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鹭鸶古诗阅读答案《鹭鸶 宋•欧阳修》阅读答案 鹭 鸶 宋·欧阳修 激石滩声如战鼓,翻天浪色似银山。 滩惊浪打风兼雨,独立亭亭意愈闲。 9.诗中的前两句写出了水浪的特征 ;诗中的 ”一词表现出鹭鸶体态的高雅轻盈。(2分) 10. 诗中鹭鸶的“闲”字所表现的意趣更接近于以下哪一句?(2分) A. 独钓寒江雪 B. 任尔东南西北风 C. 俏也不争春 D. 悠然见南山 参考答案: 9.(2分)声音响亮,水浪巨大。亭亭。 10.(2分)B. 2.鹭鸶短文阅读答案1.解释”素“的意思:(1)素一点儿则嫌白.(本色,白色)(2)他素以品行方正著称(向来)3)一荤一素而已(非肉类的食品,与“荤”相对). 2.按文章内容填空. (1)文中画”——“一句是写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所以说它是(一首精巧的诗). (2)文中画”~~~~~~~“的句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玻璃框“指(清水田),这是一幅(生动优美)的图画.课文还向我们描绘了(晴天的早晨白鹭 瞭望)图,(黄昏的空中白鹭低飞)图. 3)文章生动地描写了白鹭(清水田里,捉鱼)、(晴天的早晨,白鹭孤独地站在小树的绝顶)、(黄昏的空中,偶尔可以见到白鹭在低低地飞)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无比喜爱和赞美) 思想感情. 3把”增一点则嫌长,减一点则嫌短,素一点则嫌白,深一点则嫌黑“用一个成语代替是:(恰到好处) 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3.鹭鸶阅读答案阅读训练: 1.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含义。 (1)鹭鸶缩动长脖子,贪婪地吞咽着。贪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鹭鸶自己死了,我们吃它便心安理得。心安理得: 2.第{2}段中画线句子是自然环境描写,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对鹭鸶的描绘,多次用到“可怜”一词,想一想第{3}段和第{15}段中的“可怜”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信佛,从不杀生”却又“杀”死了鹭鸶,在“杀”鹭鸶的时候,母亲会想些什么呢?请写下母亲在“杀”鹭鸶时的心理活动。(60字以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17}段中作者写到“那是我们家的一顿美餐”。你如何理解这一句话所包含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另选写作对象,仿照第{19}段画线的句子,写一段文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过这篇文章,你一定对文中母亲的形象有很深的感触。结合文段,联系生活,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浙江黄井红拟题) 参考答案 1.(1)贪婪:不知满足。贬词褒用,突出鹭鸶饿得厉害。(2)心安理得: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真实地写出了我们一家人吃鹭鸶时的心情。2.这段自然环境描写,写出了天气的寒冷,暗示了父亲不可能挖到野荸荠,同时也使父亲抓住鹭鸶一事变得合乎情理。3.前一个“可怜”指鹭鸶饥寒交迫的样子很可怜;后一个“可怜”指鹭鸶被活活饿死很可怜。4.提示:要写出母亲两难的心理。5.答案要点:这个寒冷的冬天,我们一家被饥饿困扰,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尽管我们吃的只是一只瘦弱的鹭鸶,却具有挽救生命的作用,所以称之为“美餐”。同时也暗含“我”对鹭鸶的感激和敬意。6.提示:要紧扣原句的结构特点,抓住对象的特征,生动地加以描绘。7.提示:母亲为救孩子而杀死鹭鸶,这种行为看来有些残忍,但母亲宁可忍受良心的折磨也要去做,这让我们看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另外,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来谈,表达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4.鹭鸶的古诗又不知道哪一首 鹭鸶 唐 雪衣雪发青玉觜, 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 一树梨花落晚风 鹭鸶 唐 刘象 洁白孤高生不同, 顶丝清软冷摇风。 窥鱼翘立荷香里, 慕侣低翻柳影中。 几日下巢辞紫阁, 多时凝目向晴空。 摩霄志在潜修羽, 会接鸾凰别苇丛。 又等等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