间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希望国家统一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令人读了为之精神振奋。诗的后两句则是呼吁有志男儿“带吴钩”效命沙场,以鼓励别人和鞭策自己能像凌烟阁上那些功臣一样,为国建功立业。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语出宋代辛弃疾《破阵子》词。替君王完成统一大业,博取生前身后不朽的美名。二句词表达了作者的忠君爱国和追求个人功名的思想。 望采纳,谢谢 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小题1:比喻(1分)(答对偶也可)开头以四个比喻组成排比,他们为富贵功名而像燕子一样奔波劳碌的时候,斯文消失,青春已“流如电”般悄然逝去,两鬓如白练斑白。(1分)他们投机钻营,人格丧尽,知识分子所应有的气节和尊严,已荡然无存。(1分)生动形象地勾画出官迷、政客的可鄙、可悲的形象特点。(1分) 小题2:这首元曲撕破了官吏的嘴脸,假名士的画皮。对这些猥琐小人“尽道便休官!”假扮清高,言行不一的无耻行径进行了冷峻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得分点:概括内容2分、揭露、讽刺各1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开头四句,可抓住关键词 “功名”“斯文”“光阴”“风霜”(本体),“如”(比喻词),“燕”“线”“电”“练”为喻体,由此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在分析表达效果时,可先大体解释四句的大意,然后结合着比喻句的生动形象的表达作用,把要描绘的对象特点如官迷政客的可鄙可悲的形象特点体现出来即可。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理解前四句作者对官迷政客们的可鄙可悲的形象讽刺的基础上,结合着作者化用的唐代灵沏和尚的诗句,来体会作者的意图,即讽刺揭露官吏的嘴脸,假名士的画皮。答题时,先分析句子内容,然后再由内容的分析自然而然的答出作者对假扮清高,言行不一的无耻行径进行了冷峻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此类题一般采用“内容分析+体现了什么主旨(表达了什么情感)”的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