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阆中

1.求关于阆中的诗歌

首先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杜甫的阆山歌阆山歌(杜甫)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

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那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

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著青壁阆水歌(杜甫)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因相依。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滕王亭子(杜甫)君王亭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

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斑。

人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阆州开元寺壁题乐天诗(元稹)忆君无计写君诗,写尽千行说与谁?题在阆州东寺壁,几时知是见君时!曲池东园十咏之一(文同)水似珠珰入,池如玉盘开。临流惟自适,鱼鸟莫相猜题目不详(陆游)二月莺花满阆中,城南搔首立衰翁。

数茎白发愁无那,万顷苍池事已空。陂复岂惟民食足,渠成终助霸图雄。

眼前碌碌谁知此,漫走丛祠乞岁丰。阆中作二首(陆游)残年作客遍天涯,下马长亭便是家。

三叠凄凉渭城曲,数枝闲淡阆中花。擘笺授管相逢晚,理鬓熏衣一笑哗。

惧是邯郸枕中梦,坠鞭不用忆京华阆中作二首(陆游)挽住征衣为濯尘,阆州斋酿绝芳醇。莺花旧识非生客,山水曾游是古人。

遨乐无时冠巴蜀,语音渐正带咸秦。平生剩有寻梅债,作意城南看小春仙鱼驿(李处讷)少年尝读少陵诗,寤寐城南天下稀。

锦屏山色行看远,阆苑风光与愿违。回收玉台山下路,黄粱初熟梦成非?阆苑十景(锦屏春色)(杨瞻)古阆城南别有天,幽奇端不类人间。

风光环绕读书洞,云物遥连纟散盖山。烂漫百花春剩去,翱翔双鹤夜邀还。

冲天松柏真摩日,我欲凌空信手攀。阆苑十景(嘉陵秋水)(杨瞻)一曲长江南绕城,金风出动自澄清。

浪随远渚抑扬去,月到中天闪烁明。蒲柳风前傍岸落,蛟龙水底见槎惊。

渔翁为怯烟波冷,故缆轻舟向树横。阆苑十景(云台先风)(杨瞻)仙观崚嶒占绝顶,俯临巨壑约千寻。

森森乱柏盘山古,漠漠白云锁洞深。丛竹出墙连碧玉,野花压草衬黄金。

兴豪长吟谷声应,惊起玄猿度远岑。阆苑十景(颐神古洞)(杨瞻)石悬崖脚尽封苔,崖碍柴门半扇开。

万木茂时铺锦绣,半山平处寄亭台。云辞老树飞扬去,江抱chan岩环绕来。

ps:哪个chan字找不出来,我也不知道它究竟念什么,左边是一个山,右边是一个馋的右边部分】载酒披襟寻胜赏,名花奇卉织成堆。阆苑拾韵:白塔好似在江边,奎星提笔点状元。

锦屏坐地纯阳主,玉带浮桥接南关。华光四壁文风显,盘龙来脉落平川。

陈母教子三学士,滕王阁里会神仙。(子午线)。

2.那位诗人写过关于阆中中锦屏山亭子的诗句

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

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

那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

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著青壁

阆水歌(杜甫)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因相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滕王亭子(杜甫)

君王亭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

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

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斑。

人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

阆州开元寺壁题乐天诗(元稹)

忆君无计写君诗,写尽千行说与谁?

题在阆州东寺壁,几时知是见君时!

曲池东园十咏之一(文同)

水似珠珰入,池如玉盘开。

临流惟自适,鱼鸟莫相猜

题目不详(陆游)

二月莺花满阆中,城南搔首立衰翁。

数茎白发愁无那,万顷苍池事已空。

陂复岂惟民食足,渠成终助霸图雄。

眼前碌碌谁知此,漫走丛祠乞岁丰。

阆中作二首(陆游)

残年作客遍天涯,下马长亭便是家。

三叠凄凉渭城曲,数枝闲淡阆中花。

擘笺授管相逢晚,理鬓熏衣一笑哗。

惧是邯郸枕中梦,坠鞭不用忆京华

阆中作二首(陆游)

挽住征衣为濯尘,阆州斋酿绝芳醇。

莺花旧识非生客,山水曾游是古人。

遨乐无时冠巴蜀,语音渐正带咸秦。

平生剩有寻梅债,作意城南看小春

3.有名的古诗唐代的大诗人,最好是写景的

望月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阆水歌】杜甫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唐诗

禹 庙 唐.杜甫 禹庙空山里, 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 古屋画龙蛇。云气嘘青壁, 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 疏凿控三巴。【白话译文】 大禹庙坐落在空阔的山坳,飒飒秋风伴着落日的斜照。

荒凉的庙院垂着累累橘柚,古屋的壁上画着龙蛇虎豹。蒸腾的云气在屋壁上缭绕,深深的江水卷着白沙浪涛。

大禹乘四载到处凿山疏道,终于降服三巴地区的龙蛟。【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秋天。

当时杜甫出蜀东下,途经四川忠州,特地前去参谒了大禹古庙。【赏析】 这首诗牡甫深情地歌颂了古代帝王大禹的功绩,突出表达了他对唐代帝王的希望,希望他们能够励精图治,进而创造光辉业绩。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首联点明禹庙的位置与周边的景观;禹庙坐落在寂寞的山中,萧瑟的秋风、落日的余晖使禹庙寂寞外更添荒凉。

当读者打破诗句的顺序,在想象中重构禹庙所处的情景时,却又惊奇地发现禹庙虽古老却苍劲,虽荒凉而充满了韧力。秋风虽劲,落日虽残,却更显出禹庙的老当益牡,格外庄严,格外肃穆。

这才是诗人此时的真正感情,即敬慕和怀念,于是诗人开始参谒这座古庙。 “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

这联诗写庙内之景。庙内是“荒庭”和“古屋”,似乎很残破,但是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庭中高高的橘柚树上垂满了硕大的果实;屋宇的墙壁上画满了飞舞的龙蛇,于是荒庭和古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庭院不再荒凉,古屋不再残破。

如果读者单纯从字面来解读这联诗,就看到了上面所说的自然景观,但是如果读者翻检典籍,就会发现诗人在这化用了大禹的典故:大禹治水受到人民的爱戴,他驱走龙蛇,既造福了生灵也福泽了生物。当读者了解这些典故时,那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致就成为对古代帝王英雄事迹的赞叹了,诗歌的境界也就提升了。

可以看出,诗人将大禹的典故与眼前的实景结合,使景物描写中包含典故而看不出是在用典,即景与典合为一体,所以前人称赞杜甫这联诗是“用事入化”的典范,称赞杜甫的笔法是“千古绝技”。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这联诗写庙外之景。禹庙所在的山上,白云流走,好像在逗引着生满青苔的山崖峭壁:禹庙山下的江中,波涛轰鸣,似乎要在向前奔跑中卷走岸边的白沙。

白云逗引青壁,而江涛又狂卷岸沙,这多么像一幅既充满情趣又壮观奇丽的画啊,读者可以体会到,诗人此时心中充满了激动和热情。诗人暗示,这激动和热情是大自然壮丽的景观给予的,更是大禹治水的伟大事迹所激荡的,于是引出下联对大禹事迹的记叙。

“其中“嘘”和“走”二字用得非常传神:“嘘”是慢慢地呼气,将云气紧贴着青壁慢慢舒卷的状态写得很淘气,认为是白云轻轻地向青壁嘘气,逗弄着青壁,像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一样;“走”是跑的意思,这个字既可以说是长江在奔跑,也可以说长江所发出的轰鸣声在奔跑着传播,还可以说岸边的白沙在江水带动下向前奔跑,可谓一字点活了长江向三峡流淌的场景,给予读者一个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情境,既充满情趣,又饱含力量。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走出禹庙,伫立崖头,遥望三峡,诗人因大禹的伟大和景观的壮丽所引发的豪迈之情已到极致,于是逼出尾联的一声赞叹:大禹啊,我早就听说你乘四载到处奔波,疏通长江,凿通三巴的英雄事迹,今日我眼观你的成就,享受着你创造的三峡美景,我越发佩服你的伟大!这联诗按照诗意来看,上下句是打通的,即“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一般说来能打通的诗句是不易对仗的,所以只有词中才常用打通的句式,比如辛弃疾《水龙吟》:“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入会、登临意。”但是这里杜甫将句子打通,却又对得很工整,“乘”对“控”,“四载”对“三巴”,巧妙而又不损害诗意,真可以说是笔力老到。

这首诗写禹庙,除了最后一联外没有正面提到大禹,诗人主要是写了庙外庙内的所见,然后由内及外写到大江。然而这一切都涉及到大禹的历史伟绩。

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邃。诗人通过远望近观的视角转换,采用虚实结合、拟人传神等手法,收到了情景交融、韵味悠长的艺术效果,讴歌了大禹治水泽被万代的丰功伟绩,同时也将缅怀英雄、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抒发了出来。

《禹庙》这四十个字中,风景形胜,庙貌功德,无所不包,而且写作章法严谨,整体气象宏丽,是咏史怀古的佳作。甚至有的学者认为,唐代的祠庙诗都不能超越杜甫《禹庙》和《重经昭陵》的成就。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