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岩茶的诗句山山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 香含玉女峰头露,润滞珠箫洞口云。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唐 徐夤 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异,今年斗品充官茶。 宋 苏轼 石碾清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宋 林逋 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产茶。 宋 林锡翁 积年不啜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 敢乞君候分数饼,暂教清兴绕烟霞。 宋 耶律楚才 于今贡茶,惟有武夷雨前最胜。 明 许次纾 幔亭峰下御园旁,贡入春山采焙乡, 云蒸雨润成仙口,器洁泉清发异香。 清 查慎行 武夷和雨采春丛,嫩叶蒙茸,佳名千古重,卢仝曾称颂,七碗自清风。 明 陈铎 茶出武夷,其品是佳。 明 王应山 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 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 宋 朱熹 两瓣朱唇,薰风徐来, 吹冷武夷,吹暖郎怀。 爱德华.杨 2.关于岩茶的诗词《七碗茶诗》唐·卢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3.武夷山岩茶的诗句芙蓉绿雪 悟莲心 轻雾凝珠露寒晨,幻若莲心初见魂 闲塘一方水荷香,郁郁淤泥养其芳 经宿十昼窨花芽,露水芙蓉悟香茶 质本洁来心易净,不负容颜负霜花 入世那堪泥淖染,出世结缘入禅茶 释和心 路畔小荷泪痕深,青衣顿首初见人 闲塘半亩波潋滟,波面新出叶田田 采撷鲜叶入茶芽,荷茶两味双生花 辛苦最怜人世乐,一夕成环夕夕玦 释然和合脱苦海,勘破放下皆无碍 至善心 一塘烟雨锁红萼,熙怡内把莲心握 清水芙蕖除旖旎,纤纤素手语依依 拨开红萼茶一撮,经宿荷香浸茶多 手捻香茶忆莲须,慢解细绳散轻花 上善若水香馥长,不枝不蔓无哀殇 4.描写“武夷岩茶”的优美句子1、二说武夷岩茶。此茶从武夷山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二来,半发酵,绿叶红镶边,制成乌龙茶,气味奇异,别有风韵。唐宋年间,便享盛名。当今东洋西洋诸番,竞相运销,记得活、甘、清、香四个字,武夷岩茶之精神,均在此间。 2、北平的双窨、天津的大叶、西湖的龙井、六安的瓜片、四川的沱茶、云南的普洱、洞庭湖的君山茶、武夷山的岩茶,甚至不登大雅之堂的茶叶梗与满天星随壶净的高末儿。 3、不要跟追风似的乱喝茶,选一款适合自己的,才是最美的。乌龙茶即是青茶,包括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等等。 4、岩茶,因"岩岩有茶,非岩不茶"而得名。属半发酵茶,青茶(乌龙茶),以"岩骨花香"的独特岩韵著称。主产区为中国福建武夷山茶区。武夷山茶区坐落在福建省东北部,有"奇秀 甲于东南"之誉。 5、泡一杯武夷于堂前,悠哉望天,或坐或卧,茗香绕于指尖。脑海中的诗忽然消散,飘成了午后的一晌清欢。 6、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以后,再试一二杯,释躁平矜,怡情悦性。 7、岩韵,主要是指茶汤给口腔的感受了,比如这岩茶的香气是否落水、岩茶是否有苦涩感、岩茶是否有回甘,这些都是岩韵的表现。 8、条索,是岩茶经过揉捻、焙火定型后的样子,多为长条形。 根据叶片大小的不同,条索的粗壮、肥瘦程度不同。 水仙和肉桂的叶片,在鲜叶时期就有显著区别。 9、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 10、武夷岩茶条形壮结、匀整,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茶汤呈深橙黄色,清澈艳丽;叶底软亮,叶缘朱红,叶心淡绿带黄;兼有红茶的甘醇、绿茶的清香;茶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泡饮时常用小壶小杯,因其香味浓郁,冲泡五六次后余韵犹存。 11、香。武夷茶的香包括真香、兰香、清香、纯香、表里如一,曰纯香;不生不熟,曰清香;火候停均,曰兰香;雨前神具,曰真香,这四种香绝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茶香清纯辛锐,幽雅文气香高持久。 12、岩茶属半发酵茶,青茶,以"岩骨花香"的独特岩韵著称。 13、武夷岩茶。此茶从武夷山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二来,半发酵,绿叶红镶边,制成乌龙茶,气味奇异,别有风韵。 14、舒城兰花;州碧云;小布岩茶;华顶云雾;南山白毛芽;天柱剑毫。 15、不要跟追风似的乱喝茶,选一款适合自己的,才是最美的。乌龙茶即是青茶,包括武夷岩茶。 5.与采茶有关的诗句《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十亩山田近石涵,村居风俗旧曾谙。 帘前白艾惊春燕,篱上青桑待晚蚕。 云暖采茶来岭北,月明沽酒过溪南。 陵阳秋尽多归思,红树萧萧覆碧潭。 《赠隐者》 年代: 唐 作者: 温庭筠 茅堂对薇蕨,炉暖一裘轻。醉后楚山梦,觉来春鸟声。 采茶溪树绿,煮药石泉清。不问人间事,忘机过此生。 《徐君猷挽词》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一舸南游遂不归,清江赤壁照人悲。 请看行路无従涕,尽是当年不忍欺。 雪后独来栽柳处,竹间行复采茶时。 山城散尽樽前客,旧恨新愁只自知。 《送江学士睦州通判》 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涉淮淮水浅,泝溪溪水迟。 君到桐庐日,正值采茶时。 试问严陵迹,今复有谁知。 《夔州竹枝歌九首》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白头老媪篸红花,黑头女娘三髻丫。 背上儿眠上山去,采桑已闲当采茶。 6.关于茶叶的诗句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 (詹同) 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杨基) 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 (德祥) 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 (唐寅) 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 (文征明) 草堂幽事许谁分,石鼎茶烟隔户闻。 (浦瑾) 平生于物之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孙一元) 加起炊茶灶,声闻汲井瓯。 (吴兆) 幽人采摘日当午,黄鸟流歌声正长。 (佚名) 竹灶糖嵯悴槐洌 钗队庑隆!?蓝仁) 冷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 (潘允哲) 济入茶水行方便;悟道庵门洗俗尘。 (周杏村) 闲是闲非休要管,渴饮清泉闷煮茶。 (选自《金瓶梅》) 风流茶说合,洒是色媒人。 (选自《金瓶梅》) 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 (杨万里) 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苏轼)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杜耒) 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 (苏轼)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 (苏轼) 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文同)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 (苏轼) 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陆游) 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 (陆游) 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吹煎茶。 (陆游) 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 (陆游) 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范仲淹) 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 (苏轼) 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林逋) 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赭圻城。 (陈选) 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 (陆游)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范仲淹) 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梅尧臣) 样叠鱼鳞碎,香分雀舌鲜。 (佚名) 绿甲蝉膏泛,红丁蟹眼遮。 (佚名) 舌本芳频漱,头纲味最佳。 (佚名) 瀹泉尝玉茗,泼乳试金瓯。 (佚名) 茶甘酒美汲双井,鱼肥稻香派百泉。 (黄庭坚)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佚名) 兼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 (佚名) 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 (佚名) 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 (佚名) 心随流水去,身与风云闲。 (佚名) 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影晨动九天风。 (黄镇成) 欲试点茶三味手,上山亲汲云间泉。 (韩奕) 入社陶公宁止洒,品泉陆子解煎茶。 (韩奕) 玉杵和云春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 (耶律楚材) 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 (张可久) 诗床竹雨凉,茶鼎松风细。 (张可久) 乘兴诗人棹,新烹学士茶。 (张可久) 媚春光草草花花,惹风声盼盼茶茶。 (张可久) 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郑板桥镇江焦山吸江楼) 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一楼。 (何绍基) 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崔道融) 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葛长庚)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郑板桥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 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 (乾隆与大臣联) 竹露松凤蕉雨,茶烟琴韵书声。 (张鳌) 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郑板桥) 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 (冼玉清) 试院煎茶并饮甘泉一勺水,仙潭分竹常平苦海万重波。 (王师俭) 润畦舒茶甲,暧树拆花枪。 (黄遵宪) 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 (张延济) 白菜青盐糁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郑板桥) 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人窑。 (郑板桥) 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郑板桥) 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郑板桥) 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 (郑板桥) 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 ——唐·徐 夤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宋·范仲淹武夷真是神仙境,已产灵芝又产茶。 ——元·林锡翁桑苎家传旧有经,弹琴喜傍武夷君。——清·陆廷灿御茶园里筑高台,惊蜇鸣金礼数该。 那识好风生两腋,都从著力喊山来。——清·周亮工武夷黄山一片绿,采茶农夫如蝴蝶。 岂惜辛勤慰远人,冬日增温夏解渴。——当代·郭沫若得天独厚大红袍,味到岩茶意气豪。 ——当代·潘主兰 一溪牵乱山,万绿沉竹筏; 上岸拾云去,岩前煮新茶。——当代·贾平凹《尝茶》 〖唐〗刘禹锡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 7.关于采茶的诗句茶与诗词——元、明、清茶叶诗词 作者:钱时霖 来源:《中国茶经》 元、明、清各个时期,除了有茶诗、茶词之外,还增加一个新品种,即以茶为题材的曲,尤其是元曲,最为盛行。 (1)元代 这个朝代时期不是太长,而且崇尚武功,“只识弯弓射大雕”。所以比之唐宋,咏茶的诗词人要少得多。 元代的咏茶诗人有耶律楚材、虞集、洪希文、谢宗可、刘秉忠、张翥、袁桷、黄庚、萨都剌、倪瓒、李谦亨、马臻、李德载、仇远、李俊民、郭麟孙等。 ①元代的茶叶诗词体裁 有古诗、律诗、绝句。 并出现一个新品种:元曲。 古诗 如袁桷的《煮茶图并序》、洪希文的《煮土茶歌》。 律诗 如耶律楚材的《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这首律诗的七首诗,都用了茶、车、芽、赊、霞的几个韵写成,别有风味:第一首:“积年不啜建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碧玉瓯中思雪浪,黄金碾畔忆雷芽。 卢仝七碗诗难得,谂老三瓯梦亦赊。敢乞君侯分数饼,暂教清兴绕烟霞。” 第七首:“啜罢江南一碗茶,枯肠历历走雷车。黄金小碾飞琼雪,碧玉深瓯点雪芽。 笔阵陈兵诗思勇,睡魔卷甲梦魂赊。精神爽逸无余事,卧看残阳补断霞。” 绝句 有马臻的《竹窗》、虞集的《题苏东坡墨迹》等。 元曲 元代盛行元曲,因此茶也就进入了这个领域,如李德载的《喜春来,赠茶肆》小令十首,节录如下: 一、茶烟一缕轻轻扬,搅动兰膏四座香,烹煎妙手胜维扬。 非是谎,下马试来尝。 七、兔毫盏内新尝罢,留得余香满齿牙,一瓶雪水最清佳。 风韵煞,到底属陶家。 十、金芽嫩采枝头露,雪乳香浮塞上酥,我家奇品世间无。 君听取,声价彻皇都。 ②元代茶叶诗词题材 亦有名茶、煎茶、饮茶、名泉、茶具、采茶、茶功等。 名茶诗 有虞集的《游龙井》诗。这首诗把龙井与茶连在一起,被认为是龙井茶的最早记录。 “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澄公爱客至,取水挹幽窦。 坐我薝葡中,余香不闻嗅。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群岫。 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同来二三子,三咽不忍嗽。” 诗中提到该茶为雨前茶(不取谷雨后),香味强烈(如薝葡,即栀子花那样的香气)。龙井泉水也很清美,你瞧!青翠的群山映照在瓢水中(但见瓢中清,翠影落群岫)。 此外,有刘秉忠的《尝云芝茶》诗,李俊民的《新样团茶》诗等。 煎茶诗 有仇远的《宿集庆寺》诗:“旋烹紫笋犹含箨”。 谢宗可的《雪煎茶》诗:“夜扫寒英煮绿尘”。 饮茶诗 有吴激的《偶成》诗:“蟹汤负盏斗旗枪”。 名泉诗 有郭麟孙的《游虎丘》诗:“试茗汲憨井”。 茶具诗 有谢宗可的《茶筅》诗。 采茶诗 仇远诗:“自摘青茶未展旗” 茶功诗 耶律楚材诗:“顿觉衰叟诗魂爽,便觉红尘客梦赊”。 (2)明代 明代初期,社会经济曾有过一个比较繁荣的局面,但在茶叶诗词的发展上,明代未能达到唐、宋的高度。 写过茶诗的诗人,主要的有谢应芳、陈继儒、徐渭、文徵明、于若瀛、黄宗羲、陆容、高启、袁宏道、徐祯卿、徐贲、唐寅等。 ①茶叶诗词体裁 不外乎古诗、律诗、绝句、竹枝词、宫词和茶词等。 古诗 陈继儒有《试茶》四言古诗一首: 绮阴攒盖,灵草试奇。竹炉幽讨,松火怒飞。 水交以淡,茗战而肥。绿香满路,永日忘归。 律诗 如居节的《雨后过云公问茶事》诗(五律)。 绝句 如徐祯卿的《煎茶图》、《秋夜试茶》等。 竹枝词 王稚登有《西湖竹枝词》: 山田香土赤如泥,上种梅花下种茶。茶绿采芽不采叶,梅多论子不论花。 宫词 金嗣孙有《崇祯宫词》一首: 雉尾乘云启凤楼,特宣命妇拜长秋。赐来谷雨新茶白,景泰盘承宣德瓯。 茶词 有王世贞的《解语花——题美人捧茶》,王世懋的《苏幕遮——夏景题茶》等。 ②茶叶诗词题材 有名茶、茶圣陆羽、煎茶、饮茶、名泉、采茶、造茶、茶功等。 名茶诗 以咏龙井茶最多,如于若瀛的《龙井茶》、屠隆的《龙井茶》、吴宽的《谢朱懋恭同年寄龙井茶》等。其他如余姚瀑布茶(黄宗羲的《余姚瀑布茶》诗)、虎丘茶(徐渭的《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石埭茶(徐渭的《谢钟君惠石埭茶》)、阳羡茶(谢应芳的《阳羡茶》)、雁山茶(章元应的《谢洁庵上人惠新茶》)、君山茶(彭昌运的《君山茶》)等。 茶圣陆羽诗 韩奕《山院》诗有:“入社陶公宁止酒,品茶陆子解煎茶”。詹同《寄方壶道人》诗:“卧云歌酒德,对雨看茶经”。 煎茶诗 有文徵明的《煎茶》,谢应芳的《寄题无锡钱仲毅煮茗轩》等。 饮茶诗 如王世贞的《试虎丘茶》,王德操的《谢人试茶》等。 名泉诗 主要是吟惠山泉,如文徵明诗:“谷雨江南佳节近,惠山泉下小船归。”谢应芳诗:“三百小团阳羡月,寻常新汲惠山泉。” 吴宽有《饮玉泉》诗:“龙唇喷薄净无腥,纯浸西南万叠青。地底洞名凝小有,江南名泉类中泠。 御厨络绎驰银瓮,僧寺分明枕玉屏……。”此系指“北京玉泉”。 清代乾隆皇帝认为水质轻重是评定泉水好坏的标准。他曾下旨特制一只小型银斗,用它秤量过国内许多名泉水,结果是北京玉泉名列首位。 乾隆并特地撰写了《御制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 茶具诗 煮茶用茶炉、石炉、竹炉,运输茶用山笼。 唐寅《题画》诗:“春风修禊忆江南,酒榼茶炉共一担。”魏时敏《。 8.关于茶的诗句琴 茶 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返。 谢李六郎中寄蜀新茶 白居易 故情周币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蒙山白云岩茶 黎阳王 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 冰绡剪碎先春叶,石髓香粘绝品花。 蟹眼不须煎活水,酪奴何敢问新芽。 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 蜀 茗 诗 施肩吾 越碗初盛蜀茗新, 薄烟轻处搅来匀。山僧问我将何比,欲道琼浆却畏嗔。 周况先辈子朝贤乞茶诗 盂 郊 道意忽乏味,心绪病无惊。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 锦水有鲜色,蜀山绕方?。 云根才剪绿,印缝已霏红。 曾向贵人得,最好诗叟同。幸为乞寄来;救此病劣躬。 西山兰若试茶歌 刘禹锡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如傍芳丛摘鹰咀。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 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澈骨烦襟开。阳崖阴岭各殊气,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虽尝未辨煎,相君有录那知味。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自煎俄顷馀。 木兰醉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 不辞缄封寄郡斋,砖井铜炉损标格。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步风尘。 欲知花乳清冷味,须是眠云歧石人。 茶 元 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咏 茶》 宋·苏轼 武夷溪边粟粒芽 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 今年斗品充贡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 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 可怜亦进姚黄花 《茶》 [宋] 林逋 石碾轻飞瑟瑟尘 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 闲对茶经忆古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