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五色糯米饭的诗句

1.三月三五色糯米饭作文300字歌

【三月三五色糯米饭】作文

每个民族都有很多自己特有的风味小吃,其中五色糯米饭就是我们壮族地区的一种传统小吃。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白、紫五种色彩而得名,又称“乌饭”。

五色糯米饭是我们壮家用来招待客人的传统食品。每逢清明节、农历三月三、四月初八、端午节等民间传统节日,壮族家家户户都喜欢做糯米饭,以作赶歌圩食用或祭神之用。

想要做香甜可口的五色糯米饭,先选好优质糯米,采来紫蕃藤、黄花、枫叶、红蓝草,浸泡出液,分别拌着糯米,然后合而蒸之。五色糯米饭不仅色彩斑斓,而且味道香醇,象征生活美好。

五色糯米饭的由来,有这么一个传说:相传,有位才智超群的壮人韦特桂在土皇手下为臣。一年大旱,他为解百姓疾苦,奏邀土皇亲往壮乡视察,用计使土皇免去皇粮。土皇后来发觉上了当,把特桂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下令捉拿他归案,壮乡百姓闻知,连夜送特桂上山躲藏。皇兵捉拿不着,就放火烧山

那天是农历三月三,皇兵走后,乡亲们在一棵大枫树洞里找到特桂尸体,含泪把他葬在枫树旁。此后,每年三月三,壮人就用枫叶等植物汁液把糯米饭染成红、黄、紫、黑色,蒸后拿到山上祭祀特桂。

五色糯米饭是用植物汁液染成的五种颜色,不仅美观美味,而且有一定药用价值。红蓝草有生血作用;“黄花饭”有清热凉血等作用;用枫叶煮成的饭,人食之能“健筋骨、益肠胃”。

五色糯米饭这种风味食品与祭祖娱神活动融在一起,充满着民族地方情趣。如果你有机会来到我们壮乡,我一定请你吃我自己做的五色糯米饭。

2.写五色糯米饭的结尾

制作五色糯米饭比较讲究方法。

黑色糯米饭,用枫叶及其嫩茎之皮,放在臼中捣烂,稍为风干后浸入一定量的水中,浸泡一天一夜后,把叶渣捞出滤净,即取得黑染料液。黑染料汁要放入锅中用文火煮至五六十摄氏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

黄染料,可用黄花或黄栀子、黄羌等植物的果实、块茎提取。将黄花煮沸,或将黄栀子捣碎放入水中浸泡,即得到黄橙色的染料液。

也可用黄羌掏烂后与糯米拌均用力搓,可得黄色的糯米(可直接蒸,不用浸泡)。红染料、紫染料是用同一品种而叶状不同的红兰草经水煮而成。

叶片稍长,颜色稍深,煮出来的颜色较浓,泡出来的米即成紫色;叶片较圆,颜色较浅,煮出来的颜色较淡,泡出来的米即成鲜红色。提取四种液汁出来后,分别把不等量的米放入其中浸泡一夜,等其上色后放入蒸笼中蒸约一个小时,便可蒸出黑、红、黄、紫、白(糯米本色)五种颜色的糯米饭来。

这样做出来的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五彩斑斓、晶莹透亮,再加上它的滋润柔软、醇正平和,味道富有植物清香,吃起来令人回味无穷,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红兰草有生血作用,栀子有清热凉血作用,用枫叶煮成的青粳饭,人食之能坚筋骨、益肠胃、补髓。

壮族五色糯米饭,各地做法风味也不尽相同。有的将泡涨的饭豆或绿豆和五色糯米一起放入蒸笼中蒸熟,将剁好的半瘦肥猪肉和切碎的小葱放进热锅里炒熟,再加入适量盐、料酒、酱油、味精等,接着将蒸熟的五色糯米饭和饭豆、绿豆倒入锅内一起捞匀。

这样的糯米饭,味道清香,别有一番风味。有的把糯米饭蒸好后,将花生、芝麻炒熟炒香放到臼中舂碎,再把花生芝麻碎末洒入五色饭中拌匀,这样的五色糯饭吃起来香味浓郁。

还有的把五色糯米盛入新鲜竹筒,再把竹筒放在篝火上慢慢烘烤,随着竹筒劈里啪啦地裂开,一阵阵香气四溢,那股特有的竹筒清香,更令人垂涎欲滴。

3.关于清明节的五色糯米饭的含义的作文600字

我出生在广西,每逢三月三都能吃到外婆亲手制作的五色糯米饭。大家一听到五色糯米饭,而且还是五种颜色的糯米饭,想必大家一定会有很大的食欲吧!五色糯米饭是由黑、红、白、紫、黄五种颜色的糯米饭构成的。黑色象征土地肥沃,红色象征子孙发达昌盛,黄色象征五谷丰登,紫色象征富裕殷实,白色象征纯洁的爱情,这五色糯米饭组成了生活中人们渴望的追求。听了我的介绍你的知识是否又在增长了呢?

早上来到外婆家,只见外婆在忙忙碌碌准备制作五色糯米饭,我终于可以亲眼目睹整个制作过程了!外婆告诉我,黑色的是用枫叶;黄色的是用黄栀子;而红色糯米饭和紫色糯米饭是用同一种但叶状不同的红蓝草制作的,这红蓝草可真稀奇,竟可以做出两种糯米饭的颜料。接着洗糯米,泡糯米,把各色糯米饭揉成饭团,准备上锅咯。坐在一旁的我就如木头人一般,目不转睛地看着。外婆将锅盖给盖上时,我心里已经感觉到天地将恩赐于我美味的五色糯米饭。

外婆刚宣布出锅,站在一旁等候许久的我立即扑上去。打开锅盖,一股香喷喷的气味钻进我的鼻子,馋得我无话可说了。看五色糯米饭的色泽是鲜艳的,是五彩缤纷的,是晶莹透亮的。吃上一口,那味道柔软而鲜美,想吃又不舍得吃,而且吃完第一口还想再吃第二口,吃起来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啧啧赞叹。

是啊!望着那色彩斑斓,晶莹剔透,香味扑鼻,色香味俱全的糯米饭,你怎能无动于衷

4.五色糯米饭作文500字

五色糯米饭

五年级 | 500字 | 说明文

我出生在广西,每逢三月三都能吃到外婆亲手制作的五色糯米饭。大家一听到五色糯米饭,而且还是五种颜色的糯米饭,想必大家一定会有很大的食欲吧!五色糯米饭是由黑、红、白、紫、黄五种颜色的糯米饭构成的。黑色象征土地肥沃,红色象征子孙发达昌盛,黄色象征五谷丰登,紫色象征富裕殷实,白色象征纯洁的爱情,这五色糯米饭组成了生活中人们渴望的追求。听了我的介绍你的知识是否又在增长了呢?

早上来到外婆家,只见外婆在忙忙碌碌准备制作五色糯米饭,我终于可以亲眼目睹整个制作过程了!外婆告诉我,黑色的是用枫叶;黄色的是用黄栀子;而红色糯米饭和紫色糯米饭是用同一种但叶状不同的红蓝草制作的,这红蓝草可真稀奇,竟可以做出两种糯米饭的颜料。接着洗糯米,泡糯米,把各色糯米饭揉成饭团,准备上锅咯。坐在一旁的我就如木头人一般,目不转睛地看着。外婆将锅盖给盖上时,我心里已经感觉到天地将恩赐于我美味的五色糯米饭。

外婆刚宣布出锅,站在一旁等候许久的我立即扑上去。打开锅盖,一股香喷喷的气味钻进我的鼻子,馋得我无话可说了。看五色糯米饭的色泽是鲜艳的,是五彩缤纷的,是晶莹透亮的。吃上一口,那味道柔软而鲜美,想吃又不舍得吃,而且吃完第一口还想再吃第二口,吃起来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啧啧赞叹。

是啊!望着那色彩斑斓,晶莹剔透,香味扑鼻,色香味俱全的糯米饭,你怎能无动于衷呢?

5.赞美黑糯米饭的诗歌有哪些

四月八来见绿秧,背着黑饭踏田坎;春风吹开葫芦盖,隔田十亩扑鼻香。”农历四月初八,是侗家的“黑饭节”,聚居在湘黔桂三省(区)交界毗连地带的侗族、苗族人家都要做香喷喷的糯米黑饭,从坛里取出酸鱼酸肉,从火堂上取下烘得金黄的腊肉,备上家酿糯米酒欢度这传统节日。这首山歌唱的就是侗家人用葫芦饭钵盛了糯米黑饭及腌鱼腌肉到田间劳作的情景。

我们这地方吧,清明前后喜欢蒸五色饭,我特别喜欢蒸黑色糯米饭。这不,前几天我还去了一趟山上摘枫叶呢。

其实蒸黑糯米饭很多工序的,也比较麻烦,可为了吃到自己亲手蒸的也不怕麻烦了。

6.介绍一下五色糯米饭的来历做法和文化内涵

五色糯米饭的做法

主料

糯米

5000g

辅料

枫叶2大把

2000g

黄花l小把

300g

紫饭叶小把

300g

红饭叶小把

300g

步骤

1.枫树叶洗干净

2.把叶子捣烂

3.捣烂叶子备用

4.用水泡两天 放一把刀一起泡 据说泡出的颜色要黑好多.把叶子水滤出来备用

5.炒茶锅洗干净不沾油 烧热

6.把泡好的枫树叶水倒进去 ,马上倒出来, 又把锅烧热 赶紧把枫叶水倒下去 ,又倒出来,

来回这样重复三次.

7.等枫叶水稍温暖时把糯米倒进去泡,要泡一整夜或者还要时间更长些。

8.把泡好的糯米滤出来准备蒸煮,这黑色是枫叶水泡的米,白色的是原色糯米 黄色的糯米是用一种叫黄花植物花泡出来的下面有另图介绍

9.上锅蒸五十分钟

10.这是蒸好的三色糯米饭

11.这就是上边染黄色糯米饭的植物—黄花

12.把黄花煮开后再煮一下下 等水稍凉就可以滤水泡糯米了 也要泡一夜以上

13.这是红饭叶 学名不懂 清洗干净备用

14.上锅煮一下下 有颜色出来

15.把煮好的水放置温暖泡糯米一夜以上

16.把水滤掉备用

17.这种植物叫紫饭叶 步骤同十三 十四一样

18.步骤同十五一样

19.步骤同十六一样

20.步骤同九一样

7.五色糯米饭作文400字

我出生在广西,每逢三月三都能吃到外婆亲手制作的五色糯米饭大家一听到五色糯米饭,而且还是五种颜色的糯米饭,想必大家一定会有很大的食欲吧五色糯米饭是由黑、红、白、紫、黄五种颜色的糯米饭构成的,玄色象征土地肥沃,红色象征子孙发达昌盛,黄色象征五谷丰登,紫色象征富裕殷实,白色象征纯洁的爱情,这五色糯米饭组成了生活中人们渴看的追求听了我的先容你的知识是否又在增长了呢?早上来到外婆家,只见外婆在忙忙碌碌预备制作五色糯米饭,我终于可以亲眼目睹整个制作过程了外婆告诉我,玄色的是用枫叶;黄色的是用黄栀子;而红色糯米饭和紫色糯米饭是用同一种但叶状不同的红蓝草制作的,这红蓝草可真稀奇,竟可以做出两种糯米饭的颜料接着洗糯米,泡糯米,把各色糯米饭揉成饭团,预备上锅咯坐在一旁的我就如木头人一般,目不转睛地看着外婆将锅盖给盖上时,我心里已经感觉到天地将恩赐于我美味的五色糯米饭。

外婆刚公布出锅,站在一旁等候许久的我立即扑上往打开锅盖,一股香喷喷的气味钻进我的鼻子,馋得我无话可说了看五色糯米饭的光彩是鲜艳的,是五彩缤纷的,是晶莹透亮的吃上一口,那味道柔软而鲜美,想吃又不舍得吃,而且吃完第一口还想再吃第二口,吃起来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啧啧赞叹。是啊!看着那色彩斑斓,晶莹剔透,香味扑鼻,色香味俱全的糯米饭,你怎能无动于衷呢?。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