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最喜欢的古诗有哪些我只喜欢这几首:《夜雨寄北》,《雨霖铃》,《江南》《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锦瑟》。 1.作者: 1. 唐•李商隐《锦瑟》《夜雨寄北》 2. 宋•柳永《雨霖铃》 3. 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4. 佚名《江南》 2.《夜雨寄北》原文: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4.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2.你最喜欢的古诗纳兰容若的《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还有苏轼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感觉都不错喔。喜欢的还有挺多的呢。 李煜,纳兰容若,柳永,秦观,李清照。词都挺好。 喜欢词胜过喜欢诗。李商隐的诗不错就是了,比如《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你最喜欢古代谁的诗从白居易一生仕途看,虽多为官,但总不顺利,老是处于一种忧愤不安的状态中。作为一个诗人,却成就极大,可以说名动朝野,甚至妇孺皆知。大概因为他青少年时期的颠沛流离和以后的数次被贬,多为外官,经历极广,对社会有较深刻的了解,才使他得以成为千古不朽的大诗人。 白居易的诗,自少年时代便写得很好。16岁时“野火春风”之句,已成为千古名句。最为出名,堪称中国古代诗歌杰作的叙事长诗《长恨歌》,是他35岁为周至县尉时作。该诗以民间流传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为题材,加以虚构,写得有声有色。生动动人,被评论家认为是唐代歌行体长诗中最好的一首,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在这首诗里,他敢于批评唐玄宗的荒淫。至有“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等语。后面描写两人之深情,既微有讽刺,又饱含哀怜。说及生离死别的情形,笔锋颇常感情。全诗从曲曲折折的故事中兴起层层波澜,感情充沛复杂,读之给人以极大的感染力。 白居易将自己的诗歌分为四类,讽谕诗之外,还有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也大都写得很好。总的来说,前期诗歌较后期诗歌更有价值。因为世途险恶,他后来的诗作再也没有了中青年时期的锋芒,是十分令人惋惜的。 作为一个大诗人,一个天才的诗人,白居易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诗歌不但在艺术形式上是多样的,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也是多样的。白诗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但同时又经过千锤百炼,作了许多艺术加工。诗坛曾流传老妪亦解白诗的佳话。明代诗论家胡震亨《唐音统签》中曾有宋朝诗人张文潜看到过白居易诗手稿的记载,说“真迹点窜,多与初作不侔”,可知白居易作诗、改诗之刻苦认真。他的诗达到这样的艺术水平,是作者付出了多少辛苦才获得的。 白居易的诗,在他在世时便已广泛流传,甚有影响,使他颇感自豪。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土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元镇也说白居易之诗,“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马走之口无不适。至于缮写模勒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一个人的诗作,在当代即产生这样的社会效果,在古代是极少见的。不但如此,白居易诗当时还获得了很大的国际名声和众多的国外读者,日本、新罗(今朝鲜)、日南(今越南)等国,都有传写。据史料载,当时日本嵯峨天皇就曾经抄写过许多白居易的诗,藏之秘府,暗自吟诵。契丹国王亲自将白诗译成契丹文字,诏番臣诵读。 由此可见,白居易诗对后代诗歌产生的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白诗将永远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流传千古。 4.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是什么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作者] 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这里的柬友应该是写给一位朋友,根据纳兰的性格和词风,这首诗恐怕是为安慰一位失恋的朋友所做,当然失恋的应该是个男性,这里是从女性的角度写一首词来安慰朋友。最后两句明写女子遭遗弃后的抱怨,暗写当初两人山盟海誓,而女子如今负心。当然最大的可能是当初两人订有私情,而后来女方迫于某压力,不得不另嫁他人,而男方无法接受,所以作者劝他,宽慰朋友接受现实,并引用典故说明感情的事自古如此,要多想开些。 5.选择一首你最喜欢的古诗嘛意思? 1声情并茂颂古诗 这个很简单吧,只要掌握好抑扬顿挫,声调起伏就行。建议多看看诗朗诵节目 2咬文嚼字品古诗 这个应该是让你写篇赏析古诗的文章吧,如果是纯应付作业,自己上网上找一篇古诗赏析就可以。如果不是,还是自己创作为好 3配上音乐唱古诗 比较难哈如果是要给古诗谱曲,抱歉,鄙人爱莫能助。但如果是给古诗找一个背景音乐的话…… 枫桥夜泊——天上之父 从军行(王昌龄)——精忠报国 约客(赵师秀)——悲情城市 等等啦 4配上插图画古诗 没有点功底谁也做不到,不过如果你很擅长就另当别论了。只要画得好,,大致按照诗的意境去创作就可以,比如说“两个黄鹂鸣翠柳”,那就画俩黄鹂,再补上柳树的背景即可 当然还有其他形式,这里就只是简单说说题中提到的 综合来看,鄙人觉得好是第一条容易一些,不知道楼主怎么看呢? 还是那句话,如果是纯应付作业,自己上网上找一篇古诗赏析就可以,找短的(诗短赏析也短),再不就上书店找诗词鉴赏辞典抄,里面老全了 自己写的话,先把写作背景诗词大意都弄懂,捷径是扩写诗的诗意(原诗越长越好,这样自己创作就少一些)。另一条路是真真切切在体会诗的基础上,写一篇散文,对诗中的意境加以描述,借己之口抒发诗人之情 这只是鄙人的一点愚见,楼主还可参考他人的意见综合施行 唉,自己找得到嘛 算了,粘贴如下 静夜思 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长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首五言绝句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一气呵成。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诗歌的内容容易理解,但诗意却体味不尽。 短赏析: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 6.你最喜欢的古诗是什么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了解一个人太清楚未必是好事,也许会无意中深深地刺伤你; 明白一件事太清楚未必是博学,因为这人世有太多人情世故说不清道不白。 汉代的婕妤曾宠霸一时,无奈才女敌不过美女——飞燕和妹妹合德,只是清扬绯袖,就已足够掠走皇帝的心。婕妤失宠,被冷落时极度幽怨,便耿袱钝惶墁耗惰同伐括做了《团扇歌》。但挽不回汉成帝的心。 如果,人生都如初见,既有快乐,也放心,给彼此留了空隙,不会伤到别人,自己,那是多么好啊! 可惜,你要是爱上一个人,越贴近他,便愈会让你害怕失去他,愈无端端地警惕,愈放不开。这样就陷进去了,最终他会离开你。那时,即使你有能耐写一千首,一万首《团扇歌》,也难以留住他走向别人的脚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