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平凉的诗歌

1.《平凉》 翻译

译文:

春天的景色一片寂寥冷清,太阳斜斜的照着,在平凉城的西北遥望远方。只有青草萋萋,昔日横行霸道的帝子王孙已不见踪迹。

平凉府的大牧马场饲养的西北良种战马多如云,明朝军队二月向西胡开去。想要投笔从戎到万里外建功立业,封侯显赫,但惭愧的是做学问的我已经两鬓班白了。

原文:

《平凉》

明代:李攀龙

春色萧条白日斜,平凉西北见天涯。唯馀青草王孙路,不属朱门帝子家。

宛马如云开汉苑,秦兵二月走胡沙。欲投万里封侯笔,愧我谈经鬓有华。

注释:

1、平凉城:在汉唐盛世时并不属于边塞地界,可是明王朝自永乐年间弃大宁徙东胜,宣德年间又迁开平与独石,嘉靖时复弃哈密、河套,嘉峪关以外大片土地尽失。

2、汉苑:原指汉朝马苑,这里借写明代平凉府的大牧马场。平凉府西有群牧监。

3、宛马:原为汉代著名的大宛马,这里借指当地饲养的西北良种战马。

4、如云:形容奇多。

5、秦兵:指明朝军队。

扩展资料:

《平凉》赏析

首联是景中有情(触景生情、情因景生、哀景衬哀情)。先是描写西北边塞平凉城冷落、萧条的春天之景,抒发了因土地尽失而黯然神伤的情感。

尾联使用用典的手法,借用了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表示自己愿意效法班超投身于收复失地、保卫国土的完整的事业。却又叹息自己如今两鬓斑白、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壮志难酬)。

整首诗来看,诗中将塞外风光与人生感喟融为一体,渲染夕阳下平凉凄迷荒凉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想仿效班超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更流露出诗人的遗憾之情,既对自己在谈经中虚度年华深感愧疚,又对自己想在边塞为国效力却已力不从心深深叹息。

2.赞美崆峒山诗词

关于赞美崆峒山诗词:

1、《边城落日》

作者:骆宾王(初唐诗人)

紫塞流沙北,黄图灞水东。一朝辞俎豆,万里逐沙蓬。

河流控积石,山路远崆峒。君恩如可报?龙剑有雌雄。

解释:紫色的要塞在沙漠的北面,黄色的河水向东流去。一清早离开故里,去追寻那万里的黄沙。河流中到处是积累的岩石,崆峒的山路一眼望不到头。君恩如何才能报答,只能凭借着我手中的雌雄双剑。

2、《广成子洞》

作者:游师雄(宋代诗人)

昔闻广成子,不为外虏役。

轩辕屈至尊,稽颡请所益。

至今洞犹存,峭壁宛遗迹。

解释:从前听说广成子,不为外奴所役。轩辕放下天下至尊的身份,叩头来到此处请求可以得到一些帮助。到现在洞还在,悬崖峭壁宛如古时留下的遗迹历历在目。

3、《赠黔南贾使君》

作者:谭嗣同(清代诗人)

落落崆峒一大儒,四方心逸忆江湖。

东南赖有林君林君,万里清风去不孤。

解释:磊磊落落的出自崆峒的满腹才学的人,心中安逸又不免想念江湖中事。在东南方有林君复在那,远去万里只有清风相伴也不觉孤独。

4、《赠张相镐二首》

作者:李白(唐代诗人)

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

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

苦战竟不侯,当年颇惆怅。

世传崆峒勇,气激金风壮。

解释:我的本家原是陇西人,祖先为汉边将,传说是李广。功绩谋略高盖天地,英名高飞青云之上。艰苦百战竟然没有封侯,少壮之时颇为惆怅。世传崆峒山的人勇猛善战,气激云霄,秋风悲壮。

5、《绝句·崆峒访道至湘湖》

作者:夏元鼎(宋代诗人)

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解释:到崆峒山访问道士来到了湖湘边, 我读了万卷诗书越读越感觉愚鲁。 踏破了铁鞋也寻不到的诗情灵感, 实践中得来竟全然不费什么功夫。

3.关于感谢的诗歌

[诗歌]感谢

风雨人生路让我学会了感谢,

感谢上苍赐给我健康、爱心和愉悦,

使我每天都拥有一颗知足感恩的心,

感谢天下万物苍生和一切。

感谢父母赐给我明亮的双眸,

让我看清楚这个美丽的世界。

感谢哥哥为我撑起一片天,

帮助我度过无数沟沟坎坎。

感谢姐姐曾经拉着我小手,

陪我边走边唱到处去游玩。

感谢老师领进饿知识的天堂

就像那鱼儿般畅游在海洋。

感谢朋友们多年来真诚相待,

好似那有难同当的刘关张。

感谢妻子无怨无悔地照顾家,

敬老抚幼让我心能够放的下。

感谢曾经欺骗过我的人,

让我增长了智慧和才干。

感谢那些爱放冷箭的小人,

让我明白世界上还有黑暗。

感谢曾经和仍然蔑视我的人,

使我懂得靠努力才能赢得尊严。

感谢那些欣赏和爱护我的人,

让我在前进的道路上充满自信。

感谢在我成长过程中鄙视我的人,

让我醒悟世上从来都没有一帆风顺。

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会永远感激。

感谢明媚的阳光普照着大地,

给世界增添了斑斓的色彩延续着生命。

感谢那巍然屹立的崇山峻岭,

让我明白自己的责任是那么重。

感谢那浩瀚无垠的大海,

让我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感谢那古老茂密的森林,

见证了人类历史的沧桑。

感谢那美丽的植物和花卉,

为世界披上绿装送来芳香。

学会感谢能够让世界充满爱,

提高修养淡泊宁静超然物外

4.帮我写一篇关于《游记平凉》的作文八百字左右

你自己修改一下

就说是自己去了

然后看到了

然后明白了

就好了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地处北纬34°54'--35°43',东经108°30'--107°45'之间,横跨陇山(关山),东邻陕西咸阳,西连甘肃定西、白银,南接陕西宝鸡和甘肃天水,北与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毗邻,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全市辖泾川、灵台、崇信、华亭、庄浪、静宁六县和崆峒一区,总土地面积1.1万平方公里,海拔在890--2857米之间。年均气温8.5℃,降水量在450--700毫米之间。平凉市的气候,属半干旱、半湿润的大陆性气候。在全省气候区划中,属于泾渭河冷温带亚湿润区。在农业气候区划中,属于陇东温和半湿润农业气候区。

根据气象上通常把气候平均温度大于22℃定为夏季,小于10℃定为冬季,10至22℃以下为春、秋季的标准划分。春、夏季106天,秋季为77天,冬季为182天。又根据物候反映和农事活动划分四季,则把0℃以上至15℃以下定为春季,15℃以上定为夏季,15℃以下至0℃以上定为秋季,0℃以下定为冬季。四季按此标准划分, 春季为3、4、5月,夏季为6、7、8月,秋季为9、10、11月,冬季为12、1、2月。

全市气候总的特点是南湿、北干、东暖、西凉。由于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影响,气候的垂直差异明显。一般规律是:海拔每升高100米,生长季缩短5天,大于10℃的积温减少107℃,无霜期减少3.1天。

平凉市年平均降水量511.2毫米。 各季降水量分布很不均匀,冬春雨少,6月下旬进入雨季,至10月上旬左右结束。主要降水集中在7、8、9 三个月。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很大,1964年降水量最多,达744.5毫米,1942年最少,只有249.9毫米,每隔3至10年就出现一个枯水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枯水年过后一般都紧接一个丰水年(降水量为600毫米)。 由于陇山余脉的地形影响,降水的区域分布比较明显,但总的趋势是由西南向西北递减,西南部山区年平均降水量可达600毫米以上,西北部的安国、大秦、西阳一带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 泾河川区及北部塬区降水量在550毫米左右。

平凉市全年大部分时间受高空西风环流影响,平均风速2.16米/秒(2级),多年平均出现最大风速17米/秒(8级)9次,年内最多25次。秋冬季为西北风,春夏季多为东南风或东风。全年出现风向较多的有东、东东南、东南,西、西西北、西北,形成一个明显的与川道走向一致的地形风。

2008年底全市总人口240.8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32万人。常住人口达219.0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1.57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8.1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3人。全市有回、蒙古、满、藏、彝、维吾尔、苗、壮、布依、朝鲜、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黎、僳僳、佤、畲、东乡、土、达斡尔、羌、撒拉、锡伯、普米、塔吉克、怒、保安、裕固、独龙、赫哲族共3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6.2万多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3%,其中回族约16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8.8%;分布在崆峒区的大寨、上杨、峡门、白庙、寨河、大秦、西阳等7个乡和华亭县神峪、山寨2个乡,共有110个回族村,530个纯回族社。

5.作文巜美丽平凉,》900字写平凉

平凉市地处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交汇处,是古丝绸之路东端重镇,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全市辖崆峒、泾川、灵台、崇信、华亭、静宁、庄浪6县1区,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4万。平凉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先民们在黄河中上游繁衍生息、走向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3000多年前,周人的先祖就在泾河流域创造了先进的农耕文化,开启了农业文明的曙光。

平凉历史悠久。公元358年,前秦王苻坚在这里厉兵秣马欲平定前凉,始以平凉之名置郡。境内有仰韶、齐家、商周等各个时期文化遗址465处,馆藏文物3万多件,其中国家级一级文物196件。出土于泾川县大云寺的佛祖舍利金银棺、灵台县的西周表铜器和南宋货币银合子等文物被誉为“中华文物之最”。在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中,尤以中华道教第一山─崆峒山、人文开元第一祖伏羲氏诞生地─古成纪、天下王母第一宫─回中宫、神州祭灵第一台─古灵台、秦皇祭天第一坛─莲花台等闻名于世。历史上曾出现过中华针灸鼻祖皇甫谧,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牛僧儒、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的赵时春等杰出人物。崆峒山道教文化、西王母文化、大云寺佛教文化、皇甫谧文化独具魅力。

平凉是一个农业大市,也是一个林果产业大市,其纬度、海拔、年均气温、昼夜温差、降水量以及年平均日照时数等气候条件非常适宜果品生产,特别是优质红富士苹果生长。所产的“平凉金果”红富士系列苹果个大、色艳、硬度大、糖份高、无污染、耐贮存、货架期长,深受广大客商和消费者的青睐。据国家农业部果品及苗木质量检测中心《检验报告》显示,“平凉金果”各项指标均优于其他产区,以陇原红、泾龙牌富士为主的“平凉金果”多次获得全国“中华名果”称号和中国国际林博会名优特新奖。所辖崆峒、泾川、崇信、静宁、庄浪等县(区)已被国家列入“名优新特经济林示范县”,平凉市静宁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苹果之乡”,泾川县荣获“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称号。2002年2月,平凉被国家划入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区核心区域。

平凉的好处还有很多,身为一个平凉人,我倍感自豪,我爱平凉。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