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甲午海战的诗词《赠梁任公同年》黄遵宪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哀旅顺》黄遵宪海水一泓烟九点,壮哉此地实天险!炮台屹立如虎阚,红衣大将威望俨。 下有洼池列钜舰,晴天雷轰夜电闪。最高峰头纵远览,龙旗百丈迎风飐。 长城万里此为堑,鲸鹏相摩图一啖。昂头侧睨何眈眈,伸手欲攫终不敢。 谓海可填山易撼,万鬼聚谋无此胆。一朝瓦解成劫灰,闻道敌军蹈背来。 《往事》丘逢甲往事何堪说? 征衫血泪斑。 龙归天外雨, 鳌没海中山。 银烛鏖诗罢, 牙旗校猎还。 不知成异域, 夜夜梦台湾。 《春愁》丘逢甲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有感》谭嗣同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昊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更多诗词可参考以下链接。 2.有关“甲午战争”的诗句有哪些有关“甲午战争”的诗句有: 1. 海怒涛狂卷①,卢沟碧血横流。神州积弱耻蒙羞。 2. 国恨家仇知否? 碎骨粉身殉节②,挥刀斩贼擒酋。 3. 百年奋战 捍金瓯。胜利凯歌高奏。 4. 注:① 指甲午海战。 5. ② 北洋水师“志远号”军舰官兵以舰撞敌,献身殉国。 6. 甲午诗词 作者:秋瑾 7.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8.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9.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10.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3.与“风云”有关的的诗句都有哪些1、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2、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野旷沙岸净, 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4、天苍苍,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5、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6、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4.关于甲午战争的古体诗方伟(濯缨轩主人):原韵奉答香港林峰先生《甲午风云》二首一国耻长铭甲午年,凭高目注海东边。 闲云犹在波心荡,战舰谁知水底眠。清祚命悬慈禧掌,楚王尸欠伍员鞭。 何当卫霍生今世,好使中华梦再圆。二香江传语意徘徊,话到前仇事可哀。 蓟下已无遗老泪,幽州空有古时台。凄凉血恨冰全释,友好邦交花正开。 一旦战云生海上,吾今而后乃风培。贺新郎·甲午此恨无人说!望东洋,风涛犹是,无穷瓜葛。 百二年来云水冷,血海深仇谁雪?有几个,冲冠怒髪?此日将军能开唱,似优伶,涂抹成风月。更弹起,琴和瑟。 今时可与前时别?怅年年,腆颜东向,水交云合。敌国军营漂木柹,我自笙歌销骨。 更莫使,辛陈愁绝。料想鱼龙经过处,尚惊心,海底堆堆铁。 船应被,浪摧裂!贺新郎·用稼轩韵和东海客往事从头说。想当年,列强卷起,无穷纠葛。 奇耻算来岂甲午?多少深仇难雪!心头恨,隐而未发。史册漫翻常下泪,对长空,一片伤心月。 更何忍,听琴瑟!今来古往何分别?叹而今,金瓯还是,久分难合。更有鲸鲨翻巨浪,搅得海风刺骨。 漫引得,鲁连愁绝。宁蹈东洋而死耳,有腰间,三尺铮铮铁。 强弓射,扶桑裂!东海客:贺新郎·马关条约台湾沦陷,距今110周年。赋此赠友。 仍用辛弃疾“把酒长亭说”原韵慷慨樽前说。看风云、五洲变局,霸权瓜葛。 众友羞谈甲午事,奇耻今生未雪。却两鬓、斑斑白发。 报国当年曾热血,但常常、悲啸村边月。君读史,恨听瑟。 祖先昔日伤心别。有谁知、子孙何意?百年难合。 总理咏诗惊四座,磊落中华风骨。望海峡、春愁如绝。 最悔渔阳彭宠梦,为称王、借重匈奴铁;风浪起,身名裂。吴彦:贺新郎·用辛弃疾韵和东海、濯缨写马关条约110周年之作堪与何人说?向沧溟、余怀恰似,一坡藤葛。 已报弹冠夸先富,忍见寒庐霜雪。官共贾、东窗频发。 安得长天清如洗,破层云万里生明月?天不语,放悲瑟。知兵总使心无别。 望烽烟、戈矛虽利,散沙难合。但有拜金如命者,便有柔颜媚骨。 看雾晦,何年消绝?水击三千江河涌,驾艨艟要借民心铁。听鼓角,撼山裂。 杨逸明:甲午书感百廿年前战一场,重温饮恨细思量。太多权贵汪精卫,几个将军邓世昌?凌弱总能频肆暴,御凶偏未自图强。 教狼刮目相看法,只有从今不做羊!无以为名:甲午东海寄托(十首)时维甲午愤填胸,罪孽轻饶未警钟。楚剑虽能争斩鳄,倭刀也敢试屠龙。 相持一峡输于怯,自缚三边拙在庸。袒臂投鞭催踏白,沧浪为我洗烟烽。 我武惟扬广辟疆,江山偌大载沧桑。红羊劫祸消犹在,白虎军机决未央。 城破那堪涂炭苦,水浑何忍钓竿忙。天教壮气留三寸,敢引铧弓射日冈。 浊浪淘空证恶邻,挥戈反日警前因。岛基如璧本归赵,倭种是夷非属秦。 鬭蚁连营谋溃坝,劫羊潜庙卧传薪。大风歌处云飞檄,北府犹能护要津。 不甘雌伏每狂颠,走卒居然得手先。狐试叩关威假虎,鹰筹伐国力援蝉。 磨针定海铜为柱,赶石归山水作鞭。还我缺壶容唾血,啸歌东进太平船。 宵小公然启衅多,舞戈瀛海弄风波。乍窥龙蜕徒呼蟹,略嗅龟膏妄化鼍。 虽远必诛如犯我,以蛮相埒怎容他。耘除癣疥东隅净,异域频传击壤歌。 日下扶桑未式微,暗流汹涌佩柔韦。一隅孤愤淹还抑,万顷深仇蘸又挥。 横臂笑螳蛮用力,捋须欺虎病扬威。扣舷长啸蜺云裂,尺八声中跋扈归。 弩射腥潮海未平,烟氛近逼铁笳鸣。捐嫌已养痈成患,负耻才尝胆结晶。 恩赦犬牙仍反噬,罪逃鳌足竟横行。樱花谢处徒妖艳,只欠东风去廓清。 岛似枯鱼待宰鲜,扬眉擂鼓上楼船。沙虽涣散能填海,石竟优柔不补天。 佯斥隔墙倭影吠,忍听邻榻鬼鼾眠。冲冠一怒中流聚,请剑心横折槛前。 碣石封疆拭战痕,东巡戟指旧辕门。沙填口角牙城险,火灼眉端眼界昏。 山窘苟延青一脉,海腥空返碧三魂。沉舟侧畔龙文剑,不忿鸡窗舞晓暾。 折戟沉沙不复雄,摩挲髀肉叹杯弓。乌衣巷口六朝雨,赤壁滩头三国风。 既已鲸吞归岛北,何曾虎视伏波东。八千子弟今安在,补我金瓯一缺中。 蒋世鸿:甲午战争百廿周年祭百廿年间恨岂微?沧桑依旧被包围。马关过后争平等,龙首昂时鉴是非。 酩酊常谈倭寇黠,翩翾屡见海鸥飞。只今钓岛犹零落,未解苍茫何日归。 满江红·甲午杞忧百廿春秋,匆匆过、风交雨杂。东向看、一群倭寇,叫嚣凶狎。 海战硝烟因日起,扶桑气焰连涛压。痛那时、大厦竞倾颓,余萧飒。 念民族,遭践踏。将国土,当回答。 甚怀柔换取,两相融洽?梦且贪眠酣不醒,祸来趁夜频还沓。问兵戎、他日若重来,还容纳?水龙吟·甲午战争百廿周年寄怀海天东望苍茫,怒涛千丈抟风暴。 扶桑戾气,清廷羸态,酿成凶兆。倭寇疯狂,北洋沉溺,输赢分晓。 恨当时腐败,官荒国是,赔民泪,缘无道。百廿年间遗笑。 问儿孙、几番凭吊?寻常事体,万千龙种,归尊堂庙。浩浩神州,悠悠岁月,及吾之老。 唤春秋梦醒,江山就列,树乾坤纛。 5.《甲午风云》的主要演员浦克 。 .丁汝昌 庞学勤 。.王国成 李默然 。 . 邓世昌 王秋颖 。. 李鸿章 李颉 。 . 刘步蟾 1894年,蓄谋侵华已久的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领海内肆意挑衅、制造事端。 北洋大臣李鸿章及其亲信“济远”号管带方伯谦等极力主张求和。 日寇得寸进尺,击沉中国商船。以“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和威海百姓,坚决要求对日作战,但邓两次请战均遭李拒绝。 并因揭露方伯谦而被革职。日寇不宣而战,民愤四起,李鸿章被迫起用邓世昌。 在海战中,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刘步蟾贪生怕死,故意打错旗号,致使北洋舰队出师失利,旗舰被日击沉。邓代替旗舰指挥作战,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击中日军旗舰“吉野”号,最后因弹绝,邓世昌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但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牺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