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赠从弟》,《送杜少府⑴《赠从弟》中描写风狂的反复句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主旨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宽慰友人,表达送别情感的千古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⑶《登幽州台歌》中指生不逢时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哀苦闷心情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⑷《送元二使安西》中,描写清新明朗的送别环境句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诗中虽只字未提送别,但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它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⑸《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描摹愁绪的千古名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运用想象写作者壮志豪情的诗句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⑹描写春天的古诗词: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⑺描写夏的古诗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⑻描写秋天的古诗词: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⑼描写冬天的古诗的名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10)《无题》①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东风无力百花残.② 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表现爱情坚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11)《相见欢》用巧妙地比喻写"愁”:翦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12)《登飞来峰》: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写早春春草初出,若隐若现的美景的句子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作者发表看法,表达盛夏比不上早春景色的观点的句子是: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4)《苏幕遮》描写登高所见秋景的语句是:碧云天,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抒发浓烈的思乡愁绪的语句是: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背诵默写二一、《与朱元思书》1、文二一、《与朱元思书》1、文中总说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4、写出水流湍急的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既表现了富春山的魅力,也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6、写出富春山全貌的句子是【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二二、《五柳先生传》1、课文概括五柳先生性格特点的句子是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与其相呼应的是“赞语”中“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这两句体现了五柳先生的崇高品德.2、归纳出五柳先生生活状况的句子是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3、与“不戚戚于贫贱”相呼应的句子是【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二三、《马说》1、千里马的处境是 【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受到哪些不公正待遇【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食马者的愚蠢无知的表现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二五.《诗词曲五首》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赤壁》中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谈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4、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 .5、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6、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7、苏轼《水调歌头》中阐释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专题复习《桃花源记》1、作者:陶渊明,朝代:晋宋诗人,散文家。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2、线索: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 发现——访问——离开——再寻,贯穿起来。 3、顺序:时间先后 4、虚构:从“桃源世界”,结果“不复得路”,而后“无人问津”可知。 5、虚构目的: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6、作品意义:尽管这种理想不可能实现,但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7、通假字:要通“邀”,邀请。 8、古今异议:交通,交错相通。 无论:不要说,要不必说。 妻子:妻子和儿女。 绝境:与世隔绝之地 . 鲜美:鲜艳美丽 9、一字多义:志:(1)处之志之;(2)标记,寻向所志。 10、重点句子:(1)欲穷其林:想要走完这片桃花林。 穷:穷尽。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林之类。 (3)问所从来,具答之: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具:详尽。 (4)桃尽水源:(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 (5)悉如外人:完全和(陶花源)外面的人一样。 悉,全部、完全。 (6) 咸来问讯:都来打听消息。 咸,都。 (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 并:都。 11、成语:(1)世外桃源:与世隔绝,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 后用此成语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 (2)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 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理突然悟出道理而 感觉明朗。 (3)无人问津;津:渡口。没有人来问渡口。 后用此成语比喻没有人过问受到冷遇。 (4)落英缤纷;落英:落花。 缤纷:繁多凌乱的样子。鲜花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 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12、理解背诵;(1)本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5)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 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本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简答):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8)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9)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 日出而林霏开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之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一、生字 环滁(chù) 林壑(hè) 琅琊(láng yá) 饮少辄醉(zhé) 岩穴瞑(míng) 伛偻(yǚ lǚ) 酒洌(liè) 山肴野蔌(sù) 觥筹(gōng chóu)射者中(zhòng) 弈者胜(yì) 颓然(tuí) 阴翳(yì) 二、重点解词 环滁:环绕着滁洲城。环,环绕。 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霏,雾气。 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 暝,昏暗。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 发,开放。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负,背。 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 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伛偻,驼背,这里指老人。 泉香而酒冽:泉水甜,酒儿清。冽,清。 山肴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杂然,错落的样子。 陈,陈列、摆开。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尽兴地。 4.八年级下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八年级(下)理解性背诵默写 (一)《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刘禹锡)1.《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诗句是: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二)《赤壁》在《赤壁》中,作者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判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三)《过零丁洋》(文天祥)1.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2.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借地名写出形势和情况的危急凄苦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且点明诗歌主旨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四)《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1.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 4.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下阕开头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五)《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1.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中,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表同情且点明该曲主旨的句子是: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2.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潼关的雄伟气势,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诗句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4.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六)《饮酒》(陶渊明)1.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2.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而无车马喧”的原因是:心远地自偏。3. 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七)《行路难》(李白)1.李白的《行路难》中通过“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2.李白《行路难》中形象生动地描写“行路难”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3.李白《行路难》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到被子的两句是: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蹋里裂。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然能乐观向上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诗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4.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借自然景物写凄凉寒冷景象(或描写塞外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或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十)《己亥杂诗》(龚自珍)1.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十一)《赠从弟》(刘桢)刘桢的《赠从弟》中以山风的猛烈反衬松枝的刚劲的诗句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十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1.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2。 5.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背诵默写 填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范仲淹,范文正公集 政通人和5,百废具兴。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悲: 登斯楼也,则有去过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喜: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旷达胸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政治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求语文八下人教版的古诗词默写古诗文默写: 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山河破旧风飘絮,身世遭逢雨打萍。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千古名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山坡羊·漳关怀古》中以精辟的议论,揭示封建统治与人民对立的句子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4、民族英雄文天祥曾有一名句与孟子“舍生取义”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这一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马说》一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原因的句子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7、《过零丁洋》一诗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概括封建社会本质,寄寓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封建统治者强烈遣责的名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9、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对读书问题发表的独到见解是:好读书,不求甚解。 10、《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1、《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价的诗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3、《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诗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4、《小石潭记》中写游鱼静态的句子是: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写游鱼动态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描写游玩时的凄凉感受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与“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15、《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形容国泰民安的是政通人和;形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是百废俱兴;形容景色是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是气象万千;形容水势浩大的是:浩浩汤汤;形容心胸开阔,精神愉快的是:心旷神怡;描述“古仁人”的阔**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由“古仁人”的阔**襟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论断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抒写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16、《醉翁亭记》中的点睛之笔是:人之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表达“太守之乐”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说明“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把“醉”与“乐”统一起来,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 17、《满井游记》中比喻春水清澈晶亮,水波闪烁发光的句子是: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写自己愉快欢畅的心情的句子是:若脱笼之鹄;总写春天景物的一句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文中富有哲理性的一句话是: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8、李白《行路难》一诗中,表现作者远大志向的名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9、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梨花喻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最后两句诗,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了极致,这两句诗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0、龚自珍《已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更护花。 21、《饮酒》(其五)中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2、杜甫身居漏雨的茅屋,仍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 背诵默写篇 1、---------------------,悠然见南山 2、此中有真意,---------------------。 3、---------------------,将登太行雪满山。 4、---------------------,直挂云帆济沧海。 5、床头屋漏无干处,---------------------。 6、--------------------- , ---------------------,风雨不动安如山。 7、--------------------- ,千数万数梨花开。 8、--------------------- ,愁云惨淡万里凝。 9、---------------------,雪上空留马行处。 10、浩荡离愁白日斜,---------------------。 11、落红不是无情物,--------------------- 。 12、沉舟侧畔千帆过,---------------------。 13、--------------------- ,铜雀春深锁二乔。 14、---------------------,身世浮沉雨打萍。 15、人生自古谁无死? --------------------- 。 16、---------------------,---------------------,此事古难全。 17、但愿人长久,---------------------18、--------------------- ,--------------------- ,山河表里潼关路。19、---------------------,松柏有本性。 20、海内存知己,---------------------。21、念天地之悠悠, ---------------------。 22、劝君更尽一杯酒, 。23、---------------------,中间小谢又清发。 24、抽刀断水水更流,--------------------- 。25、--------------------- ,草色遥看近却无。 26、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