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关于常熟方塔的300字的小作文朋友,如果你来我们常熟,一定不会不去大名鼎鼎的方塔街,哦,对了,那方塔公园就在方塔街的北侧,公园的南大门正对着方塔大街呢!哦,既然已经到了方塔街,那就跟我一起进方塔公园溜溜吧! 哦,差点忘了告诉你,方塔公园始建于1997年,复于1998年,依宋代建筑风格重又加建至1999年竣成,园因有始建于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的方形崇教兴福寺塔(即方塔)而名。 (崇教兴福寺现在已不复存在) 哦,你知道方塔公园的“三绝”吗?那就是古井、方塔和银杏!你们还是先随我去见见古井吧!哦,那古井大得像我家的六人圆桌,你看,我都坐上井沿儿了,还是用手来量量井沿儿的宽度吧(井口到井台外沿)!哇,大约半米呢!再来目测一下,嗯,井腹直径大约1.5米呢!我们一起来读读那石碑上写些什么:方塔井开凿于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井深5.7米,上置以整块巨型青石雕成之八角形井栏,古朴敦厚,端庄凝重,井壁部分用砖与塔基之砖相同,故证此井与塔同时所建,应系寺僧所开凿。你看那井沿儿坑坑洼洼的,再看那井里,都长了很茂的一簇草和密密的一层青苔,可见年代久矣。 接下来嘛,还是随我去青睐一下古银杏吧!你看这是一棵多大的古银杏树呀,它屹立在古轩之间,虽然古银杏的叶子还没有完全吐绿,但毫不比以前有树叶的时候逊色!在阳光的照耀下,一点也不失它那苍劲雄浑的风采!哦,据资料介绍,这棵古银杏高2米,主干胸径有2米多,是公园里宋代遗留下的“三宝”(即三绝)之一,这棵树的树龄已有800多年(呵,但还不及我们谢桥粮管所大院的那棵高寿呢,我们粮管所大院的那棵都900多岁了),听说银杏树价值很高,它以长寿著称,叶,果均可实用,还可以入药呢! 离开银杏树,该随我去参观一下这公园的主人——方塔了。方塔本名叫崇教兴福寺塔,简称崇教宝塔,以平面呈方形,俗称方塔,它巍峨峻拔,辉耀吴中,始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成于咸淳八年(1272),地宫有“端拱元年”纪年佛象,始建年代或许更早。 塔四面九级,盔帽顶,斗拱挑檐,火焰门,几何纹栏。外廓曲线柔和,每层翼角舒展,高67米多,是城内最高古建筑,为常熟标志,是省级文保单位。 塔下原有崇教兴福寺,亦称东塔寺,久废。为了一睹它的风采,我们还是蹬塔进入它的腹内看看。 我们先打量一下这低层吧,哦,你看,有一个硕大的千手观音镀金塑像,她前面的贡品桌上有两个惟妙惟肖的水灵灵的水蜜桃,都露着个红扑扑的笑脸呢!哦,我们还是上楼吧!糟糕,这木质楼梯又窄又陡,真像虞城老街那些老木楼的木楼梯,陡得可怕!可要小心点吆,别摔着了!哦,对了,前几天版神太阳能有限公司在这里还举行了蹬塔比赛,最快的选手一个来回才用了不到3分钟,这么陡的楼梯我真想不通他怎么会爬得这么快!上了两楼,你该看见墙上挂着一张佛像,哦,怎么又是千手观音?你看,那慈眉善目的观音安详地稳坐在莲花宝座上,观音头顶红、黄两个太阳,显得荣光满面,光彩照人,可惜观音旁边守卫着的魔家四将,他们个个凶神恶煞的,你该不会和我一样吓得够戗吧! 我们还是逃向三楼吧,哦,此时你一定也会像我一样想起唐僧扫塔的情景,西游记里唐僧扫塔时的那股虔诚样儿真是历历在目,三层、四层、五层都没什么特别,我们还是上六层吧,哦,中央有一根特大的红漆柱子,我和你双臂合围正好可以围个圈儿,这根柱子一直延伸到第九层(顶层),我们还是直接上顶层吧!哦,顶层终于到了,我们可以从这顶多狗洞那么大的微型火焰型塔门像小狗一样钻出去,来到外面那同样微型的围廊上,猫着腰,俯视常熟大地,哦,在方塔最高层看风景是不是很爽!你看,西边是虞山,虞山古称乌目山,因东临沧海,又名海嵎山,又因状似卧牛,一名卧牛山。话说卧牛,倒真像一头卧着的壮牛,它头朝南,尾向北,好像在展望常熟美好的未来呢!你向西望望虞山,噢,你一定可以清晰地看清坐落在半山腰的辛峰亭和虞山门,这是常熟古城墙的西大门,如果你向南看,哦,高楼林立,错落有致,其间树木葱茏,绿地片片,传递着一派欣欣向荣的现代城市气息。 出了方塔,我们一起去参观方塔后院的名人馆吧。常熟名人馆于1993年建成开放,以蜡像、传略、画景、图片、列表等陈列手法介绍常熟历代名人,旨在使后人直面贤哲,以鉴古知今,继往开来。 一踏进名人馆,你就会看见当门的两根硕大的红漆大柱上赫然写着一幅对联,上联是“乌目云开是聚古贤人自虞仲言偃先行以来光焰德”,下联是“尚湖碧潋更育今英士拓政治学术诸域而广赤明新”。 大柱中间的天然木质屏风上介绍着什么呢,我们去瞧一瞧吧,哦,原来上面写着: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常熟,作为吴文化发祥地之一,自商周以来,人文荟萃,才俊辈出,产生了38位状元,4位榜眼,5位探花,以及18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 商初良相巫咸,商末先贤仲雍,春秋哲人言偃展开常熟文化之首页,自兹而后,英士顾彦,累世不绝。 科举时代,自唐至清,出进士483人,其中状元8人,榜眼4人,探花5人,在政治文化艺术、科技诸领域,吾邑代有。 2.关于塔的诗句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李白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 鸟拂琼帘度,霞连绣栱张。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与梦得同登栖灵塔 白居易 半月悠悠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 共怜筋力犹堪在,上到栖灵第九层。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杜甫 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刘禹锡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 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 题三义塔 鲁迅 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残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3.有关塔的诗词歌赋在残阳的见证下 你们给我停下 在这道士塔下 我要以热血搏杀 文明的盗贼啊 拿掉礼貌下的虚伪吧 把敦煌的完整留下 否则让你们的骸骨 永远哀嚎于这塔下 如果你们执意前踏 那么来吧,搏杀 不为我心中的怒火 因为它,倾尽四海也难以泯灭 只为我们无奈的道士塔 不为我心中的恨意 因为它,足以冰冻世界数次于刹那 只为我们心中的华夏 我已剪掉长发 来吧,脱下你们的吊带袜 与我决斗,见证于敦煌的飞沙 举起你们的火铳 即使上次的喷射让它犹有余温 我要用唐刀拼杀 它旧主的血迹我已融化 不必寄望于他 他已在中华之外跪拜了千年的尴尬 经卷不会怪他 但是谁能原谅他 沦陷的民族绝不能陷落文化 浅滩的青龙尚拥有锋牙利爪 来吧,战吧 让我见识一下 你们拙劣的谎话 背后又有怎样的回答 文化的追索到底是掠夺还是摹拓 ————————再读余秋雨先生《道士塔》有感 4.高分求一篇以美在常熟为话题的文章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古城常熟人杰地灵,江南水乡美丽富饶。”这就是古色古香的常熟。 它,美在沙家浜。沙家浜的芦苇对我们十分友好。秋天,当我们驾着小舟来到芦苇荡时,那金灿灿的芦苇随风摆动,好象一群群孩子向我招手。沙家浜不仅风景美,而且是革命根据地。想当年,你军侵占中国时,不是那些抗日英雄战士浴血奋战,才有了我们今天这样美好的生活吗? 它,美在虞山公园。漫步在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地上,你会感到无比的舒适。继续向前走,你会听到许许多多的声音,风儿催着树上的叶子发出“沙沙”声,它仿佛是专门来迎接你的,鱼儿跳出水面又掉进水里的“叮咚”声,仿佛是为你弹着一首动听的乐曲,那种感受让人难以忘记。 它,美在虞山。绿油油的虞山像一头绿牛伏在家乡常熟大地上。虞山上有许许多多的树木,因为他们是鸟儿的住处,所以“叽叽喳喳”的鸟叫声随处可听。悠闲地走在山路上,哪怕是夏天也不会觉得热,因为路边的树木足以挡住火辣辣的阳光。 它,美在燕园。燕园的建筑可以说是数不胜数。燕园的小桥是形态各异的。九曲的小桥和弓形的小桥等等。 它,美在曾赵园。曾赵园的荷花让人目不暇接,数也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荷叶旁开出粉红的荷花。这些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么多粉红的荷花,一朵又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它,美在特产。常熟的美食有颗粒饱满的鸭血糯和香气扑鼻的叫化鸡。常熟的茶叶也很不错,清香扑鼻,如果喝上一口,定会让你心旷神怡。 它,美在风土人情。因为那是南方夫子言偃呼吸过的空气;那是一代宗师黄公望踏过的土地;那是藏书名家钱学谦诞生之处;那也是两朝帝师翁同和的出发之处。它由古琴七弦悠扬的琴声;有白茆山歌悦耳的曲调;有常熟花边的精工细巧;有红木雕刻的栩栩如生。 它,就是我美丽的家乡——常熟。 5.关于塔的古诗词一、登飞来峰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二、和子由渑池怀旧 【作者】苏轼 【朝代】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译文: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觉得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 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 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 三、横塘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译文 :春天到来的时候,这满塘的水就绿了,但水上的石桥和水边的红塔旧色依然。在每年送朋友上路的横塘里,蒙蒙细雨中,即将远行的画船栓在岸边的垂杨柳上。 四、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作者】范成大 【朝代】宋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 译文:春来,绿水新涨一篙深,盈盈地涨平了水面。水边芳草如茵,鹅儿的脚丫满跚,鲜嫩的草色,在微风习习吹拂里,染绿了河塘堤岸。画船轻缓移动,绕着九曲水湾游转,望去,横塘高塔,在眼前很近,却又像启船时一样遥远。 江南水乡,春寒迟迟农事也晚。村北,村南,谷雨时节开犁破土,将田耕种遍。春麦已结秀穗随风起伏连岗成片,山冈上桑树茂盛,桑叶卖家很贱,转眼就可以,品尝新面,收取新茧。 五、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作者】杜甫 【朝代】唐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译文:来到黄师塔前江水的东岸,又困又懒沐浴着和煦春风。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我该爱那深红还是爱浅红? 6.关于塔的诗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 王昌龄 真无御化来,借有乘化归。 如彼双塔内,孰能知是非。愚也骇苍生,圣哉为帝师。 当为时世出,不由天地资。万回主此方,平等性无违。 今我一礼心,亿劫同不移。肃肃松柏下,诸天来有时。 与梦得同登栖灵塔 白居易 半月悠悠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共怜筋力犹堪在,上到栖灵第九层。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李白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 鸟拂琼帘度,霞连绣栱张。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赤蔷安掸师塔 卢照邻 独坐岩之曲,悠然无俗纷。酌酒呈丹桂,思诗赠白云。 烟霞朝晚聚。猿乌岁时闻。 水华镜秋色,山翠含夕瞟。高谈十二部,细核五千文。 如如数冥昧,生生理氛且。古人有糟粕,轮扁情未份。 且当事芝术,从吾所好云。登栖霞寺塔 蒋涣 三休寻磴道,九折步云霓。 瀍涧临江北,郊原极海西。沙平瓜步出,树远绿杨低。 南指晴天外,青峰是会稽。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储光羲 金祠起真宇,直上青云垂。 地静我亦闲,登之秋清时。苍芜宜春苑,片碧昆明池。 谁道天汉高,逍遥方在兹。虚形宾太极,携手行翠微。 雷雨傍杳冥,鬼神中躨跜。灵变在倏忽,莫能穷天涯。 冠上阊阖开,履下鸿雁飞。宫室低逦迤,群山小参差。 俯仰宇宙空,庶随了义归。崱屴非大厦,久居亦以危。 登扬州栖灵寺塔 刘长卿 北塔凌空虚,雄观压川泽。亭亭楚云外,千里看不隔。 遥对黄金台,浮辉乱相射。盘梯接元气,半壁栖夜魄。 稍登诸劫尽,若骋排霄翮。向是沧洲人,已为青云客。 雨飞千栱霁,日在万家夕。鸟处高却低,天涯远如迫。 江流入空翠,海峤现微碧。向暮期下来,谁堪复行役。 登广陵栖灵寺塔 高适 淮南富登临,兹塔信奇最。直上造云族,凭虚纳天籁。 迥然碧海西,独立飞鸟外。始知高兴尽,达与赏心会。 连山黯吴门,乔木吞楚塞。城池满窗下,物象归掌内。 远思驻江帆,暮时结春霭。轩车疑蠢动,造化资大块。 何必了无身,然后知所退。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杜甫 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 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 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 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登西灵塔 陈润 塔庙出招提,登临碧海西。 不知人意远,渐觉鸟飞低。稍与云霞近,如将日月齐。 迁乔未得意,徒欲蹑云梯。登西灵塔 陈润 塔庙出招提,登临碧海西。 不知人意远,渐觉鸟飞低。稍与云霞近,如将日月齐。 迁乔未得意,徒欲蹑云梯。早秋登慈恩寺塔 欧阳詹 宝塔过千仞,登临尽四维。 毫端分马颊,墨点辨蛾眉。地迥风弥紧,天长日久迟。 因高欲有赋,远意惨生悲。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刘禹锡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 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刘禹锡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 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题雁塔 许玫 宝轮金地压人寰,独坐苍冥启玉关。 北岭风烟开魏阙,南轩气象镇商山。灞陵车马垂杨里,京国城池落照间。 暂放尘心游物外,六街钟鼓又催还。登慈恩寺塔 张乔 窗户几层风,清凉碧落中。 世人来往别,烟景古今同。列岫横秦断,长河极塞空。 斜阳越乡思,天末见归鸿。题光福上方塔 顾在镕 苍岛孤生白浪中,倚天高塔势翻空。 烟凝远岫列寒翠,霜染疏林堕碎红。汀沼或栖彭泽雁,楼台深贮洞庭风。 六时金磬落何处,偏傍芦苇惊钓翁。题护国大师塔 杜荀鹤 莫认双林是佛林,禅栖无地亦无金。 塔前尽礼灰来相,衲下谁宗印了心。笠象胤明双不见,线源分派寸难寻。 吾师觉路余知处,大藏经门一夜吟。题泗洲塔 徐夤 十年前事已悠哉,旋被钟声早暮催。 明月似师生又没,白云如客去还来。烟笼瑞阁僧经静,风打虚窗佛幌开。 惟有南边山色在,重重依旧上高台。题华严寺木塔 张泌 六街晴色动秋光,雨霁凭高只易伤。 一曲晚烟浮渭水,半桥斜日照咸阳。休将世路悲尘事,莫指云山认故乡。 回首汉宫楼阁暮,数声钟鼓自微茫。登慈恩寺塔 杨玢 紫云楼下曲江平,鸦噪残阳麦陇青。 莫上慈恩最高处,不堪看又不堪听。题慈恩塔 荆叔 汉国山河在,秦陵草树深。 暮云千里色,无处不伤心。吊双泉大师真塔 齐己 塔耸层峰后,碑镌巨石新。 不知将一句,分付与何人。静坐云生衲,空山月照真。 后徒游礼者,犹认指迷津。福州神光寺塔 周朴 良匠用材为塔了,神光寺更得高名。 风云会处千寻出,日月中时八面明。海水旋流倭国野,天文方戴福州城。 相轮顶上望浮世,尘里人心应总平。福州开元寺塔 周朴 开元寺里七重塔,遥对方山影拟齐。 杂俗人看离世界,孤高僧上觉天低。唯堪片片紫霞映,不与蒙蒙白雾迷。 心若无私罗汉在,参差免向日虹西。题三义塔 鲁迅 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残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阿育王塔 朱存 堵凝然镇梵宫,举头层级在云中。 金棺舍利藏何处。 7.与科技相关的诗词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沈括 ) 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于是就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啊,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8.与月圆放河灯有关的诗句《褚叔豪赴山阴和靖祠长》 年代: 宋 作者: 戴表元 此老真迂阔,白头方出山。 一灯河洛后,千础剡湖间。 讲鼓惊云动,书船载月间。 可无容席地,容我了跻攀。 《望海楼晚景五绝》 宋 苏轼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相顾雪成堆。従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青山断处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应。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楼下谁家烧夜香,玉笙哀怨弄初凉。临风有客吟秋扇,拜月无人见晚妆。沙河灯火照山红,歌鼓喧喧笑语中。为问少年心在否,角巾欹侧鬓如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